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用工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现象。在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却出现了用工紧缺现象,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自 2004 年“用工荒”现象在东南沿海出现以来已经迅速向中西部蔓延。文章通过对平川区建筑业、服务业传统产业用工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平川区用工紧缺现象较于东部沿海城市表现不明显,但其在建筑业、服务业却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针对平川区“用工荒”现象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这为研究平川区未来经济发展走向以及维护社会安定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 平川区;“用工荒”;用工情况。
自 2004 年中国沿海地区首度出现大规模用工短缺现象以来,中国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荒”已由偶发现象演变为常态化的继发性现象,不但涉及的地域、范围、行业类别及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政府采取了大量应对措施之后,仍然未缓解。[1]2010 年经济回暖后,“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由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蔓延,例如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也出现了用工短缺现象。[2]为了了解“用工荒”现象对甘肃省平川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影响,本文主要选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建筑业及服务业来分析平川区是否存在“用工荒”现象以及“用工荒”现象对传统产业产生的影响程度,并对其提出相关对策。
一、平川区传统产业用工情况。
(一)建筑行业用工情况。
从 2003 年开始 ,平川区从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出发,以城市化发展为契机,实施“安居工程”,吸引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进驻平川,供给市场主体不断扩大。2003 年到 2013 年平川区共新建了 11 个住宅小区并完善了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同时,平川区招商引资,引进了大量的陶瓷企业,包括白银市华顺陶瓷有限公司、白银山川陶瓷有限公司等建材民营企业。
表 1 反映的是 2011 年至 2013 年平川区主要建筑项目。根据访谈建筑工地某项目部负责人得知,建筑工地承包的小工程一般用工数为 100~200人左右,大工程一般为 300~500 人左右。通过表 1可以了解到 2010-2013 年平川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用工人数大概为 1 400~2 500 人。
表 2 反映的是平川区具有代表性的两家陶瓷企业,它们的用工人数维持在 300 人左右,但是在男女用工情况上这两家企业所占比例并不相同,华顺陶瓷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建筑陶瓷,男工人数占比大。
山川陶瓷公司主要生产的是日用陶瓷,女工人数占比大。通过表 2 可以看出生产产品的方向导致了企业用工男女比例不同。
(二)服务行业用工情况。
平川区在发展第三产业时始终坚持“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全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2013年,全区新增私营企业226户、个体工商户1 395户,注册资本达37.44亿元,占国民经济比重25.69%.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平川区服务行业发展迅速,下面就平川区餐饮业、美容美发业、零售业、家政业几个方面了解其用工概况。
1. 餐饮业。随着返工热潮的到来,餐饮业招工成为热门话题。大街上随处可见餐馆张贴的招工信息。通过调查发现,平川区乐雅街共 61 家商铺,贴出招聘信息的有11家,其中酒店招聘的有2家,招聘人数为 21 人;小餐馆招聘的有 6 家,招聘人数为13人。中区街道共98家商铺,酒店招聘有1家,招聘人数为 5 人;小餐馆招聘人数为 10 人。这些数据显示,酒店由于受“反对铺张浪费之风”政策影响,招工人数有所下降,但对于小餐馆来说招聘力度基本不变。
2.美容美发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外在形象也越来越重视,使得美容美发业在平川区快速发展。进行调查时看到街道上不少发廊贴出招聘信息,平均每间发廊招聘 1~3 人。平川区美容美发业招聘人数较少,它是常年招工,招工人数基本不变。
3. 零售业。平川区十字街属于经济繁华地带,也是人流最集中地带。调查十字街发现,各大购物商场及经营服装、美容用品的店铺用工需求量大,出现用工不足现象。小型的商铺招聘人数基本都在1-3 人之间,他们是常年招聘,招聘力度基本不变。购物商场招聘人数一般都在 10~30 人之间,调查发现,购物商场在每年春节过后招聘力度相对加大。
4. 家政业。每年 3 月份以后,平川区家政公司开始新一轮招工。一位家政负责人表示,白班保姆月工资是 1 400 元左右,住家保姆月工资是 1 800元左右。调查发现,平川区家政公司几乎是常年招聘,用工人数基本正常,用工量较为固定,例如保姆、月嫂用工比较固定。但是每年年底,钟点工、保洁员需求量比平时多 2 至 3 倍,保姆、月嫂出现供给不足现象,这主要受中国春节假期的影响,大部分外出打工者年末选择返家。
二、平川区劳务市场传统产业“用工荒”现象分析。
(一)平川区建筑工地出现季节性用工短缺,主要缺技工。
平川区为加快区内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品味,不断兴建居民生活住房以及商业用房。这使得建筑工人也成为城市生产的一部分。由于建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使得建筑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明显的流动性。[3]
一方面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例如平川区的建筑工地工人会向靖远县、会宁县流动,甚至会向甘肃省其他市区流动。另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动还表现在季节性的流动,例如麦收季节正值施工强度比较大的时期,平川区的建筑工地上就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
(二)平川区餐饮业、零售业从业人员缺口较大,属于常态型缺乏。
平川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缺口较大,但基本上都能维持正常经营,他们都是长期招聘。从上面平川区 2013 年、2014 年政府组织的招聘会数据看出,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基本充足,但是仍存在缺工现象,这主要与服务行业的行业特点有关,主要体现在:
1. 观念问题。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服务行业就是伺候人,社会地位低。[3]尤其一些农村保守地区的人们对于服务行业还存在一定偏见,因此不愿从事这个行业。
2. 劳动强度大。服务行业较之于其他行业,存在着工作时间长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大多数餐饮店都是两头班,无法保证每天 8 小时的工作时长,且很少有加班费。
3. 工资低、福利少。绝大多数服务行业的服务员工资都很低,且没有购买基本的保险,导致许多人在择业时不会选择服务行业。
4、工作枯燥无味,技术含量低,无发展前途。大多数服务员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工作,劳累枯燥且无太多技术含量。[4]现在的年轻人多数向往有一定技术含量且有长远发展的行业,这也是造成服务行业招人难的原因之一。
(三)平川区企业缺工数量少,是短期性缺工,主要缺普通工人。
平川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全区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访谈几家平川区中小企业看出,陶瓷企业是平川区的支柱业,他们普通工人工资基本在1 500~2 000元之间,技术工人工资在4 000~5 000元之间,用工基本正常。但是也会出现农忙时节用工紧缺或冬季用工紧缺现象,缺工主要为普通工人,技术工人用工一般较为固定。
三、应对平川区传统产业“用工荒”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对用人单位的引导。
1. 引导企业增强其社会责任。平川区政府应该以“用工荒”为契机,引导企业确立“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增加工资、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善待职工,用人性化管理职工,增强劳动力的归属感。另外,政府应该落实法律法规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约束用人单位,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比如,针对欠薪问题,政府可以强制要求用人单位解决;2. 引导用人单位技术创新,淡化用工偏好,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平川区大多数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减少用工需求。引导企业淡化性别、年龄、和熟练工的偏好,调整招工条件,拓宽招聘范围。除了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对于一般的技术,引导企业自身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解普工短缺之需。政府可给予相应的优惠补贴政策,使企业得到一定的补偿,以鼓励企业加强培训员工的积极性。
(二)政府对劳动者的保护。
1. 建立和完善三方协调机制。以往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等现象没有正常的渠道表达出来,因此,建议政府牵头,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及工会(代表劳动者)三方协调机制,为劳动者的利益表达提供有效的渠道。三方协调机制通过平等协商、相互妥协的过程,既能保障工人的应有利益,又能充分考虑雇主的难处。政府充当劳动关系监督和仲裁者的角色。[5]
2. 对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关联制度。政府应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分阶段逐步完善。首先,要建立工伤保障制度,它是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机制,是对劳动者的风险分散机制。其次,建立医疗保障制度。[7]
最后由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建立民间慈善救济制度,对劳动者进行意外事故等紧急救助。比如,依照法律和政策规定,让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都参与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并公开供求信息。
1. 规范用工市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法律和政策落实。政府要督促劳动管理部门加强对劳动的执法监督,对侵犯工人合法权益尤其是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工资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要依法及时处理。[6]政府还应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把违规企业向社会公布并且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维权能力;2. 政府在信息传递中应起到积极作用。政府应发挥劳动力市场用工供求信息的收集、预测、整理与发布的功能,使劳动的供需双方根据市场偏差而主动调整。政府要建立健全用工信息网络,通过用工供求信息网络的覆盖,将平川区的全部用工信息进行广泛公布,并建立劳动人口档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组织外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饶勇 . 经济转型时期“用工荒”现象及其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3)。
[2] 张海涛 .“用工荒”现象研究文献评述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3] 陈洪 , 蒋向东 , 蒋鸿 , 李京晏 . 新生代农民工下建筑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J]. 生物技术界 ,2012,(8):69.
[4] 邵钰 . 浅析餐饮企业用工荒问题及解决对策 [J]. 现代营销 ,2013,(8):72-73.
[5] 居长志 . 产业升级与用工短缺的关系理论探悉 [J]. 理论聚焦,2014,(12)。
[6] 唐凯林,姜珂 .“用工荒”的伦理审视-对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管理困境的分析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