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端,与内蒙古接壤。明朝时在从东到西的"万里长城"上逐次设了九个边防重镇,榆林所在的延绥镇即为九边重镇之一。明"隆庆议和"之后,沿长城开设了十一处蒙汉互市场所。在榆林沿着长城的很多县城中,有一批专门从事长城边界贸易往来的人,群众将他们称之为"边客",他们所从事的行当叫"边行",他们每年从口外换购大量绒毛、皮张、牲畜、肉油等运回榆林,再把蒙民所需的绸缎、布匹、砖茶、药材等运到蒙地。"边客"存在的历史,就是长城内外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本文就对明代榆林长城线上的"边客"做一简单论述。
关键词:榆林;长城;边客;
榆林地处陕西省的最北端,与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毗邻而居,是陕北黄土农耕文化与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自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到1644年崇祯帝自缢的二百多年间,蒙汉之间时战时和,终明之世也没能将蒙古各部彻底肃清,为了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扰掠,明王朝在东北和西北的实际军事控制区域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并渐次设立了辽东、藓镇、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固原、宁夏、甘肃九个边防重镇。榆林属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延绥镇长城以南的汉族人民和延绥镇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并没有因这一条"边墙"而完全阻隔,蒙汉人民私下仍旧各取所需进行着物资交换。隆庆四年(1570年)冬,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家庭纠纷,与爷爷俺答汗发生冲突,率领阿力哥等十余骑至大同败胡堡,表示要归顺明朝。明王朝着力安抚优待,并抓住时机,利用鞑靼的内部矛盾,促进议和。鞑靼首领俺答汗在"约诸部入寇"未能得利,军事上无法取得胜利,而经济上又迫切需要换取农耕区产品以补自身单一经济不足的情况下,乞封议和。隆庆五年(1571年),明王朝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最终达成"隆庆议和",议定开放多处互市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榆林境内就开设了多处互市场所,榆林城北的红山、神木县城北、府谷县的清水营、黄甫川等地,都是专供蒙汉人民进行"互市"的场所。长城沿线大规模的跑边贸易活动就开始于这个时候。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延绥巡抚涂宗浚报经朝廷批准,在榆林的红山市筑款贡城,成为双方办理边界交涉,进行经济贸易的地方,又筑镇北台常驻军队,保卫互市,以防不测。蒙汉人民通过经济上的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促进了两族人民的融合,最终在政治上实现了真正的"蒙汉一家".
在榆林长城沿线的六个县区之中,定边地处极边,山穷水恶;靖边地多沙漠,民鲜盖藏;榆林地多沙渍,山沟积水之处,均不能播种五谷;神木地气旱寒,春季多风多旱,夏秋又多冰雹;府谷土瘠沙深,山高水冷,沟渠难以灌溉;土地环境较好的横山百十年来,地有开垦,粮却无增,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农民基本是靠天吃饭,辛苦一年也常有颗粒无收。沿长城线的汉民们就把目光盯向毗邻而居的内蒙古,游牧民族除畜牧业发达之外,其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不发达,大到做饭的锅,小到缝衣服的针等生产生活资料全靠与汉民"以物易物,以有换无".所以,地处极边之地的榆林历来就是一个边商贸易十分发达的地区,明清时期,在榆林的手工业、商业中,大约有近一半的人都从事与蒙汉边贸有关的生产经营。榆林的富商巨贾,大多都是与蒙民做生意的"边客".相反榆林和同属一省的其他各地、省城西安以及关中地区,却因路途遥远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阻隔,生活经济上往来竟不密切。
一、榆林长城"边客"的主要来源
"边客"主要是住在长城附近,在蒙地与蒙民做货物贸易和买卖的小生意人,汉民跑边的大致有以下三种人:
(一)以揽工或干苦力活为主的"边客"
汉民们为了谋生、逃荒、躲债或远避迫害,到蒙地去揽工,主要从事放牧和租种土地的工作。
内蒙古大草原地广人稀,缺少劳动力,特别是羊群繁殖扩大需要分群的时候和春秋两季给羊搔剪绒毛的时候,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蒙古牧场主们就雇佣大量的揽工汉们进行放牧和搔剪绒毛。
蒙民的饮食习惯比较单一,他们的传统饮食以吃肉喝奶为主,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农作物粮食,蒙民们便招揽工汉们种地。他们将土地以租赁的形式租给揽工汉们耕种,再以实物收取租费,经年累月之后,揽工汉们积攒了一些钱,便将土地从蒙民手上买去,蒙民们用牲畜换取粮食。榆林长城以北的大片地段一开始是蒙民的牧地,后经汉民"边客"的世代垦耕,成为蒙汉杂居的半耕半牧区,到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划分陕蒙地界,这里的蒙民们游牧迁徒而去,变成汉民居住的农耕区,但许多地方仍然沿用蒙汉共居时的地名,如:马合、可可盖、小纪汉、补兔、补浪河、昌汗讨老亥等。
横贯榆林域的长城以北至鄂尔多斯以南地区,土地肥沃,水草通顺,却人烟稀少,大量的榆林揽工汉们便来此谋生,一开始是冬去春来,后来他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民族关系也开始有很大的缓和,这些揽工汉们就举家前来定居,修房盖屋,开辟坟地,几代人在这里耕种生活,现在已经成为这里的固定居民。
揽工汉们耕种的主要是生长周期短而又耐寒的作物:糜子、黑豆、青稞、燕麦、胡麻、白菜、洋芋、胡萝卜等。糜子和黑豆是制作"熟米"的原料,青稞和燕麦是制作"炒面"的原料。"熟米"和"炒面"是蒙民们食用的主要熟食,易于贮存、便于携带,食用起来也非常方便,用开水、老茶冲泡或拧拌加酥油、盐食用即可。而胡麻则是压轧食用油和点灯油的原料。
民间歌谣和谚语就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榆林有许多的歌谣和谚语,就反映出以揽工汉或干苦力活为主的榆林"边客"们的生活。如反映揽工汉们走投无路、困苦生活的谚语:"要活走陕坝(陕坝: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西部,是杭锦后旗人民政府驻地)、要死跳大坝""白天铺、晚上盖、虱子咬起墙上晒,天冷毛朝里,下雨毛朝外"(说的是陕北人的羊皮袄几乎四季不离身)。再如反映贫苦揽工汉离家出走的叙事民歌《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以一个送别丈夫的妇女口吻,千安顿,万叮咛,柔肠寸断,表现出难舍难分的叙事场景。《蓝花花》:"五谷里那个田苗子,唯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就数那蓝花花好……"讲述一对相爱的年轻人,横遭拆散,男的被恶势力逼跑,逃往口外避祸,女的被抢去逼婚,最后偷偷相会,发誓"至死不分离"的爱情故事。元代,全国划分为一十三省,老百姓们没什么文化,对国家大事了解滞后,以自己的认知为准随口说唱,所以这首民歌的产生,应该不迟于明末。
(二)会"手艺"的"边客"
这一类"边客"多是贫苦的手工艺人,如皮匠、毡匠、木匠、泥匠、铜匠、银匠、靴匠、麻绳匠、马鞍匠、郎中以及流浪艺人等。蒙地因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加上物资单一,消息闭塞,所以生活生产设施基本靠自给自足。而这些会手艺的边客们,随身携带着干活的工具,上门为蒙民们服务,从事制作皮衣、擀毡、做家具、盖房子、修马棚、做银饰、做铜锅铜盆、做马具、看病、演唱等营生,为蒙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他们多吃住在蒙民家里,做完一家的活计接着再去下一家,一年四季基本都在蒙民家里做工。稍有本钱的手艺人还会赶着一两头毛驴,携带点布匹、水烟、砖茶、红糖、袜子、毛巾、针头线脑等零碎货物,一边做工,一边换货。他们除走村串户做活售货外,还赶各处庙会招揽生意或兜售货物,伊金霍洛(即成吉思汗陵)是最热闹也是场面最大的庙会。
(三)从事大宗边界贸易的"边客"
这一类"边客"可以说是长城线上真正的"边商".他们大多拥有雄厚的资金。在蒙地他们有自己的牧场和经商的据点,在榆林他们有独立、合伙或经济上往来密切的手工业企业,他们雇有一定数量的伙计,拥有庞大的骆驼运输队。他们的经营方式多是前一年冬季从榆林出发,带上绸缎、布匹、茶叶、药材、瓷器、铜器、烟叶、糖、毡毯、靴袜、干果、银饰、玉器、白酒、烟具、火镰、火柴、剪刀、果馅等货物运到蒙地,以赊销的方式将货物赊销给蒙民,第二年春季接羔、搔剪春毛,秋季剪秋毛,剁冬羊时以羊绒毛、驼毛、皮子、牲畜及狐狸皮、白羔皮、二毛皮、獾皮、黄鼬皮等,收回等价货款,赶清明节或夏收时运回榆林,参加榆林五月、七月、九月的骡马大会,将运回的货物换成货币。也有的边商将酥油、奶皮、酪蛋子、熟米、炒面等带回榆林给亲朋好友尝鲜。现在榆林许多的饮食都与蒙民相似。
榆林有名的大边商有三十多家,而从事边贸生意的店铺在一千家以上,他们的足迹遍及伊盟各旗和五原、临河、陕坝等地,有的更远到达阿拉善旗和乌拉特旗,甚至到达了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跑边贸易给蒙古同胞的生产、生活、医疗保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受到了蒙古同胞们的欢迎,密切了蒙汉人民的兄弟关系,促进了蒙汉人民的手足之情。同时也促进了榆林以毛纺织、制革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
随着蒙汉边贸的发展,很多蒙民也加入了边商的行列,他们赶着自己的马、牛、羊,带着自己的货物随汉族边商来到榆林参加骡马大会,他们住在榆林边商的家里,晚上照着蒙民的习俗,在院子里点上篝火,铺上毡毯,摆上酒肉瓜果,蒙汉兄弟们一起喝酒划拳,唱歌跳舞,欢乐之情无以言表。蒙古同胞豪爽、好客、守信,榆林边客也愿与蒙古同胞做朋友、拜把子、甚至通婚、随旗、过继子女等。现在榆林的户籍簿里仍有叫巴图、摆言、讨护、达来等老边客的名字。
二、榆林长城"边客"的社会影响
榆林长城线上的边客群体,在长期的边贸生活中,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同时对蒙古人民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了蒙汉民族之间的关系。
(一)促进民族融合。
明朝以长城为界实行蒙汉隔离政策,蒙汉人民互相防备,但随着长城边客的兴起,许多汉民边客进入蒙民生活的地区,边客与蒙民之间相互往来,加深了蒙汉两族人民的交往,在长期的交往生活中,汉民与蒙古同胞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语言渐通,生活习俗也渐趋相同,长城边客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改变了蒙民们单一的生活习俗。
蒙民除了发达的畜牧业,几乎再无任何产业,他们长期过着"牧猎禽兽,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食肉喝奶穿兽皮,长城"边客"为蒙民们带去了丰富的生活、生产资料,大大丰富了蒙民的生活。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蒙民们也仿照汉民盖起了房子,有了固定的居所。同时,汉民易回的物资又促进了榆林制造业、手工业的发展。
(三)改变了蒙民的经济观念。
蒙民纯朴厚道,在他们的观念里,牛羊牲畜都是靠大自然养育的,在开始与边客交换贸易时,他们根本不在乎对方是牵走99头还是100头,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差别,但随着与边客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他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伴随着边客群体经济效益的引导,越来越多的蒙民也随边客携带自己的牲畜皮毛到内地销售,返回时又贩运蒙民们自己喜欢的急需商品售卖。可以说,蒙民的经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边客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步增强的。
三、结语
长城"边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明、清政府都以长城为界实行蒙汉隔离政策,长城"边客"的出现,则成了蒙汉人民穿越长城、促进友好往来的使者。如果说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越葱岭到中亚、欧洲的是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由泉州、广州出发,过马六甲海峡,到东南亚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那么沿长城内的各城镇出发,穿越长城到达蒙地,多头贯通的"边客之路"就是中国北方的"丝绸之路",在这条丝路上,长城"边客"为西北边疆的开发拉开了序幕,是蒙汉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丰碑。
参考文献
[1] 张世满。逝去的繁荣:晋蒙粮油故道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2] (明)郑汝璧等。延绥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吕静。陕北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4]张小兵。陕北历史文化论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
[5] (清)李熙龄。榆林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6] 李茂喜。抚远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