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笑话的内涵界定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

发布时间:2014-09-09 17:03:12
  摘要:成长于黄土高原上的幽默之花---万荣笑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幽默和民间故事精品。从探索万荣笑话的定义、“zeng”①的用字问题,万荣笑话的渊源、产生时间、万荣褒贬之意的演变入手,分析、界定其丰富内涵。封闭的地理环境、古老的历史和浓厚的后土信仰、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和幽默诙谐、争强好胜、耕读传家的淳朴民风等,共同构成了万荣笑话产生的自然因素和文化生态因素。
  
  关键词:万荣笑话;定义;;渊源;地理环境;后土信仰;文化名人;淳朴民风;自然因素;文化生态因素
  
  万荣县是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生动有趣、机智幽默的万荣笑话,就扎根在这块古老的黄土高坡上。2008年,万荣笑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开发。笔者从分析、界定万荣笑话丰富内涵入手,探索产生万荣笑话的环境因素,以期推动对于万荣笑话的发展过程、内容特色、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研究状况、传播路向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促进万荣笑话的发展与繁荣。
  
  一、万荣笑话的内涵界定
  
  万荣笑话的定义、的用字问题,万荣笑话的渊源、产生时间、万荣褒贬之意等,共同构成了万荣笑话的丰富内涵。准确界定万荣笑话的内涵,是深入研究万荣笑话的基础。
  
  (一)万荣笑话的定义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从现有的资料看,万荣笑话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时间却很短,万荣笑话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下面的这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准定义,也多是对其某些基本属性的一般性描述。
  
  1.万荣笑话是万荣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当中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文学,她是万荣人民勤劳智慧、敢为人先的精神体现[2][3].
  
  2.万荣笑话起源于明末清初,发源地在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的谢村,是一种独有的文化土特产②。
  
  3.万荣笑话是万荣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造出的草根文学,经一人讲,百人听,万人传,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是黄土高坡上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万荣精神的体现,是人们休闲、娱乐、消遣的文化快餐③。
  
  4.万荣笑话是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地方性民间文学,是当地民众生活、思想、情感的自然表露和适应自然的结果[1][4].
  
  5.万荣笑话是仿照万荣故事的模式,由万荣及其以外地区广大群众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充分反映当地民众认死理、不服输、犟到底、机智善辩的幽默故事[1][4].
  
  前四种准定义,都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万荣笑话的部分实质。而管喻先生的定义,笔者认为是目前相对确切的定义。其特点是既把新、旧万荣笑话区别开来,又把万荣笑话与周边地区的笑话区别开来[4].当然,这个定义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笔者认为,万荣笑话是由万荣及其周边地区的广大民群、笑话爱好者,以气为特色,以自嘲的方式,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褒贬生活,使人在笑声中得到启示的民间口头文学[5].万荣笑话反映了万荣民众精明强干、机智善辩、耿直倔犟的逆向思维和不服输、认死理的气精神,充满了乡土气息,灵秀之魂,属于一种休闲娱乐中的短小精悍的文化快餐和东方式的幽默文化④。
  
  (二)关于的用字问题
  
  大众喜闻乐见的万荣笑话,为什么称万荣呢?这个字又是怎么写的呢?这是研究万荣笑话绕不过的两个疑难问题。
  
  在山西以外,万荣笑话通常就称万荣笑话。但在运城一带,万荣笑话则称万荣(或称万荣72);在万荣县,称荣河,而在荣河又称谢村(当地人读作下村)。的发源地是离万荣县城30多公里的荣河镇谢村,谢村距离荣河镇仅1公里。
  
  对于字怎样书写,一直讨论热烈,并存着很多版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常见的版本有憎、争、挣、诤、铮、曾、楞、愣、甑等多种。但不管哪个字,都只是谐音,所表达的意思似乎都不尽如人意,都无法完整、准确地囊括的真正内涵,都难以描述万荣人的气性格,也不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但主张用“争”字的占多数。认为“争”的褒贬二解,更多地切合了万荣笑话有褒有贬、亦褒亦贬而又侧重褒扬的本质特点[6],较为准确地表达了万荣笑话中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内涵。当然,也有人认为“挣”是“纵横”二字的合音,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遗风,用“挣”比“争”更符合万荣笑话故事构成模式和万荣人的犟劲儿。
  
  由此可见,要想深刻理解气,只能从大量的万荣笑话中仔细揣摩。最后万荣人民自己创造了一个字,即以“万”和“荣”两个字为基础,去掉“荣”字的草字头,把“万”字放在上面,就是“”字,它是万荣二字的合写字,读zeng[7][8].这个创造,彻底解决了的用字问题。
  
  (三)万荣笑话的渊源
  
  万荣笑话(又称万荣、万荣72)出现于明末清初,由历史上广泛流传于万泉、荣河一带的荣河72气故事演变而来的。其起源可以远溯到先秦。万荣笑话最早叫“谢村”,是以它的发源地---万荣县荣河镇的谢村命名的。后来因其影响扩大到荣河,人们又把它叫“荣河挣”[8].
  
  谢村在清末民初时就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村子,位于交通要道,南北交通运输必经村南的车马大道。每到农闲,人群聚集,当地的“蠢事”、“楞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谝闲的谈资。来往频繁的外地客商,也将外界的事物、信息在这里汇集交流。于是,谢村便随着往来商客被传播各地。而谢村人性善诙谐,为的产生创造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笑话在这里产生并迅速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万荣笑话从“谢村”、“荣河”,逐渐变为“万荣”,成为万荣县的文化标志[9].
  
  的最早故事见于《祁氏二争立碑为证》⑤,它是72的头一。当地有72、立碑为证的说法。那块碑可能是立于道光十三年(1833)。上个世纪50年代,这块碑还立在谢村,1958年平坟造田,有人把它偷偷埋入池底。
  
  历代民众以历史上广泛流传的荣河72气故事为基础,将自己在创造奇迹过程中的言行轶事编成笑话,繁衍发展成今天喜闻乐见的万荣笑话。传承到现在,其模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7].其实,72只是个概数,并非实指,言其多,只是表示极多的一个约数。
  
  (四)万荣笑话的产生时间
  
  文字记载中查找不到关于万荣笑话产生的时间,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10].王雪樵认为,万荣产生的时间,应追溯到战国时代,它的产生与古代劳动人民机智雄辩的遗风是一脉相承的。舌辩家、纵横家张仪,是当时以雄辩标领政坛、往来各国、纵横捭阖的万荣人,他是万荣笑话的鼻祖⑥。
  
  据史志载,张仪、苏秦拜鬼谷子为师学艺的地点,就在今万荣与临猗交界的大嶷山(古称云梦山)上。张仪故里就在嶷山脚下的张仪村。在张仪“纵横之习”遗风影响下,当地的社情民风中浸染了一种扎堆闲谝、编故事、讲笑话的风气[6].
  
  吴建生经过考证后认为,的形成迄今已经至少170年了。经过几代人口耳相传形成了今天这种规模⑦。对于《万荣72挣》的正本,艾斐则认为出现于明清之交⑧。
  
  综合以上说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72大致孕育于先秦时代,出现的时间大约始于明清交替之际,现在流行的72挣第一《祁氏二争立碑为证》发生于清代[10].
  
  (五)万荣褒贬之意的演变
  
  最初的故事的确与做呆事、蠢事,说痴话、傻话有关,但未找到文字记载。以前就有人认为,是自揭其短、自揭其丑,是糟踏万荣人。过去,谁也不敢在谢村人面前说“谢村”[11]1954年,万泉、荣河合县之初,县委领导就不准提“荣河挣”,否则要受到批评甚至处分。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背着领导照讲,受众也越来越多,传播也越来越广[11].
  
  万荣人对的贬义是差、不满的意思,指差一些。说某人脑子差一点、不够用时,也说“这娃总比别人争一点儿”.万荣笑话中的褒意是力争获得或达到,如争胜、为国争光等等,积极开拓的进取意识和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蕴含其中[6].
  
  万荣笑话有褒有贬而又侧重褒扬。对于其褒贬解析,较为切合的本义。正理反说的,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可笑性和喻理性。亦褒亦贬的双重含义寓于其中。在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话中实际上蕴藏着万荣(甚至河东)人倔强耿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特点和导致幽默之水源源而来的超出常规的思维方式。
  
  后来学者们认为,敢于嘲笑自己愚昧的本身就是一种聪明。万荣的自嘲是一种自信,表明机智聪敏、乐观豁达的万荣人是富有才华的[11].万荣多数是褒义的,是对万荣人精明强干的赞歌。近几十年来,当地民众开始意识到万荣笑话中亦褒亦贬的积极意义,给河东特有的这一文化现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万荣笑话产生的环境因素
  
  万荣之所以会产生地方特色明显的万荣笑话,与当地封闭的地理环境,古老的历史和浓厚的后土信仰,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幽默诙谐、争强好胜、耕读传家的淳朴民风等,息息相关。经过千古历史的积淀,世代人文的孕育,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万荣笑话的产生自然因素和文化生态因素。这些因素深度交融,共同积淀为万荣笑话发端的文化沃壤。万荣笑话的产生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其灿烂厚重的文化生态因素。
  
  (一)封闭的地理环境
  
  万荣县地处晋陕豫三省交汇的三角地带,介于临汾、运城两盆地之间,位于运城市西北部的峨嵋台上,汾河与黄河在县西南的庙前村口交汇。古称汾阴、“汾阴�地”.万荣县版图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十年九旱,土厚水深,地下水资源奇缺,农业灾害频繁,自然生产条件较为恶劣[8][12].
  
  其实,在元代以前,晋南一带林茂粮丰,风调雨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元末明初农民战争风起云涌,秦豫鲁皖等地的难民大量涌入,人均耕地锐减。人们为了谋生,对中条山、吕梁山,砍伐森林,过度垦荒,致使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10].再加上明清政府残酷统治,民不聊生,农民的反抗情绪日盛。越来越多的针砭时弊的讽刺笑话,广泛流传,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文化现象。
  
  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万荣人养成了不服输的乐观性格。他们常以自嘲的方式化解艰难,常以逆向思维分析问题。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交流着许多引人发笑、带着气的故事传闻。
  
  万荣笑话就扎根在这块古老贫瘠的黄土地上。条山巍巍,大河奔流,造就了万荣封闭的环境,保留了许多古风古俗,张仪的纵横之习也得以继承,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舌辩艺术之花历久而不衰。
  
  (二)古老的历史和浓厚的后土信仰
  
  万荣境内宝井乡的汾阴后土祠中供奉的圣母女娲,是抟土造人、化育万物的人类元祖[6].几千年来,我国历代帝王多次在后土祠举行重大的国家祭祀活动,祈求国泰民安。轩辕黄帝,唐尧、虞舜二帝,夏、商、周三代君王,都多次到汾阴祭祀后土[6].从汉代至宋代,共有8位皇帝24次来汾阴祭祀后土。汉文帝更为重视祭祀,汾阴后土“三年亲郊祠,而泰山五年一修封”.汉武帝曾6次到这里祭祀,创建了海内祠庙之冠的后土祠和秋风楼,泛舟汾河上即兴所赋的《秋风辞》,为人们千古传颂。此后宣、元、成、哀等皇帝、东汉光武帝曾先后11次祭祀。唐玄宗亦三次亲临祭祀,宋真宗扩建后土祠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亲临祭祀,并御制御书了“汾阴二对配飨之铭”碑。从明清两代开始,后土祠的祭祀由官祭改为民祭[6].足见万荣这片土地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多么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在华夏文明源起的汾阴之地,由祭祀而衍生出的后土文化,形成以后土信仰为重心的庙会文化,由庙会文化发展而来的社火活动、民间百戏、唐代参军戏等,都取材于民间生活,含有大量的滑稽搞笑的内容。在宋金元时期,百戏、杂剧传入万荣地域,遍及乡村里社,为万荣笑话提供了孕育的土壤[6].
  
  (三)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
  
  在后土文化涵养下,万荣民众自古重视教育,文化发达,名人辈出。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鬼谷子、苏秦、张仪等,都曾在万荣这块土地上讲学或游说。隋末唐初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王通,其着名学生有唐初名相功臣房玄龄、李靖、魏征等。才高八斗的王通之孙王勃,位尊“初唐四杰”之首。隋末唐初的大儒薛道衡,有“河东三凤”之称的薛收、薛元敬、薛德音[6].薛元敬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设教河汾。元代织布机改革家薛景石、明代着名理学大师薛�u、大书画家薛稷、大孝之子董永等。明清两代,万荣多处设有义学、私塾、书院等。
  
  万荣县所在的运城市古称河东,其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自古就是一个历史的大舞台,一代代豪杰俊秀上演了无数历史大戏。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先祖们的许多惊天之举都发生在这里。关云长、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薛仁贵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也诞生在此[3].几千年来,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氤氲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醇化了古朴的民俗风情,并沉淀在这片土地上及人们的性格当中[1][6].
  
  (四)幽默诙谐、争强好胜、耕读传家的淳朴民风
  
  万荣县民风淳朴,崇文尚农,耕读传家,重视教育,民众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无论古人今人都有淳朴豪爽,开朗洒脱,敢为人先,质朴厚道,幽默诙谐的性格和自嘲自讽的乐天习性,扎堆讲笑话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万荣笑话产生的社会原因[10].笑话中以敢做敢当的精神和骨子里流淌着的争强好胜性格为内核,融入自己对人生世道的追求与感悟,对生活的观察与见解[6],借用诙谐幽默的外壳,一个个褒中有贬、亦庄亦谐、有趣生动、逆向思维的万荣笑话就诞生了。又经过口耳相传,多人加工,在传播中逐渐成熟,成熟中不断传播。于是,通过万荣民众长期集思广益、群众创作、集体哺育,终将其改造成为以幽默为主体、而以为名的古朴艳丽的智慧之花---万荣笑话。
  
  民众谝闲习惯有力传承了纵横之习和舌辩之风,促进了万荣笑话的创作与传播。当然,当今的万荣笑话与先秦舌辩之风发生了质的区别,形成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幽默文化。它是对万荣民众精明能干、创造奇迹的精神总括,是对其幽默诙谐、争强好胜、执着拼搏、敢闯敢冒精神、刚健耿直的赞颂与弘扬。当然,不可否认,也是对其偏拗倔强、认死理的思维趋向缺点(不足)的流露、规劝和讥讽。
  
  三、结语
  
  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万荣人民磨烁出了坚忍不拔、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性格特点。在日常生活及劳作、学习之余,万荣人以幽默诙谐的性格演绎着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创造了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万荣笑话。[2][13].别具特色的舌辩艺术之花---万荣笑话继承了万荣72故事的精神灵魂并加以锤炼发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笑话形象。万荣笑话同时也是万荣人智慧的结晶和万荣社会发展的民间史书[10],是万荣精神的抽象与表达,成为河东地区特有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准确界定万荣笑话的丰富内涵,深入探索产生万荣笑话的环境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万荣笑话的发展过程、内容特色、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研究状况、传播路向等[1],对于促进万荣笑话的发展和万荣的社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万荣zeng,用文字很难表述,你只有亲身领教了才能感受到那鲜明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万荣人都有zeng劲。有人姑且把zeng劲称之为“万荣精神”.万荣原县委书记卫孺牛讲:万荣精神核心就是一个“能”,展开就是“我能行”,再展开就是“我一定能行”.有人认为zeng就是“倔”、“认死理”或者“一根筋”等,也有人说是一种“聪明劲”、“憨精”……总之,zeng,这个无法用文字表达,老百姓口传心授的发音,成了万荣人的代名词。(据丁泽亮的日志,万荣zeng和万荣笑话,人人网)本文为了表述方便,也为了民众尽快接受字,除了原始文献外,行文中尽可能使用字。当然,这样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
  ②师艳芳,张芳萍。郭育红。《万荣笑话的语用特色分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2期。
  ③王成林。万荣县委书记卫孺牛与万荣笑话,山西新闻网,2008年11月01日。
  ④以“确切”、“简要”的定义的基本要求衡量,笔者的这个准定义也很不成熟,还需要继续锤炼。
  ⑤《祁氏二争立碑为证》大致是说:相传一个为人吝啬的土财主祁二争,请邻村有名的石匠王万年为父刻碑。王万年早就想奚落一下财主,刻碑时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中间。祁二争不懂碑法,还不懂装懂。立碑那天,宾客盈门,有好心人看见不对,请其重刻。祁二争摆摆手说:算了,算了,重刻还要花钱哩。他王石匠是想重刻挣我双份工资,我才不上他的当哩。(据永济新闻吧)
  ⑥王雪樵。黄土地上的幽默之花---“万荣憎”初探[J].运城高专学报,1994(3):30-35.
  ⑦吴建生,赵宏因。万荣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吴建生《万荣“zèng”考》,晋阳学刊,2001(5):111-112.
  ⑧2016年7月8日,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艾斐在《一种文化性格一种拼搏精神》一文中说明《万荣72挣》的正本出现于明清之交。
  
  参考文献:
  
  [1]李海争(导师:魏晓虹)。万荣笑话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4-06-01.
  [2]王建科,王成林,董良芳。万荣笑话:一座挖不尽的文化金矿[N].山西日报,2009-08-21.
  [3]姚夏池。感受万荣笑话[N].中国档案报,2001-11-30.
  [4]惠金义。笑话大王---管喻[J].记者观察,2004(5)。
  [5]支红霞。万荣笑话的幽默机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0-06-01.
  [6]罗小丽。万荣“争”:后土文化的智慧结晶[J].先锋队,2012(10)。
  [7]李海争。万荣笑话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3)。
  [8]谢红萍(导师:周福岩)。现代化境遇中的民间智慧[D].大连: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04-01.
  [9]王旭。作为表达资源的笑话---以山西万荣笑话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5(1)。
  [10]黄娟。万荣笑话浅议[J].太原大学学报,2010(4)。
  [11]解放。万荣笑话:黄土高原上的一株幽默奇葩[J].文化月刊,2011(7)。
  [12]谢红萍,薛文礼。万荣笑话的社会文化价值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师艳芳,李伟英,崔艳宁。心理语言学视角的万荣笑话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2(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