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它对学术研究带来了包括资料存储获取、研究思维、选题方式、支撑平台等一系列的改变,也促进学术成果生产和学术圈子的交流,还带来了史料革命。史学工作者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和严谨缜密的学术态度,合理、正确利用互联网来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史学工作者;史学研究;转变。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平台。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生产,必然和前互联网时代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便利快捷和急进浮躁俱在,遍地金子与泥沙俱下并存,现在的史学工作者虽然一般都熟悉电脑和互联网,懂得使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来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服务,但可能因为心态不够平和,在使用互联网进行研究的同时,难免会有所困惑徘徊,所以应该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勇于直面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与时俱进的学术心态。
一、正视和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载体和大众传媒,比以往任何一种通讯媒体的发展都要快。互联网出现以后,呈现出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发展迅猛,二是信息大爆炸,三是不断创新,互联网正在不断改变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潮流。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和分享信息,实现“沟通零距离”,各种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社会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专业,在前互联网时代,历史学者基本都是一头扎进故纸堆里,用的是“剪刀 浆糊 卡片”的个体手工生产模式,然而,在汹涌澎湃的互联网潮流面前,历史学者们应该如何面对和抉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据说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历史学者坚守着传统,拒绝电子书、电子档案资料,拒绝电脑和网络,毅然地坚守着纸质书籍,坚持手写,甚至还坚持抄卡片,坚守着一切的传统。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因为他们固守着历史研究这片最古老的净土,他们用敬畏之心对待历史,用谨慎的治学态度对待互联网,他们是有着自己的原则,有着自己最原始、最纯洁的理想的人,很值得尊重。也有的学者,一说到互联网,就很自然地和抄袭、造假、不可靠联系。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和自由,但应该更清楚认识到,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一种先进的模式,作为工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使用者,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应该看到互联网巨大的优势,怀着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去看待、去接纳它,让这个先进的工具更好地帮助进行学术研究。作为史学工作者,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先进工具的巨大优势,认识到互联网潮流和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正确看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快赶上时代的步伐,充分、科学、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及时拥抱互联网,做到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个人的历史研究有机结合,让互联网为己所用,物尽其用,让自己的学术研究走得更快、更高、更宽、更远。
二、在改变中改变自己。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研究也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无论是研究资料还是研究方法,史学工作者应该在一系列的改变中改变自己,更好地适应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研究。现列举几点如下:
1.资料存储和获取方式改变。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学者的资料主要是纸质书本和档案等,还有本身埋头苦读和勤奋做记录的笔记和资料卡等,基本都是纸质的材料,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资料(电子文档),进行分类归档存储到自己的电脑、移动存储设备或网络上,随时随地可以打开使用,研究工作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资料携带或存放不便的影响[1].在获取途径上,不再局限于图书馆、档案馆,依靠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资源数据库等,可以快速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让自己的研究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到学术研究上,而不是耗费在获取资料上。
但是,互联网上唾手可得的、快捷获取而来的资料,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证,可能是良莠不齐,甚至有谬误的。
对待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料,同样应该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谨慎使用。
2.研究思维和选题方式的改变。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人们的阅读范围有限,学者的研究思维往往会局限在有限的材料里,可以说是一种“小思维”,学术圈子也相对封闭,学者们对外部的研究成果不一定清楚,导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所处的位置认识不足,学术课题和研究视野相对狭隘。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文献给予了学者足够的材料支撑,开放式的学术环境也让各个研究圈子有更多的交流,学者可以以一种“大思维”来进行研究,从而使其学术成果起点和层次都较高。在选题方面,前互联网时代的学者选题往往靠其阅读来了解学术动态和研究动向,决定选题,但一个人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这样就难以避免选题的重复性,导致研究重复、资源浪费和创新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学者选题将不但依靠阅读的深度,而且更重要的是阅读的广度。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多地了解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选题,保证选题的独创性,避免重复研究,保证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3.支撑平台和文章载体的改变。
在前互联网时代,研究的支撑平台一般是图书馆、档案馆等硬支撑,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硬件设施是不同的[1].在互联网时代,研究的支撑平台变成了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资源数据库等,不同地区获取资料的差距明显缩小了,只要一台联网的电脑,即可较为容易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有了互联网这种软支撑平台,学术研究变得更为轻松和省时,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思考研究,而不是费尽心思获得资料。基于互联网这种软支撑平台,大量的电子文档、电子期刊和书籍也不断地大量涌现,文档的载体不再局限于纸质[2].
4.其他改变。
互联网还将改变检验资料和学术成果的真伪,基于大数据的检验真伪和查重检测系统,有力地遏制学术不端和抄袭造假的不良风气。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学术圈子模式,促进不同学术圈子的交流和融合,“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另外,草根史学(大众史学)的兴起也非常值得关注,如《百家讲坛》《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3].所有这些改变,促使学术研究和学术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三、史料革命中的抉择。
客观来说,互联网确实带来了一场学术研究的革命。简便快捷、省时高效,是互联网最大的优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批量”生产学术成果、滥竽充数、抄袭造假,甚至完全不懂学术的人,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上已有的丰富学术资料和成果,以东抄西拼的“制作方式”,凑出一篇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导致“伪学术”泛滥,学术成果缺乏应有的学术权威和学术尊严。
单就历史学研究来说,互联网带来了一场“史料革命”,互联网上海量的资料让充分地占有史料,甚至“穷尽史料”成为了现实。无论哪一家史学流派,都强调史料的重要性。有一种说法,史料就是历史学,历史研究应该最大限度地充分占有史料,全面占有史料。着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就提出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可见史料的重要性。欧美、日本等国外学者的学术着作,往往在点或局部的研究上,资料的把握非常全面[4].这些国外学者凭着他们的专注,在一个很小、很不起眼的题目上,穷尽一切史料,令人敬佩。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穷尽史料只能说是史学家的一种期望,但互联网的出现,让这种期望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不但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而且随着网络的日渐发达,大量没有功利心的网友、全世界的公私收藏家、甚至一些旧书店、拍卖行,都把自己的独家资料、珍藏原本在互联网上发布出来,这些原本、古籍出于保护或者利益等种种原因,原本很难看到的,但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流通性,已经能得多相当多的、原来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了。
今天能掌握到的史料是任何时代的前人所不能及的[4].如果不充分利用互联网,就很难说是穷尽了史料,充分占有了史料。网络上的资料虽然丰富,但良莠不齐,无形中加大了甄别真假史料的难度,而且海量的史料也增加了处理的时间,史学工作者应该保持严谨缜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才能学有所成,做出成绩。
四、结语。
应该正视和拥抱网络,让它为史学研究服务,如果不去利用网络,会漏过很多好的史料,也会错过很多机会。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电子文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靠有限的纸质文献去做学问。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任何先进的技术,毕竟只是一种工具,终究不能取代人脑。既要充分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帮助进行史学研究,同时又要克服对互联网过于依赖的思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有正确的心态和指导思想,在坚持开放、包容、积极参与和互动的正确态度下,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严谨性,保留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合格的史学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古金.“互联网 ”时代的学术生产[J].社会观察,2015(7).
[2]周兵.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3(5).
[3]李剑鸣.“网络史学”的神话与实际[J].史学理论研究,2011(4).
[4]马勇.互联网时代历史研究与书写[J].博览群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