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运输结构; 演变特点;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客运量; 货运量;
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我国交通运输经过长期的发展进步,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为基础的功能完整、结构层次分明的体系。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结构之一,通过对我国过去的运输结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找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因素对运输结构的影响,不仅能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为我国构建合理的交通运输结构提供借鉴,保证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因此对运输结构进行分析、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运输结构的演变特点及动因分析
1. 运输结构演变特点
(1)运力结构演变特点。(1)在旅客运输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1949—2018年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客运量增长率总体上都保持增长趋势,其中,公路和民航运输的客运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水运客运量年平均增长率最小。在建国初期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两个时期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平均增长率较大,经济发展对旅客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自1949年以来,我国各种客运方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公路发展最快,在短短的70年中客运量增长了1 966倍,其次是民航、铁路和水运。图1为建国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的分担情况。可以看出,在建国初期我国以铁路客运为主要旅客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占据了75.19%的客运市场份额,公路、民航和水运发展较落后,在旅客运输中所占份额较少。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客运量的分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公路客运量大幅增长,公路客运量分担率由1949年的13.21%增加到2018年的93.51%,超过铁路客运成为我国主要的客运方式。铁路和水运的客运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在客运总量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客运分担率呈下降趋势。由于铁路客运的规模基数大,客运量相对于水运和航空而言大得多,因此铁路客运在旅客运输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在选择出行时对运输服务的时间、速度还有舒适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了航空客运在客运市场的比重增大。而水上客运则由于其航行速度还有航道限制的因素影响,水上客运的分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客运中的份额减少。(2)在货物运输方面。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货物运输结构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5种货运方式的货运量年平均增长率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在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公路运输货运量为79.63百万吨,到2018年底达到31 884.75百万吨,短短几十年内公路货运量增长了近400倍。铁路、水上货运由于其单位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小等一系列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货物运输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5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年平均增长率在建国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比较大,而中间时期增长缓慢。这与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
表1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及客运量年平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于《中国交通年鉴》
图1 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分担率
表2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及货运量年平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于《中国交通年鉴》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公路货运量的分担率增长较快,从1949年的49.47%增长到2018年的77.78%。管道运输在运送石油和石油产品等液体及气体货物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铁路和水上运输虽然在货运量上增长较快,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其在整个社会中货物运输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公路货运实现了较快的发展,而其他4种货运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相对公路运输而言比较缓慢。从5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分担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结构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粗放型工业结构时期,工业生产需要解决大量的原料、燃料以及原材料的长距离、低成本运输,而铁路和水运的技术经济特征正好与这些相符合,使得在粗放型工业时期,铁路和水上运输占据重要地位。在集约生产时期,工业主要以机电及化工为主,社会对运输的需求出现多样化,需要更迅速、更方便、更完善的运输网,以满足多方面的运输需求,公路货物运输也就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主要地位。
图2 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分担率
(2)运网结构演变特点。表3为1949—2018年我国5种运输方式线路长度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长度都是增加的。其中,民航发展最快,由建国初期基本没有航线到837.98万公里航线,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其次是公路网建设,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长到2018年的484.65万公里,平均每年增加6.81万公里,基本覆盖中国所有的建制村。铁路在过去几十年内增长6倍,内河航线增长1.73倍,管道运输实现了从无到9.01万公里的发展。
在各种运输方式质量建设上,铁路线路中电气化里程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电气化里程占铁路营业总里程的70.22%。在速度方面,中国高铁里程达到10 000公里,占世界总长度的近一半,稳居世界第一位。公路方面,截至2018年底,我国高速公里里程达14.26万公里,从无到有,位居世界前列。在航空运输中国际航线里程不断增加,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沟通日益频繁,反映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凸显出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 我国运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大工业时期的到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了支撑经济的繁荣,大量的港口、铁路、机场、公路建设起来,一批批汽车、列车还有飞机涌上运输线,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网络迅速建立起来。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综合交通运输应运而生并得到迅猛发展。在后工业化阶段,人们对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运量更大、时间更短、更舒适、更安全,为了降低存储成本有的厂家还希望能实现零库存等等,这些无不引导交通运输往高速化、大型化、自动化以及低碳化方向发展,促进了运输结构的演变。
表3 1949—2018年我国运输线路长度
数据来源于《中国交通年鉴》
(2)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运输结构演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是密不可分的。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新的运输方式的诞生,而一种新的运输方式的产生会使整个社会的运输结构产生重大的调整。由于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技术经济特征,任何新的运输方式的产生很难完全替代某种旧的运输方式,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以前的运输方式产生一定影响,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呈现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局面。科学技术还能加快现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以及其它高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如飞机的大型化,火车的电气化、高速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等。科技的进步使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动力,对运输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3)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政策、资源开发计划和利用政策、外资政策、环境生态保护政策等在一定层面上指引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高速公路网、航空网、铁路网十分密集,功能日趋完善。
二、未来十年我国运输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1. 在在运运力力结结构构上上
(1)旅客运输方面。随着劳动的时间价值的增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更多地体现在质量的增长上,公路客运的灵活方便、范围广和航空运输的快捷、安全、舒适的经济特点,使得公路和航空客运在未来十年中在客运市场的比重不断增大,公路运输将在客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航空客运也将继续迅猛发展。
(2)货物运输方面。我国正在逐步进入大工业化时期,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原料及原材料的需求保持持续增长。公路运输将在货物的周转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保证国家工业体系的运转通畅,高等级公路将成为时代干线,成为运输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铁路和水上货运则由于其运量大、成本低、能源消耗少的特点在货物运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在运网结构上
5种运输方式在我国东西部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航空网纵横交错,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注重各种运输方式的质量等级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衔接,重点对运网结构进行优化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在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需要大量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要更加侧重于大宗货物运输的网络建设。
3. 在节能减排上
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石油资源十分缺乏,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其面对的能源竞争压力将更加突出。交通运输污染是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交通运输业实行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因此未来十年我国还应大力发展低碳绿色交通,国家应制定一系列低碳绿色交通的发展政策,并在财政资金上予以直接扶持。
三、结语
我国交通运输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着运输方式间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困境,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仍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运输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其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预测未来我国运输结构的演变趋势,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