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环境污染等现象频繁发生,人类对自然界索取呈现出疯狂的、无法控制的趋势。消费社会中的人类将消费视为构建自己身份的重要符号,高消费、提前消费成为区分人与人等级的重要标志,人像是从地上连根拔起,丢掉了自己的灵魂和信仰。当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地球生态系统越来越紊乱、人类的精神生态圈越来越失衡,作为扎根于艺术土壤的诗和文学应该有所作为,解救深陷于消费社会中的人的空虚的灵魂,帮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信仰和依靠,重新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重新实现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互动。
关键词:生态;文艺;消费社会;自然生态;精神生态。
1 生态文艺学的命名。
“生态”这个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家或者我们生存的环境。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生态开始指称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及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这个词由恩斯特·海克尔在1866 年提出,当时这个词不过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不过是“三叶草”、“金龟子”、“黄鼠狼”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进入 20 世纪之后,生态学的人文色彩越来越浓重,开始与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相结合,并渗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学愈加引人注意,慢慢成为一门“显学”.
“生态学”和“文艺学”两个词的结合,在当下看来是时代的需要:超浓度雾霾的侵蚀、全球气温升高造成的温室效应、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扩大……这些问题切实地摆在人们面前,“生态”两个字普遍地出现在官方传媒中,也普遍地成为百姓谈论的话题.当“生态问题”成为阻碍人们幸福生活的头号问题时,一向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现实问题为宗旨的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理应关注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现状,寻求精神文明和生态科学之间的平衡点.
“生态学”和“文艺学”的结合虽是大势所趋,但是两者结合起来所产生的交叉性学科是命名为“生态文艺学”,还是“文艺生态学”,在学术界是不统一的。鲁枢元先生用的是“生态文艺学”的概念,在他看来,生态文艺学探讨的就是地球生态系统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再运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审视文学艺术。曾永成先生用的是“文艺生态学”的概念,他认为文艺生态学不是单纯地把视点放在了生态问题上的文艺学,也不把研究紧紧局限于生态文艺,而是以生态的世界观、价值观重新解读文艺的本体特征、人性内涵、方法功能的一种文艺学.本文认为,采用“生态文艺学”的叫法也许更加妥当,因为“生态学”和“文艺学”是两门平行的学科,二者之间并没有从属的关系,二者的结合是希望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论上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文艺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问题。
2 消费社会对人精神的侵蚀从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 18 世纪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不管是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内容还是消费规模,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
“商品”成为社会中最明显的现象,新的消费风气、时尚元素和享乐主义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蔓延,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奢侈之风开始盛行。“中国学者罗钢先生认为大众消费社会现象的真正出现大约在 1913 年,即以福特生产线的出现为标志.”[1]“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他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基于美国方式的新工业生活模式.
福特主义主要是指流水线作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工作组织,即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为主的工厂,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福特主义开启了新的生产阶段,标准化、规模化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与大规模的生产相对应的必然是大规模的消费,因此,消费社会的人们被无限的物品所包围,人们的行为、举止以及心理变化都会受到物的操纵。
“消费社会”概念的界定经历了列斐伏尔、德波和鲍里亚德等理论家的发展之后,更加完善和具体.列斐伏尔是法国的思想大师,他的在其代表作《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指出,他所处的这个时代,也就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人们已经被消费所控制,“消费者已经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符号 /物品上,自我认同成了符号认同,结果成了消费意识形态的认同.”[2]
在他看来,当时的人们把自己的感情灌注于物品上,用消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在他之后,法国学者德波用他的“景观社会”概念重新概括了当时人们对消费的痴迷和被物品的控制。在德波看来,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四五十年代西方的人们越来越受意象的控制.他所说的意象,是指那个年代大众媒介尤其是广告,会对人们消费的物品进行一个预先的宣传,这样消费者在进行消费之前,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意象,因此,与其说人们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如说是消费商品的意象.德波所提到的“景观社会”,就是消费社会。鲍德里亚的思想受到了德波的影响,他“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而消费社会的根本特征则是符号系统的形成”.[3]
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系统”就是德波所说的“意象”,他更加突出了符号价值的影响,认为商品已经在媒介的宣传下变成了记号、符号,人被商品所包围,但是商品已经不是被人所使用了,而是变成了供人游玩、发泄欲望的对象,这些商品形成了一个“物的体系”,这个体系控制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娱乐行为、文化行为等,人们在这万花筒般的符号面前失去了自我,神魂颠倒.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所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因为在消费时,符号能够让人们建构自己的身份,让人们有一种自己就是上帝的幻觉,让人们自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权利,并且在购买中得到了满足和享受.
人对物质的崇拜、物质对人的控制,被文学家乔艾斯这样写道:
“与文艺复兴运动一脉相承的物质主义,摧毁了人的精神功能,使人们无法进一步完善。”“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里化为一滴泪水!”[4]
现代社会中现代科技对人健康心灵的堵塞、物质文化对健康心灵的侵蚀,人的精神的失落、衰微越来越严重,曾有人作出这样的预言:新的世纪将是一个“精神障碍症大流行”的时代,“精神污染”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话题.“精神污染”这一概念出自比利时的生态学教授 P.迪威诺的作品《生态学概论》,他在书中强调人们变成了文明病的受害者,人像是被从地上连根拔起,丢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鲁枢元先生在《生态文艺学》中把现代人的精神病症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精神的“真空化”、行为的“无能化”、生活风格的“齐一化”、存在的“疏离化”、心灵的“拜物化”.精神的“真空化”体现在人们没有任何精神的支柱。当精神出现了真空,邪恶的东西就会填补那些空白,自戕、害人、邪教就会趁虚而入;行为的“无能化”即新的科学技术、玲琅满目的商品紧紧地控制住消费者的身体和思想,这些产品一方面施惠于人,但更多的方面是在剥夺着人,人越来越无能为力,但也越来越依赖,进而引发紧张感和焦虑感,人就像是被关在一个舒适的囹圄,画地为牢;生活风格的“齐一化”体现在人们放弃了个人的思考和个性的呈现,人们的全部业余生活被统一的文化观念、文化方式占领;存在的“疏离化”体现在人和他人的疏离、人和自然的疏离、人和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三个方面。现代人住在钢筋建造的房子里,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感受不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和满天繁星,喝的不是井水、泉水而是水壶煮的、饮水机烧的纯净水,穿的不是粗麻布衣而是尼龙、涤纶,出行不是驴、骡、马、牛而是汽车、地铁、高铁、飞机。这一系列与自然少有的亲近,造成了和自然的疏离。人和他人的疏离一方面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由书信传达变成了手机信息传达,以前人们在前街后院的聊天、玩耍被如今住宅区内的防盗铁门所隔绝.另一方面也是由社会间的“竞争”所造成的,时代发展越快,人们的竞争越激烈,拼搏、效率成为了人们片面追求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疏离在所难免.
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体现在人的自我认同和心灵稳定在强大的物欲面前被击地体无完肤,人们购买商品更多的不是购买使用价值,而是购买这个商品背后所传达的身份、地位,在购买中人们能够创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从而与他人进行一个地位高低的比较;心灵的“拜物化”是指现代社会中“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商家刺激消费、消费者过度购买,这种精神物欲化、心灵物质化使得人们的体验感悟、审美能力日渐退化,心灵生活、精神生活陷入灾难.
面对消费主义、消费社会对人的精神、心灵的侵蚀,文学艺术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该具体做些什么,来拯救人类失落的灵魂和精神?否则人类真的像海德格尔曾预言的那样,在原子弹和氢弹毁掉世界之前,人类已经在精神上先毁掉了自己.
3 生态文艺学对抗消费社会的出路。
人们对文学艺术有这样一个期许,即它的工具性、教育性、娱乐性等自然地被人们当做一种指引,并通过艺术来带领人们超越平庸,走向自由和崇高.
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改善地球生态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类破坏生态的行为很多都是因为人们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生存理念、价值观念,不管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消费主义的观点还是消费社会对人精神面貌的侵蚀,这些意识形态属于人的精神范畴,只有改变人类的精神取向,才能真正改变地球的生态状况。生态学和文艺学的结合旨在重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严肃面对人无穷尽的欲望和消费主义泛滥带来的恶果.就像鲁枢元先生曾经说过的:“文学艺术将为填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鸿沟,抚慰人与自然之间的创伤,开创新时代的和谐与均衡做出贡献,文学艺术也将在完善世界的同时完善自身.”[5]
生态文艺学对抗消费社会的出路,就体现在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互动中.
自然生态强调人作为自然生物群中的一分子、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与其他生物是环环相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这个链条中的其他生物遭到破坏时,整个生态就会失去平衡,进而会威胁到人类自生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强调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要抛掉过去人类把人的自身利益看作最高利益的错误想法,而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看作最高的价值,遵循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精神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鲁枢元先生对生态学的划分,如果说自然生态体现的是人和物、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的是人和他人的关系,那么精神生态体现的就是人和他自己的关系。精神生态研究的是人和他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它致力于解决人在这个环境中该如何控制越来越强的物欲、该如何减缓人的物化进程、该如何重拾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样的研究一方面涉及到精神主体方面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涉及到我们整个地球这个生态系统如何在精神变量的影响下,向着平衡、稳定的趋势演进。
本文认为自然生态和精神的互动一方面要求我们的生态文艺理论教育引导大众、引导人类正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带给人类的一系列副产品,正视这些副产品带给人类精神的侵蚀,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放弃“人类中心主义”一元论的想法,同时还要帮助人类走出消费社会对人的控制,让人类有所信仰、有所依靠,不把消费作为唯一的消遣方式和出路;另一方面也要求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栖居”是海格德尔存在主义学说中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国内的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海格德尔的这一学说,这些学者认为海格德尔的这个命题一方面阐明了人在这个世间存在的真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诗和文学艺术的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海格德尔在强调人栖居的环境的同时,还特别强调:
“栖居的基本特征乃是保护。”[6]这里所说的保护并不是采取物质性的手段和措施,而是一种精神性的保护,即尊重自然之所以是自然的根本属性.要让人类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自己,要尊重自己,就要尊重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维持精神世界的平静和祥和.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荷尔德林的一句诗歌,那么如何栖居才能是诗意的栖居?如何栖居才能重建人的精神世界?如何栖居才能抵制消费社会对人的侵蚀?
生态文艺学对抗消费社会可多从我国传统的古代文论中吸取精华,这些文论中有丰富的生态智慧,不管是心与物游、天人合一,还是万物群生、心斋坐忘,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资源,对于结构消费社会中人类的物欲、物化,都有有效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佛家文化等古代文论中有很多经典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互动的例子.
庄子所提倡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说的就是人融入自然之后,和天地之间的万物混为一体并与天地享受同流的自然、自由、自在之乐.
古人在与自然的感应、交流中生成诗意,那些只不过是最自然不过的树、草、花、鸟等自然景象在他们心中都能生成具有审美意象的意义,这种简单的人和自然的互动凸显的便是古人健康、完整、向上的精神生态。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儒释道的经典思想,追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抛开陈杂的欲望、观念之后与万物共生共荣,达到“和”的境界之后,体现的就是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互动。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人类的修行是为了去除外界欲望的遮蔽,重新挖掘人类内心的道德准则,进而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天。禅宗认为人性本来是佛性的,但是因痴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不能自拔而失掉了佛性。如果人类一旦领悟到所有的欲望、观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虚假的,最后就会达到成佛的境界。道家认为天、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但由于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人类丧失了自然的本性,违背了自然的原则之后,就变得和自然不协调了,只有“绝圣弃智”、解放人性、重归自然,才能重新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伦理观,更是一种生态观。
它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追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
我国古代的很多诗人都在作品中传达出在自然中享受宁静、享受心灵自由的飘荡的满足和自乐.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作者独自坐在山中,面对的是飞鸟、白云、山巅、峰峦,没有多余的外界干扰和世俗的陈杂,有的只是独坐的诗人和来去自由的飞鸟、流云。自然和主体在这片祥和、静谧中独立地存在,互不干扰、互补牵绊,在一往情深中相互关照、欣赏,这就是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互动。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化、人的物质化以及人类精神的空虚、迷茫等现象并不是不可解决,生态文艺学的兴起和完善,将慢慢地引导人们追求诗意的生活空间,从我国古代文论中吸取优秀的成果,超越物欲的诱惑,通过与自然的和解直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顺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互动.
参考文献:
[1][2][3]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60.660.661.
[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9.
[5]鲁枢元。走进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J].文学研究,2000(5):11.
[6]孙绍兴。海德格尔选集(下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