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与《红日》中男英雄形象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4-07-04 18:33:45

  摘    要:《鏖战》与《红日》都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淮海战役,也都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的英雄形象.但由于作者经历各异,创作时的社会环境、时代需求不同,塑造的英雄形象有很大差异.《鏖战》中的英雄大多是战斗于隐蔽战线的知识分子,具有运筹帷幄的谋略和无惧无畏的勇气.《红日》中的英雄大多是战斗于战场上的农民,没有运筹帷幄的谋略,但有奇兵夺胜的智慧.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由于作者的创作风格不同,也是因为时代的变化,以及作者自身经历的差异.在历史的真实和对后世的影响接受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两部作品中的男性英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掌握两部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差异.

  关键词:《鏖战》《红日》; 英雄形象;

  作者简介: 吴恺,男,徐州工程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吴云,女,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汪雪,女,徐州工程学院助教,文学硕士.;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张新科文学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11998022Z;

  张新科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鏖战》出版于2018年,先后荣获"2018苏版好书"、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及江苏省紫金山奖.吴强于1957年创作的革命历史小说《红日》被选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两部优秀作品相隔61年,均塑造了众多男性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之间有何差异?其成因有哪些?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一、《鏖战》中的男性英雄形象

  《鏖战》中的男性英雄形象主要有杨云枫、孔汉文等.杨云枫是《鏖战》中的男主角,其身份是情报处的"五号首长",也是淮海战役期间所有情报人员的上级,他不仅组织各情报人员完成了任务,也潜入敌方内部劝降敌方将领.劝降是他在淮海战役期间取得的最重要的英雄成就.杨云枫在关键时期的劝降让共产党军队不战而胜,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这是伟大的业绩.

  孔汉文在淮海战役还未开始时就一直潜伏在敌军内部,从最开始的无名小卒到后来担任后勤处长.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孔汉文进行情报传递的场所是厕所,并且每一次的传递过程都十分惊险.他能够教唆他人掩埋装备,最终很好地完成了情报传递工作.在淮海战役胜利之后,孔汉文随国民党前往台湾继续进行情报工作.他的英雄业绩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而是在无形之中慢慢摧毁敌人的阵型.

  这两位英雄在战争期间都发挥了各自的才能,最终取得了一番英雄业绩.两者虽各有特征,但也有一些显着的共同特征.

  (一)身份:知识分子

  《鏖战》中的杨云枫和孔汉文都是知识分子,两人皆从徐州的欣欣中学毕业.在之后的学习中,杨云枫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淮海战役中情报处的"五号首长",统筹各人员进行情报工作.在杨云枫的身上,读者可以看到严谨低调、谦虚求知的知识分子品格.另外,杨云枫擅长把握人们的心理,多次运用心理战术劝降敌方将领.杨云枫在执行任务时所进行的前期准备是其严谨的表现,不仅如此,他在前期准备过程中还向当地老乡询问周边环境、习俗.这些都充分表现出知识分子应有的探索欲与求知心.

  孔汉文中学毕业之后同样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既具备渊博的知识,又有着知识分子对现实的承担意识.他与杨云枫之间的关系较为特殊,他不仅是杨云枫的表弟,也是他的部下.兄弟二人都是知识分子,只不过孔汉文后期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悄悄进行着自己的情报工作.与杨云枫不同的是,孔汉文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多年的潜伏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关键时刻没有出过差错.孔汉文这个人物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虽然他谈不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在他身上依旧可以找到很多明显的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

  由于从小在徐州长大,对于徐州城非常熟悉,因此二人在工作时游刃有余.杨云枫和孔汉文的身上都有着严谨低调、谦虚求知等优秀知识分子品格.也是因为《鏖战》的作者张新科自身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于自己求学的历程十分熟悉,所以在文学创作上对于知识分子的描写会更具有偏向性.

  (二)斗争空间:隐蔽战线

  《鏖战》作为一部谍战类的红色革命小说,人物斗争空间自然是处于隐蔽战线.与实际战场不同的是,这些从事情报工作的人物多数都打入了敌人内部,在危险的地方获取情报,并将其传递出去.

  《鏖战》中没有激烈的打斗描写,也没有大型战场的描写,它以人物的细节描写为主,通过对话、行动、神情等使读者与人物一起感受危机.因为没有枪火械斗,所以潜伏、心理博弈等情节描写更加牵动读者的心.在淮海战役中,杨云枫奔走于各个城市,进行着情报活动.而孔汉文虽然前期上过战场,但在后期依旧是在敌人内部进行情报搜集与传递工作,从内部慢慢摧毁敌人.

  同在隐蔽战线的杨云枫,之所以每次乔装打扮都可以通过检查,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好,更多是因为隐蔽战线中的每一位情报人员必须要学会随机应变.所以在每次行动之前,杨云枫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主动了解周边事物与当地习俗,以防遭遇检查答非所问而陷入困境.

  孔汉文与杨云枫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只有在执行任务时才需要伪装自己,而前者一直以一个虚假的身份潜伏在敌人内部,寻找机会获取情报并传递出去.也正是因为关键的情报都传递出去了,所以共产党可以多次扭转战局.孔汉文在淮海战役胜利后仍然选择潜伏,并跟随国民党残部逃往台湾且继续人事情报工作.作品中,作者对于国民党内部场景也有很多具体的描写,作者通过孔汉文的言语、动作、心理描写,一步步塑造人物.人物只有慢慢改变,才不会引起情报站人物的注意,才能从最开始的潜伏者转变成隐蔽战线上的主要力量.

  (三)谋略:运筹帷幄

  杨云枫的思考方式与众不同,也许就是因为自身是情报处的负责人.其身份要求他具有擘画全局的大眼光、大智慧.作为徐州情报人员的"五号首长",杨云枫的运筹帷幄在文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描写,绝大多数是通过战役胜利、人员损伤、任务成功与否、战局的变化、战斗进程等侧面的描写来表现.作为领导者,杨云枫不仅要为所有情报人员规划工作,布置任务,更要在严峻的环境下进行思考.

  孔汉文潜伏期间,他所在的部队在一次交战中落入下风,部队正准备撤退,孔汉文说服官兵埋藏武器的举动让人惊奇.多数人看来这是孔汉文的小心机,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深思熟虑,是为条件艰苦的八路军储备军事资源.孔汉文的大智若愚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用憨厚老实的外表来掩盖内心的深谋远虑.

  二、《红日》中的男性英雄形象

  在"十七年"的文学作品里,没有悲剧的结尾,诸事都顺利结束,故事没有大的波澜起伏,平和地开始,直到结束,没有一丝意外.虽然这种情节发展被很多人诟病,但《红日》对于人物的形象描写有着自己的精彩之处,无论是将领,还是农民战士,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身份:农民形象

  《红日》这部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大多一致,都是草根英雄,没有文化,凭着一腔热血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搏斗.在残酷的战争中,大量的农民成为了战士,不论是胜利还是失败,他们的表现都非常直接,对于他们的情绪描写都是直来直去的,用最简单的文字就可以描写出这群草根战士们的喜怒哀乐.

  《红日》通过朴素的文笔刻画了最真实的英雄形象,让读者一目了然.这些英雄人物都没有功利心,这也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二)斗争空间:正面战线

  在《红日》这部作品中,石东根、秦守本、沈振新等人都是在战场上与敌人战斗,通过战争的直接描写,来塑造这些人物的英雄形象.这也是以《红日》为首的"十七年"文学作品的标志性风格.

  《红日》角色塑造十分多样.每一个角色都在战争中变得生动自然,通过对战场细节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另外,这种类型的作品多以战场为斗争空间,是因为作者经历过战争场面,通过最直接的描写来塑造英雄形象和人物特色,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代入感.但不妥之处在于大多数角色都是千人一面,鲜有个性突出的英雄形象.

  (三)谋略:奇兵夺胜

  作者在描写奇兵夺胜的战斗画面时,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快感,会让读者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从而进一步阅读下去.石东根在第二次战役中,凭借一个班的战斗力俘虏了国民党百余人.离不开的是百姓的支持与战士的英勇奋斗.

  但是在《红日》的描写中,还是可以在部分高级军官身上看到闪光点,闪烁着集体主义的光辉,弱化了这些高级将领的个人英雄形象.英雄成为了完美的角色.在这个社会,无论是什么时期,都不可能存在完美化、理想化的人.在文学中可以进行些许的艺术加工,但是没有必要或是出于什么目的,将一个角色神化、完美化,那样创造出来的角色,是不真实的,也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笔者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想在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发掘出一位有血有肉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神.

  三、《鏖战》与《红日》中英雄形象相异的原因

  两部优秀的红色革命小说各有精彩之处,在故事情节的把握、人物关系的连接上各有不同.对于这种类型的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重中之重,优秀的人物形象不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好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为当时的社会提供很多优秀的榜样.《鏖战》《红日》都是优秀的红色革命小说,二者都塑造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但是写作风格、手法各有不同,且各有特色.

  (一)时代的差异

  《鏖战》与"十七年"小说在情节描写和形象刻画上大有不同,"十七年"小说也就是俗称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有更多的现实性,直接来源于现实的革命斗争",而这些发生的故事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感受到的.所以在"十七年"小说中对于政治性的要求也是偏高的.对于《鏖战》与《红日》这两部作品,笔者认为,《红日》有一个"十七年"小说的"通病"."粗略的估计,在'文革'前出版的革命战争小说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主人公都是一直活着走向胜利的.""十七年"文学中的英雄也因此缺少了悲剧的意味,减轻了英雄身上本应该具备的崇高之美,使其苦心建构的英雄形象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当笔者在通读《红日》中,抱着希望不要出现一员未死的胜利,那样的胜利是不真实的,没有牺牲的战斗是不完整的.

  在这几十年间,红色革命小说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一开始把革命英雄神化、完美化,到现在的审丑化.这并不是坏事,在笔者看来,审丑化可以更加真实地描写环境、人物、故事,审丑化可以使得这些小说必要的元素变得真实,而不是过于完美、理想.

  (二)作者经历的差异

  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红日》的作者吴强经历过抗战和内战,《鏖战》的作者张新科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并未亲身经历过战争,二者在时代上的差异不言而喻.正是因为时代上的差异,所以二者文学作品的风格也是大相径庭.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吴强对于文章中情景的描写优于未经历过战争的张新科,经历过战争,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是我辈无法理解的,这也导致了吴强在作品中,对于战争的描写会有更多的笔墨.

  由于时代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对于英雄形象的描写有很大的差异.张新科未经历过战争,《鏖战》中,大部分男性英雄都是单独行动,对于人物的描写更为细腻,注重细节刻画.他们形象、性格鲜明,不会被文章中的主旋律大潮带走,很容易让读者记住人物特征.由于吴强经历过战争,因此刻画的男性英雄形象是阳刚的,是好战的,是读完之后让读者热血澎湃的.正是因为《红日》中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所以阳刚爽朗、骁勇好战也就成为了《红日》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大体性格.

  四、《鏖战》与《红日》中英雄形象相同的原因

  (一)历史的真实

  《鏖战》与《红日》中的英雄形象相同的原因,有一点就是因为历史的真实.两部作品中最终的战役都是淮海战役.之前文章中所提及的部分战役都是为了这决定最后胜利的关键战役所进行的铺垫.且两部作品中的战役都是围绕着解放战争来进行描写的,在历史上这些战役都是真实存在的,两部作品中的人物也都是真实存在的.两部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爱国情怀和对于胜利的渴望.中国式的英雄都是无私的,为了国家的大义,英雄们可以不顾一切奉献自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就是对《鏖战》与《红日》两部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共同点的最好诠释.

  (二)影响与接受

  在这两部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描写都是为了赞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的描写也是为了让后辈或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可以体会到当时战争年代人们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为了民族共同的目标而奉献的高尚品格.这两部作品,都具有影响后世的作用.读完《鏖战》与《红日》,心中会涌现一种崇高的敬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时刻铭记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当年战士们用血与青春换来的.这两部作品在对青年人的影响上还是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英雄们的高尚品质.在积极的影响下主动接受,这正是作品中英雄形象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的积极影响,所以才会使《鏖战》与《红日》中的英雄形象有宏观的相同.

  总而言之,《鏖战》与《红日》这两部红色革命小说都塑造了多个精彩的文学角色.随着时代的不同与文学需求的变化,会有更多精彩的文学作品被创造出来,也会塑造更多生动的文学角色.《鏖战》《红日》代表了不同时期的红色革命文学小说,在作品的影响下,笔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会被这些精彩的作品所吸引.随着这些作品影响力的增强,英雄形象也会成为一代代人的榜样与精神支柱.通过对两部作品英雄形象的分析,可以找到时代与社会对于当代人民的影响.这种行为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尽我们的绵薄之力让其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燎萤.我的印象和感想[J].文学研究,1958(2).
  [2] 丁帆,徐志英.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822.
  [3] 李彦凤.十七年抗日小说的英雄叙事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6):19-21.
  [4] 杨会芳.当代军旅小说英雄形象的变迁[J].文史博览,2013,(6):18-19.
  [5] 刘邵.人物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6] 李建宗.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的民间传统[D].兰州大学,200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