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着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说:“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特定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建筑将光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光影变化,反映着光与建筑的完美交融。光是视觉感知的基础,没有光就没有影,视觉也无从谈起,光影不是孤立的显现,而是互为衬托。光影是建筑空间设计环节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空间设计中的光影的设计是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因素,是以光影形态来传达的。
关键词:光影;建筑;形态
一、光影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利用光影营造富有情感的建筑空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手段。光的存在使建筑空间内物质形态的表现和关联情感的实现成为可能,光不单停留在显现物体,其空间视觉不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镜像,而是对空间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光不是表现的目的,在反对那些传统静止的、封闭的建筑空间的同时,更需推崇空间的运动性、关联性、动感性的心理反应。建筑不仅是为人类提供栖息的物质外壳,建筑用材也不仅是实现建筑容器的物质手段,而是利用光影来融合空间中的各种因素,赋予建筑和空间以生命,深入体现空间的人性化原则。
二、光影影响人的心理
光是人类生存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光影影响到了人们的心理变化,当室内空间幽暗时,人们会形成收缩、紧张、肃穆、压抑、和恐惧感的心里。反之,人们会形成舒畅、开敞、放松和光明感的心的变化还会是人产生冷、暖的心理感受。
创造不同的空间应具有不同的表情,这是由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所决定的。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就要有相应气氛的空间支持, 如果空间氛围与活动性质错位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妨碍活动的顺利进行。人的活动是多面的,空间性格也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
三、光影的作用
1.塑造形象。恰如其分的光环境设计,能够起到突出主题、烘托气氛的效果。环境中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正确地对光进行设计(指光量,光的性质和方向)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艺术效果,反之则导致形象平淡或歪曲。再者,环境常因为光源的变化而迥然不同,许多色调在白天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若没有适当的照明则显得黯淡无光。因此,光塑造形象渲染气氛,光的构成作为设计语言,使我们能够显而易见地感受到环境传达的有效信息。
2.建构空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光影的空间才是实体空间作为视觉设计的真正目的,而实体的构筑只是一种准备和前提。光环境空间依附在实体空间,并游离于实在空间。贝聿铭设计的达拉斯音乐厅侧厅,采用钢架和玻璃形成维护界面,钢架呈扇形状发散,仿贝壳的肌理特征有规律重复,空间明和暗的差异自然地形成室内外不同空间划分的心理暗示。光的微妙的强弱变化造就空间的层次感。光可以被“裁剪”成多种形状,或点或绒或面,光的边缘则可虚可硬主要取决于受光面的形状,如对于低矮冗长的空间,设计师通过大量用光,将其设计成了一个光的环境,空间得到精致处理,从另一空间观察,呈现明亮、有趣的天地,而非简单地承担使用功能的空间。
3.渲染气氛。晴空万里,细雨连绵,不同的环境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这当中光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在商业环境中的光环境有其独特的功能要求。摄人心魄的商品因为在聚光灯下才会散发其特有的奇妙感觉,出色的商业空间照明能增强商业品牌的个性气质,烘托商品的文化形象。
4.突出重点。重点突出是建筑空间光环境气氛表达成败的关键。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而落入平庸。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是艺术形式中的规律的法则。光和影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性质的艺术,生动的光影效果丰富空间,即可表现光为主,也可表现影为主,或者光影同时表现。强化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实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光突出重点作用具有引导性。当阳光透过树梢,地面洒下一片光斑,疏疏密密随风变幻,这种艺术魅力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5.装饰环境。光和影编织的图案,给环境增添了幻影的色彩。光通过影对质感肌理的材料表现的强化的装饰效果,如光与彩色玻璃的配合几乎可使任何色彩和花纹表现其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光洁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产生的晶莹光辉,光有节奏的动态变化。灯具的优美造型都是装饰环境的宝贵元素,引人入胜的艺术焦点。
四、结语
总的来说,“光影”作为设计要素之一,将走进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溶入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脑海。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提高,技术进步,光影将以人文思想作为设计理念,丰富的照明手段将创造新颖的光影设计;对建筑空间的感受是与人们的精神、心理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光作为一种自然元素和生命的源泉,更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戴志中,蒋珂,卢昕.建筑要素表现丛书 EBE 光与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毛白涸.光与空间[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12).
[3]田鲁.光环境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建国.光、空间与形式[J].建筑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