摘要:通过对比史籍、笔记及碑志的记载, 俞樾在其《小浮梅闲话》中集中对小说和杂剧的人物和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故事源流、作者三方面进行了考察,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作者在考证内容和考证方法上, 为当时以及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俞樾; 《小浮梅闲话》; 小说杂剧考证; 考据学;
俞樾作为一代朴学大师, 对小说和戏曲的兴趣颇为浓厚, 他不仅改编《三侠五义》、创作杂剧《老园》、传奇《梓潼传》《骊山传》, 还对小说和杂剧有大量的考证。在其所有的着作中, 《小浮梅闲话》中的考证最为集中。据俞樾自述, 《小浮梅闲话》是他与妻子在曲园小小浮梅槛闲话而成, 共二十八则, 其中以作品名称为题者七则, 以杂剧为题者一则, 以小说杂剧人物为题者二十则, 以小说中的事件为题者二则, 以物为题者一则。每则分别以作品名称、人物、事件、事物为考辨之由, 其考证内容却非常广泛。同时, 俞樾将其考据学方法运用于对小说和杂剧的考证中, 表现在重史实、析源流、辩作者三个方面。
一、重视对故事与史实关系的考辨
《小浮梅闲话》最多的是对小说描写与史实关系的考证。作者重在考察是否实有其人、实有其事。这与俞樾重视史实考辨、重视文学教化功能的思想不无关系:“汉唐以来二千余年之事, 存乎史氏纪载者半, 存乎委巷传闻者亦半。学士大夫之所知, 史氏纪载之事也。愚夫愚妇之所知, 委巷传闻之事也。然学士大夫少而愚夫愚妇多, 则史氏之纪载不敌委巷之传闻矣……沿习既久, 虽士大夫亦误信之……是知不经之说, 自古有之, 好奇轻信, 亦所不免。后世负鼓盲翁, 登场优孟, 附会古人, 张皇幽渺, 复何尤焉。”[1]260-261俞樾认为, 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往往以讹传讹, 成为小说和杂剧附会的不经之说。因此在其《小浮梅闲话》中, 就有许多对史实的考辨。在此过程中, 他将经、史记载及后人作的传作为最主要的考证依据, 并否定与之不符的说法。
1.《封神传》人物
妲己。俞樾根据《尚书·牧誓》、枚传《史记·殷本纪》和《国语·晋语》的记载, 认为妲己本为贵族之女, 由此否定袁枚关于妲己为妇官之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又考《竹书纪年》《通鉴前编》《周书》《史记》《帝王世纪》等诸多典籍的记载, 认为妲己的姓氏出身、妲己之死并无疑问, 而妲己是否有同类姐妹、有几人, 则因记载不一致而“不可考”[2]265.至于演义中“三人”的说法, 只是巧合而已。此处的考证, 经史记载是俞樾的直接依据。
伯邑考。俞樾认为, 《史记·殷本纪》记载了商纣烹伯邑考并赐食文王之事, 因此伯邑考见烹于纣实有其事, 而非小说家妄言。然而俞樾同时也注意到《礼记·檀弓篇》关于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的记载, 并由此推论伯邑考之死也有可能在文王之崩以后。显然, “见烹于纣”与“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的说法完全矛盾, 但由于《史记》和《礼记》的权威地位, 俞樾最终也无法对其作出判断。
骊山老母。俞樾指出, 小说中多有这个人物。他根据《史记·秦本纪》中申侯之言, 以及颛顼之苗裔孙 (女修) 之后的支脉, 推出“骊山女”乃申国之女, 姜姓, 以母名, 乃至《汉书·律历志》记载骊山女亦为天子。由此断定, 骊山老母实有其人。因此《神仙感遇传》关于骊山老母的传说“非无自矣”.
太上老君。俞樾列举了太上老君的两个出处。一是《旧唐书·经籍志》有《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圣纪》, 且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 由此断定太上老君即老子。一是《隋书·经籍志》有元始天尊开劫度人, 所度者天仙中就有太上老君, 距老子有四十一亿万年, 则太上老君又非老子。
此外, 俞樾还一一指出广成子、赤松子、赤精子、九天玄女、托塔天王、哪吒风火轮出于何种经籍或志书。
2.美人
西施。俞樾认为, 《管子》对西施的记载、《庄子》释文关于西施的说法, 均存在年代上的严重矛盾。而《墨子》《丹铅总录》《修文御览》等的记载, 加上杜牧之的误写, 导致后人将伍子胥和范蠡混为一谈。《吕览》和《吴越春秋》关于西施结局的记载也两相矛盾, 俞樾因此说, 既然不可考, 则“不妨两说并存”[2]267.
王嫱、貂蝉。俞樾引用了《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中的记载以及《琴操》中对王昭君出身的补充, 认为历史上的王昭君无可争议。至于貂蝉, 俞樾根据《后汉书·董卓传》《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认为吕布妻不知何人。
孟姜女。俞樾根据唐贯休《禅月集》中的《杞梁妻》以及顾炎武《日知录》的说法, 认为虽然也有杞梁妻哭长城一说, 但终究无史书记载, 因此不足为信。又对照《汉书·匈奴传》关于“范夫人城”的记载, 结合应劭的说法, 认为俗传“范郎妻”孟姜可能就是《汉书·匈奴传》中的范夫人, 是汉代而非秦代人。
穆素晖。俞樾引《随园诗话》记载的观演《西楼传奇》之诗、王子坚之所见以及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关于穆素晖相貌的记载, 认为虽然关于穆素晖的相貌记载大相径庭, 然而对比袁枚和纪昀的记载, 至少可说明穆素晖实有其人。
3.英雄
薛仁贵。根据《旧唐书·薛仁贵传》, 认为薛仁贵家世明白无误。
虬髯公。认为虬髯公虽然是唐人小说, 却也不足据。
杨延昭。根据《宋史·杨业传》, 考察了杨延昭的家世。
狄青。根据《宋史·杨业传》的记载, 认为并无争议。
4.清官
包龙图。根据《宋史·包拯传》的记载, 认为并无争议。
5.事物
关刀。《蜀书·关羽传》并未涉及关公所用武器, 只说策马刺颜良, 俞樾认为, 既是“刺”, 则关公所用武器可能是矛。至于《吴志·鲁肃传》所载单刀会, 可能是佩刀。俞樾并由此发出感慨:“演义事不胜辨。”[2]270
6.事件
六出祁山。《蜀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伐魏一共五次, 只有两次到过岐山。俞樾认为, 俗传所谓“六出祁山”则可能因为是《蜀志·后主传》所载“建兴五年出, 六年还”, 而导致书写误传。
西天取经。俞樾引用《隋书·经籍志》关于历代取经时间、人物和相关着作的记载, 认为同是取经艰险, 而只有玄奘取经之事妇孺皆知, 而感叹“事之显晦, 固亦有数邪?”[2]272.根据《后汉书·西域传》法显《游天竺记》《述异记》的记载, 指出火焰山、流沙河、人参果有其实际根据。
宋江讨方腊。俞樾考《宋史》中的《张叔夜传》《童贯传》以及《韩世忠传》, 认为宋江并无讨方腊之事, 方腊是为韩世忠所擒, 而被辛兴宗冒功。至于《侯蒙传》所载招安宋江命其讨伐方腊, 只是提议而并未实行。
崔张之事。俞樾指出, 崔莺莺张生的故事源于唐人《会真记》, 并根据唐宰相世系表推论, 《会真记》中的郑恒即秦贯所作《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y墓志铭》中的郑恒。碑文记载其夫妇生平, 与《会真记》截然不同。另有一碑, 碑文相同, 墓主则为“郑遇”.俞樾指出, 或许是好事者将郑遇之碑易名为郑恒。
吕洞宾度城南柳。俞樾引郑景望《蒙斋笔谈》所载岳州城南古寺“惟有城南老树精”一诗、叶梦得《岩下放言集》寺有古松老人的传说, 指出民间讹传“老树精” (实为松) 为柳树精, 又讹传为柳仙。洪迈《夷坚志》录入该诗, 并说古松建炎中仍在, 绍兴二十三年为大风所拔, 后为一道人所救。俞樾据此推论, 当时古松仍在, 却被改为柳树, “亦为可笑矣”.
《今古奇观》中的故事。俞樾指出, 该书是“集取古事敷衍成书”[2]278, 并列举其中十一篇, 一一指出《太平广记》《文选》注等出处, 认为实有其人其事。
显而易见, 俞樾在考证中, 非常重视人物或事件的历史真实性。几乎在每一则中, 俞樾都要从经史文献中寻找依据, 推究源头, 做出明确的断语, 或者说“实有其人”“实有其事”, 或者说“非小说家妄言”, 或指出其与小说描写的抵牾, 或认为不可考。俞樾同时也将《太平广记》《夷坚志》等文献作为考证的信史, 并根据其中的记载来判断是否实有其人其事。
二、重视对故事版本源流的考辨
俞樾认为, “附会”“敷衍”是小说和杂剧的根本特征。虽然《小浮梅闲话》重在考察小说中的人或事是否符合史实, 却也同时展开了对小说或杂剧故事源流的考辨。
1.《开辟演义》布置日月星辰
俞樾通过比较, 认为其中“布置日月星辰”的情节来源于佛经《大集经》中的驴唇仙人安置二十八宿及日月大小星宿的故事, 是“演义家敷衍此事”.又指出此等情节在西方人那里也大略相同, 只是主角不同:“泰西人属之天主。”
2.《封神传》之封神
关于其中的“一切仙佛皆来助战”情节, 俞樾认为源于东晋人伪作《尚书·武成》中的“惟尔有神, 尚克相予, 以济兆民”.又引用《周书·克殷》中武王征四方的记载, 提出“不知所谓魔者何谓?”又引用《史记·封禅书》中八神将的记载, 这就是太公封神之说的来源。又引用《太公金匮》中尚父说“五丈夫”是四海之神和河伯风伯雨师, 指出“此亦可附会为太公封神之一证也”.对《封神传》中太公射死赵公明之事, 俞樾认为是因《太公金匮》中尚父射丁侯的记载而敷衍。同时, 根据《代醉篇》引《古今事物考》中妲己是狐精或雉精的说法, 俞樾认为这种“委巷之谈”就是演义家的材料来源。
3.骊山老母故事
俞樾认为, 骊山老母本有其人, 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 尊为老母。如《神仙感遇篇》李筌遇骊山老母、郑所南骊山老母磨针图, 这就是小说中的骊山老母之原型。
4.昭君故事
俞樾指出, 昭君之事在《西京杂记》中始有诛画工之说, 《马上琵琶》并非昭君之事。《文选》中的《王昭君词》实乃因乌孙公主而联想到王昭君之事。但也因此有丹青传之、杜少陵千载琵琶之句。至于马致远《汉宫秋》描写王昭君之死, “良由惜其沦落, 故创此说, 为美人一洒之”[2]268.俞樾认为“事虽失真, 不必辩也”.
5.《琵琶记》
高则成《琵琶记》中的主人公蔡邕并非东汉蔡邕。而是因为主人公王四年少贫穷, 曾经为人种菜。唐李肇《国史补》载�{库有神曰蔡伯喈, 原因是蔡菜同音。俞樾因此认为元曲中以菜佣为蔡邕, 也是这个原因。其次, 褚人获《坚瓠集》引唐人小说蔡节度的故事, 与琵琶记故事巧合。俞樾认为《坚瓠集》所引的也许是《玉泉子》邓敞的故事, 因此事与牛丞相女故事更接近。
6.元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之事
俞樾认为, 所谓貂蝉是因吕布与董卓傅婢之事附会而成, 而元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之事, 是因《三国志·关云长传》注引《蜀记》附会而成。
7.龙图公案
《宋史》记载, 包孝肃知天长县时, 曾断盗割牛舌一案, 俞樾认为这可能是龙图公案小说的来源。而元人百种曲中断立太后之事, 则是以《宋史》中的李宸妃事件和王�《默记》中的王氏女事件为蓝本。俞樾指出正因为当时就有死于非命的传说, 所以后世仍有此“纷纭之论”.
8.《西游记》
俞樾指出, 玄奘取经之事在《旧唐书·方伎传》中的记载明白无误。而《太平御览》引《独异志》及唐《新语》中的老僧授多心经一事, 则是“小说家之滥觞”又引用欧阳文忠集《于役志》寿宁寺玄奘取经壁画, 指出玄奘取经故事在五代就已经“流布丹青”.
9.《隋唐演义》所载隋炀帝之事
《隋唐演义》所载隋炀帝之事来自《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 认为“世间小说亦有依托, 不尽无稽”, 但同时又“不无增益”.
10.《水浒传》一百单八将
俞樾说这是“小说家本此附会耳”.至于一百单八将之数, 则是根据周公谨《癸辛杂志》所载三十六人基础上, 小说家以三十六人为天罡, 又增加了七十二地煞。
11.白袍小将
《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薛仁贵身着白衣, 则俗传白袍小将当源于此。但世人附会薛家世为名将, 则非也。感叹演义家所称名将, 在唐则是薛家皆为薛仁贵子孙, 在宋则是杨家皆为杨业子孙。
12.真武神
本传中明白无误。而史称言者以其狗生角, 且有光怪, 俞樾指出, 在当时就已经有传言, 何况“小说家神奇其说, 固无怪矣”.至于后来小说中“武襄公”为真武神之说, 则是以《清波杂志》中铜面具和佩牌上的真武像为源头。
俞樾在考辨故事源流的同时, 也对不同的故事或人物形象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对龙图公案中断立太后之事, 以及狄青故事中的神怪之说, 俞樾指出正因为当时就有议论, 后世才仍有“纷纭之论”.对杂剧中的吕洞宾度城南柳之事, 俞樾指摘其以讹传讹, 认为不该将松树写成柳树。而对马致远《汉宫秋》描写王昭君之死, 则表现出少有的宽容, 认为“事虽失真, 不必辩也”.就是说, 俞樾一方面力求指出小说和杂剧故事对史实的敷衍、附会和演义, 同时也考虑到了其有所寄托的特点。朗瑛《七修类稿》谈到宋代小说“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的特点:“小说起于宋仁宗时, 时太平盛久, 国家闲暇, 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 故小说得胜头回之后, 即云话说赵宋某年。”俞樾认同朗瑛的观点, 并指出:“然则此书固小说之正宗矣。”[2]278这正是对小说自身特质的表述。
三、对小说作者的考察
在《小浮梅闲话》中, 涉及作者考证的, 主要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则。
1.《西游记》作者
俞樾指出, 《西游记》并非《长春真人西游记》, 因此其作者并非长春真人丘处机。
2.《水浒传》作者
俞樾根据郎瑛《七修类稿》记载的《水浒传》作者罗贯中和钟嗣成《录鬼簿》所载宋江等人, 指出《水浒传》是逐步成型, “原亦有本因而增成之也”.
3.《红楼梦》作者
考察纳兰成德 (传为《红楼梦》作者) 的身世, 指出其十五岁中举之事与书中情节“颇合”.又根据袁枚《随园诗话》所载曹雪芹的出身以及撰写红楼梦的记载, 以及纳兰成德《满江红词为曹子浦题其先人所构》, 指出“曹雪芹固有可考矣”.根据张问陶《船山诗草》所载《赠高兰墅鹗同年》中的高鹗补作《红楼梦》的描写, 指出“此书非出于一手”.根据《红楼梦》中有关科场的描写, 对照五言八韵进入会试的时间, 认为高鹗补作《红楼梦》“可证矣”.
相比而言, 对小说作者的考察数量较少, 然而其中对《红楼梦》作者的考证, 表现出对细节的注重, 不乏真知灼见。虽然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论, 但俞樾的实证精神仍然值得称许。
四、结语
总而言之, 俞樾在其《小浮梅闲话》中集中对小说和杂剧的人物和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故事源流、作者三方面的考察, 折射出朴学考证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章太炎曾评价说:“既博览典籍, 下至稗官歌谣, 以笔札泛爱人, 其文辞遐适并见, 杂流亦时时至其门下, 此其所短也。”[3]211虽然俞樾在考证历史真实性方面存在着唯经史是论的缺点, 但是在故事源流的考证方面, 俞樾能够对文史着作等书面材料广征博引, 也能够运用训诂、音韵的方法进行考证。这种将考据学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 对后世的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实事求是, 不加价值判断的研究态度与方法, 使得俞樾的小说评论工作, 迥异于一般传统小说评论的主观、自我与即兴。俞樾以后, 新文学运动的首脑人物胡适, 他在整理古典章回小说的取向上和俞樾的路线类似。”[4]174
参考文献
[1] 俞樾。湖楼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 1989.
[2] 俞樾。春在堂全书[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10.
[3]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4] 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M].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