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宁县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优势,以国家农业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辖区内农业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探索建莲和黄花梨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农民增收双引擎:建莲种植与黄花梨种植
据文献记载,建宁县种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 921年,五代梁龙德初,金铙山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为建宁八景之一)。清代,建宁白莲已名闻遐迩,尤以产于西门外池的“西门莲”为莲之上品,自古属朝廷贡莲。建莲外观粒大饱满、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具有稍炖即熟、久煮不散、汤汁清甜、香醇爽口、营养丰富的特点,放入冲进开水的保温瓶中,半小时就熟,深受人们珍爱。
相对于建莲种植而言,建宁黄花梨种植的历史就晚得多了。1970 年代初,黄花梨以其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被引进到建宁推广种植,这里也因此成为我国南方梨重点产区之一。建宁黄花梨成熟期为 7 月中、下旬,果大心小,可食率达 87.83%,单果重 200 克以上,最大的可达 500 克,果实呈圆锥形,表皮光滑呈黄褐色、果肉洁白、质地细脆、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品质上等,是消暑佳果。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提高,建莲和黄花梨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引擎。近年来,全县莲子面积稳定在 5 万亩左右,年产干莲 3600 吨以上,年产值达4 亿元。黄花梨种植面积稳定在 12万亩左右,年产量达 7.5 万吨,年产值达 1.5 亿元。
做大做强两途径:标准化生产与品牌战略
建莲与黄花梨种植并非一帆风顺,与其它农作物一样同样受到果型小、产量低、品质次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主要是农户种植随意、管理粗放等行为所导致,这种无规则粗放型的种植管理模式还导致莲田和果园的抗灾担风险能力低、果品农残超标、市场认可度低等后果,直接反映在产品价格长期在低质低价中徘徊,种植效益低,制约了建莲与黄花梨产业的发展。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建宁县依托“建宁县莲子科学研究所”和“建宁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等技术机构,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从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多方面开展探索研究。在种植上,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始,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引领广大农户进行规范化种植和日常生产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激励企业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品牌,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建莲省级标准化综合生产示范区”“黄花梨省级标准化综合生产示范区”和“建莲国家标准化综合生产示范区”建设,通过制定实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建莲》和地方标准《建莲标准综合体》《子莲种质资源繁育规范》《建宁黄花梨标准综合体》等一系列标准,极大地提升了建莲和黄花梨的质量。建莲和黄花梨双双还获得了“福建名牌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称号,并分别于 2006 年、2010 年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宁县也先后获得“中国建莲之乡”(1995 年)和“中国黄花梨之乡”(2001 年)的称号。
质量的提升,使得建莲和黄花梨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提高了建宁特产的知名度。建莲(干莲)价格一路上扬,每公斤单价从最早前的 10 多元到本世纪初的 40 多元直至目前的 90 多元;黄花梨成品合格率达 85% 以上,优质果占 60%,成品次果率的显着下降有效提高了黄花梨的平均价格,每公斤均价从原来的1.2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元多。
做好做实两步骤:示范拓展与产业延伸
除了建莲和黄花梨的标准化规范种植,建宁县开始探索在更大更广泛的领域导入“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模式。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市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农业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建宁)建设项目”于 2013 年底落户建宁。该项目把建宁县的建莲、黄花梨(水果)、水稻制种、无患子四大主导产业纳入其中,并拓展至烟草、食用菌、笋竹等产业,几乎覆盖了全县主要的农林产业。
在开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同时,建宁县还注重将标准化从田间生产向加工销售领域延伸,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追求产品的高附加值,让“建宁特色产品”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文鑫莲业的婴儿莲子米粉,闽江源绿田的莲心雪、莲籽露、速冻鲜莲、荷叶凉茶等,一直都是市场旺销产品,兴辉食品研发的“黄花梨果脯”已行销市场,福鑫莲业利用“黄花梨保鲜”专利技术生产“建宁黄花梨”,将使黄花梨的保鲜期从不足五天延长至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