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西南联大》中的“有我之境”

发布时间:2019-09-25 15:25:40
   摘要:在纪念西南联大成立80周年之际, 央视纪录频道于2018年底隆重推出5集纪录片《西南联大》。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再现西南联大历史的纪录片。西南联大, 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已经不只是一所大学的名称, 她更是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命运, 缔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传奇,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信念。
  
   关键词:“有我之境”; 纪录片;
 
  
  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一直为人称道。人们珍视这段生逢战乱的传奇历史, 回味并探寻这段传奇背后的意蕴。然而, 西南联大毕竟已经过去整整80年, 物是人非, 往事如烟, “当事人”多已不在人世。用纪录片再现其传奇历史、刻画其传奇人物、讲述其传奇故事,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纪录片《西南联大》不仅接受了挑战, 挖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史料和传奇, 更以其独具匠心的审美视角、栩栩如生地艺术表现征服了观众, 堪称纪录片中倾心倾情、精致典雅的精品力作!
  
  西南联大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 西南联大的价值和影响巨大而深远。如何用有限的篇幅反映沧桑厚重的内容, 如何在宏大历史背景下叙述好人物故事和呈现生动细节, 选择怎样的方式和视角为观众讲述这一段传奇历史, 的确需要编导者潜心思虑。
  
  我们看到, 《西南联大》匠心独运:除了纪录片的背景资料采用第三者叙述外, 关于当时生活、学习的场景, 以及大师们个人的生活经历, 全部采用他们着作中的原文, 一律用主人公独白方式进行展现, 以构筑还原当时的情景、氛围。用“我”的视角, “我”的讲述, 告诉观众“我”所经历、“我”所知道的故事;与此同时, 采访了众多西南联大的校友及后人, 由他们面对面告诉观众一个真实的西南联大。编导的意图最大限度地隐藏起来, 而把历史主人公推到屏幕前, 从而打造出一种典型的“有我之境”.
  
  “这部纪录片是近年来与众不同表现历史的诚意之作, 用全新角度述说那段历史风云。”央视纪录片频道副总监冯雪松这样评价道。
  
  一、“有我之境”消弭了与观众的距离
  
  一部纪录片, 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 产生的传达效果就不一样, 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不一样。就《西南联大》这样的题材而言, 如果用常见的第三人称纯客观档案式的记录呈现, 完全由历史资料按时间顺序拼接组合, 可能会有助于展示原本状态和原始真相, 但不可避免将带来枯燥沉闷感, 缺乏生动性, 缺乏观赏性, 观众接受起来会比较吃力。而《西南联大》大胆尝试, 以“有我之境”走出了传统历史纪录片的表达拘囿, 产生了新颖独到的艺术效果。
  
  (一) 打破传统的时间顺序
  
  “有我之境”, 首先表现在该片在架构上以我为主的特立独行:我们看到, 《西南联大》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索, 共分5集讲述西南联大的故事, 定位西南联大的价值坐标:第一集《八音合奏》, 讲述清华、北大、南开的历史渊源;第二集《刚毅坚卓》, 讲述象牙之塔与战火里的中国;第三集《大学之大》, 讲述学术、教育与战争之关系;第四集《火的洗礼》, 讲述抗战烽火中的师生情操;第五集《嘉荫长留》, 讲述西南联大与云南的关系。由于打破了时间界限, 每一集都是一部相对完整独立的影片, 让人意犹未尽;五集叠加, 则又产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与自由包容的气质, 西南联大的大师云集、高足林立, 西南联大如诗如画一般“在远方”的独特魅力, 由此拉开序幕。
  
  (二) 没有隔膜的主观视角
  
  在以我为主的架构之下, 该片放弃了通常的第三人称客观记述方式, 而大胆采用了“我”的审美视角, 让“我”的主观讲述, 消弭了与观众的距离。我讲给你看, 我说给你听, 我把知道的历史真相告诉你, --这种毫无隔膜的主观视角, 直达观众, 没有经过第三方转述, 没有中间过滤, 最有切肤之感, 最有说服力, 最有可信度。由此, 80年前的历史历历在目, 呼之欲出。
  
  在“我”的讲述下, 我们看到: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发生, 平津沦陷。南开大学直接被日军炮火炸为废墟,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停止办学。三所大学纷纷南迁, 于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为躲避战乱, 随即又迁往昆明, 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简称西南联大。从1938年到1946年,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短短8年多, 但就是这样一所生存于战火茅草屋中的中国最穷的大学, 却成了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最令人景仰、最令人感佩的大学。
  
  我们看到, 讲述这段历史的, 除了纪录片中的“主人公”“现身说法”之外, 还有一些今天健在的西南联大校友。这些校友, 大都已是耄耋老人。通过对这些耄耋老人的采访记录, 通过他们的回忆讲述, 不仅留下最真实、最生动的“原始记录”, 同时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抢救性发掘”.
  
  导演徐蓓介绍说:这个纪录片拍了两年多, 我们一共采访了17位在世的西南联大校友。采访到的西南联大校友, 平均年龄93岁。最年轻的彭佩云女士89岁, 年长的还有100岁的。当讲到西南联大的时候, 每一个人眼睛都在放光……还找了一些当年西南联大知名教授们的子孙来讲述他们长辈与西南联大的故事。遗憾的是, 甚至有些被采访的老人还没等到纪录片播出就逝世了……这些记录有多珍贵可想而知。
  
  (三) “我”成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由于是“我”在讲述, “我”是主观的, “我”告诉你的是不是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我”的记录和记忆会不会有偏差?如何将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出来?这些自然是纪录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看到, 在讲述历史故事时, 该片采取了动静结合的传达方式, 在静态记述和动态话说两个方面下足了功夫:静态记述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客观、图文并茂地描述这段历史和人物故事, 这种静态的客观表达对勾勒历史图景、厘清历史变革、强化历史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动态话说则是通过片中“主人公”的自我记录, 娓娓道来, 通过采访今天仍健在的西南联大校友以及他们的后人, 通过这些人主观的口述历史, 留下第一手的历史记忆。这样的动静结合, 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既有“当事人”现身说法, 也有历史文献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 也有着生动的细节再现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历史故事、人物形象自然在观众面前活起来, 从而也巧妙地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实际比纯粹第三人称讲述具有更客观的效果, 最大程度还原了历史真实, 让观众愈加觉得真实可信。
  
  片中采访许渊冲的时候, 他说:“你知道我大一跟谁同班吗?我跟杨振宁同班, 他是我的同桌。”采访杨振宁的时候, 杨振宁说:“我有一个同学不知道还在不在世, 他叫许渊冲……”类似这样生动真实的记录, “我”的主观讲述与当年客观的历史真实有机地融为一体, 也为纪录片增添了感人的魅力。
  
  二、“有我之境”让遥远的历史栩栩如生
  
  (一) 人物故事为核心, 历史也生动
  
  纪录片为观众展示了众多性格鲜明、魅力独具的大师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 也是该片突出的亮点与特色。在“我”的讲述下, 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看到, “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冒着失明的危险, 也要毅然南下, 携妻带儿奔赴昆明, 不肯滞留在日本人占领下的北平治疗视网膜脱落。我们看到, 为躲避战乱, 学校从长沙辗转迁移昆明的时候, 其中一部分师生是靠步行前往, 路程3500里, 一共284个学生, 11个老师带队, 闻一多、曾昭伦等在列。他们长途跋涉68天, 历尽艰难险阻, 终于“一个都不少”地抵达昆明。书生意气, 气贯长虹。我们看到, 抗战八年间, 西南联大师生共有1100多人投笔从戎, 成为当时中国参军人数最多的大学, 而其中14人为国捐躯……他们秉持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定信念, 彰显着“刚毅坚卓”的精神。朱自清先生曾充满深情的对学生说:一个大时代就要来临, 文化人应该挺身起来, 加入保卫祖国的阵营。轰炸是火的洗礼, 咱们的民族, 咱们的国家, 像凤凰涅盘一般, 已经从火里再生了!
  
  许渊冲先生回忆国文课:闻一多讲《诗经》, 陈梦家讲《论语》, 许骏斋讲《左传》, 刘文典讲《文选》, 唐兰讲《史通》, 罗庸讲唐诗, 浦江清讲宋词, 魏建功讲《狂人日记》等等。每位大师, 每人授课两星期。英文课方面, 授课的老师有钱钟书、吴宓、陈福田等。卞之琳教英语文学, 冯至教德语文学。还有外教, 英、法、德、日的文学和语言课都有, 不定期还能赶上俄文、拉丁文、希腊文、梵文课。那是当时全中国最高水平的外文教育。
  
  经济学家陈岱孙, 在哈佛拿了哲学博士, 在清华已经执教25年。他在西南联大上课, 时间控制之精准, 全校第一。上课前一分钟站在黑板前, 讲完最后一句话, 下课铃声正好响起。
  
  和战时的其他大学相比, 西南联大最大的特色是自由。学生怎么选课, 老师怎么教课, 使用什么教材, 用什么方式讲, 都是自由的。同一门课, 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怎么讲, 全凭各自的兴趣和擅长之处。比如同一门《中国通史》, 吴晗主要讲制度演变, 孙毓棠侧重经济, 钱穆讲的是他《国史大纲》里的观点。
  
  (二) 史诗般的讲述, 感人肺腑
  
  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 都是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三校合一成为西南联大, 三位校长能否包容合作、精诚团结, 却是大善之容的首要条件。我们看到, 三位校长组成西南联大领导班子, 担任校常委,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年纪最长,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年纪最轻。张伯苓首先退让, 他对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说:“我的表你戴着。”不言自明, 是让蒋梦麟代表他;而蒋梦麟转而又将这份权责谦让给了年纪最轻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说:“我们三个人中你最年轻, 你要多担当。”文人相轻自古有之, 但这三人却始终胸怀坦荡、包容彼此。张伯苓的退, 蒋梦麟的让, 而经常主持校务的梅贻琦雍容中道, 温恭谦让, 秉正无私, 鞠躬尽瘁, 没有因为某种利益产生过任何矛盾, 大家只有一个利益, 就是国家利益!三人合作成就了一代佳话, 也成就了西南联大的辉煌传奇。
  
  大学之大, 有容乃大。西南联大不仅有三校合一、兼容并包的胸襟, 更有师生自由奔放、意气风发的气质。我们看到, 那些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闪闪发光的学者、教授, 在西南联大这片天地里个性张扬、纵横捭阖、叱咤风云;而莘莘学子无拘无束、孜孜以求、乐在其中。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罗庸、吴宓……这些中国素享盛名的学者, 当时都出现在西南联大的讲台上;来自英国剑桥的剧作家、诗人和艺术评论家燕卜荪, 也被聘请到西南联大教授英国文学。梅贻琦校长曾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短短8年间, 西南联大云集了国内顶尖的教授、学者, 培养出数千优秀学子和众多的学术大师, 先后诞生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0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院士……
  
  “5集《西南联大》里面有许多珍贵的相片、日记片段、文字记录, 以及对许多联大人的访问, 是一部史诗般的影片, 记录了联大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贡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西南联大校友杨振宁在观看了纪录片样片后这样评价。
  
  三、“有我之境”平添了艺术感染力
  
  (一) 片头气韵不凡
  
  该片片头, 以诗情画意的手法开启, 营造出独特的美学意蕴--由一幅幅展示西南联大大师群像剪影的水墨画同时叠印出唐诗: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典雅的水墨画将人文历史及自然图景舒展开来, 引人入胜, 沁人心脾……人们吟诵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名作, 感受着“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的境界, 很自然地进入到西南联大当时那刚毅坚卓、波澜壮阔的岁月……在这里, “大江”和“大学”仿佛浑然交织在一起;“大江”之大, “大学”之大, 自然而然涌入观众心田。
  
  每一集结尾, 再次出现水墨画叠影, 与片头形成首尾呼应, 气韵贯通, 体现着作品艺术气质的完整性与独特性。这些, 无疑是编导者的“有我之境”, 是创作者刻意的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传达, 与西南联大这所传奇大学的形象气质仿佛浑然一体。
  
  (二) 虚实相生的元素
  
  通观整部影片, 我们发现, 在如实展现西南联大的历史故事和精神气质的同时, 能够随时将历史与现实图景叠加融合, 有很多虚实相生的元素。这就使得纪录片在忠实反映历史的同时, 不拘泥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本身, 而是大胆巧妙地将现实生活元素调动起来, 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融合衔接在一起。这样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大大提高了观赏性, 让观众如梦如幻间, 感受星移斗转、物是人非的沧桑, 也让一部纯历史纪录片, 具有了与现实融为一体的相互生发、生生不息的魅力。
  
  我们看到, 影片在讲述人物故事时, 现实中的“讲述人”与影片中的“主人公”经常时空交错出现, 历史图片与现实景物也经常时空交错出现, 达到一种融化的境界。而其中第五集《嘉荫长留》, 在讲述西南联大校友捐资兴建“西南联大希望小学”时, 那些小学生渴望学习的场景, 更是集中展示了西南联大精神生命的一种延续与张扬。
  
  (三) 打动人心的插曲
  
  历史题材纪录片有插曲的不多见。该片感人肺腑的插曲也堪称神来之笔, 既烘托了“剧情”, 又极大地调动起观众的情感, 为全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为纪录片创作插曲, 体现了创作者的另一种“有我之境”.这首插曲, 是为闻一多先生的诗篇《也许》谱曲, 片中出现了两次。首次出现在第二集结尾, 闻一多先生在昆明街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 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
  
  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蔽护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地飞。”
  
  闻一多先生的诗原本是为纪念自己夭折的女儿所作, 充满一个父亲对女儿命运的深切痛惜与人间大爱, 苍茫悲伤, 蕴含着群山般的厚重、江河般的深情, 散发着淳厚的凄凉之美。而插曲深沉苍茫的旋律、悲凉激越的演唱, 与诗作水乳交融, 浑然天成。我们看到, 插曲演唱的同时, 穿插着大量历史图片以及亲历者的深情叙说, 丝丝入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貌, 闻一多先生的高风亮节, 虽历经八十余载历史风云, 却依然栩栩如生, 荡涤人心。纪录片用闻一多先生悼念爱女的诗作来悼念闻一多先生自己, 令人感慨唏嘘, 情不自禁。
  
  这首插曲, 在第五集中讲述陶云逵英年早逝时又出现一次:陶云逵, 德国柏林大学人类学博士, 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被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聘为边疆人文研究室主任, 受命开展我国首次边疆人文调查。他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 白手起家, 组建科考团队, 用一年多的时间, 完成了我国首次边疆人文调查, 所得大批研究成果, 让边疆人文研究室在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声名鹊起。他婉拒了中山大学的高薪聘请, 却因贫病交加, 在西南联大英年早逝。曾昭伦评述说:此等学者, 死去不到一秒钟, 再生产一位, 却要几十年!《也许》的插曲配合这样的人物故事, 不禁催人泪下。
  
  参考文献
  
  [1] 纪录片<西南联大>在央视播出获好评[N].重庆日报, 2018-11-10.  
  [2] 刘丹力。承续历史映照现实--纪录片《西南联大》叙事维度路径浅析[J].北方传媒研究, 2019 (1) :42.
  [3] 潘泰松, 冷炎。论纪录片创作主体意识下的客观表达[J].戏剧之家, 2019 (6)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