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当代音乐事业发展概述

发布时间:2017-03-15 09:31:16
   摘要: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西藏当代音乐事业发展逐渐繁荣兴盛, 得到空前的发展机遇。研究西藏当代音乐的发展历史, 能够较为客观地描述西藏当代音乐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展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社会主义新西藏音乐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西藏; 当代音乐; 音乐创作; 音乐机构; 音乐教育;
 
  
  西藏当代音乐的划分主要是参照西藏当代历史进行的分类, 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将西藏当代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时期:即和平解放时期 (1951-1959) 、民主革命时期 (1959-1965) 、文化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1966-1978) 、改革开放至今 (1978-) , 其中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包含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与改革开放准备时期。西藏当代音乐的发展应从“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解放昌都后, 在部队中产生了用藏族语言创作的《藏胞歌唱解放军》等歌曲”1作为当代音乐的开端, 为西藏当代音乐发展的道路开辟了一番新天地。同藏族几千年的传统音乐相比较, 西藏当代音乐无论是从音乐的审美、创作、研究乃至教育等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它代表着西藏当代音乐的一个新纪元, 标志着西藏当代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是西藏历史发展中的必然产物。
  
  1950年3月7日, 18军从四川出发进军西藏, 受到广大藏族群众的大力支持。“8月1日, 从西南进藏的中国人名解放军第18军, 动员由河南流落至陕西, 后又流落到成都的灾童豫剧学校绝大数演职人员参军, 组成了军部政治文工团, 随军进藏。10月19日, 解放军进入昌都, 昌都解放, 随军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共产党来了牡丹放》《歌唱二郎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藏胞歌唱解放军》等歌曲”2, 标志着西藏当代音乐的开端。
  
  一、和平解放时期
  
  1951年5月23日, 《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简称《十七条协议》) 在北京签订, 西藏和平解放。着名爱国诗人擦珠阿旺洛桑活佛创作了歌曲《西藏人民齐欢唱》, 表达了西藏地方上层拥护《十七条协议》的深切愿望。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当代音乐无论是从音乐创作、服务对象、音乐教育等各方面相比, 与解放前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旧西藏时期, 西藏只有一官方组织的宫廷乐舞‘嘎尔巴’队, 其人数也较少;另有民间音乐组织‘囊玛吉度’和各地方的民间藏戏队, 主要由民间艺人和乐手组成。从学校看, 解放前约有20所官办学校和90多所私塾, 但这些学校均未开设音乐课程”3.1951年, 西藏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昌都小学成立开学。1952年拉萨市第一小学成立, 1956年拉萨第一中学成立, 均开设了现代化的音乐课程实行每周一课时教学, 其学习目的主要以学习唱歌为主。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 相继组建了西藏工委文工团、西藏军区文工团、日喀则文工对和江孜、昌都、丁青办事处、塔工分工委及西藏豫剧团、秦剧团等文艺表演团体”4此时文工团仅仅是初具规模, 由于人数较少, 文工团 (队) 演员又是从当地民间艺人或爱好音乐的僧俗官员中选取, 故当时的文艺团体相对配置不够完善, 其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1952年2月, 西藏军区正式成立, 随之产生了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1953年1月拉萨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 (简称:青联会) 成立, 吸引了包括才旦卓玛、雪康索朗塔杰、边多等优秀的爱国青年人士参加, 同时还吸纳了西藏各阶层人士的加入。下半年, 涂清华、王蓉朝两位同志在林芝波密以当地民歌为基本素材, 编写了脍炙人口的歌曲《毛主席的光辉》, 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1954年, 西藏工委在原达赖文工团的基础上组建了“西藏歌舞团”, 成立赴内地演出, 创作及排练了, 如《羊卓嘎姆林》《蔚蓝的天空》《西藏:我们的家乡》和《格巴桑布》等反映和平解放为主题的大型歌舞。
  
  为填补本土音乐人才的匮乏现象, 自治区分别于1954-1958年间三次派遣人才赴内地学习, 为培养本土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培养了以才旦卓玛、白登朗吉、格桑达吉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1956年6月, 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文教处正式建立。其职责是在西藏工委及自治区筹委会的领导下, 管理西藏的文化教育事业, 并发展西藏的文化教育事业。从此, 西藏有了文艺的专门管理机构, 彻底结束了文艺事业长期无专门管理机构的历史, 从而使西藏当代文艺的发展开始有了组织保证”5.1957年8月, 文教处与卫生处合并, 成立了文教卫生处, 主管文化和卫生事业。1958年, 西藏歌舞团正式成立, 从组织建设等方面为西藏当代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 由于西藏的各项事宜基本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 当时的文艺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 无论是体裁、风格、目的等各方面都较为单一。但是, 此时由十八军文艺工作者以及音乐艺术家从内地带来的西方作曲技法和大量的中外乐器, 为当代西藏音乐的创作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主改革时期
  
  1959年3月10日, 西藏地方上层反动势力企图发动全面武装叛乱, 但以失败告终。3月22日, 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在西藏平息叛乱中实行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问题的指示 (草案) 》。3月23日, 拉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下设文教卫生处, 设立文化科, 专门负责管理文艺事业。3月28日, 国务院发布命令, 即日起解放西藏元地方政府, 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形式地方政府权力, 从此西藏迎来了民主改革, 标志着西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9月, 拉萨市委宣传部自治市区组织了近六十个单位的业余宣传队举行汇演, 此后拉萨东南西北城区业余宣传队相继成立。9月至10月初, 反映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大型歌舞《丰收之夜》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艺汇演, 取得圆满成功。”6“1960年初, 在原西藏歌舞团的基础上成立了西藏歌舞剧团, 下设歌舞、藏戏、话剧三个演出分团”7.1962年由白登朗吉创作的笛子独奏曲《春到拉萨》公开演出, 标志做西藏当代本土器乐曲的萌芽。1963年, 举办了全区首届群众文艺汇演, 创作了《洗衣歌》《逛新城》《欢庆丰收》等曲目, 通过演出, 检验了西藏群众文艺的现状, 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群众文艺事业的进一步繁荣。“1964至1965年间, 西藏自治区组建的第一文化工作对深入林芝、察隅、泽当等门巴、珞巴聚集区, 收集和挖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素材, 并且认真地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了热巴舞、鼓舞、珞巴与门巴歌舞等各种形式的歌舞”8.1965年, “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下, 集中学习了藏文与藏族音乐舞蹈的一大批艺术家, 与培养的本地艺术家一起, 创作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翻身农奴向太阳》。4月6日, 西藏军区文工团以‘西藏歌舞团’的名义应邀前往尼泊尔进行友好访问演出, 同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9.民主改革以来, 西藏建立了专门的文艺事业管理机构、文艺团体、学校等, 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和本土艺术人才, 为当代音乐事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帮助, 为当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1966-1976年, 我国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艺术事业迎来了低谷期。由于西藏地处祖国边疆地区, 虽然受到一定影响, 但是相比而言不是特别严重, 此时的艺术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1971-1972年, 日喀则、昌都、那曲地区文工团相继成立。1971年底, 中央民族学院恢复招生上课, 西藏派遣了大量的音乐与舞蹈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去进行学习。1972年,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和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分别发行了汉、藏文版本《西藏革命歌曲选》, 选编了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 广大音乐爱好者与文艺工作者以歌毛主席、歌颂党、歌颂人民解放军、歌唱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题材的革命歌曲。如:《毛主席的光辉》《在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向太阳》《洗衣歌》《逛新城》《叫我们怎么不歌唱》《美丽的西藏, 可爱的家乡》等脍炙人口的歌曲。1974-1976年, 江孜、堆龙德庆县、山南贡嘎县等地的“乌兰牧骑”宣传队相继成立。1975年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和西藏师范学校政治语文革命文艺班先后成立, 填补了西藏本土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1976年, “四人帮”被彻底粉碎,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国家的各项政策逐步回到正轨。同年, 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合编的歌曲集《毛主席光辉照西藏》正式出版, 该书展示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来, 自治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为走过的光辉战斗历程, 是作曲家们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重要结晶。
  
  “1977年5月, 西藏歌舞团参加了中国广州春季交易会演出, 其独特的风格与表演形式, 在当时引起了轰动”10.“1978年4月, 拉萨市群艺馆成立。8月, 自治区歌舞团赴北欧瑞典、挪威、芬兰等5国的36座城市进行演出, 深受欢迎。”11同年, 西藏师范学院政治语文系革命文艺班成立, 下设文体系, 当时的教学主要靠援藏教师来完成。
  
  四、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40年来, 西藏当代文化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重视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文化艺术工作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音乐事业蓬勃发展, 涌现出了以罗念一、时乐蒙、涂青华、白登朗吉、格桑达吉、边多、才旦卓玛、格来、格桑曲杰、强巴扎西、曲根、仁青、美朗多吉、多吉次仁、洛桑三旦、马阿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音乐家。
  
  1978年12月,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方针, 认真总结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要错误, 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新的春天。同年, 由作曲家罗念一创作的管弦乐《西藏组曲---献给我的第二故乡》经过多次修改后创作完成。1979年, 西藏自治区文化局举办了全区“第四届专业文艺汇演”.1980年, 3月14至15日, 中央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藏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5月15日至6月3日, 西藏自治区召开了第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相关精神。6月, 在山南原乌兰牧骑文艺演出队的基础上, 建立了山南群众艺术馆。9月1日, 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在拉萨成立, 招收了首届表演专业中专学生。该校成立以来为西藏当代音乐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大部分学生成为了当代音乐事业的中流砥柱, 其中包括:觉嘎、米玛洛桑、洛桑曲尼、更堆培杰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
  
  80年代初期, 通俗歌曲席卷大陆, 与此同时西藏地区也受到了该思潮的一系列影响, 开始滋生了西藏本土的通俗歌曲。1981年, 由格桑达吉与范上娥共同创作的《雪山春晓》发行。同年, 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与中国音乐与舞蹈家学会西藏分会相继成立。“10月, 西藏自治区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标志着西藏当代音乐事业的发展正逐步走向繁荣。1983年年初,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文化厅组建了艺术研究室, 主要负责完成国家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的集成工作。在此基础上, 《西藏歌舞》刊物在上一年“试刊”基础上正式公开发行。1984年初, 由区内第一代藏族作曲家白登朗吉和格桑达吉创作的大型民族歌舞《热巴情》在北京演出。“2月27至28日, 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提出要尊重和继承西藏固有的优良传统, 大力发展藏族语言、文学、史学、艺术、医学事业等, 建设具有西藏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210月, 由白登朗吉和边多主编的《西藏创作歌曲选》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公开发行。庆祝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以来, 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在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过程中所所取得的成就, 鼓励西藏人民团结奋进、继往开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不断努力。“1985年4月, 《西藏歌舞》编辑部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举办了首届‘珠穆朗玛’优秀歌曲评选活动。5月, 自治区文化局与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合作录制了第一套盒式磁带, 出版发行了西藏歌曲集。着名歌唱家才旦卓玛在新建的拉萨剧院举办了‘才旦卓玛演唱音乐会’个人独唱音乐会。”13编辑部还出版了歌词副刊《雪山词林》, 均为内部资。1986年4月, 着名作曲家白登朗吉创作的歌曲《雪山情》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发行;同年创办了《艺研动态》, 当时主要以报道抢救集成为主, 1987年经批准更名为《西藏艺术研究》, 为研究西藏文化艺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在国内藏文化研究中影响深远。1988年, 藏族器乐组曲《雪域大法会》全区举办了“首届民族乐器演奏和专业声乐比赛”.1989年, 才旦卓玛获得首届“金唱片”奖。
  
  1992年6月, 藏族着名音乐家雪康索朗塔杰编写的《歌舞概论》正式发行。“为繁荣文艺创作,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1993年起山南、拉萨、那曲等地建立了各地市文联与文艺家协会, 进一步增强了西藏文艺事业发展的实力”.这些团体的成立, 为当代西藏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为后续的音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艺研究所毛继增制作并撰稿的激光唱片《西藏音乐纪实》由台湾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14着名作曲家罗念一《洗衣歌---罗念一创作歌曲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发行, 其着作中包含了《洗衣歌》《美丽西藏》《唱给母亲》《心愿的歌声》《阿哥, 你何须说》《阿妈, 你不要远送》《姑娘达瓦卓玛》《赤河乡情》《雪域之恋》九个部分。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 由自治区歌舞团作曲家格桑达吉、格来、边洛、索玛尼、洛桑三旦等创作大型歌舞音乐《回归颂》公开演出。同年, 西藏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电声乐队“紫外线乐队”成立, 并于年底成功举办了首场音乐会, 其主要以翻唱内地歌曲与原创歌曲相结合为主。1999年2月, 西藏少儿艺术团更名为雪莲花艺术团, 少儿艺术团的成立将西藏少儿音乐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峰。
  
  21世纪初, 首支以藏族母语为创作基础的乐队“天杵乐队”成立, 西藏电声乐开始出现了一个高峰期。之后, PUNK、羚羊角、九眼石、�I卫五颜等一系列乐队相继成立。2000年西藏第一个民办琴行正式成立, 标志着西藏社会音乐培训事业的开端。2002年, 西藏各地市共命名19个自治区级民间艺术乡。同年, 西藏爱乐乐团正式成立, 西藏大学艺术系 (藏族音乐) 硕士学位点得到国务院批准。2003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与自治区音乐家协会编写了《唱给太阳的各》一书, 这里面的给内容, 展望了和平解放以来60余年的成果, 作曲家门创作了大批优秀的金典歌曲,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浓郁的民族风格, 是当代西藏一个时代的艺术象征。2009年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创作的大型歌舞《天上西藏》成功演出。2010年由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制作的《净土音乐---美丽琴韵 (CD) 》于拉萨公开发行。2013年西藏自治区喜迎“十八大”文艺晚会《雪域颂歌》成功举办, 才旦卓玛、多吉次仁、格桑曲珍、丹增等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参加。
  
  五、结语
  
  西藏当代音乐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前行, 在发展中不断进步。对当代音乐的研究有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能够进一步探索民族文化的价值。有助于音乐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不断的创新与进步, 为当代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生机, 为当代西藏音乐事业的发展再创辉煌。
  
  注释
  
  1米玛洛桑:《论西藏当代音乐事业的发展特征》, 《中国藏学》, 2007年第3期, 第81页。  
  2[6][7]米玛洛桑:《西藏当代音乐史论》,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4年。  
  3米玛洛桑:《论西藏当代音乐事业的发展特征》, 《中国藏学》, 2007年第3期。  
  4米玛洛桑:《论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音乐创作及其特点》, 《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年第4期。  
  5拉巴平措, 陈庆英:《西藏通史 (当代卷II) 》,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5年。  
  6[12]刘志群:《<西藏自治区志·文艺志>大事记》, 《西藏艺术研究》, 2000年第1期。  
  7米玛洛桑:《西藏当代音乐史论》, 第35页。  
  8见《西藏艺术研究》, 2000年第1期。  
  9米玛洛桑:《西藏当代音乐史论》, 第55页。  
  10瑞央:《信息情报》, 《西藏歌舞》, 1985年第3期。  
  11达·雪娟:《情报信息:CD<西藏音乐纪实>系列》, 《西藏艺术研究》, 1996年第1期。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