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设区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6-05-02 14:25:23
  摘要:通过回顾国内外科技进步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结合对设区市科技进步特点的认识,提出构建设区市层面科技进步水平监测指标体系基本思路和原则,重点讨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权重系数和标准值的确定;进而,运用所建立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设区市科技进步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论证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关键词:福建省;设区市;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进步评价是对科学技术进步水平及其产出和影响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认识活动。区域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进步水平进行评判的量化工具,也是考量科技对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影响力的管理手段。随着技术创新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地对区域科技进步状况开展监测并作定量评价,具有考核、警示、导向等重要意义,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十分需要且关注的问题。
  
  设区市是界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区域,其科技进步状况,既可反映省域不同地区差异,又能体现全省发展总况,也是所属各县科技进步的综合缩影。同时,设区市拥有较完善的科技统计制度和较完整的科技指标数据,现行官方统计或发布的很多科技数据只以其为基本单元,因而设区市也是采集数据的重要切入点。本研究试图以设区市为基本单元,以探讨构建设区市层面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主线,为设区市科技进步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量化工具,为常态化持续性开展动态监测评价、推动省域及其各地区科技进步提供决策参考。
  
  1国内外科技进步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对于测度科技进步的作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4种主要方法,即生产函数法、综合评价法和直接法、对比法[1],[2]121,目前常用的是前两种。生产函数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数学家柯布(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Douglas)[3]从投入与产出数量关系角度建立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定量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供了理论方法基础。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4](Solow)发表了《技术变化与总量生产函数》研究报告,进一步提出定量测算科技进步的具体办法--索洛余值法,为定量评价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作出重大贡献。综合评价法实际上是一系列方法组成的体系,是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在科技进步评价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构建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既可对总目标进行评价, 又可对支持总目标的子系统乃至其中的某个变量进行评价,其特点是可以将不适宜进行简单评价的多个变量加以综合评价,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典型的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989年),其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一种范式[5].
  
  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科技进步评价研究,早期成果绝大多数是引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研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该方法存在指标笼统和测算结果不稳定等一些不易克服的缺陷[6],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科技进步的水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围绕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迅速成为主流,并在不同层面区域类型的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国内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是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课题组[7]提出的“指标体系”,其从“九五”开始坚持每年对全国及各省(市、区)进行持续监测,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规范的监测评价制度和相对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一、二级指标),评价结果也得到全国各地的普遍认可和引用。此外,比较典型的还有江苏是全国最早(1994)在省域设区市层面进行科技进步监测评价[8]、李奎等[2]12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县域科技进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深入分析之,现有研究成果基本理论方法大多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的不同,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不同区域的特色与创新。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术界在科技进步评价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做了大量探索,为本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同时,上述研究还表明,采用综合评价法是当前区域科技进步监测评价的普遍共识,而研究构建适合本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关键。
  
  2设区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
  
  2.1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结合对设区市层面科技进步特点和福建科技发展的认识,提出福建省设区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采用综合评价法,遵循科技进步评价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以全国“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指一、二级指标)为参考,重点优化评价模型和基础指标(指三级指标),力求体现区域特色。如,针对设区市相对基层的自身属性,其与国家级相比科技基础条件较为薄弱,有必要更加侧重于科技成果应用开发等实用型技术与成果方面的监测评价,适当放宽科技论文发表和成果获奖的等级要求,不强调或单列“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专项指标,而兼顾或强化“高新”和“科普”等综合类指标的选取。此外,从全省看,福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省份之一,但各设区市之间发展基础相差较大,本研究在以下讨论指标权重和标准值确定时提出具体原则予以综合考虑。
  
  按照上述思路,最终确定:由科技进步综合指数(总体水平)下设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成果与产出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等5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的福建省设区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2.2监测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任何系统分析都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信息主要是基于人们对每一层次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对这种判断,本研究主要通过引入1~9标度法进行定量化,形成判断矩阵,其中各元素是由相应的两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重要性来确定的,即重要性比较标度。重要性比较标度是根据资料数据、专家意见、决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后确认的,这样就将定性认识转换成定量分析。
  
  为做好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确定工作,本研究设计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判断矩阵的调查表问卷》,邀请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关专家对上述问卷中判断矩阵表予以赋值,构造出判断矩阵,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如果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那么就予以采纳;否则不予采纳或退回重新给出判断,直至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才予以接纳。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权重系数(如表1)。
  
  2.3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方法
  
  区域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特定时期的发展目标。本研究着眼于2020年福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评价指标的标准值设定的基本原则是:依据福建省相关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中提出的相对应的未来发展目标,部分指标参考全国发展要求,统筹考虑福建省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实际水平特点和专家咨询意见加以调整确定。评价指标标准值按下列流程予以确定:
  
  第一步,在福建省相关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提出的未来发展目标值中,若有本研究相对应的指标,则将该目标值直接确定或合理推算为对应的指标标准值。
  
  第二步,如果本研究评价指标从福建省相关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提出的未来发展目标值中找不到相对应的指标,但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中可找到相对应的指标标准值,那么要参考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标准值,并综合考虑福建省科技与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发展特点来合理设定本研究评价指标标准值。
  
  第三步,如果本研究评价指标既在福建省相关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提出的未来发展目标值中找不到相对应的指标,也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中找不到相对应的指标标准值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科学合理地设定本研究评价指标标准值。
  
  第四步,对各评价指标标准值,要向本领域专家征询意见,以保证所确定的标准值达到科学合理。
  
  具体来说,本研究根据各种指标性质不同,大体分为以下4种类型并作进一步研究筛选:(1)预期性指标。通常这类指标的指标值越大越好,持续不断的发展,这一指标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不会产生与指标相关的资源浪费或过剩现象,如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有R&D活动企业比重等。
  
  (2)约束性指标。国家或者各地区通常会在政府工作报告或类似文件中对未来科技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同时也会明确一些指标在规划期结束时必须达到的目标值,这类指标我们将其称为约束性指标,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等。
  
  (3)合理性指标。这类指标值讲究合理,指标的标准值过大或者过小都不是最佳状态,应当保持适度值或者适度范围,如万人R&D研究人员数、每百万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等指标。这类指标标准值的确定主要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吸收来自权威专家的意见后确定。
  
  (4)灵活性指标。如果某一指标既不属于预期性指标,也不属于约束性指标或合理性指标,则将其归为灵活性指标,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指标。此类指标标准值因为既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存在合理的取值区间,故其标准值的确定通常较为灵活,主要在参考国家相关监测指标标准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特点及本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再结合德尔菲法获取的专家意见进行确定。
  
  按照上述程序和原则,最终确定了福建省设区市科技进步水平监测评价指标标准值(见表1)。
  
  
  
  3福建省设区市科技进步水平实证评价
  
  3.1指标数据来源和无量纲化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原始数据主要来自《福建科技年鉴》、《福建统计年鉴》、《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和《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官方发布的资料,部分由省市科技、统计、环保、财政等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均采用口径统一的统计数据。为了消除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各指标计量单位上的差异和指标数值的数量级差别,从而使各指标间具有可比性,采用相对化处理方法实现三级指标的无量纲化:先对三级指标确定一个比较标准,作为比较的标准值;然后用各指标的实际数和相应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经过无量纲化后的指标监测值,即三级指标监测值。计算公式如下:
  
  三级指标监测值=(三级指标实际数 / 标准值)×100%
  
  由此得出三级指标监测值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100%之间,它反映了对设定目标实现程度的百分比,也可称为某一地区在这一指标上的得分值。由于福建省各设区市发展基础差异较大,个别地区发展大大超过平均水平,为了避免这些指标掩盖其他指标的不足,在计算监测值时对超过100的均取值100.
  
  3.2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
  
  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线性加权方法,即直接将经过量化的指标数值用线性加权和方法进行综合。首先,将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各三级指标值Di3乘以各自的权数Wi3后进行加总,得到相应的二级指标数值Di2;其次,将各二级指标值Di2乘以各自的权数Wi2后进行加总,得到相应的一级指标数值Di1;最后,将各一级指标值Di1乘以各自的权数Wi1后进行加总,所得就是各地市的综合指标值M.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3.3评价结果与分析
  
  运用本研究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计算方法,原始数据经无量纲化的标准化处理后,用表1中的权重体系进行综合计算,得到20013-2014年福建省及各设区市科技进步水平评价结果(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参考相关表述惯例,本文中2014年监测值对应2013年原始数据,2013年监测值对应2012年原始数据)。篇幅所限,本文只摘录了部分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
  
 
  
  监测结果显示:(1)福建全省科技进步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科技进步环境有待大力优化。2014年全省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为53.28%,比上年提高约一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其5个一级指标,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最高(69.80%),活动投入指数其次(55.21%),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第三(45.71%)、科技成果与转化指数第四(44.53%)、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最低(34.66%)。结果表明,全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但科技进步环境比较脆弱,科技活动投入强度不高,科技成果与转化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两项出现负增长。
  
  (2)各设区市科技进步水平差异很大,综合指数全省排名呈基本稳定态势。2013-2014年两年,综合指数全省排名除漳州和三明两市互换,其他7市均不变,即:第一厦门81.60%、第二福州64.52%、第三泉州48.40%、第四龙岩43.85%、第五漳州41.60%(2013年第六)、第六三明41.00%(2013年第五)、第七莆田(39.94%)、第八宁德(37.23%)、第九南平34.34%.可见,地区间差异悬殊,厦门比南平高于1倍以上,比第二位的福州比高出17个百分点。同时,深入分析5个一级指标,发现厦门、福州两市不仅综合指数稳居前二,且分别总揽所有指标的第一和第二,当然两者在科技进步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此外,南平市这两年所有指标基本排在全省后三位,且2014年综合指数是全省唯一个不增反降的设区市。
  
  (3)设区市发展不平衡性虽十分突出,但多数地区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为更客观地反映出各设区市科技进步水平差异性,进一步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综合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可将全省9个设区市划分为四类,即:第一类为高于全省平均(53.28%)且高于80%的设区市只有厦门市,属科技进步总体水平较高地区;第二类为高于全省平均但低于70%的只有福州市,属中上水平地区;第三类为低于全省平均但高于48%的只有泉州市,属中等水平地区;第四类为综合指数44%以下但高于30%的有6个,即龙岩市、漳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宁德市和南平市,说明上述6个设区市没有显着差异,但相对而言莆田、宁德和南平总体水平中下偏低。
  
  4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结果不难看出,运用本研究构建的科技进步水平监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基本上能较好地反映出福建省及各设区市的科技进步发展实际,可为定量测评区域科技进步水平及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方法和决策参考;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为同类地区研究科技进步水平监测评价体系提供有益类比与借鉴。参考文献:
  
  [1]尹相勇,彭宏勤。区域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8):108-117
  [2]李奎,陈丽佳,杜丹。县域科技进步监测评价研究--以广东各县(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20-125
  [3]COBB C W,DOUGLAS P H. A theory of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8,18(1):61-94
  [4]SOLOW R M.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39):312–320
  [5]肖红叶,郑华章。IMD 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及其应用--以中国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5):5-9
  [6]黄宝中,唐婧鑫,李莲靖。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测算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148-151
  [7]全国科技进步综合评价课题组。全国科技进步评价监测及综合评价研究[J].统计研究,1998(2):26-35
  [8]施建军。科技进步监测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