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提出了明确要求,江苏省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的重大任务,迫切需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该研究以江苏省葡萄产业为例,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和产业政策的核心诉求等方面来阐述东部发达地区在发展富民产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的形势、遇到的问题,并从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主体培育、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防控重大风险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效农业; 高质量发展; 葡萄产业; 江苏省;
Abstract: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uts forward clear requirements on the industry businesses and life prosperity.The vital task of Jiangsu′s leading role in basically realizing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hich urgently need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is study taking the grape industr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explained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eastern developed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industry of enriching people and realizing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constraints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core demands of industrial policies,etc.,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cy industries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ing of farmers′income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ubjects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market monitoring systems,prevention of major risks,etc
Keyword:high efficiency agricultur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grape industry; Jiangsu Province;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2018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2万元,位居全国第四,收入的增加让城市居民对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农产品的多元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万元,位居全国第五,在总量上距离上海、浙江等周边省市有较大差距,在结构上经营净收入仅有6 017元,较山东省、浙江省还有较大差距。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物质装备水平的现代化,还要让农民充分分享现代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2]
新时期农业作为支撑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资源,需要突破传统温饱农业单一的功能制约,向高质化、高值化、多功能的高效农业转变。高效农业是指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产业效益为目标,相较于一般的产业,其产品更加高值、产出更加高效、环境更加友好、生产方式更加现代化,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3].与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和保障体系不同,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壮大有其自身的逻辑,对产业主体、产业技术、产品市场、运营模式和支持政策的要求也存在显着差异[4].葡萄是典型的弹性农产品,葡萄产业是典型的高效产业,近年来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跃升江苏省果树第2位,葡萄产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区域性特色产业,成为江苏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产业。该研究以江苏省葡萄产业为例,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和产业政策的核心诉求等方面来阐述东部发达地区在发展富民产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的形势、遇到的问题,并从促进高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视角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为其它高效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江苏省葡萄产业的发展实践
江苏省葡萄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驱动因素、发展规模、发挥作用3个维度来看,总体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1 庭院经济阶段(1949-1977年)
江苏省产业发展情况。江苏省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垦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5].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处于恢复时期,当时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生产水平较低,江苏省耕地主要用于生产粮食、棉花和油料等紧缺物资。全省葡萄生产规模很小,1953年仅有18 hm2,1957年发展到189 hm2,当时栽培的主要是鲜食品种"玫瑰香".60、70年代,受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农业生产重心仍然是粮棉油等基础物资。这一时期虽然开展过大规模的引种工作,并在黄河故道地区发展葡萄生产,最高峰时达4 000 hm2,但后来因品种不适应、技术不到位及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葡萄面积不断缩小,1975年缩减至400 hm2.这一阶段江苏省葡萄的生产主要是农民小规模的自发性尝试种植,虽然在农地改造过程中进行过规模化的尝试,但受到适宜品种少、栽培技术不到位、以粮为纲等农业政策的影响,并未形成种植规模,葡萄生产属于零散的庭院经济,尚未形成主导品种。
1.2 恢复发展阶段(1978-2000年)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其它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副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人们经济状况得到显着改善,葡萄市场需求得到逐步释放,随着"巨峰"葡萄品种的引进,江苏省葡萄种植初具规模[6],1982年全省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3 333.33 hm2.1985年后,农业生产结构进入调整期,随着葡萄市场价格的提高以及高产、抗病葡萄新品种的引入和推广应用,全省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1986年全省成片栽培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 200 hm2,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于葡萄等农副产品的消费能力更强,对于农户种植葡萄的带动作用更大,葡萄栽培面积明显提高,涌现出江阴璜土、武进礼嘉、无锡蠡园等一批苏南葡萄大镇。20世纪90年代初期,江苏省引入了适应性更强、果粒更大、品质优良、更耐运输的"藤稔"葡萄品种,大幅度提高了葡萄的商品化程度,镇江句容率先采用稀植栽培、X整形、控产提质等技术,为江苏省葡萄产业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了经验借鉴。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南地区开始引入欧亚种葡萄,并陆续采用大棚避雨方式栽培后在全省推广,2000年全省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5 933.33 hm2.这一阶段,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显着提高,江苏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的引入为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保障。市场经济活力开始显现,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江苏省葡萄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逐渐形成以"藤稔""巨峰"为主导品种的生产格局,这个时期,江苏省葡萄生产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具有控产提质的理念和栽培技术。
1.3 高速发展期(2001年至今)
2000年后,江苏省更加注重科技对葡萄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省内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先从国外引入一批以"夏黑"为代表的葡萄新品种,"夏黑"品种相较以往品种成熟早、品质优、无核、抗病性强、易栽培,既好种又好吃的特点迅速让其成为明星品种,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江苏省也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葡萄新品种种源地。与此同时,江苏省逐渐探索出适时定植、合理密植、水平棚架、设施栽培、沟施底肥、定干留果综合防治等适宜当地葡萄生产的栽培模式。200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高效养殖业,提高全省农业效益水平[7].2011年,《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把江苏省打造成为高效设施农业强省[8].2016年,《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9].2018年,《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在实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中提出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应时鲜果、花卉苗木、中药材等高效作物[10].这一时期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显着提高,2012年江苏地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跨入中高等发达国家水平,2018年达到1.74万美元,位居全国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72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8万元,分别是2000年的6.98倍和5.80倍,居民收入的增长带动葡萄生产和消费快速增加。2018年江苏省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9 933.33 hm2,是2000年的6.72倍,占全省水果面积的19.5%,而同期江苏省水果面积仅增加33.4%,苹果、柑桔等水果面积甚至出现了大幅缩减。葡萄每公顷产值由2005年的9万元增至2018年的21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纵观以上3个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阶段,可以发现,葡萄产业作为一个高效产业,葡萄作为一种弹性产品,始终以政策、技术、市场为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在物资短缺、以粮为纲的时代,农业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粮食和工业原材料,在满足吃饱的基础上尽可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这个时期人们整体的收入水平只能够满足基础性的食物支出,葡萄在一定程度是一种"奢侈品",这一时期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于粮食等大宗作物,对于葡萄等小作物投入不多,葡萄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改革开放后,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释放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使得农民有余力去生产更多的高值农产品去换取更高的经济收入,乡村企业的快速发展让一部分地区和群体富裕起来带动了物质消费能力从而进一步刺激了生产,农业由单一的种植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发展,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科技资源在葡萄产业上的使用,更多更优的品种和技术被研发和引入,为农民提供了更多选择,提高了产业的发展质量,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葡萄产业从庭院经济走向规模化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们消费水平显着提高,以粮食为代表的大宗作物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小,以葡萄产业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对于农民增收和地区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高消费群体对于葡萄的品质要求更高,农民对于依靠种植葡萄发家致富的期待更强,一些地方希望通过发展葡萄等特色产业来实现产业融合、建设美丽乡村的需求更大,科技要素对于葡萄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2 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
江苏省作为发达地区,肩负着基本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的重任,不仅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要推进农村繁荣富强、农民安居乐业,发展高效农业应具有更加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更为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保障。
2.1 产业政策更加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首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省时对江苏省提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为江苏省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是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经济体量很大,现代化程度整体较高,但农业现代化短板突出,从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农业已经到了向高质量、高效益迈进的发展阶段,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补短板不仅体现在现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上,还体现在促进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达地区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把中央通过的各项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试点,积累经验。"江苏省发展高效农业的政策环境更加成熟。
2.2 产业基础更加牢靠
江苏省地处长江之尾,江海之滨,水网密布,跨越亚热带和暖温带2个气候带,土壤肥沃,农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便是着名的"鱼米之乡",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不断根据外部环境和省情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强化农业科技兴农,以并不丰富的土地资源,创造了粮棉油半自给自足,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变的奇迹,为乡镇企业崛起并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0-2018年,江苏省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较2010年分别增加3.7%和13.1%,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hm2左右,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期,虽然江苏省水果面积占比仅由2.5%增至2.7%,但水果内部结构调整明显,传统水果品种中,梨面积仅增加5.7%,苹果面积减少35.7%,而产值更高的葡萄种植面积增加84.2%,一跃成为江苏省第二大水果品种,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居全国第七、第八位。与此同时,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到20%,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60%,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55.6%,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4%,农业科技人员数量由3.2万人增至5.11万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8%,发展高效农业的产业技术条件更加完善。
2.3 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按照食物消费规律,在人们收入水平较低时,有限的支出会优先保障刚性食物的消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弹性食品的消费需求会显着扩大,高营养、高品质、绿色安全、生态有机的农产品成为高收入阶段食品消费的重要选择。2018年江苏省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8万元和4.72万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130%和119%.收入的增长直接带动了弹性食品的消费,以干鲜瓜果为例,2018年江苏省人均消费量45.1 kg, 较2015年增长14.5%.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数量呈现显着差异,如城市高收入群体人均消费量69.1 kg, 是低收入群体的1.96倍,是中等收入群体的1.27倍。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同样呈现出较大差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52 kg, 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31.9 kg)的1.63倍,农村高收入户的消费量与城镇低收入户的消费水平相当。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弹性食品消费的差异将进一步打开高效农产品消费市场,2018年江苏省城镇化率69.6%,其中镇域人口2 150.3万,乡村还有2 446.6万农村居民,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潜力巨大。当前,以全国人均年消费鲜食葡萄8.67 kg计算[11],江苏省每年至少需要供应70万t鲜食葡萄,而以当前单产和种植面积,如果全部由省内供给,江苏省至少还需要增加1 600 hm2.目前,考虑到江苏省相对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更高、城镇化率仍将加速等因素,江苏省鲜食葡萄的市场空间远大于当前的供给水平。除了鲜食葡萄以外,葡萄产业链以葡萄酒、葡萄干、葡萄醋、葡萄汁、葡萄酱、葡萄油、葡萄酵素等产品满足了市场对葡萄产品的多元化需求,正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拓宽了葡萄产业链价值,势必将进一步扩大葡萄发展空间。
2.4 经营主体更富活力
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决定因素,主体的数量、素质高低、技术掌握应用能力强弱均对高效农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2018年江苏省农业劳动力569万,较2000年减少701万,较2010年减少138万,但值得注意的是,较2015年仅减少29.7万,农业劳动力降幅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对全省541个葡萄种植户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葡萄经营主体的平均年龄50.4岁,明显小于种植业主体的平均年龄,葡萄经营主体平均受教育在中学以上,也高于全省种植业平均水平。而在经营规模3.33 hm2以上的主体中,平均受教育水平达到大专及本科以上,葡萄每公顷纯收益超过15万元。这一方面说明葡萄作为一个高效产业对于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反映出一部分高素质农业从业者选择了效益更加显着的葡萄产业来创业就业,高效农业的发展主体活跃、后继有人。
2.5 休闲农业重新赋能
近年来,江苏省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成为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8年,全省休闲农业园区景点9 200个,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产值达535亿元。休闲农业景观型、互动性、体验式的特征与葡萄产业具有天然的衔接属性。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历史典籍、诗词歌赋中多有描述,富含文化。葡萄产业在中国兴起于庭院经济,其枝条沧桑,斑驳苍劲,果实晶莹剔透,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藤架式生长结构构成了天然的休闲走廊,可以说葡萄是发展休闲农业最适宜的原材料之一。葡萄适应性强、易管理、见效快,可以在全省各地广泛种植,第1年栽培,第2年就可以挂果产生效益。葡萄不仅可以供游客采摘鲜食,还可以加工成各类葡萄产品供游客选择购买或者让游客自己体验加工的乐趣,形成新的业态。部分地方通过发展设施葡萄种植,将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有机融合,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多重目标。2020年2月,《江苏省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将休闲农业建成千亿级产业,为葡萄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综上分析,当前江苏省发展高效农业的政策环境更加积极,产业基础更加坚固,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经营主体更具活力,产业融合进一步紧密,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这都为江苏省发展好高效农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3 江苏省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高效农业是致力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民增美的产业,是符合新时代发展特征的新兴产业。高效农业对于农民而言最大的吸引力是高收益,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投入,这就决定了高效农业不是一时的产业,而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构筑长效机制。近年来,江苏省葡萄生产发展迅猛,在成为重要增收产业的同时,也暴露出制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系列问题。
3.1 缺少统一的高效产业发展规划
新型产业的萌生和发展主要靠市场,在经济效益的作用下吸引更多主体参与生产,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发展优势。相对于农业而言,工业的门槛更高,如果是简单模仿复制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制约,工业品上市时,还会受到质检、工商、市场等部门的监管,市场准入制度保障了整个行业的基本质量、标准和安全性,工业品如果出现过剩还可以储存和输出。但是农业不同于工业,生产门槛低、市场无准入,尤其是对于高效农业,农户的知识产权违约成本较低,当看到市场效益突出的产业时,往往会一哄而上,聚集单一品种、单一产品,产业很容易因为盲目发展、产能剧增而导致无序发展,制约了产业发展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从而不利于高效产业的长期发展,如果不加以科学引导,高效产业就会"昙花一现"不再高效。如葡萄产业"栽树容易砍树难",当季葡萄栽种往往需要2~3年才能见到效益,如果市场效益不佳,也很难在短期内调整种植结构,产业效益无法体现,农民收入无法保障,这就需要省级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科学指导意见,让市场和生产主体不仅要"低头栽树",还要懂得"抬头看天".
3.2 高效产业缺少高效的技术条件和更具针对性的科技服务
当前,农业知识产权更加侧重对农民层面的保护,农户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侵权成本较低,生产主要依靠模仿。高效农业不同于一般大宗作物产业,其对品种选择、生产技术、过程管理、品质控制、市场把握、管理理念的要求都远高于传统产业,这就不仅对生产经营主体自身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队伍和更加有效的科技服务渠道。从葡萄产业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大一部分主体的技术、理念还是延续了普通大宗作物生产经营的传统。生产理念上,花了大力气、投了大成本种植下去,为了尽快回收成本,仍然片面追求产量的增加,对于高品质的控制既缺少理念的更新也缺少有效的引导启蒙。生产方式上,只是对大宗作物生产方式的简单改造,既缺少发展高效农业的专用设施又没有对生产全过程精准管控的意识,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普遍较低。技术来源上,还主要是在简单模仿上的自我摸索,集科技创新、成果供给、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力量仍然不足,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力量尚未形成,作为高效产业,还缺少充分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智慧种植、无人作业、远程服务、农产品溯源的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示范点。
3.3 与高效农产品分级分类市场体系尚未建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具有更大的购买力,对于葡萄等弹性农产品需求剧增,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产业的"增量"更多是为了填补市场空缺,这一时期的"高效"主要体现在"由无到有",消费者对品质和等级的要求还不高,依靠原有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就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然而,当经济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消费者对数量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对农产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对于高质量产品的溢价承受能力更强,这就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和供给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的市场供给体系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鲜食葡萄仍然沿用地头收购、大型市场批发、商超、小型市场零售等普通水果的上市渠道。在生产端,不管葡萄品质、成色如何都能够进入市场销售,一些粗放管理方式种植的葡萄因质量过低进入不了高端市场,但农户为了减少损失、抵扣固定资产折旧,而选择低价倾销,这一方面降低了葡萄产品的整体品质,另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秩序,拉低了高效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利于高效产业的资本积累。同一时间点不同类型葡萄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品种、品质、产地等,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葡萄品质存在显着差异,目前葡萄消费市场仍然主要以品种和产地作为价格差异化的主要依据,缺少对葡萄品质等级的区分和指标标准,高端消费市场尚未建立。
3.4 与高效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政策支持体系亟待健全
高效农业作为近年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兴起的新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满足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持高效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高效农业是高投入和高风险产业,投入主体大部分是农民,投入周期长,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在资金的需求方面,一个6.67 hm2的设施葡萄园,仅固定设施投入就超过100万元,每年生产成本超过40万元,投资、运营成本和资金需求远高于大宗作物,但由于缺少有效抵押物,通过银行往往贷不到款,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在面临的风险方面,一方面,由于生产品种的单一性和成熟期的集中性,遇到大量葡萄集中上市,就会面临葡萄价格暴跌暴涨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根据调查数据,全省葡萄还有30%露天栽培,另外70%设施中大部分还是简单的避雨栽培,对雨雪冰雹等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有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而损失数年经营成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但目前针对葡萄产业的政策性保险的覆盖广度和赔付力度尚未起到为产业保驾护航的作用。
4 江苏省发展高效农业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达地区一定要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带好头、领好向,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真正落到实处。要将中央通过的各项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高效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方向,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让高效农业持续提高效益,农民收入持续增涨,需要巩固产业发展基础,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发挥江苏省高效农业特点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构建布局更加科学、投入更加精准、科技更加有力、市场更加有效、风险更加可控的现代高效农业政策体系,提高高效农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产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为全省农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积累发展经验。
4.1 加强省域内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是根据国内外产业发展形势、省内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市场潜在需求,科学研判省域内市场容量和产业规模,结合各地区产业发展条件,对全省区域布局、产业政策、资源配置等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为产业的阶段性发展树立导向。二是更好发挥高效农业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指导、标准制定、科技服务、信息采集、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作用,提高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增强行业自律性。三是根据全省高效农业的产业发展、市场供需、科技进展等情况,提出年度指导性意见,为生产主体经营决策和调整结构提供参考。
4.2 强化高效农业全产业链产业主体的培养、培育
一是针对产业生产需求,从发展观念、专业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对高效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育、培训,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产业发展整体质量,提高农民生产效益。二是通过必要的扶持政策和约束性要求,加强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在主产区大力培育高效农产品流通专业经纪人队伍,在上市季节加强产地市场监管,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行为,减少无序竞争。
4.3 完善符合高效农业特点的科技支撑体系
一是强化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科技服务功能,建立"科研专家 试验站 推广机构 科技示范户 非示范户"的技术扩散体系,加快先进科技成果进入产业的速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二是按照产业类型构建针对不同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社会化服务主体的专业素质培训,引导高效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专业性的社会化服务。三是加强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高效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和场景设计,培育一批有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主体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示范试验,为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储备。
4.4 建立高效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监管体系
一是构建高效农产品产销信息监测平台,在高效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建立市场信息监测点,对高效农产品产销状况跟踪观测,对潜在的市场风险预测预警。二是建立高效农产品分级分类行业标准,在品种和产地基础上,根据产品营养成分、成色、甜度、大小、保鲜度等指标制定产品登记标准,提高消费者科普素质和产品辨识度。三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建立诚信制度,确保产品信息真实有效。
4.5 构建高效农业发展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构建产业发展风险预警预报体系,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风险点,建立风险预警预报平台,建立主要产区与极端天气发生实时预报机制,及时调度和发布省内外产品上市信息,规避产品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价格暴跌风险。二是以财政资金为翘板,吸引和集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设立高效农业发展基金,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信贷标准,支持有能力的主体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三是设立高效农业大灾保险,在已有的普惠性农业保险政策基础上,针对极端自然灾害风险造成的毁灭性损失设立大灾保险,确保大灾情况下主体的生产恢复能力,提升产业主体发展信心。
参考文献
[1] 石宝峰,柴娜娜,董春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经济转型与政策选择: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9年会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9(11):139-144.
[2] 吕美晔。把握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内涵[J].群众,2017(9):17.
[3] 习近平。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J].学习与研究,2007(3):18-20.
[4] 朱立志。高效生态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0):41-47.
[5] 张小刚。中国农业全书江苏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 王西成,吴伟民,赵密珍。江苏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5(8):109-111.
[7]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意见[R].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
[8]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R].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2.
[9]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R].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
[10] 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N].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http://www.zgjssw.gov.cn/yaowen/201805/t20180508_5364342.shtml.(2018-05-14)[2020-01-30].
[11] 刘俊,晁无疾,亓桂梅,等。蓬勃发展的中国葡萄产业[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