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类疾病种类多且复杂,降低人的生命质量。以心内科疾病为例,具有病情变化速度快和死亡率高的显着特征,故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有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心内科护理风险,给予患者以更好的护理服务,对增强护理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中,作者结合自身的心内科护理经验,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风险的些许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2例,心绞痛患者28例,心力衰竭患者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岁。
1.2 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45例患者的护理记录资源和病历资料进行详细的总结与归纳,从中分析出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解决护理风险问题的对策。
2 结 果
在45例患者的护理记录和病历资料中显示,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共15例,其中由于患者因素而导致的风险事件有8例,为17.78%;由于护理人员因素而产生的风险事件有5例,为11.11%;院方因素引发的风险事件为2例,占4.44%.由此可见,心内科护理风险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即患者自身、护理人员、医院。
3 讨 论
3.1 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首先,基于患者自身的风险。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脏病等病症,都有可能致死,而在溶栓等治疗中,其风险性仍较高,甚至部分患者无法恢复正常生活。心内科室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伴随机体性能下降,更容易发生风险隐患。
其次,基于护理工作者的风险。护理人员在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可能受其能力素质水平的制约性影响,致使护理风险出现。一是国内医疗事业进程的加快,涌现许多新设备、仪器等,而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对先进设备或仪器的使用要求有明确的了解,则不能更好操作,甚至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形成技术风险隐患。二是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存在职业懈怠的问题。如,未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记录,缺乏重点记录内容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隐患。
最后,基于医院方面的风险。从医院方面看,引发心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医院环境,如心内科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地面湿滑、扶手设施不完善等,可能造成患者摔倒的问题;二是院方未能根据心内科护理临床实践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难以对护理人员发挥规范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风险。
3.2 解决心内科护理风险问题的对策
根据上述,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风险隐患,主要来自于患者本身、护理人员、医院三方面。就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而言,要想规避风险问题,尚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所以,本文研究中,主要就护理人员和院方而提出有效的规避风险建议。
首先,从护理人员视角看,必须对其加强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增强服务意识,进而为心内科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一是定期针对心内科护理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使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可以学习先进的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也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其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二是对护理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新设备或仪器等。三是在医院内部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氛围,努力提升每位护士人员的服务精神,积极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与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有效规避护患纠纷问题。
其次,从医院方面看,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病情做真实有效的记录,院方应针对该工作人员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在记录中能够做到真实有效,详略得当,以提高病历资料的质量。同时,对于交接班程序加以完善,规范交接班流程。另一方面,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为心内科老年患者配备专用的基础设施,如床边放置便椅等。②创建有效的风险告知制度。作为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始终保持平和的态度而参与护理工作,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尤其是对于患者而言比较危险的运动行为、饮食习惯等,使之能够明确其中的利害关系,进而与患者及家属更好配合,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隐患[3].
参考文献
[1]杨莉君,杨秀华,陈虹利.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32-34.
[2]潘 莹.浅析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07):60-61.
[3]琚 莉.浅析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2156-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