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军民融合发展问题与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2018-12-20 01:27:32

  
   1、发展的形式
  
  国民经济动员和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 也是强国之策。目前, 长沙正立足“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部”首位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定位, 三大战略平台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首个国家级湘江新区交相辉映, 叠加汇聚集中发力, 必将强力助推长沙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内集聚各种资源和要素, 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活力。未来五年, 湖南发展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强劲攻坚“四化两型”重要时期。军工大省的湖南, 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战略目标, 一批事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布局, 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长沙充分利用湖南作为南部战区的区位优势, 积极参与全球分工, 有利于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有利于军民融合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实现跨越发展。
  
  当前军民融合发展进入关键期, 谁抢先改革创新, 谁就走在时代的前列。长沙作为中国红色基因的文化名城, 继续发挥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 利用自身区位优势, 突出“产业”支撑, 打造“科技”和“人才”引擎, 构建“基础领域”和“社会服务”保障, 搭建“应急与公共安全”融合桥梁, 积极探索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必须在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中彰显省会担当, 争做湖南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领头雁”.
  
   2、存在的问题
  
  (1) 辐射带动能力亟待增强。我市目前没有国家级军民融合工业区, 我市军工承担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任务虽然点多面广, 但军品整机项目和大型号不多, 特别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新一轮高新武器装备战略性深度融合布局在我市偏少。
  
  (2) 产业规模有待壮大。利用军工能力发展起来的民用产业多、散、小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不少军工企业民品产业涉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门类, 集中度不高。骨干企业数量在总量中占比较低, 且缺乏新兴骨干企业, 民用核能、民用航空、民用航天、民用船舶产业规模较小, 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民品产业集群。
  
  (3) 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军工“自成体系、自我配套”问题仍然存在, 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尚未充分利用起来。部分企业“等、靠、要”思想严重, 经营机制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 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提升军民资源共享水平。
  
  (4) 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我市民用单位军品总量依然偏低, “民参军”单位的数量不足, 参与程度较低, 支持“民参军”的有关投资、税收等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
  
   3、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长沙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管理体制
  
  探索构建政府统筹管理部门、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三位一体”管理体制, 如图1所示, 弱化政府行政指令功能, 强化其统筹协调管理能力, 其主攻方向在于破解束缚和影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性桎梏、结构性矛盾和不合时宜的政策性问题。探索新路径新机制,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经验。

  
  
  在管理体制机制探索上, 凸显政府一元主导, 着重点是管理机制的创新, 目的是统筹经济和国防建设两个方面。针对长沙本土发展实际和管理特点, 组建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协调小组, 站在全市层面理顺军地关系;实施军民融合“三个纳入”:纳入全市各级党委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职能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信息对称机制, 把目光重点放在军民双方研发成果合作与转化, 融入产业链条;大胆探索长沙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 构建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趟”的高效服务平台, 适时构建新形势下的军民融合促进会, 为工商登记、项目审批、技术升级及成果转化等牵线搭桥, 力争在制度创新上走出长沙特有之路。
  
  3.2 创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根据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的创建要求, 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市场”五环紧扣、“产-学-研-政-用”五位一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闭合的运作机制, 构建产业、政策、人才和文化等创新综合服务体系。以军事需求为牵引, 实行军工科技和项目研发目录定期发布, 积极组织高校院所、企业定向参与承担。“军参军”是相对弱势的一方, 对“民参军”企业加强统筹和规范化管理, 尽其所能发挥职能和责任权限, 比如在保密资格认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防专利申请和授权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上给予有力支持。支持军地双方建设军民技术成果双向转化服务平台, 促进“民参军”和“军转民”项目落地和产业化。充分利用现有军工企业的资质, 搭建“双创”平台, 促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克服等、靠、要的弊端, 率先在投融资体制、知识产权解密保护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 实施专项配套政策, 形成实效, 然后争取中央和省里政策扶持。在园区探索建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 同时, 建立多元化的军民融合产业协会, 全过程、多方位和立体式推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切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面促进经济产业结构和国防科技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3.3 科学合理的军民融合区域布局
  
  以“源头-过程-结果”的全程融合为主线,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统筹发展、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 科学规划长沙“一区一园多基地”发展布局, 一区以长沙创建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为主, 一园是以湖南省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设立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核心, 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长沙) 示范园, 多基地是根据长沙区县市的产业发展实际, 建立军民融合以区县市为统筹布局的特色基地和明星小镇, 努力创建符合地方特征的创新板块和新型科技创新加速区, 打造军民融合布局合理、差异互补的产业园区, 探索搭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坚持发挥长沙区域龙头带动作用, 通过整合资源、要素流动、区域合作等方式, 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坚持发挥长沙龙头带动作用, 形成具有长沙特色、湖湘文化特质的军民融合发展思路, 辐射带动周边乃至中部地区创新发展, 力争在全国形成有效示范。
  
  3.4 协同提升军民融合项目的带动发展潜力
  
  狠抓军民融合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 利用项目充分吸引各方资源, 让项目建设成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有效载体, 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抓住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期, 我市将加紧重大军民融合产业的建设, 以项目为载体, 完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 完善相关部门责任体系, 加强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接, 在战略布局、重大项目、园区建设、引导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上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湖南省等各方面更大支持。积极推进产业链合作, 加强我市与中央属军工集团公司、湖南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 加强军工各系统之间、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搭建交流平台, 创新合作机制, 争取更多资金、更多项目落户长沙, 切实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在建项目推进、项目开发和储备等工作, 充分利用项目建设的综合考核, 撬动各区县市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优化完善配套服务水平, 发挥好本身的孵化、转移、转化和工程化功能, 全力推进项目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及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温妮, 傅中力。湖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J].国防科技, 2017, (01) .  
  [2]张于�。新时期推进军工行业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 2017, (09) .  
  [3]长沙市政府。长沙市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Z].2017-08-25.  
  [4]赵耀辉。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规划问题探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6, (05)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