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认同观视角下探析国产新主流战争片的崛起

发布时间:2018-04-08 12:43:22
   摘要: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观中, “询唤”作为国家机器采取的一种想象手段, 被用来塑造个体的社会性与主体性。在我国, 国产主流战争电影主要依托民族与国家英雄主义塑造来表达。近年来, 随着国家力量与军队实力的不断提升, 新主流战争大片《战狼2》《红海行动》等创下了我国电影产业的票房神话。本文结合国族认同观对近年来国产新主流战争片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询唤”; 国族认同; 新主流战争片;
 
  
  在类型电影研究框架之下, “战争片”通行于各国电影研究之中, 国内学者也往往将军事与战争简单画上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军事题材电影, 除了包括不同时代背景的战争片, 还包括描述和平时期军人的工作、训练及生活的作品”.由此可见, “军事电影”的范畴中包含“战争片”, 但不仅仅是“战争片”.20世纪90年代,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出现, 并被用来描述抢险救灾、反恐、缉毒、平暴、撤离非战斗人员等军事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表现的是我国“撤侨”的军事行动, 所以用“军事片”似乎更加贴切。在今天看来, 军事所涵盖的范围更为广泛, 笔者认为, “战争片”之所以用“战争”一词加以表述, 是有其历史意义和时代背景的, 是由于早期的军事行动是单纯的“战争对抗行为”, 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对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类型电影框架之下的研究中, 笔者也将继续沿用“战争片”的类型表述, 不过随着电影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进一步厘清战争片与军事片的类型概念, 对我国电影规范化运作具有现实意义。
  
  新主流战争片的崛起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由于国家政治宣传的需要, 战争题材影片获得了空前发展。“‘十七年’期间生产的军事题材影片共有187部 (其中92%是战争片) , 占到总产量 (600多部) 的三成左右。这个惊人的比例或许可以证明, 战争片已经成为新中国电影的‘第一类型’”.
  
  “十七年”战争片在整体倾向上对于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是弱化与克制的, 由于我国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 国产电影对于战争暴力、战争残酷性的表现往往是间接的, 在视听语言的表达上回避血腥暴力的残酷场面。这种弱化和抑制往往以仪式化的处理方式来展现。比如, 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牺牲时, 往往运用冲锋、仰拍的方式来展现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并借此弱化悲观情绪;而对反面人物的表现则多采取夸张、搞笑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是我国“十七年”战争电影中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现, 这一时期电影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认为, 近年来新主流战争片的出现有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因素, 一方面, 以《人在�逋局�泰�濉肺�代表的作品使得单片国内票房突破10亿, 没有了市场等带来的“后顾之忧”, 也使得电影生产面向本土观众、满足本土文化和审美需求的商业大制作影片成为现实;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日益高涨。从徐克导演融合了革命与武侠元素的《智取威虎山》 (2014) , 到林超贤导演融合主旋律与动作元素的《湄公河行动》 (2016) , 新主流大片中的战争片越来越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并屡屡创造票房奇迹。从发展模式来看, 可以将其总结为“商业片导演 主旋律题材 类型片形态”.《战狼2》《红海行动》作为两部创造国产电影票房奇迹的新主流战争大片, 就是民族文化与商业土壤共融共生的时代产物。
  
  “询唤”的国族认同
  
  笔者认为, 《战狼2》《红海行动》的成功, 源于阿尔都塞主义的“询唤机制”与其最终形成的“国族认同感”所激发出的个人与社会情绪, 这是新主流战争片取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主要原因。
  
  1.“询唤”的力量
  
  笔者认为, 阿尔都塞主义所提出的“询唤”机制, 是其对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普遍性总结与分析, 每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都提供了一种关于个人和国家的想象关系。笔者试图利用“询唤”机制的积极作用, 来剖析新主流战争片对个体国族意识的建构。
  
  人们在参加某种具有仪式感的集体活动时, 总会感到心情激动, 这种“询唤”机制往往在仪式化的场景中建构了个体的社会性。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化的过程, 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光线与环境下、与一群人同时观看同一个荧屏, 这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化场景的设置。国产新主流战争片作为极具“询唤”效果的电影类型, 可以集中表现战争与军事对抗中的“敌我”冲突, 并且塑造倾向于“我方”的立场与价值观。
  
  作为意识形态“询唤”的结果, 战争片促使个体产生了对国族的强烈认同感。“国族 (nation, 又译民族) , 在我国是进入近代以来才逐渐普及的概念, 是指同一国家内之所有族群”.历史上, 中国人民对“国族”的概念是在一次次的抵抗入侵中形成的。新主流战争片通过激情与力量的展示, 为观众建构出一个“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的国族共同体。《战狼2》中的主角冷锋, 率领非洲的华工抵抗叛军与雇佣军的袭击, 坦克、直升机、驱逐舰等轮番上阵;在影片最后, 冷锋手绑五星红旗的画面, 更是让所有观众为之一振;而在电影结尾中出现的中国公民护照与热血的字幕, 更是对观众国族认同的一次全面提升。笔者认为, 《战狼2》能够最终创造票房奇迹、成为一部“全民电影”, 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它契合当前中国人民普遍的社会心理与民族情绪, 与一种新型的国族想象和认同之间形成了共鸣。
  
  2.从“战狼”到“蛟龙”
  
  当观众的个体逐渐被“询唤”成为社会主体时, 其自身存在的困境就逐渐被淡化甚至消失, 最终被一种国族集体式的“狂欢”和“炽情”所替代。《战狼2》与《红海行动》作为现象级的两部新主流战争片, 所蕴含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
  
  《战狼2》电影的开头, 冷锋护送烈士遗骸回到家乡却遇到了强拆, 直到剧终也没有交代烈士家属最后的结局, 所有观众仿佛都遗忘了电影开篇强拆所造成的个体困境。笔者认为, 观众的个体困境与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不满情绪, 在这些战争片中通过民族认同的渠道进行了宣泄。这种个体困境的无意识移位, 是对国家与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的升华与激励, 但同时也有一些现象值得反思, 我们不能因为市场的成功而忽略影片自身的美学缺陷。如《战狼2》中台词表达稍显生硬, 对国家的自豪与自尊往往都直接“挂”在嘴上;影片剧情中的冷锋具有“超人人设”, 而反面人物的设置则显得简单粗暴, 部分情节脱离了实际情况, 这样的战争片模式颇具美国好莱坞“兰博”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从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来看, 《战狼2》的整体剧情与情绪宣泄更容易造成一种带有民族主义的倾向。相比之下, 美国好莱坞与欧洲战争片则更多表现出理性与反思, 采用更为客观的视角审视战争, 笔者认为, 这种反思精神是类似《战狼2》这样的电影所缺少的。我国除了《集结号》等少数电影具有“反思”倾向, 大多数战争片对个体的牺牲与死亡采取弱化态度, 一味凸显“战斗的激情”.
  
  相比于《战狼2》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 《红海行动》则更加突出集体意识与反思情绪, 并且在战争场面与战术动作上更加符合实战情况, 剧中对人民军队的装备展示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从反思战争的角度, 《红海行动》中有许多展现血腥、死伤场面的镜头, 甚至有对战场上“断体残肢”的特写, 影片中蛟龙特战队队长所说的“他们国家已经乱成这样了, 我们只能完成任务”, 打破了军人“神话”的色彩, 也正是这种客观而真实的细节呈现, 反而更加突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安全与主权的决心, 也从战争的残酷性方面警示了观众。在影片结尾出现的南海舰队巡航领海、驱逐“入侵者”的画面, 再一次宣誓了“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志与原则。《红海行动》在紧张的战斗、追逐、营救的动作镜头与剪辑配合中, 展示了中国军人的牺牲精神与战场的残酷, 树立了人民军队深入虎穴的“拯救”形象。《红海行动》是我国军事动作题材的一次全方位突破, 也预示着未来新主流战争片的发展方向。
  
  结语与反思
  
  “类型电影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 它的特点是程式化的制作方式, 如同流水线生产的产品, 是标准化的, 但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 推崇个性与独特”.国产新主流战争片是结合当下国情与时代背景创作的战争片类型, 其塑造的英雄形象更加贴合人民群众的需求, 通过“询唤”机制发掘并塑造了新时代的大国情怀与国族力量, 但在具体的表达上仍有不成熟的地方, 如过分强调视效而忽略客观真实, 造成观众对影片内容产生怀疑。此外, 一部好的战争片必定包含“反战”的情绪, 也必然存在对个体生存的关怀。所以, 战争片虽然充斥着流血与牺牲, 但人性才是战争片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詹庆生。新中国军事动作片的类型演变[J].电影艺术, 2017 (6) .  
  [2] 金丹元。电视与审美[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 (3) .
  [3] 王一川。情义原则下的国族认同景观[J].电影艺术, 2017 (6) .  
  [4] 张东。国产战争片的类型演练[J].电影理论, 2004 (3)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