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旨再探――读《詹石窗正说西游》有感

发布时间:2011-08-23 03:59:25

  中国四大名着之《西游记》的思想主旨,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游戏之作,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阶级斗争的政治小说,也有人从金丹大道的立场来理解《西游记》。对此,詹石窗先生的新着《詹石窗正说西游——〈西游记〉解密》(以下简称《解密》)分别进行了介绍与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詹先生认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养性修真为特色的人格教化。”〔1〕在《解密》一书中,“养性”和“修真”这对不可分割的生命理论,作为核心主旨贯穿始终。具体地说,养性是从伦理道德入手的一种修养方法,而修真则是在养性基础上,为超越世俗生命而进行的健身实践活动与精神升华。

  一、养性修真的宗旨——长生不老

  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许多妖怪都对唐僧肉垂涎三尺,因为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西游记》第二十五、二十六回,还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写五庄观的人参果,这种奇珍异果,人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詹氏《解密》指出,人参果树的艺术构思来源于《大唐西域记》的菩提树,《西游记》的艺术创新突出了长生不老的生命主题,而只有在深山的全真道修持场所五庄观里才能长出如此稀世奇珍,则从侧面暗示了全真道法的神奇,其中描写的“三岛”彰显的也是道教洞天福地的文化氛围。

  道教的宗旨是修道成仙,相信人们经过一定修炼可以长生不死。早期的道教修炼崇尚服食术,认为通过服食长生药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延寿升仙。着名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就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又曰,中药养性,下药除病……”〔2〕。道教的长生之药不但包括灵芝妙药,还包括金丹玉液、玄气神符等等。应该说,《西游记》中的唐僧肉和长生果都是道教服食文化的延伸和变形。所以《解密》一书说:“《西游记》艺术表征的中国化,在思想宗旨上体现了长生不老的基本精神。”(第189页)通观《西游记》全书,很多地方都有着对长生的渴望与追求。首先说本书的主角之一——从石头里迸出来的孙悟空,他原本在花果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生怕有朝一日年老身亡,故而万里寻访仙师,求取长生秘方。学得一身本领后,又强闯阎王府,把生死簿上猴属之类的名字通通划掉,以保证自己和族类长生不死。再看本书主要内容取经的原由,是因为唐太宗神游地府,险些丧命,还阳后举办度亡超生的水陆大会,并听取观音菩萨的建议,决定派人求取可以让人脱离若海、寿身不坏的大乘佛法。詹教授认为,大乘佛法三藏能够使人“寿身不坏”,这是佛法与道教目标相融合的体现(第136页)。

  二、养性修真的信念——战胜自我的生命理趣

  道教有一个突出的理论特色是奉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养生信念。早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就指出:“人命近在汝身,何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当清谁乎?有身不自爱,当爱谁乎?有身不自成,当成谁乎?有身不自念,当念谁乎?”〔3〕在道教中人看来,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而保养生命的关键在于人要自爱、自养。《周易参同契·二土全功章第十一》有云:“改形免世厄,号之为真人。”〔4〕人如果能够进行各种保形、炼形的养生实践,就能免除世间的种种病痛,延缓衰老,乃至肉体成仙,得道成真。清代着名道教学者刘一明也认为,养生之道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修行丹道,就是要与天地相抗争,“窍阴阳、夺造化、转生杀、扭气机”,以人力战胜自然,使自然为我所主宰和利用,逆而成丹。

  在《西游记》中,同样充满着这种“盗夺天地,逆运造化”的主体能动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就以最早版本的《西游记》的作者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来看,“洞天”暗指“通天”,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表示神仙道人居住的名山胜境。“华阳洞天”确有其地,位于南京市附近的茅山。但詹氏《解密》认为,这不仅是自然地理景象,也象征着道人修炼的精神景象。“华阳”乃道教的修炼术语,是“一阳初生”的内丹修炼景象;“华阳”也与“黄庭”互通使用,“华阳洞天”又称“黄庭内景”,指存神炼气回归生命本初的一种状态。故而,“华阳洞天主人”实际上是说:人通过修炼,可以主宰自我生命,可以为自己做主。

  詹氏《解密》还指出,不但“华阳洞天主人”这位作者的姓名中洋溢着强烈的自主精神,孙悟空的“孙”姓也体现了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子”“系”合而成“孙”,其中,“子”是十二地支的开始,也代表着族群繁衍的起点。在孙悟空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后,众猴听闻美猴王姓“孙”,都跟着要姓“孙”,对此,《西游记》中概括曰“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名”。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原理是“顺则生人生物,逆则修炼成仙”,万物生成遵循着“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的顺式方向;反之,修道者通过逆式修炼,就能归根复命、与道长存。这也就是须菩提祖师在赶孙悟空走的时候所说的:“你从哪里来,便到哪里去就是了。”悟空在回到花果山之后,不但从“生存自立”向“生存自强”不断奋进,还醉闯阴司,从阎王的生死簿上将自己和猴属之类的名字通通划掉,真的做到了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种对抗死亡、追求长生的行为正是道教中人的强烈愿望。

  然而,《道德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悟空打杀冥府官差,消除自己的生死籍,毕竟只是以强力胜人,这真的能够免除所有的祸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西游记》第六回“二�O神施威降大圣”中,孙悟空就败于二�O神的神威之下,被缉拿回天庭,差点被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炼成灰烬。后来,又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渴饮洞汁,饥餐铁丸,受困遭难五百年。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二郎神与孙悟空打斗的情节,《解密》一书认为,这“可以说正蕴含着如何战胜自我的生命理趣”(第92页)。因为二�O神与孙悟空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二郎神可以当做孙悟空的一面镜子,孙悟空被二郎神捉住,实际上意味着一个如何战胜自我的问题。那么,如何战胜自我呢?

  三、养性修真的核心——破除心中之魔

  战胜自我的关键就是破除心中之魔,这也是养性修真的核心内容。所谓“心猿意马”就是以猿腾马奔来比喻人的凡心无常、无定而又多变。

  这些动荡散乱而又难以控制的心神,会让人不得安宁,《西游记》作者以八卦炉锻炼妖猴来象征收摄动荡的心意,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丹道思想,比如“三昧真火”“八卦炉”“文武火”“大衍之数”等,都是道教炼丹的术语。而丘处机的《�溪集》中也早有以“猿马”代指“心意”的说法,且彼此在思想上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游记》早期文本与丘处机道长的密切关系(第98页)。对于如来佛祖以五指化成的五行山压住孙悟空,詹教授指出,如来佛压住的其实不是有形的猴子,而是那些扰乱人心的欲望(第101页)。因为孙悟空在与如来谈判的时候,要求的是接管玉皇大帝的天庭宝座,这就是它的权利欲望和名利心在作怪。

  破除心中之魔不单要破除权利欲望和名利心,还要戒色心。《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中有句诗说得好,“色剑伤身暗自休”,只可惜猪八戒色迷心窍,最终被菩萨们吊在树上,痛苦难奈。所以“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爱欲自归真。”其实,猪八戒的色心由来已久,他最初就是因为在天庭调戏嫦娥而被贬下界,在高老庄又囚禁高太公之女,詹教授指出,对于修真养性来说,攻克“色心”是一大难题(第172页)。这不但体现在孙悟空降服猪八戒一回,也体现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事上,猪八戒三番五次挑拨唐僧念紧箍咒,就是因为白骨精变成的女子长得漂亮,让他又动了色心。而唐僧此时感觉腹中饥饿,却是以食起见。当食色之性妨害天命之性时,就是心中之魔在作怪。谭长真说:“何为不善心?一切境上起无明悭贪嫉妒财色,种种计较意念,生灭不停,被此业障旧来熟境朦昧真源,不得解脱,要除灭尽即见自性。”〔5〕除了对财色的追求、嫉妒贪婪之心外,所有因外境或外缘引起内心的计较,如果扰乱了本心,都会使人不得安宁,不能解脱。所以说,“养性修真,最为重要的就是破除心中之魔”(第199页)。詹教授还以三藏法师取经路上遇到的第一难为例,指出两位随从没走多久就被老虎吃掉,这实际上暗示着心地不修,则难于保全性命。而以上所讲的权利欲望、名利心和色心都是心中之魔的一部分,破除心中之魔的目的是使心意归于“本乡一捻土”,归根复命、返本还元,就可以消灾解困、大难不死(第145-146页)。

  四、养性修真的操作法门与注意事项

  那么,如何破除心中的种种欲望呢?《解密》一书通过探讨观音禅院寻找袈裟的章节,认为“养性修真”的操作法门和注意事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破情。因为“欲动而生情,情生而心乱”,反过来,情亡而心死,心死则欲望可以渐消。《庄子》就已经提出,最高境界的至人或圣人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德充符》)。圣人处于清静的内心环境,不为欲动所困扰,因此心灵也不会被个别感情奴役。在道教学者看来,人与天地皆受浑纯一气而生,原则上,人应该可以与天地同寿。但可惜,由于人的嗜欲之机,人生变成苦短。正如吴筠在《玄纲论》中所说的:“生我者道,灭我者情。苟忘其情,则全乎性。”〔6〕全真道人刘长生在《仙乐集》中也说:“心死性光生,忘情觉命停。”〔7〕所以,人要修道,首先就要忘情断欲。孙悟空在黑风山打死一个带着梨木匣儿的小怪,即象征着修道过程对情欲的控制(第163页)。

  第二,破除旁门左道。忘情去欲只是修道的入门功夫,在选择修道的方法与途径时,就要注意不要误入歧途。《解密》一书认为,黑风山的三个妖魔都是旁门的符号象征。孙悟空破案正是要告诉世人,不要迷信肾中“阴精”搬运的技巧,而应该法天则地,顺应自然(第163-164页)。《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孙悟空帮助和尚将河车拽过两关,穿过夹脊,却又把车子摔得粉碎,这是在抨击内丹修炼的“强为”搬运法式。教人不要在“色相”上用力,应该由“有为”转“无为”,这才合于自然天道(第268页)。

  第三,修真去假。有破有立,破而后立,《解密》一书认为《西游记》中众多章节都揭示了养性修真的正途:如龙王的私雨奈何不得红孩儿的火,而观音菩萨的公雨就可以灭红孩儿的火,这说明去除私欲、无我空灵,这才是养性修真的正途(第254页);须菩提祖师传给悟空的口诀“火里种金莲”,是内丹修炼“后天返回先天”的一种比喻(第43-44页);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的信蕴含着道教养性修真内丹学的“真信”精神(第206-209页);落胎泉一节是通过重重隐喻来表征内丹修炼至诚求真、既济归真的精神(第279-280页);《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晒经”情节中,有一首主旨为“纯阳”的诗说明,济世度人是大还丹,历炼退魔是大修行。《西游记》所谓“八十一难”就是通过“外应”的方式来体验内炼,升华自我的生命大境界。

  《解密》一书分为32集,每集一个主题,从最初的作者之谜到最后取经成功的含义,作者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精彩的分析,而揭示《西游记》的养性修真主旨像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把32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除了大量的道教思想外,在这本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如五行知识、《周易》文化、文字学的内容等等。另外,每集都以一副对联概括本集内容,并以一个问题提出下集预告,引人入胜。总之,对于一个要了解《西游记》深层次内涵、了解道教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非常有趣和有益的书。

  【参考文献】
  〔1〕 詹石窗.詹石窗正说西游——〈西游记〉解密[M].巴蜀书社,2012.16.(以下所引本书内容,只在文中标注页码。)
  〔2〕 葛洪.抱朴子·卷十一[A].道藏·第28册[C].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08.(以下所引《道藏》均为此版本)
  〔3〕 王明.太平经合校[M].中华书局,1979.527.
  〔4〕 周易参同契[A].道藏·第20册[C].301.
  〔5〕 真仙直指语录[A].道藏·第32册[C].435.
  〔6〕 玄纲论[A].道藏·第23册[C].676.
  〔7〕 仙乐集[A].道藏·第25册[C].45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