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桑白蚧为盾蚧科蚧壳类害虫,主要危害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其食性杂,繁殖力强,防治难度大。本文通过介绍桑白蚧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发生趋势,提出科学防治方法,以期为杏园桑白蚧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杏树; 桑白蚧;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桑白蚧也叫桑盾蚧,为同翅目盾蚧科蚧壳类害虫,属五小类害虫,其食性杂,繁殖力强,防治难度大。桑白蚧主要危害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树体汁液危害,危害严重时枝条上布满灰白色蜡质物,从而造成果树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此害虫危害严重,虫口数量大,成蚧、若蚧因有蜡壳保护,所以防治难度大。在新源县杏园及庭院内发生十分普遍。
一、桑白蚧形态特征
雌介壳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0~2.5毫米,乳白色或灰白色,中央略隆起似笠帽形,若虫蜕皮壳点2个,在介壳边缘不突出。卵为椭圆形,长径0.3毫米,初呈淡粉红色,后渐变淡黄褐色,孵化前为杏黄色。初孵若虫呈淡黄褐色,扁卵圆形,雄虫与雌虫形态相似。
二、桑白蚧发生规律
桑白蚧1年发生2代。春季树液流动时,越冬代雌虫通过吸食树液危害,虫体迅速膨大,体内形成很多卵粒。4月下旬-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1头雌虫产卵120~180粒。卵孵化需9~15天,气温高则卵期短。5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出现第1代若虫,小若虫从介壳底部爬出,以针状口器插入树皮组织吸食汁液后就固定不再移动,经过8~10天开始分泌出白色蜡粉形成蚧壳;若虫经过2龄后变为成虫,雌雄成虫交尾后,雄虫便死亡;雌虫于7月中、下旬产卵,8月上旬至孵化盛期;10月初,成虫交尾,以第2代受精成虫在枝条上越冬。
根据观察,第2代成虫产卵量明显高于第1代。同时,刚孵化的若虫多集中在枝干分叉处,活动很慢,24小时移动9~16厘米,若虫体背面分泌出的白色棉状蜡质较少,此阶段是防治桑白蚧的最佳时期。
三、危害症状
桑白蚧寄主范围广、虫口数量大,若虫寄生于杏树枝、树干上,通过刺吸树木汁液进行危害,也会危害果实。以2~5年生枝条受害最重,被害处由于不能正常发育而产生凹陷,发生严重的,杏树主干及整株枝条都布满蚧壳,相互重叠在一起,形成凸凹不平灰白色蜡质物,并且分泌的白色蜡质给树木造成污染,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桑白蚧发生严重时,整株枝条都布满蚧壳,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四、发生趋势
近年来,新源县气候变得较为湿润,降雨逐年增多,为桑白蚧发生提供了有利气候条件。同时,多年的暖冬气候,也有利于桑白蚧越冬存活,越冬虫口基数不断增加。同时,如果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单一使用农药,特别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农药,在杀死大量天敌的同时,也可导致生态失衡,致使虫口数量不断增加。
五、防治措施
1. 人工防治
在杏树休眠期和早春萌芽前,刷掉枝干上的越冬害虫,结合修剪剪除有虫枝条,并集中烧毁。
2. 石硫合剂清园防治
喷施石硫合剂一定要掌握施用时间、温度和浓度。在杏树晚秋落叶后可使用石硫合剂清园。早春季节气温在10℃以下时不可使用喷雾方式,可以用石硫合剂等混合液刷白;气温达15℃以上至杏树萌芽前是喷施石硫合剂的最佳时期,喷施浓度以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30倍液为宜,喷施效果较好,也较安全。在果树生长期,使用浓度为0.1~0.5波美度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0~300倍液喷杀;果树开花后1个月内和临近成熟时不宜使用石硫合剂,以防果面产生锈斑或影响果实着色。总之在使用石硫合剂时应掌握使用原则,喷施浓度不同,防治效果也相差很大。喷施石硫合剂浓度原则:休眠期喷施浓度高,生长季节喷施浓度低;为确保安全,花期、�果前不施用石硫合剂;喷施树体时跟果树洗浴一样,要喷雾均匀,从上到下喷1遍,也要将地面喷1遍。
3. 化学药剂防治
在生长季,抓住2个药剂防治关键期:第1个关键时期是第1~2代若虫孵化盛期(5月、7月),即若虫大量出现转移时;第2个关键时期是雄虫羽化期(6月中、下旬羽化很集中,5~7天内羽化率达到90%以上)。防治药剂可选用48%乐斯苯乳油1 500倍液,或48%毒死蜱1 500倍液 渗透剂,或速扑杀1 500倍液,或70%吡虫啉等。
喷药采取淋洗式喷雾,保证树体上下、枝干四周、树冠内外喷匀喷透,不留死角。在药液中适当添加中性洗衣粉,以增加药剂的展布性和渗透性,可取得95%以上的防治效果。
4. 生物防治
桑白蚧天敌主要有二星瓢虫、红唇瓢虫、日本方头甲寄生蜂、草蛉等,4月-5月是天敌发生盛期,为保护天敌,尽量避开此期用药。另外,园内可适当种植豆科植物,为天敌繁殖创造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