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

发布时间:2016-05-26 03:00:54
   摘要:本文以洛克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 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尝试性分析探讨了《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 对小说男女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态度进行了详细解读, 试图证明小说中的反讽艺术是可以在认识论中得到诠释, 进一步验证了洛克的认识论在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均是可行的。
  
   关键词:认识论; 《傲慢与偏见》; 反讽;
 
  
  1. 启蒙时期的认识论
  
  欧洲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 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 (John Locke) 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白板说”论证了认识起源于经验的基本原则。在《人类理解论》 (1960) 一书中, 洛克针对“知识”的概念, 以及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进行了逻辑性阐述, 并用大量的生活事例加以佐证。其理论成为了西方民众解放思想、争取民主自由的重要理论基石。根据洛克的理论, 人的认知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经过一系列的大脑加工活动, 简单的表象认识才会转化成复杂的、抽象的思想和理论。但这种思想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 经验和认识的不断发展, 会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丰富。[1]所以洛克的“白板说”并不认为心灵的丰富仅仅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和修正的过程。
  
  洛克的认识论得到英国18世纪主流社会的广泛认可, 当时的英国文坛也深受认识论的影响。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出生于18世纪, 有生之年大部分时间也是在18世纪中度过, 故而其思想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她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小说发表于1813年, 在当时引起了重大反响, 简·奥斯汀也因该作的成功发表而一举成名。《傲慢与偏见》被毛姆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着之一。该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与偏见而产生的种种爱情纠葛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同时折射了启蒙时代先进的认识论。
  
  2. 认识论下的反讽解读
  
  在这部小说中, 奥斯汀用细腻的写作手法成功塑造了伊丽莎白、达西、查尔斯·彬格莱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奥斯汀独特的反讽小说艺术无论是在故事的人物刻画方面, 还是情节的安排方面, 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反讽艺术也生动表现了奥斯汀本人所推崇的认识论。故事中, 达西先生从最初的盛气凌人, 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傲慢”, 并通过实际行动纠正自己的傲慢思想和行为。伊丽莎白小姐最初因对达西先生存有偏见, 拒绝他的求爱, 在经历了各种变迁后, 认识到自己对达西先生的错误认知, 最终愿意与之共结百年之好。
  
  从故事情节的安排, 到人物心理认知的变化, 奥斯汀都巧妙地运用了反讽艺术写作手法。在小说第一章开头处有这样一句着名的开场白: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是想要娶一位太太, 这已经是举世公认的真理。“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1,2]在这句着名的开场白中, 作者已为整部小说定下了反讽的基调。不难看出, 反讽贯穿了整个故事。比如, 在达西首次出现在隆邦村的舞会上时, 小说用了一定的篇幅对他的出场表现进行了描写, 仅从描述的文字上来看, 此时达西的正面形象似乎占据主导地位, 褒扬他的字数高于贬低他的字数。高大、英俊、举止文雅, 收入更是让人咂舌--“达西入场仅仅五分钟, 在场的人们便全部获悉他一年的收入高达一万英镑”.这些都令众人交口称赞。但在舞会后半场, 达西的美好形象一落千丈, 成为众人诋毁的目标。原因是, 大家认为达西不屑与众人交往, 不愿意与当地人同乐。对于这样的人, 众人认为是没有必要讨好恭维的, 因为无论他拥有多少财富, 都与他人无关, 都不会惠及到自己。很讽刺的是, 褒扬与贬低达西的人竟是来自于同一群体。
  
  由此可见, 众人对达西的评价完全依赖于自己能否从中得到好处的市侩心理。能给众人带来好处的人, 便是大家顶礼膜拜的好人。这种市侩心理在伊丽莎白的母亲本内特太太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本内特太太对人的判断完全取决于能否从中获取实惠。比如她对富家子弟宾利先生赞不绝口, 原因是宾利先生邀请了她的两个女儿跳舞, 大女儿简甚至被宾利先生邀请了两次。而对于达西先生, 她恨之入骨, 对众人表示“十分痛恨那个男人”.达西先生英俊潇洒, 又极其富有, 却遭到本内特太太的厌恶, 原因是他不愿意与自己的二女儿伊丽莎白跳舞。而此时的伊丽莎白根本没有认识到母亲的庸俗, 而是与一心追求实惠的母亲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向母亲承诺:“我负责任地向您保证:我绝不会同他跳舞”.
  
  小说人物的这些心理变化、言行举止极具反讽意义, 这些反讽的事件从小说的开头就已经凸显出来, 而人物的心理和言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认知程度和范围的影响。以男女主人公思想变化为例, 在故事开头, 达西和伊丽莎白对对方并无好感:达西对当地人以及本内特一家表现出极大的“傲慢”, 对伊丽莎白的容貌表示还可以忍受, 但不至于打动他的心, “she is to1erate;but not handsome enough to tempt me.”[2]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傲慢”的言行很快产生了“偏见”:我可不愿意当着所有德贝郡人的面和他跳舞, 让这个痛苦的半个德贝郡一个人呆着吧。“I wouldn't dance with him for all of Derbyshire.Let alone the miserable half.”[2,3]达西的“傲慢”来自于身份、性格、门第观念等多重因素, 而伊丽莎白唇枪舌剑般的反击也正是对达西的“偏见”所致。他们之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 绝不是“傲慢”与“偏见”四个字便能说明一切的, 这种矛盾更多地反映出了双方的认知缺陷, 矛盾双方都执意肯定自己的判断, 缺乏深入地认识对方。随着故事的发展, 双方在认知方面不断改进, 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得到缓和, 并逐渐开始反省自身的错误, 对自己的言行做出了自我批评。达西最初的“傲慢”源自于对当地居民所持有的绝对化态度, 而伊丽莎白的“偏见”则基于对自身判断能力的过度自信。反讽艺术手法在故事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彼此的厌恶变成了彼此的欣赏, 傲慢变成了谦恭, 偏见变成了自责。通过这一手法的运用, 我们还看到了本内特太太的愚蠢和无知使得自己的小女儿与人私奔;威克姆的自私和虚伪最终导致自己丑陋的本性完全暴露;盛气凌人的凯瑟琳夫人对达西和伊丽莎白感情的无理干涉却点燃了双方的爱情之火, 并最终促成了双方的结合。
  
  从小说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可以看出, 男女主人公身上的“傲慢”与“偏见”并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 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思维变化之中。而且男女主人公各自偏颇的思想不是毫无关联、独立存在的, 而是互为依存, 不可分割的。达西出身富贵家族, 受过良好的正统教育;伊丽莎白虽是乡绅之女, 却也是知书达理。在这样的出身条件下, 奥斯汀已为男女主人公构建了善于学习、积极反思的认知基础。达西与伊丽莎白在舞会中相识, 初识时彼此并无产生太多好感, 但随着双方不断交往, 逐渐了解之后, 各自都能从对方身上所反映出的优点长处反思自身的不足。他们从身边发生的事件中学会了正确判断, 如伊丽莎白对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在不同阶段的理解, 达西对简与宾利的爱情认同过程。主人公思想观念的变化反映了个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几经反复, 不断发展, 并最终趋于完善。
  
  3.“傲慢”中的认知体现
  
  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偏见”有外在和内在双重原因, 有些理由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的。多数人在初次读《傲慢与偏见》时, 往往会对达西的“傲慢”产生反感, 这正好充分体现了奥斯汀的反讽叙事效果。达西首次出现在隆邦村的舞会上时, 无论是自恃清高, 还是自尊心使然, 达西的表现都是与他的认知范围密切相关的。看到当地乡绅的迂腐、本内特太太的庸俗, 以及她的两个小女儿的无知放肆, 以及当地人的各种表现, 达西很快意识到自己与他们格格不入, 不屑于与这些人过多接触。在他人看来达西的这一表现实属“傲慢”, 但不可否认, 这与他矜持的性格和错误的认知是密不可分的。在第一次见到伊丽莎白时, 达西对她的评价显得非常冷漠, 但是在发现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后, 达西很快被她的俏皮所吸引, 并对她产生好感, 这是达西认知的转变。在后来的威廉爵士举办的舞会上, 达西主动邀请伊丽莎白跳舞, 再一次证明达西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错误并加以改正。
  
  后来在凯瑟琳夫人居住地亨特福德村, 达西的“傲慢”表现与他严重的主观主义错误同样是分不开的。事件发生在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的居所, 达西晚间不合时宜地突然对来访的伊丽莎白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 同时又明确告诉伊丽莎白她那庸俗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烦恼, 自己是经过一番痛苦挣扎后才决定娶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伊丽莎白不但拒绝了他, 而且狠狠地痛斥了他一番, 并认定就算世上只剩下一个男子, 也不会嫁给他。当然, 伊丽莎白的言语中也带有自己对他的错误偏见。达西的被拒来自于他错误的主观认识, 他误认为以自己的身价, 向一个无论在身份、财富还是地位都不如自己的女子求婚, 对方会非常乐意接受。伊丽莎白的过激态度, 并没有使达西失去理性, 从此放弃与她的来往, 而是用自己的理性又一次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认识错误。事后用一封长信真诚而又平静地向伊丽莎白解释了各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其结果是, 伊丽莎白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多么的盲目、片面、充满偏见和荒唐无理”.
  
  达西的转变颇具讽刺意义。伊丽莎白, 一个出身平庸, 家庭、社会关系不登大雅, 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却让出身高贵的达西先生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为了向她求婚, 达西忽略了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悬殊。促使故事情节翻转的关键因素便是达西的心理认知活动。正如洛克的认识论所说, 心灵的认知要根据事物的变化, 不断地在实践中修正已经形成的各种观点。这一过程是曲折的、不受时空限制的, 中间可能会出现认知倒退, 但总体是向成熟的方向发展。[3]《傲慢与偏见》体现了小说人物如何在生活中认识自己和他人, 这部小说是启蒙时代认识论的一个典型案例。
  
  4.“偏见”中的认知体现
  
  小说前两卷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达西一直怀有很深的偏见, 但是她生性活泼, 言语中充满俏皮, 所以在两人之间的对话中, 伊丽莎白总是话中带刺, 对达西的“傲慢”充满了柔中带刺的攻击。这也是《傲慢与偏见》反讽艺术魅力的精彩展示。比如, 在一次舞会上:After a pause of some minutes she[Elizabeth]addressed him[Darcy]a second time with“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 now, 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 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 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2,3,4]伊丽莎白的这段话是典型的反讽性言语。按照当时社会礼节, 跳舞时不合时宜的缄默或滔滔不绝都是不礼貌的。[4]跳舞中, 伊丽莎白本打算在缄默中与达西跳完这一支舞, 但转念一想, “it would be great punishment to her partner to oblige him to talk.”[2,3,4,5]伊丽莎白的这一举动包含了她对这个傲慢无礼的舞伴的不满, 想要用一些乏味无意义的话题来捉弄他、惩罚他, 极具反讽意义。虽然达西“傲慢”的事实是存在的, 但伊丽莎白的表现也充分暴露了她的缺点:对自己的主观判断太过自信。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主观偏见体现在多个地方。比如, 轻信年轻军官威克姆对达西先生的诽谤。威克姆自编谎话污蔑达西, 是因妒忌父亲对他的爱而迫害他。而伊丽莎白对这一谎言不假思索, 完全信任了威克姆, 进一步认为达西是个既傲慢又坏心肠的人。伊丽莎白与威克姆认识并不是很久, 面对一个认识不久的人, 当着自己的面去诋毁他人, 按照文明社会人际交往准则, 这个人本身的道德行为就应该值得怀疑。伊丽莎白的社会地位虽称不上十分高贵, 但也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乡绅小姐, 是非判断的能力还是具备的。然而此时的伊丽莎白, 却毫无怀疑地完全相信了威克姆的一面之词。这又是奥斯汀从认识论角度对女主人公言行的一次反讽性描写。另一次极具代表性的事件是伊丽莎白主观认为姐姐简与宾利先生的婚姻是受到了达西的横加干涉。事实上, 这些反讽性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伊丽莎白在以下三方面的认知错误:
  
  (1) 过度自信。伊丽莎白的诸多偏见行为都源自于她的过度自信, 自认为自己有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有其父必有其女。伊丽莎白的父亲贝内特先生对自己女儿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认为伊丽莎白是他最为欣赏的女儿, 认为她非常优秀, 没有人能够配得上自己的女儿, “I cannot believe that anyone can deserve you.”[2,3,4,5,6]而事实证明, 伊丽莎白犯了严重的主观主义错误。
  
  (2) 缺乏理性, 容易感情用事。伊丽莎白的思维在很多地方都是受到了情感的控制, 从而失去了正确的判断能力。比如因初识达西时对他产生的反感情绪, 又因同情威克姆的“不幸”, 便轻信了威克姆的谎言;因对姐姐简的关爱, 看到姐姐受到感情的折磨, 便失去理性, 认为达西就是阻碍姐姐婚姻的罪魁祸首。伊丽莎白的感情用事导致她对达西的偏见不断加深, 处处反对达西的行为。
  
  (3) 思想过于极端。在过于自信, 又容易感情用事的前提下, 人的思想行为往往表现出极端。伊丽莎白正是因为这一原因, 表现得极端、偏执, 错误百出。[6]
  
  洛克的认识论指出,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是一个不断体验、反复论证的复杂的认知过程。[5]伊丽莎白因生活环境和社会接触面所限, 其思想认识仍处于较低级阶段, 对达西的评价便会受到以往经验的影响, 习惯于用固定的思维去判断人和事, 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伊丽莎白的思想局限性使得她不能够将所见所闻放到理性的高度去考虑和分析, 再加上个人的盲目自信, 从而表现出严重的错误认知倾向。
  
  5.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以洛克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 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尝试性地分析探讨了《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 试图证明小说中的反讽艺术是可以在认识论中得到诠释, 进一步验证了洛克的认识论在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均是可行的。因篇幅所限, 本文仅从男女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视角分析了作品的反讽艺术手法, 小说在对其他人物性格分析、言语行为描述上, 如贝内特夫妇和他们的其他几个女儿、科林斯先生、德·鲍夫人等, 同样使用了反讽手法, 表现出了人物的认知范围与言行的统一, 对此, 笔者将另文论述, 以期望认识论在分析文学作品上有更充分的诠释。
  
  参考文献
  
  [1] Locke, John.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M].Oxford:Clarendon, 1975.  
  [2] Austen.J.Pride and Prejud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970) .  
  [3] 格雷格·福斯特。从洛克出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6.  
  [4] 耿力平。《傲慢与偏见》所折射的认识论[J].外国文学研究, 2012 (4) :60-63.  
  [5] 朱小舟。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8) :60-63.  
  [6] 林文琛。奥斯丁反讽艺术片谈--奥斯丁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反讽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 1991 (4) :27-3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