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11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 对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指导;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 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syndrome scale, PANSS) 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 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 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治疗前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治疗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功能、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康复;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Soc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ocial function.MethodsA total of 112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and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psychiatric treatment and nursing strategy.Then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Ater 2 months' treatment, comparison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core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 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ale (SDS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2 months' treatment, the total PANSSP score and the scores of other item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P <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total SDSS score and the scores of other items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otal SDSS score and the scores of other item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ose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help improve the recovery effect of schizophrenia vocational ability, social skills, family functioning, life skills and other aspects of rehabilitation.
Keyword:evidence-based nursing;schizophrenia;social function;recovery;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程迁延、具有逐渐衰退倾向的慢性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社会功能下降, 生活自理能力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传统的精神科护理模式也无法满足精神病患者对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服务的需求, 不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1-2]。为减轻患者的精神残疾, 促进其回归社会, 我们开展了针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 并进行了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来院就诊的住院患者。入组标准: (1) 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2) 排除其他的精神疾病及严重的躯体疾病; (3) 年龄18~50岁; (4) 病程3个月至6年; (5) 未经系统治疗; (6)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PANSS) [3]总分≥60分; (7) 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共纳入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 其中研究组男34例、女22例, 年龄16~55岁, 平均 (34.73±7.43) 岁;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 年龄17~53岁, 平均 (35.12±8.55)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护理
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 对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指导。
1.2.2 研究组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 实施循证护理干预。
1.2.2. 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2名副主任护师为组长, 组员由护士长、主管护师等8人组成。
1.2.2. 2 确定问题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收集分析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因素, 确定问题有: (1) 住院环境的改变, 患者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2) 缺乏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不能防止疾病复发, 导致生活技能、学习能力、娱乐能力的下降; (3)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 不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 3 寻求证据
根据提出的问题,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并查阅有关杂志和书籍。以“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护理措施”为关键词, 检索到相关文献18篇。循证小组对文献资料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价, 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经验、护理专业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找出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较强的证据。将有效的、实用的、与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符合的措施应用于临床护理, 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的最佳护理方案。
1.2.2. 4 循证实施
(1) 住院环境家庭化, 病房内摆放各种花卉, 墙壁挂置患者喜欢的或自己创作的绘画及书法作品, 允许家属陪伴[3]。 (2) 采取开放式管理, 征得主管医生的同意后, 可由家属带患者外出游玩或购物;每周组织患者集体外出郊游及爬山[4]。 (4) 康复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按时起床洗漱, 整理床铺及个人卫生, 根据患者体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如扫地、拖地板、洗衣服等;指导患者进行厨艺、小手工制作、书法、绘画训练, 组织患者积极参与读书、联欢会、体育比赛等[5-6]。 (3) 每周2次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影响疾病康复的因素等, 让患者了解预防复发的措施, 改变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疾病的片面认识[7]。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由2名精神科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1) PANSS量表[3], 该量表共30个项目, 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 均采用7级评分法。主要用于评定精神症状的有无及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 评定的时间范围通常指评定前1周内的全部信息。 (2)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 [8], 该量表共包括10个项目。每项的评分为0~2分, 分数越高表明缺陷程度越严重。主要用于评定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评定范围为最近1个月的行为表现,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 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SDSS评定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具有高度致残率的慢性精神疾病, 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和生活负担,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在控制急性症状后, 如何预防复发, 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降低复发率, 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精神卫生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 而循证护理干预正是根据上述目标设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可以分为家庭康复、社会康复和住院康复, 也包括药物康复、体育活动康复、娱乐治疗康复、职业技能训练康复等。无论是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 还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 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 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等症状则无明显的效果。因此, 从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的角度改善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是护士在确定护理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传统的精神科护理认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整个精神活动全部异常, 因而对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封闭式管理, 不与患者沟通。但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 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处于疾病状态, 其精神活动的某一部分仍可能是正常的。循证护理干预就是设法寻求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最佳护理措施。我们为患者提供了宽松的住院环境, 使之心情舒畅, 有利于缓解压力而配合治疗。此外, 通过给患者提供参与集体活动的平台, 丰富住院生活内容, 有效促进了患者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恢复[3-4]。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独立思维等方面的损害, 缺乏表达自我的能力, 导致孤独、抑郁、社交焦虑及疏远社会。临床实践中发现,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严重, 对重返社会缺乏自信。研究组患者经过康复技能训练, 在满足其最基本的自我生理需求的同时, 充分发挥了其剩余的活动力, 并出现向较高层次努力的行为, 从而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 延缓了精神的衰退, 降低了残疾程度, 为重返社会打下了基础[5-6]。
健康教育是一项规范的、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系统的健康教育不仅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好地掌握和运用健康知识, 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 延缓精神衰退, 缩短住院周期, 减轻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从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7-8];而且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功能训练, 使医护人员更全面地掌握精神科专业知识, 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 改善医患和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运用最新、最有效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患者根据自身愿望和疾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选择, 充分体现了既重视规范化的职业行为, 又不忽视“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本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 但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患者职业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功能、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 (10) :143.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63-165.
[3]尚兰.开放式管理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31 (8) :617-619.
[4]苏风玲.人性化住院环境及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7) :18-19.
[5]茹保健.生活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6B) :1537-1539.
[6]党伟, 张红卫, 任玉红.心理健康教育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研究, 2007, 21 (2A) :340-341.
[7]王卫君, 许菊青, 叶爱明, 等.健康行为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5B) :4-6
[8]唐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独立技能训练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8 (7B) :1041-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