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的结构构思与语言运用

发布时间:2015-01-18 15:25:25
   摘 要: 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一部杰作, 它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不同凡响。因此, 本文主要从形象塑造、情节构思和语言运用方面来论述《桃花扇》的艺术构思, 体会《桃花扇》所呈现出来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桃花扇》; 艺术构思;
  


 
   1、《桃花扇》的形象塑造
  
  《桃花扇》在刻画人物时, 较多地注意到人物类型的多样化, 将各色人物的精神面目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例如:作者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妍集于女主人公李香君一身, 成功塑造了一个中国古代下层妇女完美无瑕的不朽典型。李香君与其他绝代佳人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她是秀外中慧的化身。作者虽然也突出过她的容貌之美, 但没有浓墨重彩地正面描绘;虽然也描绘过她的阴柔之美, 但并没有在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缠绵之情上过多着墨, 而是着力表现她阳刚之美, 突出了她与阉党权奸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例如在【守楼】, 当马、阮命恶仆登门仗势强娶李香君时, 李香君的三个连续动作:取扇说理, 挥扇自卫, 血溅诗扇, 当面质问:“当日杨老爷做媒, 妈妈主婚, 把奴嫁于侯郎, 满堂宾客, 谁没看见?”“难道忘了不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封建伦理反诘封建婚姻的虚伪。正是这种理直气壮的斗争, 李香君的坚贞不渝、光明磊落的品格得以集中体现。
  
   2、《桃花扇》严谨的结构构思
  
  《桃花扇》之所以能够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 将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与南明王朝的兴亡结合得如此完美, 除了作者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经验之外, 还在于《桃花扇》独创的结构。这里就需要提到的一件事:孔尚任为了给祭孔的康熙讲解经义, 他就写过《易经》的讲义-《易义》, 而在他写的《桃花扇纲领》中, 里面的指导思想与《易义》是一致的, 这说明作者不仅对于《易经》很熟悉, 还已经在阅读后将其转化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并运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中去, 由此也可以看出《易经》对于《桃花扇》的结构构思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作者对《桃花扇》的全剧构思符合《易经》的辩证思想。
  
  “《桃花扇》全剧的基本矛盾冲突就是忠奸斗争。全剧的矛盾斗争共有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八出戏写南明王朝的忠奸斗争, 复社对于奸佞阮大铖的打击节节胜利, 而阮大铖则是灰头土脸, 这可以看出阳盛阴衰。第二部分是第九出到第十六出, 复社对于阮大铖的打击, 导致阮大铖对复社的报复, 因此出现新格局-阴阳消长。第三部分是第十七出到第二十四出, 主要写奸佞小人得志, 因此格局变为阴盛阳衰。第四部分是第二十五出到第三十三出, 写南明建立之后昏君佞臣所施行的亡国之政, 而复社的人面对阮大铖的报复却仍是用笔墨回击, 以卵击石。阴阳之争, 更为激烈, 矛盾冲突更加激化。最后一部分, 写到南明的灭亡, 马、阮”不耻不仁, 不畏不义“, 索性倒行逆施, 置江防于不顾, 调刘、黄三镇堵截左兵, 左氏兵败而死;由此清兵乘虚南下, 扬州孤城难守, 史公沉江而亡;弘光被掳, 黄得功自刎而逝。南明三忠, 相继死去。阳尽阴极, 南明只能灭亡!就这样作者以”一阴一阳之为道“作为构思全剧矛盾冲突的指导思想, 叙演了阳尽阴盛终至明亡的变乱过程, 揭示了权奸亡国的主旨。
  
   3、《桃花扇》语言的运用
  
  《桃花扇》的语言典雅、真实。例如:李香君的身份是妓女, 虽然她不会写信, 而且她也没有听过多少典雅的语言, 但是正是因为她妓女的身份, 她会唱很多雅词丽曲。作者为了塑造真实感人的典型形象, 那么人物语言不仅要典雅, 还要真实才行。因此作者大量运用戏曲中的骈俪句和诗词, 并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 更是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例如:李香君所唱【北新水令】中写景手法却是由远而近的:孤守妆楼的香君眼中道出:凭栏远眺, 见冻云残雪阻断侯郎归路, 虽有低飞雁行, 亦难传递情意。本来已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刻更是不耐寒风料峭, 只好独自回室。而室内帐冷衾寒, 尤为凄凉, 这就愈发衬出守节之艰, 进而突出节操之坚。显然与彼时彼地贞丽眼中之景有天壤之别。写景由远而近, 正是为了突出她由盼望侯郎早归到坚持自我节操的心理变化过程。可见, 运用不同手法, 以诗情画意为景曲, 不惟典雅清丽, 实在还是服从于逼真地刻画人物个性的需要。
  
  要使《桃花扇》这部作品, 既能接地气符合市井平民的生活情趣, 也要符合上流人士的审美品位, 同时还不能失去它历史剧的文学典雅气息, 这就需要巧妙地运用语言才能满足多方面需求, 这种需求也就是要求语言要雅俗共赏。因此作者在《桃花扇》的创作中也运用了大量的俗语、歇后语、笑话等, 这些语言都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个性的描写增添光彩。【投辕】一出, 柳敬亭摔杯、饿极内食之举, 讽刺左良玉东下就食之误, 实际上就是将”是人都是心做主“这句俗话加以形象化、动作化的精彩表演。
  
   4、 结语
  
  作为一部历史剧, 首先, 《桃花扇》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次, 《桃花扇》运用了”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的艺术构思, 结构严谨, 组织巧妙。最后, 《桃花扇》在刻划人物时, 较多地注意到人物类型的多样化, 将各色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本文从形象塑造、情节构思和语言运用方面来呈现出了《桃花扇》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振贵。孔尚任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季平。孔尚任与《桃花扇》[M].济南:齐鲁书社, 2002.
  [3]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