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护师论文热门推荐范文10篇之第十篇: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中的改善作用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共3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9例)和干预组(187例)。干预组患者在实施常规疼痛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监护室人员的术前访视,内容包括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关系、疾病史以及心理状态的了解,患者对监护室初步了解,以及在监护室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以及必要性术后返回监护室常规带止疼泵。拨除气管插管后常规口服止疼药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疼痛护理流程。结果 在心脏术后病人的常规疼痛护理路径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患者疼痛感减轻,康复计划完成率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比实施常规疼痛管理的患者要好,同时还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率的提升。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中,有助于患者术后疼痛感的改善,痛苦减轻,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康复计划完成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综合干预; 疼痛; 心脏术后;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定义疼痛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该体验伴或不伴有潜在的组织损伤或者对损伤的描述"[1].目前,英美等国已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进行监测[2].疼痛在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中很普遍,但很少得到治疗[3].术后疼痛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还容易导致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情况发生,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还会发生循环系统功能异常,使带管时间增加。脱管、感染几率以及ICU综合征,延长ICU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心脏术后病人的疼痛应该引起重视。而我院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术后病人的恢复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手术方式、伤口大小、位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为时限,取此时间段我院接收的行全麻低温体外循心脏手术3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所选患者年龄均≥18岁;无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患者对研究的开展均知晓同意并已签同意书。在所选患者中,51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例三尖瓣成形、主动脉瓣置换和二尖瓣置换,41例二尖瓣置换,94例房间隔缺损,18例二尖瓣置换与三尖瓣成形合并发作,88例室间隔缺损,22例主动脉瓣置换。30 min-145 min为体外循环时间。以整群随机化的方式分设组别。在对比组(n=139)患者中,男74例,女65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52.6±26.4)岁。在干预组(n=187)患者中,男100例,女87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53.3±26.3)岁。对比所选对象临床资料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方法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胸带加压包扎处理,且在患者出现疼痛后予以止痛药治疗。在康复训练方面可参照干预组患者。术后意识清醒带气管插管且配合的患者第1、2、3天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及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疼痛评估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感情况,定位患者疼痛情况并予以详细记录,而且还要对患者对康复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
1.2.2 干预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
1.2.2. 1 对干预组病人首先在手术前就需要对病人进行疼痛宣教,同时了解病人的知识层次,对病人的疼痛意识进行相应的评估。同时介绍在手术后疼痛的发生以及发展情况,让病人对术后疼痛有心理准备。并且教会病人如何缓解疼痛的方法,让病人能够主动防护疼痛。
1.2.2. 2 在手术后24 h拔除气管插管并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常规应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进行疼痛预防,并且开展疼痛评估,并且建立疼痛记录,为疼痛诊治提供充足的依据。
1.2.2. 3 确立术后镇痛原则,在实际的确立过程中使用国际三阶梯止痛原则,同时结合病人的实际病情进行镇痛处理。
1.2.2. 4 制定心脏术后康复期功能锻炼计划,帮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完成康复目标,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率。
2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见表1,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5.54%,低于干预组的89.84%(P<0.05),见表2.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伤害性刺激对组织损伤及病症本身病理改变所致的一种复杂的、机体反射性的生理感知与反应,术后24 h-48 h是发生术后疼痛的主要时段,属于急性疼痛[4],根据其性质而论属急性疼痛。疼痛情况的发生容易导致机体各系统出现相应变化,内脏反应容易因术后疼痛因素而严重影响生理功能。主要是因疼痛所致的自主神经活动异常,提高血中苯酚胺,以心律失常、血压上升和心动过速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会出现出汗和呼吸增快、心跳骤停和呕吐恶心等。而且因炎性与致痛释放异常,能使原发灶的水肿、缺氧及缺血等情况的发生加重,导致机体内酶系统与激素代谢异常,延缓蛋白质合成,加快分解,影响伤口愈合[5],本研究对于心脏术后疼痛主要是充分发挥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规范化的疼痛评估管理,正确实施疼痛控制措施,重视患者及家属在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术前、术后等各个护理环节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康复计划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满意度增高,增强护士职业责任感以及患者的属感,由此可见,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痛苦,促进患者恢复,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康复计划完成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n(%)]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Pain terms:a list with definitions and notes on usage recommended by the IASP Subcommittee on Taxonomy[J].Pain, 1979, 6:249, 252.
[2] Mc Caffery M, Pasero C. Pain ratings:thefifth vital sign[J].Am J Nurs, 1997, 97(2):15-16.
[3]杨磊,张茂。 2013年美国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和谵妄处理指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12):1325-1326.
[4]刘莉莉,李晓玲。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现状[J].现代护理, 2005,11(6):441-443.
[5]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3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