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或叶斑病,由丁香假单胞番茄致病变种引起,是一种严重为害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世界性病害,自1933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已经在欧美31个国家有发生报道,可造成5%~75%的产量损失。该病在我国吉林长春、辽宁新民、黑龙江牡丹江、河北唐山、天津、甘肃张掖、新疆昌吉等地有发生报道。近年来,该病不仅在北方设施保护地有发病加重趋势,而且在南方露地也接连发生,对我国的番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田阳县地处广西西部及右江河谷,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地势平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22.1℃,年均降雨量为1053~1100mm,无霜期长达356d,为是我国重要的番茄“南菜北运”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年种植面积达1.2万hm².2015年,在田阳县百育镇、田州镇、头塘镇、那坡镇,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大面积发生,番茄茎秆、果柄出现片状油渍状变黑的症状,当地农民俗称“机油病”,导致番茄植株生长迟滞,果实变小、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给当地番茄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秆和果实,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叶片染病,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逐步向植株上部蔓延,初期会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四周常伴有黄色晕圈,后期严重时产生穿孔;茎秆感病,初期会出现很多水渍状褐色小圆点斑,后期严重时病斑很快连成片状,颜色加深或变黑,呈油渍状,田阳种植户俗称“机油病”.果实染病,初期幼嫩果实的小斑点稍稍隆起,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成熟期,病斑附近果肉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2发生特点
2.1种子带菌是主要初侵染源
种子带菌是番茄细菌性斑疹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据调查,田阳县无番茄育种习惯,当地主要种植的番茄品种多数来自国外或省外,这就让病原菌传播有了可乘之机。病原菌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即可发病,之后传入大田。田间发病后,病原细菌通过雨水飞溅、雨露或喷灌等传染途径,在植株表面具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从植株自然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寄主的薄壁组织细胞间隙繁殖蔓延,破坏寄主细胞并进入细胞内,在田间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加重为害。此外病原菌也可在番茄植株、种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2.2低温、高湿容易发病
2015年秋冬季,田阳县长期低温多雾,这是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发病严重的重要原因。其病原菌喜低温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8~28℃;最适发病环境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植株表面有水滴或湿润状态,是导致发病的重要条件。该病菌在番茄开花至直径3cm的幼果期最容易侵染发病,通常发病潜育期7~15d,15℃以下、30℃以上温度基本不发病。
2.3常与番茄晚疫病同期发生
在田阳县,由于秋冬季温度低、湿度大,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和晚疫病常常同期发生,而这两种病害为害茎秆时,症状又很相似,容易被种植户误判。调查发现,其共同点是这两种病害都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两者茎秆会出现成片黄褐色或黑色油渍状病斑。不同点是:湿度大时,番茄晚疫病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层,晚疫病严重时病斑部位收缩、萎蔫、干枯,而“机油病”病斑上不产生灰白色霉层,病斑部位不会缢缩。
3综合防治
3.1加强检疫
通过严格加强番茄种子产地、调运检疫,严防带菌种子、种苗进入无病区,可有效控制病原菌随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
3.2选育抗病品种
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番茄斑疹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20世纪80、90年代,国外就相继定位了抗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基因Pto1、Pto2、Pto3、Pto4,并将这些基因应用于番茄抗病育种中,目前国内已经在开展Pto基因抗病育种研究。
3.3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预防番茄细菌性斑疹病最简便易行的方法。通常种子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温汤浸种:用55℃温水浸种,不断搅动,并加热水保持恒温30min,然后加入冷水使水温降至30℃以下,再浸泡6~8h后,捞出种子洗净催芽。二是药剂浸种:用50℃温水浸种25min,或用0.8%醋酸溶液浸种18h,或用5%盐酸浸种5~10h,或用1.05%次氯酸钠浸种20~30min,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稍晾干后再催芽,可有效减少种子上的病原菌基数。
3.4农业防治措施
3.4.1轮作倒茬
建议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作物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3.4.2栽培管理
定植后田间开好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合理密植,适时打开风口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浇水要用清洁的水源。发病初期及时整枝打叉,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保护地灌水闷棚,高温高湿可促使残余组织的分解和腐烂,降低病原菌的存活率,减少再侵染菌源。
3.5化学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30%琥珀肥酸酮(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800倍液,或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研究表明,春雷霉素与噻霉酮(1:1)混剂,田间防治效果显着高于单剂。每隔7~10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雨后要及时补喷农药,喷雾要求叶片上下和植株表面药液均匀周到,药液分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