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养生对皮肤亚健康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0-09-03 15:48:35

  摘要:无论在美容中医学或是现代人体美学与美容医学中, 皮肤健康美感维护与皮肤亚健康评价、养护, 以及变化趋势预测等, 始终贯穿在人体美容研究与临床服务中。据中医学早有:“有诸外必形诸于内”的论述, 皮肤状况虽表现于人体外表, 其变化过程与变化根源在机体之中。本文从皮肤与经络、脏腑等系统之联系, 人体皮肤与机体整体健康密不可分等两方面分析表明:中医美容学以人体体表状况与变化为研究目标, 为皮肤亚健康的临床诊断有据, 养护、防范、治疗有依, 变化趋势预测等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积累。对皮肤亚健康的研究和临床诊疗应用等, 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实际作用、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中医美容养生;皮肤亚健康;认识

  1 人体皮肤健康是机体健康状况的反映

  1.1 人体皮肤是经络的组成部分:

  中医学对人体皮肤可按经络划分区域的理论来自“皮部理论”。作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于《内经》。《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 欲知皮部, 以经脉为纪者, 诸经皆然[1]。说明皮部是依据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范围而划定的体表分区, 也就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位, 称为十二皮部, 皮部实际上就是经脉在人体皮肤表面的分区。

  1.2 人体皮肤承载经络系统中的浮络部分:

  人体皮肤作为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依据经脉走行进行皮肤分区的作用, 同时又是经络系统中“浮络”的分布区域。《素问·皮部论》中说:“凡十二经络脉者, 皮之部也。”意思是说人体皮肤是十二之络脉所分布的区域。在人体经络皮部理论中,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 行于人体皮肤浅层的经络支脉, 故人体皮肤深层重在分布络脉, 浮络是由络脉分出, 浮行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经络支脉, 故人体皮肤表层重在分布人体经络的浮脉。

  2 人体皮肤健康的损伤与机体功能状况密不可分

  2.1人体皮肤健康损伤与脏腑功能状况密不可分:

  人体皮肤健康的实质是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皮肤浮络布散之气, 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 将三者结合而生成。由气所推动之血是皮肤营养之源, 血的形成亦是摄自饮食物, 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成汁, 如《灵枢·决气》所说的:“中焦受气取汁……”。同时, 再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 方能化生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中在强调肺脏在化生血液中的作用时指出:“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徽,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莫贵于此, ……独得行于经隧。”[3]由此, 脏腑功能状态是皮肤保持健康外观与预防异常及疾病的基础与条件。

  2.2 人体皮肤健康损伤与经络功能状况密不可分:

  人体皮肤分布于机体表面, 是防御环境因素治病因素, 以及当机体正气不足时, 有效预防机体发病的重要屏障。如《素问·皮部论》曰:“邪客于皮肤腠理开, 开则邪客于络脉, 络脉满, 则注入经脉, 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1]表明当皮肤浮络受邪, 皮肤防御功能被破坏, 自然环境致病因素, 可深入机体并影响脏腑功能。保持皮肤卫气宣行, 增强肌肤的卫外功能, 使卫气和, 分肉解利, 皮肤调柔, 腠理致密, 光明润泽的同时, 更是机体防御屏障功能的反映。

  3 讨论

  3.1 中医美容学提出人体皮肤亚健康评价依据:

  发现人体皮肤健康最早的变化, 是建立人体皮肤亚健康评价系统的开始。正如中医学认为脏腑-经络是皮肤健康的基础, 皮肤亚健康的根源便可从脏腑经络理论中找寻依据。以人体皮肤肤色为例, 如《望诊遵经-色以润泽为本》论述人体肤色时指出肤色:五脏之所生也, 四时之所成也, 气血华其色, 精神彰于面焉。……凡望色润泽者生。[4]《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 明知其原, 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也。”人体皮肤颜色、色泽、形态与质感生于脏腑-经络, 人体皮肤亚健康改变亦可依据其进行评价。

  3.2 中医美容学提出人体皮肤亚健康防范与诊疗的思路:

  即知人体皮肤颜色、色泽、形体与质感是脏腑经络功能状态的反映, 皮肤“色泽的变化对判断疾病的性质、病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色鲜红者, 从实从火;色淡红者, 从肺从卫;色紫红者, 从热从血;色暗红者, 从滞从瘀。”[5]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荣卫凝涩, 肌肤黄燥, 面不光泽。”脾胃消化、吸收、运输功能失职, 使水湿潴留, 溢于肌肤而为水肿;《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脉凝泣而变色……。”[1]王雅丽等论中医美容的重要环节“调理脾胃”中分析说:“多种损美性疾病的发生或人的早衰, 多与人体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而且肝、胆、心、小肠、肺、大肠、肾、膀胱等多脏腑功能异常, 以及脏腑之间功能异常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脾胃功能失常, 从而引发或促使与脾胃有关的损美性疾病产生或加重。因此, 对中医美容来说, 有必要重视调理养护脾胃。”[6]《灵枢-百病始生》曰:“……络脉伤, ……, 则血溢于肠外, 肠外有寒, 汁沫与血相博, 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可知, 皮表色泽、形态、质感为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密不可分, 亦可成为人体皮肤亚健康防范-诊疗思路。

  4 结论

  清代着名医家柯琴曾说:“因名立方, 粗工也;据证定方者, 中工也;于证中审病机察病情者, 良工也。”[7]皮肤作为人体最体表的部分, 其美容养护、亚健康改善, 以及变化趋势预测等, 存在多因多变的临床特征, 中医美容学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 提出的依据就医者机体整体状况, 审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兼顾个体生活习惯等综合评价, 寻脏腑-经络功能系统审病机察病情的诊疗-养护思路, 为皮肤美容和皮肤亚健康研究拓展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和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孟景春, 王新华着.南京中医药大学编.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84, 369.
  [2]李鼎“.思求经旨, 演其所知”---《-伤寒六经证治与经络》序[M].中医药文化, 2011, 6:39-40.
  [3]田代华.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1, 70, 121.
  [4]清·汪宏, 李海波 (注释解说词) .望诊遵经-色以润泽为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11.
  [5]许云祥.张家维教授皮部理论临床应用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 2007, 23 (1) :44-46.
  [6]王雅丽.论中医美容的重要环节“调理脾胃”[J].河北中医, 2005, 27 (3) :187-18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