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西方墓园差异性起源演变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16-08-10 20:47:53
  摘要:从价值观、演变形式、历史思潮、应用价值等角度,对比分析了美国墓园与中国墓园的差异性,并针对中国墓园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墓园公园化的必要性,有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墓园文化。
  
  关键词:墓园,演变形式,公园化,价值观
  
  1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
  
  1.1美国对待墓园的价值观看法
  
  墓园的产生及发展是人类生死观的具体物质化表现,它的建设是宗教、自然和艺术的结合,随着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的演变而不断的变化。墓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既是文化景观也是重要的精神景观,它寄托了人们的思念情感,精神功能上尤为突出。
  
  1.2墓园的演变形式
  
  乡村花园式→草坪公园式→战争纪念性→自然墓葬。
  
  1.3每种形式的演变是历史思潮的顺应发展
  
  1)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时期的城镇规划时代背景---产生乡村花园式墓地。
  
  特色:a.墓地选址环境(注重环境的地势、风景优美、自然景观);b.抒情的气氛、运用田园式景观和古典雕塑纪念碑等构筑物。
  
  代表:奥本山墓园。
  
  2)在美国东部浪漫主义乡村墓地盛行的时候,西部也出现了一种体现自然景观特色的“草坪式”乡村墓地。建造奥本山墓园约20年后,草坪公园式墓园成为了该行业的设计标准。
  
  特色:a.简洁、整齐划一,具有一定统一性的墓园空间(原因: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乡村式墓园构成要素不适于机械化规模生产的需要)。b.开放、舒展。c.由草坪、观赏湖、雕塑石碑共同构成的景观代替了园塔、墓石和观赏植物。d.通过墓碑和文字来传达统一的环境规划,承担一部分纪念功能。
  
  代表墓园: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春树林墓园。
  
  3)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形式简练的纪念式墓园---战争纪念性墓园。
  
  特征:a.注重整体环境对生死的表达。b.以抽象的手法进行表达。c.追求标准化和统一的形式。
  
  代表墓园:阿灵顿国家墓园。
  
  4)随着人们对生死观的科学化、认知意识的提高、生态设计理念和技术发展的更加完善---自然墓葬运动。
  
  特征:a.生态设计理念:简单自然的墓葬形式,遵循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b.绿色殡葬方式:用有标签的树木,平石等代替坟墓与纪念碑。
  
  1.4美国墓园的应用价值
  
  1)墓园是具有悼人记事,使在世者反省深思,同时也是具备众人举行庄严仪式功能的纪念性景观。2)墓园是体现人文精神层次需求,同时也是体现地域性差异与内涵的文化景观。3)墓园是具有可以为鸟类提供保护区,为林木植被提供种植场所的自然景观。4)墓园是浓缩了历史、艺术、文学、建筑、园林各个学科领域的艺术之廊。5)墓园是链接历史与现实,生与死的神圣之地。
  
  2中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
  
  2.1中国对待墓园的价值观看法
  
  生的到来与死的终结是人生必经之路,各个国家、民族都对这个环节一直充满敬畏。不同的文化信仰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死亡观,也意味着将会有不同的死亡归宿形式。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自然和谐的风水观,崇尚取之自然归于自然的禅学,讲究天地山川的和谐统一。也暗含了天地万物一体的守恒与律动。因此坟墓这个最早具有中国风水色彩的埋葬形式一直在中国人的心里占据很大分量。从坟墓的阴阳宅选址,碑文的样式,祭拜的时间,形式等都蕴含着中国人将死看作另一种重生。强烈的理想人文世界观是中国人对待墓园的核心看法。
  
  2.2墓园的演变形式:坟墓
  
  特征:1)自然和谐的风水观;2)强调的是人,生灵与自然的和谐;3)生死一体化,视死如生的礼教观念。
  
  2.3现存的问题
  
  1)传统墓园因各地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精神等差异原因致使其无节制无计划地发展而导致区域环境发展受限。2)传统墓园因受土壤环境的限制导致其所处之地大多为坡地,从而引发一系列水土流失问题。3)人口不断的增长,土地资源愈发地紧张。
  
  2.4墓园公园化的需要
  
  1)特点:a.墓地选址合适,具备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地点适中,地形良好的特点。b.有专业的主管机关规划,利用天然景色及地形,加以人工布置。c.具有墓园环境景观设计,植被种植种类、墓地道路纵横规划等美化设计。
  
  2)意义:a.循环埋葬使原来的墓地增加机能。b.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发挥墓园和公园的双重功能,减缓土地资源开发紧张问题。c.发挥墓园的多重使用性,在解决丧葬的根本问题时也能使墓园具有公园作用供游客观景游憩。
  
  3)墓园公园化改善项目包括:a.建立人们对死亡的新认知,消除对墓园的阴森恐惧感。b.增加多目标的用途,从参观者的游憩角度考虑路线道路规划,景观环境和休闲活动场所的布置。c.墓园循环利用、节约土地。d.加强墓园与自然环境的协调。e.加强墓园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植被景观,道路等的群体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惠民。生与死的安顿---浅论台湾传统墓地景意涵[J].造园季刊,1992(秋):308-310.
  [2][明]徐继善,徐继述。地理人子须知(再版)[M].中国台北:武陵出版社,1986.
  [3][日]石上玄一郎。轮回与转生[M].村山,译。中国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4]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版社,1992.
  [5]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2009(3):12-18.
  [6]王丝丝。墓园主题公园化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