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神像雕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6-05-11 05:17:21
   摘要:对中国台湾神像雕刻进行较为初步的整理和客观描述, 对神像雕刻的艺术源流、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证, 力求从不同角度探讨台湾神像雕刻艺术的起源、发展与类别, 并揭示其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从中探索台湾神像雕刻艺术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台湾神像; 神像雕刻; 文化内涵; 艺术特色;
 

 
  
  中国台湾地区的神像雕刻艺术, 在传承与开创上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 雕刻艺师的流派及其技艺和台湾地区三百年的移民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都经历了从“内地化”到“在地化”两个阶段。神雕艺师们既传承原有的雕刻传统, 有泉州、漳州及福州、宁波各派, 也因应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 并接纳其他派别的优点而逐渐融合后有新的开展。本文试图对中国台湾神像雕刻进行较为初步的整理和客观描述, 对台湾神像雕刻的艺术源流、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证, 力求从不同角度探讨台湾神像雕刻艺术的起源、发展与类别, 并揭示其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从中探索台湾神像雕刻艺术的历史轨迹。
  
  中国台湾神像雕刻的发展不是独立的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 它受特定生存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的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兼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特征[1]15.台湾神像雕刻的艺术造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某种观念、情感和信仰, 这些雕刻有北方中原文化的基因, 也有闽越文化、南洋文化的基因, 而这些文化长期交流、互相影响和借鉴, 或多或少地也残留着往昔的痕迹, 无论是从认识历史出发, 或是作为现实的参考, 还是留作将来借鉴, 对台湾神像雕刻艺术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迫切和需要的,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台湾神像雕刻技艺的源起
  
  中国台湾的神像雕刻, 从文物的分层技术考察, 可分作以下五个阶段[2]7-8.
  
  第一阶段是从明朝郑成功时期到清朝统治时期, 移民从闽粤请来原籍的神明, 用以护佑渡海及垦拓初期所面对的危险。这些神像是大陆原乡的艺师所雕, 为了携带方便, 多是小型的神像, 约有五寸左右。这种神像代表了原籍艺师的技艺, 基本上属于闽粤神像的传承。
  
  第二阶段是移民定居后建庙的神像。移民迁台或随军队征戍, 在开垦、经商后, 所携带的香火或小尊神像, 随着定居而建立寺庙, 并且不断地扩大改建。这一时期仍是“内地化”阶段, 以内地师傅作为技艺的标准。
  
  第三阶段则是技艺定传的阶段。由于中国台湾各地的顺利开发, 从清中叶到日本侵略者统治时期, 基于祭祀的需要, 神像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除了继续从原籍购进或请来, 有许多匠师也前来定居, 带来原有的雕刻技艺。
  
  第四阶段是从日本侵略者统治时期到中国台湾光复。日据末期所施行的宗教政策, 诸如“神佛升天”的毁神运动, 最后因诸多因素而不能实施, 因此本地艺师就自行发展, 故为技艺保存期。
  
  第五阶段则为当前的开放政策阶段。在中国台湾的社会变迁中, 从农业转型为工商社会形态, 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寺庙的更新及信仰风气, 使得神像的雕刻也受到较大的冲击, 艺师在传统的家传或师授制下, 也面临科技带来的新技术的改变。
  
  神像艺术所展示的雕刻技艺, 固然是并时性的民间技艺反映, 却也是贯时性的传统技艺传承。中国台湾各地区所呈现的地域特色, 表现族群文化、信仰习俗及流派的传承等, 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地域”的性格。因此中国台湾的神像雕塑技艺史, 体现了各地在自然、人文环境下, 展现出的信仰文化, 既有教义、信仰的宗教意义, 也有艺术、技艺的审美意义, 如此, 作为物质文化也能具现出精神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二、台湾神像雕刻的文化内涵
  
  (一) 多元文化的兼容品质
  
  中国台湾神像雕刻在其发展过程中, 体现出崇尚传统的精神, 同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整合, 兼容并蓄是台湾神像雕刻的文化品格, 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并存, 使台湾神像雕刻艺术混搭着各种艺术风格、艺术形式, 从早期的单一中原文化影响逐渐走向有多元文化特色的雕刻艺术。
  
  中国台湾神像雕刻体现了一种质朴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意蕴, 其通过物态的形式直接反映现实的生活, 以此来满足民众的审美和宗教、习俗的需求, 涉及了民众的心理、情感、思维、风俗、礼仪和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
  
  1 民俗的影响
  
  在台湾地区早期农业社会里, 各种民俗活动频繁, 传统农耕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四时八节有许多民俗节庆活动。发展传统农业、养殖业和手工业, 反映在雕刻的文化内涵上, 在故事题材方面, 传袭了中原文化民俗事项的表达, 虽然有某种变异, 但在主体上可以看出其因袭的元素。
  
  2 审美的影响
  
  中国台湾民众注重风水, 在选择艺术表现内容和题材上, 十分讲究吉祥含义的图像, 鬼狐仙怪故事尽量避免, 甚为喜爱“八仙过海”“八兽图”及“穆桂英挂帅”等题材, 推崇、喜欢的图案也是圆满的。“中国人对圆相之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圆不光是指形式上的圆体之美, 还包括形式之外的, 审美意境上的对圆融与圆觉的认可。”[3]47
  
  3 生活的要求
  
  掌握一定手工业技能的人群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旦生活水平提高了, 那么, 居住民俗、婚育民俗在组织形式上尽量往高质量上靠, 于是在民居建筑雕刻上扩展了场景空间, 追求大场面, 许多雕刻场面里人物众多而不繁乱, 画面热闹丰满, 有的还在四周广泛采用镂空卷草纹样, 与主体场景交叉融合, 取得了较好的装饰效果。
  
  4 中国台湾神像雕刻与当地戏曲的发展也有一定关联
  
  台湾地区戏曲文化深受大陆闽南文化的影响, 这也是其文化组成的一部分, 闽南戏曲早期大量搬演中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故事, 戏曲人物的道德情操, 爱憎分明、荡气回肠的表现, 是艺术题材常用的图景。广泛的群众基础使戏曲文化艺术领先于雕刻艺术, 从文化内涵和审美上影响着神像雕刻的审美。
  
  中国台湾神像雕刻是逐步形成的、以中原文化为依托的多元文化特征。自宋元以来, 东西方文化交汇所产生的经验与思维, 使艺术形象模式有着各种不同的文化色彩, 近代东南亚华侨的归来, 又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某些特点应用在建筑装饰雕刻上, 它吸收各种装饰的元素造型, 使东西方风格的建筑装饰和谐地共存, 体现了中国台湾地区的多元文化特性, 既有中原文化的积淀, 又有海洋文化的痕迹[4]165.
  
  (二) 文化生态的环境影响
  
  文化生态学是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 (1902-1972) 在《进化和过程》里提出的, 他反对单线进化论, 主张多线进化论, 认为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变迁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环境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生态研究的理论在这里对我们的启示是, 要以生态学的视角关注闽南民间文化现象及其生存、发展的主客观条件[5]225.
  
  地域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自身文化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国台湾地区在大陆闽南文化原有的自然生态基础上进行了人文拓展, 台湾地区的闽南多元文化特色体现最为全面, 同时, 台湾地区民间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的成型, 也为区域化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台湾民众在其居住、生活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主要借助异地的文化经验和文化优势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台湾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祭祀文化和崇拜习俗, 祭祀文化是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早期入台后, 人们以村落聚居, 形成以家族发祥地为文化符号的血缘和亲情纽带, 祭祖是闽南人表达对祖先和祖籍地双重敬意的重要活动, 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祭祖习俗, 它同时使宗庙及相关联的文化兴旺起来。
  
  中国台湾文化中, 比较有自己区域特色的是民间信仰。民间“信巫鬼, 重祭祀”, 各类祭祖活动繁多, 对信仰中的各类神灵优礼有加, 敬香朝拜虔诚之至;对信仰中的鬼魂或敬而远之, 或退而避之, 或驱而赶之[4]25.台湾地区民间信仰属于地域性的民俗文化, 包括城隍爷崇拜、王爷崇拜、开基始祖崇拜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逐渐兴盛的海上贸易, 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于中原又不同于原住民的独特民间信仰, 如妈祖、保生大帝的信仰在台湾地区随处可见, 许多地方建有“天后宫”“慈济宫”, 其中的乡土神崇拜 (如保生大帝、妈祖等) 、开基始祖崇拜 (如开漳圣王陈元光、开台圣王郑成功等) 、王爷崇拜 (如地王爷等) , 这些神灵, 深受大陆神灵文化的影响。
  
  我们强调文化生态及相关联文化对中国台湾神像雕刻的影响, 雕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自身的传承方式, 个体人的因素、艺术的因素都是影响因子, 但从大的环境来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巨大。台湾地区还有雕刻石狮镇风、镇邪的道教风俗, 在台湾随处可见单只昂头朝前的“风狮爷”.
  
  (三) 宗教文化的艺术渲染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文化现象, 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 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 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一部宗教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史, 宗教文化在各个方面对生活习俗、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绘画、雕塑等都进行渗透。
  
  宗教的传播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宗教信仰和道德标准, 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的影响。宗教作为文化的聚结点和辐射点, 对整个区域文化直至整个文明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 而且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形象, 虽然大部分宗教信仰有排他性, 不能相互包容、多元共生, 在台湾地区却有其特殊的生存条件, 其原因在于大陆中原文化带给台湾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 把宗教的狂热和排他性予以消解, 淡化了一神教的排他性, 增强了文化的包容性, 另外一个原因是开放的海洋文化使对外交流的眼界和思想有特殊的基础, 加上台湾地区民间信仰中的“人”道、“神”道在一定程度上的互补, 都促使台湾的宗教形成多元性。
  
  中国台湾地区的传统文化中, 都有一种无法掩藏的独特内涵出现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 许多寺庙就像一座座艺术宫殿, 而那些信仰的神化传奇故事、活动仪式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载体, 它们都包含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佛教、道教、儒教的思想被推崇、被传播, 也使与宗教信仰有关的素材经常被作为创作的元素, 包括宗教人物、宗教故事等, 艺术家及工匠们借助宗教元素, 通过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与审美追求。
  
  中国台湾地区民众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 把民间信仰纳入其中, 使民间的草根性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所以将台湾神像雕刻艺术置于其诞生的特定文化背景中, 才能把握它的价值和精髓。宗教与当地文化的有机互渗、共构共存, 既保留了各自原有的特质, 也达到一些新的结合与发展。
  
  三、台湾神像雕刻的艺术特色
  
  中国台湾地区神像雕刻的艺术特色,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台湾神像雕刻艺术造型具有“程式化”的特点
  
  所谓程式化, 是带规律性的、相对稳定的艺术语言, 师徒传授、父子传承的民间工艺传承模式是程式化的重要形成因素。台湾神像雕刻艺术造型的程式化具体体现为题材选择的相近性, 如佛像、关公等, 造型比较脸谱化, 技艺上同质化, 对当代中国台湾雕刻艺术的装饰产生了沿袭性的影响。
  
  2 台湾神像雕刻图像艺术常用象征的艺术语言
  
  象征性的表现手段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 象征的意义在于“曲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台湾神像雕刻艺术的许多形象都蕴涵着较深刻的象征意义, 而这些是通过象征的符号、含蓄的比喻和形象的暗示来构成图像的象征。
  
  3 台湾神像雕刻艺术注重奇巧的表现技巧
  
  雕刻的塑造属性, 使雕刻表现技巧有更大的空间, 这样便衍生了台湾民间艺人在工艺上的“斗奇”“斗巧”, 追求雕刻手法的细腻, 工艺雕刻以优美和细微精巧见长。
  
  4 台湾神像雕刻艺术讲究实用性和装饰性的有机结合
  
  雕刻艺术讲究综合手段的应用, 圆雕、浮雕、线刻等表现方法常常被不拘一格地综合运用于一件作品之中, 如佛像的头、手等部位为圆雕, 身躯、衣饰等细部则用高浮雕或线刻形式表现出来。
  
  5 曲直相合、自然流畅的线条, 灵活随机的雕刻手法, 是台湾神像雕刻的一大特点
  
  台湾神像雕刻线条圆转多姿、曲动柔和, 寓精细纤巧于洒脱之中, 能结合所处时代的审美倾向, 这在木雕和瓷雕方面表现得最为充分。
  
  6 追求造型的传神效果及简化性原则
  
  台湾神像雕刻艺术重神韵而不唯形似, 去掉繁琐细节, 抓住形体的精神及结构的主旨来表现形象的精神。在这一点上, 台湾神像雕刻艺术和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一脉相承, 从中也看出大陆中原文化对台湾民间审美心理的影响。
  
  纵观中国台湾的神像雕刻艺术, 在造型和手法上形神兼备, 讲究神、韵、气的统一, 运用独特的审美眼光和精湛的工艺技术, 努力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 逐渐形成秀美雅丽又兼有闽南本土特征的风格;在图形塑造、工艺表达与材料的适应性上, 有着自己的创作手法;在人物和环境的梳理上, 注重虚实相间。雕刻装饰纹样大多带有一定的吉祥寓意性, 这种吉祥的寓意性图形, 多采用生活中与自然环境中常见的物体作为表述的对象。
  
  四、结语
  
  根植于大陆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台湾神像雕刻艺术成就, 有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 又有影响后世雕刻艺术的发展。自唐宋以来, 中国台湾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们一直在追求一种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推崇多元文化的自由表现, 对图像、纹样都进行一种简单朴素的规律化处理, 注意夸张和提炼的辩证统一, 使形象既简洁又丰富, 在朴拙中见精致, 局部精细但不失整体的气势。
  
  从形式角度上说, 中国台湾神像雕刻体现了雕刻者的创作意念与审美情趣, 雕刻者能根据材质形态, 校形取势, 整体入手, 造型简洁, 运用多种雕刻语言。创作手法上浪漫夸张, 激情飞扬, 追求神韵, 刀法洗练, 融精致于古朴大方, 形式上强调对称, 富于装饰趣味。中国台湾神像雕刻的艺术成就, 是当地社会习俗、经济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贡献。中国台湾神像雕刻语言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绘画语言,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绘画、戏曲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借助于构思、意境、题材和线条造型等, 体现神像雕刻艺术的婉约精美特色, 其象征性、浪漫性甚为浓厚, 在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黄坚。闽南地区民间雕刻艺术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3.  
  [2] 刘文三。台湾神像艺术[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 1984.
  [3] 王志宇。闽台神灵与社会[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
  [4] 林国平。当代台湾宗教信仰与政治关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5] 黄正泉。文化生态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