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民间灯彩艺术泼蛇灯民俗文化

发布时间:2018-12-23 18:37:45
   摘要:泼蛇灯作为民间灯彩艺术, 从其起源至今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的影响力都是十分深远的, 它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 还是过去时代中人们向往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个精神承载物, 人们在奏乐声中宣泄着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又有自己最美好、真实的想法, 是一种深聚文化思想的活动。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 具有很高的文化意蕴, 在2008年, 进贤县选送的情景歌舞《泼蛇灯的传说》以其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举摘得本届会演的最高奖--金穗奖, 这是江西省唯一获金穗奖的节目。
  
   关键词:民间艺术; 泼蛇灯; 文化意蕴; 民俗研究;

  
  民俗文化充斥在整个江西省, 而且氛围十分浓厚, 影响着江西本地人民的生活。民间舞蹈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的, 与江西的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民俗舞蹈中的舞蹈动作、穿着服饰, 以及舞蹈进行的地点, 都是受江西民俗文化所影响的。泼蛇灯就是江西省二塘的代表舞蹈, 它体现着江西人民平时的生活状态, 它的意蕴对江西省的民俗文化也是影响巨大的, 不仅可以对文化进行传播, 还对江西民俗文化的发展延续有一定程度的帮助。本文主要通过江西民间舞蹈泼蛇灯来探究江西的民俗文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一、江西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第一方面, 江西的民间舞蹈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情况以及风俗文化等, 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最终形成。因为舞蹈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所以其反映的也是江西人民的劳动生活。能否对江西民俗文化有一个透彻的了解研究, 关乎于是否对舞蹈的意蕴以及精神有所影响。以江西舞蹈泼蛇灯为例, 它就和江西的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泼蛇灯一般在元宵节左右表演, 是当地进行民俗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渠道。正因为有泼蛇灯在人们视野中出现, 关注的人越发增多, 江西的民俗文化也凭借着江西二塘的泼蛇灯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的道路越发平坦[1].
  
  第二方面, 作为江西民俗文化核心的江西舞蹈, 其传承的过程是需要特定的环境与氛围的。祭祀活动和民俗活动为主要的例子。民间舞蹈也是包括在其中的一方面, 并且非常重要。此处以二塘的泼蛇灯为例。泼蛇灯就是江西人民通过生活经历不断得出的结晶, 它不仅能反映出江西人民的社会生活状态, 还能对江西人民的精神领域有一个具体的体现, 正因为舞蹈中包含着不同的文化意蕴, 才能使舞蹈的表演更加具有特色与研究价值。所以说, 江西的民间舞蹈不仅代表着一种艺术的表演形式, 更多的可以折射出当地的文化发展与精神境界。
  
  总而言之, 在江西的民俗文化中, 民间舞蹈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它可以对民俗文化有一个很好的表现, 承载着民俗文化的核心精神。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民间舞蹈发展的一个基础铺垫, 在江西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是以泼蛇灯为主要对象的。
  
   二、泼蛇灯的舞蹈特征
  
  (一) 舞蹈动作
  
  我们常说, 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江西民间舞蹈就是从江西民俗文化中发源出来的, 所以其表演形式更多反映的是劳动者的生活, 以江西二塘的泼蛇灯为例, 平稳是泼蛇灯的一大特点, 其中包括体态要沉稳内敛, 执灯头和执灯尾者要紧密配合, 脚下要稳住劲, 步步为桩, 把握重心, 保持身体的平衡, 上身不能摇晃。均匀、匀称是泼蛇舞舞蹈动作的另一大特点, 这里指的是步伐、力度要均匀。走横插步时二人要同时开步, 步子不能时大时小, 时快时慢, 特别是执尾者要紧随执头者, 二人成一条直线向右移动。力度要匀则是指双手耍灯时, 要充分掌握好手腕转动的内劲运用, 才能耍得活, 这样表现出来的舞蹈步伐才看着灵活, 变法也很多。这里不仅对步伐有具体的要求, 对全身都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头、颈、腰等部分。舞蹈动作最终表现的还是人们的生活, 是表现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二) 舞蹈姿势
  
  江西民间舞蹈的舞蹈姿势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 手部和脚步的姿势在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姿态主要概括为八个字:梗、拧、拙、倾、甩、跺、推、抖。以泼蛇灯为例进行介绍, 既有龙灯舞翻、滚、盘绕的特点, 又糅合了手摇狮的技法, 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如称作“上梁”的一组动作, 要在高桌上表演, 这是一般龙灯舞所没有的动作。这其中既有曲线的美感, 又有着健美与刚性的力量美的结合。总而言之, 舞蹈姿势尽显朴实无华, 十分自然。
  
  (三) 舞蹈体态
  
  评价一个舞蹈的舞蹈形态,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即舞蹈协调和不协调。有的舞蹈就以不协调为其主要的舞蹈特点, 其中包括了杂技、武术以及音乐等多方面的因素, 舞蹈队相较于其他舞蹈形式更加壮美彪悍, 战斗的气势也表演得尤为突出, 民族的特色在其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舞蹈体态不协调, 但是刚强有力的动作特点弥补了其不协调的缺陷。另一方面就是协调的舞蹈, 以江西二塘泼蛇灯为突出代表, 稳健的步伐和能伸能缩的舞蹈体态都代表着江西的民间生活, 而且蛇是一种神圣的农耕图腾, 将民俗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舞蹈的中心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 一左一右, 摇摆稳定, 将灯舞成不同的形状体态, 并且舞出的动作既刚强又充斥着美感。
  
   三、泼蛇灯蕴含的民族文化
  
  (一) 宗教文化
  
  江西民间舞蹈也能对祭祀文化有一个突出的体现, 下面以江西二塘的泼蛇灯为例。在中国, 人们的宗教意识是非常浓厚的, 而且泼蛇灯的仪式感也符合人们的需求, 正因为这个原因, 泼蛇灯才能发展得这样家喻户晓时间悠久, 人们在这个传统的表演形式中来寄托自己的精神世界;蛇也被称为农耕之神。因此泼蛇灯这个表演形式的神化情况更为突出, 人们就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神灵的敬仰与崇敬之感, 泼蛇灯的表演更能反映出人们尊敬神灵的一种思想感情, 希望在新的一年神灵可以保佑自己的一家, 保佑自己的农耕等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所以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既可以表达自己的一种信仰, 还能够反映自己的美好祝愿。
  
  (二) 生活文化
  
  泼蛇灯是江西二塘舞蹈的一个突出代表, 江西发展农业是其生活发展的主要形式, 因此, 民间的舞蹈也反映的是农耕文化, 赞美和肯定当时的劳动人民, 或者是通过表演为当时的劳动者的生活增加娱乐性, 民间舞蹈更加的生活化。舞蹈还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领域。“泼蛇灯”的出现反映了那个时代乡村农民面对困难乐观进取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典型的贫困农民生活的缩影[2].
  
  (三) 革命文化
  
  我国的一个革命根据地就是江西,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江西地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随着革命进程的推进, 革命因素也逐渐渗透到民间舞蹈中, 也就是政治化的色彩越来越鲜明。泼蛇灯的起源就是从战争时期开始的, 它是战争时期人们对未来展望的精神寄托, 用来反映老一辈人无畏战争, 身处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生活生产压力巨大、经济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 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这种革命精神也能对现在的年轻人产生切身的影响, 从而使他们对生活更加积极向上, 具有拼搏的动力。
  
   四、民俗文化对江西民间舞蹈的影响
  
  (一) 对舞蹈音乐和舞蹈服饰的影响
  
  江西民间舞蹈的展现中, 舞蹈的音乐和舞蹈的服饰对舞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与江西民俗文化也密切相关。先从舞蹈音乐方面来说, 以江西二塘的泼蛇灯为例, 泼蛇灯的音乐较大程度上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 泼蛇灯在配上锣、鼓、钹, 点子后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加之“渔家乐”曲目的唢呐伴奏, 更给“泼蛇灯”表演增添了不少情趣, 更加渲染了吉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因为有锣、鼓、钹等传统乐器的伴奏, 其音乐特征也是根据江西不断变化发展的民俗分化所变化的。另一方面就是泼蛇灯舞蹈的服装, 其艺术表演十分朴实无华, 与农村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 泼蛇灯的舞蹈服装大多以红色绸缎为主, 腰间别有黄绸缎, 不仅体现地方性的文化, 还体现劳动者的形象。
  
  (二) 舞蹈动作的影响
  
  因为民间舞蹈是源于人们的生活的, 主要就是对人们平时生产生活的一个具体体现, 所以舞蹈的动作也是和劳动中的动作与步伐相匹配的, 并且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几代人不断探索与改进后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舞蹈表演形式。以江西二塘的泼蛇灯为例, 脚步要扎实稳健, 结合手部对龙的灵活舞动, 腰部也要用力均匀, 做到全身力量的均匀分配。泼蛇灯中舞蹈动作十分潇洒有力, 这方面也是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因为泼蛇舞的革命性是十分突出的, 当时革命时期的前辈们斗争气势磅礴, 使得泼蛇灯的舞蹈动作也十分豪迈[3].
  
  (三) 对舞蹈开展场地的影响
  
  由于泼蛇舞具有突出的宗教文化与革命文化, 所以当时的泼蛇舞的演出地点主要是祠堂、祭祀广场以及元宵节的庆祝庙会上, 大多情况下, 泼蛇灯是表演给田间正在工作的劳动者的。随着政府对民俗文化和民间舞蹈的重视, 泼蛇灯在舞台上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 民俗文化对舞蹈开场的场地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
  
   结语
  
  江西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泼蛇灯不仅在文化方面有很高的影响, 在娱乐功能上也对人们有很大帮助, 江西省二塘泼蛇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在精神领域上已经成为了二塘人们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它不仅能寄托人们的美好祝愿, 还能激励人们不断地积极向上, 不断奋斗, 是老一辈人给现代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泼蛇灯”的出现反映了那个时代乡村农民面对困难乐观进取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对弘扬民族精神、活跃农村生活、繁荣乡村文化、传承古朴民风, 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她更是进贤人民走出去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6.
  [2]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6.
  [3]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