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英国煤矿工人尘肺病蔓延、误读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6-04-10 05:25:51

  摘要:煤工尘肺是20世纪英国职业健康历史上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英国对煤工尘肺的认知经历过偏差与曲折的复杂过程, 医学界的持续调研和认识深化, 确认了过量吸入煤矿粉尘是致病原因。依循发病机理和社会的不断追问, 英国逐渐找寻到该职业病的解决之道, 确立起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实施机制。在煤工尘肺的预防与治理过程中, 矿工工会和国家煤炭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者在粉尘防治、医学预防和尘肺病患者赔偿等方面通力合作, 有效地减缓并抑制了尘肺病的肆虐与蔓延。20世纪英国对煤工尘肺认知与治理的开创性及实践性, 为世界其他地区同类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英国; 煤工尘肺; 尘肺病研究小组; 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 国家煤炭局;

  煤工尘肺作为尘肺病病种之一,是因煤尘吸入且滞留肺内所引发的肺部疾病。20世纪,它在英国肆虐蔓延,造成煤矿工人极高的死亡率,成为困扰英国社会最具威胁的职业病之一。煤工尘肺何以在此期间广泛肆虐,它对英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具有什么影响,又是如何被认知、预防和治理的?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与探索,涉及诸多学科及研究人群,如历史学、经济学和医学团队等,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亚瑟·麦基弗和罗纳德·约翰斯顿合着的《矿工之肺:英国煤矿业尘肺病史》是系统研究英国煤矿业中尘肺病问题的经典着作,1作者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考察并剖析了煤工尘肺问题的由来、发生的过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对策。在英国矿工史领域,也有很多关于煤工尘肺的论述,2内容涉及工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和为维护权益而不断进行的抗争等。1946年,国家煤炭局 (National Coal Board) 成立,该组织面对愈演愈烈的煤工尘肺问题,不仅组建医学部门深入调查,而且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治理煤矿工人尘肺病的具体实践。3国外学术界对煤工尘肺研究的视野较为丰富,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注于自身学科研究,缺少不同领域间的互动,如从医学上片面解读尘肺病肆虐的病理因素,忽视了它与20世纪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对尘肺病的认知与防治尚需做进一步系统性的探讨。

  国内对英国煤工尘肺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医学专家的考察报告、英国职业安全的介绍、综述和少量学术论文等,4这些相对简单的梳理没有对煤工尘肺复杂的认知演变做出回答,对英国社会与政府治理尘肺病认识不足,同时,也缺乏对煤矿工人个人命运、社会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深度探究。煤工尘肺作为20世纪英国最典型的职业病之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社会认知和治理经验的开创性、实践性值得认真梳理和总结。基于此,本文拟通过相关档案与文献资料,采用历史分析方法,从英国煤矿工人尘肺病肆虐的原因、曲折的认知过程、预防与治理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深入推进职业健康史的研究,体现历史的镜鉴作用,增进人类福祉。

  一、英国煤矿工人尘肺病的蔓延及成因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大规模使用煤炭能源的国家之一。近代早期,薪柴日益紧缺的危机造成英国社会供热出现普遍困境,煤炭用量开始激增。至18世纪,煤炭已成为英国家庭供热、取暖的主要燃料,5且日益扩大到工业生产中。1738年一份请求议会采取措施禁止煤价过分上涨的请愿书说明当时煤炭已普遍使用于各行业中,这份请愿书上的签字人有“玻璃制造人、啤酒酿造人、酿酒人、制糖人、肥皂制造人、铁匠、染匠、制砖匠、烧制石灰人、铸造人、布匹印染人等”。6此后,煤炭能源成为支撑英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是人口集聚和大规模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7从18世纪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各地的煤炭开采量达到惊人数字,1700年煤炭总产量估算有303.3万吨,到1830年已增至3086.1万吨,总产量增加了10倍多,年增长率达到2%以上。8从英国人均煤炭消费量看,由1700年的9英担升至1750年的16英担,1800年超过27英担,到1830年达到30英担。9对此,“一位法国参观者写道:‘煤是英国制造业的灵魂’,它‘适用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取暖、炊事或洗衣,在这方面我们都是用柴的’。”10不仅如此,煤炭还被广泛用于冶炼钢铁和蒸汽机燃料,成为工业革命中的原动力和支柱产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已建成10个大型煤田,3000多座煤矿,超过100万工人在煤矿工作。11

  作为一种工序繁多的复合型工业,煤炭业分为地下与地上两种作业形式。前者包括采煤、运煤及矿井的开发与维护;后者则是对煤炭进行筛选、定级和清洗,为煤炭销售和运输做准备。煤炭市场的不断扩张与采煤业对人力的需求使大批工人加入煤矿开采业。19世纪中叶,煤矿工人已达到218 230人,是铜矿、铅矿、铁矿等工人人数的十几倍;至1900年,煤矿工人人数增至778 770人;1920年,英国煤炭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24.8万人。12然而采煤业是一项极具危险的工作,英国煤矿工人饱受死亡威胁,健康状况一直令人担忧。据统计,1850-1900年共有83 354位煤工因工致残,1900-1950年致残数量更是超过10万人。4“你绝对无法在煤矿村镇之外的任何地方找到这么多残疾人”。13伴随采煤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坍塌、爆炸等意外事故死亡率明显下降。然而,以尘肺病为主的慢性职业病却附着在煤矿工人身上,这一“隐形杀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极大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煤工尘肺及其并发症是危害煤矿工人生命和健康最大的慢性职业病,也是英国职业健康史上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尘肺病的出现主要是工人吸入的粉尘阻塞了他们的肺部,并逐渐引发肺部的损伤和纤维化,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气喘、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在手工采煤时代,由于煤炭市场消耗量较低,开采量不高,尘肺病流行范围比较小,并未构成显着的疾病灾难。然而,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英国社会对煤炭需求量骤增,以及机械化开采时代的来临,煤工尘肺逐渐在英国各大煤矿流行,并呈愈演愈烈之势。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被确诊为煤矽肺的工人持续增多。1943年,煤工尘肺在得到政府承认并许诺进行赔偿后,确诊人数进一步增加。14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每年因煤工尘肺而离世的工人达到700~800人,已经超过因煤矿事故致死的人数;而在煤工尘肺患者死亡的高峰期,即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情况进一步恶化,每年最多时有1600人离世。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一时期每年因矽肺病致死的其他行业人员 (主要是铁矿工人、采石工人、石匠等) ,仅为420人左右,因石棉肺致死的病人不到100人。15英国官方数据显示,1930年到1990年间,因煤工尘肺致死的工人总数超过4万人,且不包括煤工尘肺在官方正式承认前的死亡人数,煤工尘肺已成为矿工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头号敌人。16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煤工尘肺病的致死人数仍远远多于其他类型的肺病,比例大约为4∶1。17

  从煤工尘肺病在英国的空间分布看,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南威尔士是煤工尘肺病最为严重的地区,在1959-1963年占到总尘肺病患者的25.3%,即使在70年代后期也占到1/5的比例。苏格兰的尘肺病患者最少,在上述两个时间段里分别占到5.7%和2.8%。18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南威尔士经济结构单一,煤炭是其主要资源,故煤炭产业从业人员众多,且从业矿工平均年龄较小。因此,南威尔士的尘肺病范围广、患病人数多。这种情况使得英国尘肺病的主要研究机构都设置于此,如医学研究会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1913年成立) 和尘肺病研究小组 (Pneumoconiosis Research Unit, 1946年成立) 等,各类调查报告和信息统计也以南威尔士为主。

  英国煤工尘肺之所以在20世纪肆虐蔓延成为最具威胁的职业病之一,一方面是因为煤炭产业机械化增加了矿井中煤尘的含量,导致工人吸尘量增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煤炭产业开始逐步实现机械化,从采掘到运输均采用机器作业。到国有化时期 (1947-1957年间) ,英国通过机械采掘、装载煤炭所占比例从2%升至23%,20世纪60年代末升至86%,70年代中期以后达到90%。19机械化虽有助于煤炭的采掘,却戏剧性地增加了煤矿中的粉尘浓度,20使每个矿井下的工人都处于煤尘的危害之中。伯特·库姆斯在自传中回忆他在南威尔士工作时的环境:矿井中喘不过气,需要大口呼吸,而煤尘则飘浮在空气中,围绕在每个灯泡附近。21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煤炭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政府为解决煤炭短缺危机,通过1948年《尘肺病患者再雇用》法案,允许雇用“严重伤残”者在地表“可予认可的煤尘标准下”工作,雇用或再聘处于尘肺病早期的人在“可予认可的煤尘标准下”下井工作。雇用标准的模糊性有利于对患病旷工的再雇用,但却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为降尘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也因为增产而抵消。如在矿井中对煤层注水本是有效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的措施,但安德顿采煤机 (Anderton Shearers) 以每分钟500~700英尺高速推进,使其难以发挥降尘效用,煤矿工人只能在弥漫煤尘的矿井中继续作业。

  煤矿开采业是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承担供养家庭的责任是男性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而煤炭采掘工的工资体制迫使他们漠视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一味追求最大生产量。约克郡一位煤矿工人说,你当然知道有危险,但要养家糊口就意味着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危险,所以你必须工作,无论是喜欢还是厌恶。南威尔士年轻矿工约翰·琼斯不顾家庭反对深入矿井,“因为我是三个男孩中最大的,矿井中挣的钱比工厂多”。22即使许多尘肺患者在确诊之后,依然继续暴露在有尘的环境中工作,因为地上对煤炭的筛选、清洗等工作收入会使工资降低50%。矿井中不断出现的受伤和死亡锤炼了年轻的矿工,使他们变得冷酷,对危险麻木不仁。直到20世纪中期,在矿工的认知中,频繁的外部伤害远比呼吸系统带来的危险严重得多。可以说,煤工尘肺在20世纪英国的肆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机械化带来的后果、战后煤炭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矿工的工作体制外,还源于英国对煤工尘肺的态度与认知、社会对这一职业病的忽略与医学上的认知偏差等。

  二、英国社会对煤工尘肺的误读与正视

  尘肺病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希罗多德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就记载了一种发生在矿工身上的疾病,症状类似于铅中毒,这大概是最早关于职业病的记录。16世纪中期,德国学者阿格里科拉以及瑞士炼金术师帕拉塞尔苏斯都描述过一种出现在矿工身上的古怪肺病。23工业革命早期,英国一直忽视尘肺病与采矿之间的关系。19世纪中期,英国医学界开始重视工人健康与矿井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一种病症进行研究。1831年,约克郡的内科医生查尔斯·萨克拉注意到很多煤矿工人患有哮喘;同年,另一名苏格兰医生格里高利在文章中也提到这种哮喘病,当时大部分医生推断这是由于吸入受到爆炸污染的空气或是经常暴露在油灯下产生的煤烟所致。24此后,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在医生记录的病例和医学文献中,英国社会已普遍认识到煤矿工人中流行着一种因过量吸入煤尘而诱发的呼吸道疾病,此疾病除伴有咳痰等症状外,患者肺部在晚期还会呈现出黑色病变。25但由于医学水平所限,缺少持续的调查研究与相关实验,于是出现对煤工尘肺的认知偏差与误读。

  1861年,英国病理学家约翰·西蒙在《公共健康报告》中提到,英格兰北部存在胸腔不适问题的煤矿工人明显少于威尔士,他将该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不同地区通风设备标准的差异。另一位格林豪医生调查了两地53名煤矿工人,发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其后,随着英国各地上报的尘肺病例与矿工气喘病例逐渐减少,人们开始相信,那些发生在煤工身上的严重肺部损伤已属于历史。英国职业病医学家托马斯·奥利弗更是大胆评论,煤工的劳动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如果不考虑可能的爆炸,采煤已是一份安全的工作。261914年,斯塔福德郡一位医学专家沙佛博谭根据1907年一份工业疾病部门委员会的报告得出相同结论,认为在英国煤矿工人肺部的纤维化症状几乎已经绝迹。27当时医学界将煤工肺部疾病的减少归因于其他因素,如煤矿通风设备的持续改进和井下工作时间的缩减。28但实际上,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成千上万的工人因尘肺病致死,不过他们的死因被误诊为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正如约翰·阿利奇在他的书中写道:“这些疾病被认为是不同寻常的,那是因为人们不清楚矿工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患者来到医院医治咳嗽,可是却被贴上支气管炎与气喘的标签,无法引起病理学家的注意。而正是因为病理学研究的缺乏,导致我们对煤工尘肺没有完整而清晰的认识”。29这种盲目乐观导致了20世纪英国最大的职业卫生灾难。

  尽管在1882年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肺结核实际上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30且伦琴发现的X射线也有助于医学家对肺部疾病的研究和认识,但区分肺结核、支气管炎与尘肺病仍然非常困难。随后的情形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当时有几位知名医学专家认为煤尘实际上可以对矿工起到保护作用,使他们远离肺结核的危害。31关于煤矿粉尘对矿工健康有利的观点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63年,一位名叫克拉皮尔 (Clapier) 的法国医生成功治愈了一名肺结核患者,他让患者在煤矿中生活一段时间的治疗方法取得显着成功。克拉皮尔分析治愈的原因是病人在矿中吸入了硫黄,但其他大多数医学家认为是碳元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病人肺部的溃疡被煤尘包裹的时候,它们就会慢慢痊愈。3219世纪80年代,英国的斯马特医生认为肺结核在煤矿工人中有较低发病率是因为碳元素具备抗菌、杀毒的效果。他在给爱丁堡卫生学会的信中写道:煤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碳———以其显着的抗菌作用很好地保护了人体的肺部器官。33医学界在肺结核与尘肺病关系问题上充满争议,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支气管炎与尘肺病的治疗。1915年,医学家科利斯利用X光技术得出结论:在所有尘肺病及其并发症中,危害最大的是支气管炎而不是煤工尘肺。苏格兰生理学家约翰·霍尔丹认同这一观点,他评论说:“在煤矿工人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尚未发现因吸入煤尘或石屑而导致伤害的统计学证据。因而我大胆推测,矿工们平时吸入的粉尘可以使他们免于遭受更大的危险。”3420世纪30年代前期,随着临床学、放射学研究的进步,以及对煤矿工人尸体解剖数量的增多和死亡率统计数据可靠性的增强,有关煤矿工人肺部疾病的研究得以更为深入和细致,这使霍尔丹等人的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

  1913年,英国成立医学研究会,研究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就确定它的职权应包括对某些工业疾病的调查研究。35与此同时,军需工厂工人健康委员会 (Health of Munitions Workers’Committee) 成立,这是英国为防治职业病所采取的最具开拓性的国家干预措施之一。“一战”结束后,健康委员会宣告解散,但医学研究会继续留存并持续关注工业效率与健康问题。361930年,医学研究会应英国内政部之请成立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 (Industrial Pulmonary Diseases Committee) ,该委员会在英国煤工尘肺的再认知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935年春,霍尔丹将医学专家在岩尘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转达给了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而此时被驳回的肺部疾病赔偿申请占总申请数的比例已经从1933年的22%上升到1935年的50%。37正是在此背景下,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才决定对矽肺病进行研究,并立即向医学研究会和内政部报告。不久,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完成了一项针对苏格兰金洛赫利文铝矿工人粉尘吸入的试验,此后所有针对煤矿工人的大规模临床诊断和放射性研究,都在其成功经验基础上开展。

  在深入调查前,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收集了南威尔士煤矿中关于矽肺病发病率的数据,并与当地矿工联合会取得联系,后者的协助对成功调研至关重要。1937年12月,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把调研重点放在对560名矿工的临床诊断与放射性检查上,这些矿工来自威尔士阿曼福德的一座无烟煤矿。6个月后,每位矿工都接受了医学检查,相关结果被整理为详细的职业病史资料。后来,医学研究会出版了3份报告,并将其作为委员会系列专题报道的一部分。38医学研究会的工作人员相信,尘肺病发病率与尺寸小于5微米的煤尘颗粒浓度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他们还认为某些特殊类型的粉尘更危险。例如,菲利普·哈特和爱德华·阿斯利特在关于阿曼福德煤矿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无烟煤粉尘的危害性最强。39初期,人们推断这是由于煤炭品级的差异而引起的,因为尘肺病在无烟煤产区发病率最高。但是,英国尘肺病研究小组首任组长查尔斯·弗莱彻却不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无烟煤矿中尘肺病的发病率之所以如此之高,并非因为煤尘类型特殊,而是由于空气中分布着更多煤尘。”40

  在工业肺部疾病委员会调研基础上,医学研究会建议在赔偿方案中用“煤矿工人尘肺病”代替“矽肺病”。基于此,无论是“工作面的煤矿工人还是岩石开凿工人,甚至是码头上的煤炭装卸工”,都可以获得赔偿。411943年,政府制定《煤矿业 (尘肺) 赔偿计划》,所有因岩尘、石棉尘或其他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的煤矿工人都在该方案的适用范围内。至此,煤矿工人尘肺病得到政府承认,但诸多问题仍不清晰。

  尘肺病研究小组正是在此背景下,响应医学研究会的提议而成立的。研究小组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如内科医生、生理学家、病理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工程学家和统计学家等,目标是确定不同浓度或者不同性质的煤尘与患病率的关系,以及确定使矿工可以安全工作的尘浓度。42

  1950年代初,医学界提出了X影像的“两病论” (Two diseases theory) ,确认尘肺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作单纯性尘肺 (simple pneumoconiosis) ,形态特征是小点状大致成圆形的阴影,其数量与吸入粉尘总量有关,脱离粉尘工作场所后阴影数量不再增加;另一类称作合并症性尘肺 (Complicated pneumoconiosis) , X线影响形态是形状不规整的大团块阴影,多在有相当数量的小点状阴影的背景下出现。它的病理基础是大块纤维化团块,特点是脱离粉尘工作场后病情仍继续进展,成因是粉尘以外的原因所致,主要是由于结核感染所造成。为精确煤工尘肺的患病程度,尘肺病研究小组把放射片分成四级,从0级 (正常的) ,到1级、2级、3级尘肺。1950年,国际劳工组织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尘肺病专家会议上采用了“四级”分类法。从1952年到1963年,尘肺病研究小组仍优先关注煤工尘肺,但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慢性肺病病人的肺静脉血压、动脉血压、间皮瘤中的遗传因素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70年代后,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石棉肺、间皮瘤以及兰开夏棉纺厂工人的呼吸困难等。1985年,尘肺病研究小组解散,从建立之初,它一直是英国工业尘肺病最重要的智囊团,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使医学界和全世界对煤工尘肺都有了科学的认知,也为英国预防并治理尘肺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英国对煤工尘肺的预防与治理

  煤工尘肺在英国各地的肆虐与蔓延,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煤尘的威胁几乎使所有煤矿工人在工作几年后产生呼吸急促、咳嗽、黑痰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残疾或死亡。为此,英国矿工工会与以煤炭局为代表的政府组织对尘肺病展开了长期的预防与治理。工会站在煤矿工人的角度督促政府和企业实施防尘措施,迫使政府立法和企业执行相关法案;国家煤炭局则以立法手段明确防尘的义务和责任,两者通力合作取得了显着成效。自20世纪70年代起,尘肺病在英国社会开始被有效抑制,每千名受雇工人的尘肺病发病率不断下降,在之后10年以及更长时间里,新发现的煤工尘肺病例数持续减少。最终在撒切尔时代实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以进口煤炭替代煤炭开采等政策,使英国煤矿工人尘肺病得以从根源上杜绝。

  对煤工尘肺的预防与治理,政府和医学界往往滞后于工会组织所做的努力。作为工人维护自身利益组成的团体,工会很早关注煤工尘肺问题。1863年,诺森伯兰矿工协会成立时,他们就准备设立救助基金。43他们为工人伤残赔偿、患病等提供经济和法律等多方面支持。1937年,医学研究委员会在威尔士地区进行煤工尘肺调查研究时,英国煤炭工会积极配合、提供各类资料。英国煤炭工会还努力扩大《矽肺病赔偿法案》的适用范围。1919年,当矽肺病被定为职业病时,政府颁布《矽肺病赔偿法案》,但赔偿仅限于采硅工业的工人。南威尔士矿工联合会通过开展多方协调与抗议,1928年的立法才扩大到煤炭矿工。38但是,法案并没能包括所有尘肺病患者,它规定了煤矿患病工人获得赔偿的条件,必须提供当地法庭出示的暴露在二氧化硅粉尘中的证明和在超过80%二氧化硅浓度场所工作的合同。该规定使大量尘肺病患者被排除于赔偿之外。因此,煤矿工会继续为赔偿法案而斗争,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抗议施压,最终在1934年各行业 (矽肺) 修订计划中,取消了关于与二氧化硅接触的证明条款。工会还为每个矿工组织设立赔偿秘书,专门负责患者的赔偿问题。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英国共有5万名工人依据《工人赔偿法》获得赔偿,其中60%集中在煤炭开采业,大约有1万名是在南威尔士的煤矿工人,占总数的20%。

  为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与安全,工会主张设立以工人为代表的矿区监督员。这一革命性的建议,实际上使工人自己负责矿井安全。45在防尘降尘中,工会认为消除煤炭工人接触煤尘是控制疾病的根本手段,它可以通过适当的降尘方法来减低疾病的发生。46为此,工会一直呼吁通过新的立法措施,在矿井中全面强制降尘。“《煤矿法》在劳工保护方面的规定更加具体:每一个矿场都必须提供充足的通风,并使煤矿的空气、道路等一切设施适合于正常工作”。431935年,南威尔士矿工联合会在防尘降尘方面向政府提出六项建议:向煤矿注水、湿钻、喷涂、防尘器械、道路清洁及限制爆破。通过这些措施,降低工人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南威尔士矿工联合会还和煤矿主一同出资,编纂抑制粉尘的资料,为降尘提供智力支持。国家煤炭局成立后,也吸收了这些抑制粉尘的经验。可以说,“英国煤矿工会在职业卫生政策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在争取补偿法案上,而且在尘肺病的预防和康复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7此外,英国工会,特别是煤矿工会的不断抗议、施压、推动和监督,迫使国家煤炭局适应形势,不断推进相关法案的颁布和措施落实,共同预防与治理愈益严重的尘肺病问题。

  为解决“二战”后英国煤炭工业出现的问题,英国政府在1946年开始对煤炭工业实行国有化,并组建国家煤炭局,负责管辖当时英国所有的煤矿、矿井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和设备。面对日益严峻的煤工尘肺病形势,煤炭局宣称,在其所有职责中没有什么比煤矿工人的健康和福利更为重要。48因此,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付出大量努力,成为抗击煤工尘肺病的重要力量。

  首先,煤炭局构建了矿工身体健康和安全基本保障体系。成立煤矿医疗服务部 (Mines Medical Service) ,这是煤炭局决心改善矿工医疗福利的极佳例证,也是矿工医疗福利的有效机构。1947年,英国已建成5个医疗服务中心,在建的有24个以及5个经过改建的急救室。49任命首席医疗官,煤炭局借助煤矿医疗服务部的力量开展行动,由65位医生和300名护士协助,在英国各矿区中有2万名工人接受了急救训练。随后,煤矿中的急救训练取得飞速进展,至1947年底,在统计的99座煤矿中有8.7万人取得了急救从业资格。50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煤矿中医疗服务部门的扩展使其成为全英国最大的工业卫生服务机构之一,雇用近40名医务人员和200多名护士。51除负责初级急救工作外,煤矿医疗服务部还为新矿工进行身体检查并负责监测矿工的健康状况。至1959年,为全体矿工定期进行X光检查成为煤炭局的法定义务之一。1974年,这种体检由每5年变为每4年一次。52煤炭局还设立科学部对尘肺病进行深入研究,成立各类咨询委员会与顾问小组,专门应对与尘肺病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煤炭局较为成功地构建起矿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基本保障体系。

  其次,积极采样、测定矿井中的粉尘浓度,为煤矿工人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国家煤炭局成立粉尘采样和分析委员会,不断更新粉尘采样仪器,用热力集尘器收集更加细微的粉尘颗粒,以手动泵弥补其在现场估算重叠的缺陷,使含尘空气流经一个纸质圆盘并在上面留下污渍,以便采样更加准确。53仅在1949年借助新式工具就采集了40万份粉尘样本。此外,推行新的粉尘采样方法、设立粉尘浓度的严格标准。在田野调查项目上,1969年开展临时性标准研究后,煤炭局主动采取了一种更为严格的基于计量的粉尘标准,这一标准是由雅各布森等人在1970年发表的论文中推荐的。该标准规定,煤矿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必须降低至8mg/m3。541971年,煤炭局发行的《政府批准的煤矿空气粉尘条件:采样的标准与程序》包含对粉尘政策的一项声明:即“英国煤炭局的目标就是要将粉尘减至最低限度,并让‘政府批准的粉尘条件’在每一处工作场所得到贯彻。”55新制定的《煤矿呼吸性粉尘条例》于1975年正式生效,它将1970年提出的推荐性标准设置为衡量工作场所粉尘条件是否安全的标准。1977年出台的条例则更为严格,把煤矿中允许的煤尘最大浓度从8mg/m3降为7mg/m3。54尽管《煤矿呼吸性粉尘条例》仍有不少缺陷,但它的制定和推行翻开了英国对煤矿实行国家干预的新篇章,是保护煤矿工人免遭尘肺病折磨的一大进步。

  第三,加大措施抑制矿井中的煤尘。注水是在斯塔福德郡试验中获得的成功防尘措施,不仅可以降低粉尘浓度,而且可以使煤炭开采变得轻松。正如一位粉尘抑制官员所说:“矿工们总是乐于见到我,因为注水后的水压会使煤炭渐渐松动,让他们的工作变得轻松。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不带丝毫偏见和怨言接受注水措施的原因。”56如果说注水瞄准的是因煤层加压而产生的煤尘,那么安装在煤炭切割机上的水喷嘴则是为了消除煤炭在分解时所产生的煤尘。20世纪60年代,煤炭局坚持要求采煤机器制造商安装有效抑制粉尘的设备。国家煤炭局还研发新的采煤技术,试图使工人不进入采煤工作面进行操作,如遥控长壁工作面技术;开发防尘口罩并鼓励工人养成佩戴的习惯,比较流行的有德尔格防尘口罩、马丁代尔重型防尘口罩和一次性口罩等,用“最后的防线”抑制矿井中的煤尘,保护煤矿工人身体健康。尽管在防尘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煤炭局的努力使煤矿工人尘肺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发病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煤炭局在1955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随着煤炭局防尘措施的不断进步,尘肺病的蔓延程度几乎可以确定在减少。”57

  煤工尘肺是现代英国开采业带来的职业性灾难之一,经过工会与煤炭局的预防和治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发病率与新增病例均明显下降。据统计,在1959-1963年英国煤矿工人尘肺病平均患病率为12.2%,1969-1973年降至10%,1978-1981年则降至4%。581979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上台,针对煤炭工业 所带来的尘肺病,实施了从根本上杜绝尘肺病出现的政策,即以进口煤炭替代此前的煤炭开采;大量关闭煤矿作业,裁减煤矿工人,寻找替代性清洁能源,减少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1979年时,整个英国仍有223个煤矿矿井,煤矿工人约23万人。从1985年3月到1991年3月,英国煤矿工人减少了114 000人。1992年时,全国煤矿工人数量进一步减少,只剩下44 000人,矿井仅存50个。59到1994年,英国再次关闭大量矿井,仅余下16个煤矿,8000多名煤矿工人。60到2006年时,仅存6个矿井,煤矿工人3000人。61煤炭产量的不断下降与煤矿工人的持续减少,使尘肺病新增病例降至零。2015年12月18日,英国关闭了最后一家深层煤矿———凯灵利煤矿。这意味着英国煤炭时代的终结,也从根本上阻止了煤矿工人尘肺病再次蔓延的可能。

  结语

  英国的持续工业化推动其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但在煤炭工业领域也带来煤工尘肺这一严重后果,使之成为英国职业卫生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尘肺病的出现及其蔓延是矿井中恶劣环境、医学界认识的滞后性、采煤机械化以及煤矿工人工资体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社会对煤工尘肺的认知经历过偏差和曲折,医学界的跟进调研和清晰界定,使其在1943年被承认为职业病。煤工尘肺病的有效治理是英国政府、国家煤炭局和矿工工会等各方博弈与合作的结果。政府用立法手段明确防尘义务和责任,煤炭局具体负责煤矿、矿井和工作人员等事务,是治理尘肺病的重要力量;工会则从工人健康出发,敦促政府和企业实施防尘措施,迫使政府立法和企业执行相关法案。

  英国对煤工尘肺病的认知与治理具有开创性及实践性。他们在关注、界定和承认煤工尘肺病的同时,也建构了它的概念和等级分类,认知的逐步深入体现着科学应对的过程,病理的共通性为国际社会中的煤工尘肺病确立了概念的标准化;英国人承认煤工尘肺为职业病,从对煤工尘肺的浅显感知到道德呼吁,从经济需求再到对煤矿工人生命健康的关注,体现着社会观念的进步。20世纪,英国对煤工尘肺病的治理取决于所处的历史、政治环境和工会、政府所能控制的资源,由于英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特点,其治理过程具有典型性;同时,英国在煤工尘肺病治理中所取得的显着成果,所建立的比较完善的网络化监管体系和实施机制,具有极大的前沿性,可以为世界其他地区同类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有益借鉴,促进人类疾病防控的福祉。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