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城乡融合视角出发,城乡体育发展就是要解决城乡体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城乡体育资源的优势互补。现阶段城乡体育须以共享作为目标,构建更为完善的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并结合城乡居民对于体育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体制机制进行创新,以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
关键词:资源配置; 体育融合发展; 协同发展; 管理机制;
城乡融合既包含城乡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也包含城乡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协同。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是指通过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协调,缩小城乡体育社会空间差异,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与乡村居民的体育需求。
一、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是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因
鉴于城乡体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要以城乡经济作为保障,从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城乡发展的均等化、统一化。
(一)城乡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国家给予城市体育资源更大的支持,体育资源的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元素,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体育需求。相比较而言,当前我国农村体育资源规模虽然也有所增长,但供给种类相对单一,功能也不完善,城乡体育资源分配失衡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公共体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事业,对政府部门财政拨款有较大的依赖,城市在政府投入方面具有优势,城市体育资源配置也较为合理,而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乡镇一级,很少向农村延伸。加之农村体育系统不够完善,即使体育资源到农村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城乡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企业在参与城乡公共体育供给服务时,更多会选择城市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市场自动会倾向于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由于其本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市场投入的成本较高,且收益偏低。因此,不论是基于政府投入还是从市场选择来看,城市体育发展的优势明显高于农村。这种城乡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体育融合发展[1].
(二)城乡体育服务发展不均衡
国家在推进城乡融合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统筹措施,推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但从当前看,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使得城乡体育服务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更为优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区开发商,都加大了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比例,特别是在社区和人员密集区域修建了大量的公园以及体育健身基础设施。通过完善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系统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幸福指数,也能够更好的监测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反观农村当前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后期的场地和设施维护以及体育赛事组办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县乡两级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满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城乡体育现代化发展不均衡
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建设要想赶上城市的发展步伐,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特别是要彻底解决城乡体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不一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思想引领之下,"全民健身"在整个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级地方政府也针对本地体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推动了各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同时国家又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在这一背景之下,更应该认识到农村体育对于国家体育的重要性,农村体育发展程度直接关乎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健康,影响着"全民健身"战略的落实效果。因此推进农村体育现代化建设是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农村居民对于体育现代化的迫切需求[2].此外,农村体育现代化发展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抵御落后文化陋习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在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中解决城乡体育现代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二、新时期城乡体育融合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从目前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现行的公共体育服务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制约着城乡体育融合发展。
(一)公共体育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是确保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当前看,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在效率和质量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社会监督难以起到作用。在城乡公共体育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在投标选址,还是在资金筹措方面,基本都由政府体育部门牵头,并由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监督指导,这就造成了政府既是城乡公共体育项目工程建设的"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很容易滋生贪污腐败问题,而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很难参与到公共体育项目工程建设之中,因此公共体育项目工程实施质量很难得到保障,甚至会影响政府体育部门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弱化地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二是相应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我国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仍然以政府政策命令式为主,地方政府负责体育资源的集中配发,在配发过程中由于缺少监督问责机制很容易出现权力寻租问题。加之,当前我国针对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问责机制和法律制度滞后,即使出现了渎职或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和体育部门对于具体工作人员的处理也缺少相应的依据,最后不了了之,甚至会侵害广大民众公共体育服务权益。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体育融合发展
从当前看,虽然国家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农村体育建设,但受到历史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的影响,农村体育发展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均落后于城市。原有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发挥着作用,影响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而这种差异性也对城乡体育融合发展产生了影响。从当前城乡居民体育需求看,城市居民从20岁到50岁由于生活和事业压力较大,这部分群体很少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而5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处于退休年龄,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对于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也更为迫切。而从农村看,20岁到50岁这一年龄段正是劳动的黄金时期,对于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也相对较少,但农村5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缺少体育锻炼意识,加之受到身体因素的影响,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对于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几乎没有要求。从体育组织管理机制看,当前我国城市体育组织管理相对到位,特别是在社区引领之下,很多社区都成立了独立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这些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小区的体育爱好者,很多老年人都成了体育组织的成员并按照组织的相关要求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而我国农村体育组织数量少,质量不高,即便有部分体育组织,其内部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整体来看,农村尚缺乏专业化的体育管理机构,因此在开展效果上并不理想,同时也具有季节性特征。
三、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
从当前看,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也变得更为丰富,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也变得更为完备,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支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加之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需以城市带动农村,尤其是城市近郊应吸收城市现有的体育资源,而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则可通过获得网络信息资源的支持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很多优质的体育网络资源能够被人们免费的使用和传播,这些优质的体育网络资源能够成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参考。以广场舞为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广场舞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方式。而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广场舞教学;而对于广大农村居民而言,由于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想学习广场舞则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对比较流行的广场舞教学内容进行下载后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然后再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一套系统的广场舞舞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体育结合的也更为紧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城乡体育事业发展的有效融合,能够实现区域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城乡体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二)体育融合政策的扶持
现阶段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指导下出台了促进体育发展的配套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和市场参与城乡体育建设。特别是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方面,国家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帮扶措施为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各地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城乡体育融合措施,鼓励社会组织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通过城乡地区之间的体育互动,积极开展各类大型体育活动,让城乡居民都能够参与到体育事业之中,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于体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当前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之下,很多农村赛事也得到了有效的报道,这对于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还能够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有效提升了城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让广大城乡居民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了更大的实惠,进一步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现实进路
城乡融合背景下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既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迫切需求,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在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进程中,健全城乡体育管理组织,优化城乡体育资源配置,构建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机制。
(一)健全城乡体育管理组织
城乡体育融合发展需要体育管理组织作为保障,体育管理组织也是落实国家体育政策的重要主体,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能够为广大居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活动场所。因此从城乡体育融合发展角度看,一要增加城乡体育管理组织的数量,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二要致力于提高体育组织的服务与管理能力。结合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城乡体育管理组织成员开展专门的、系统的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体育专业指导能力等。此外,还要在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广大居民对城乡体育管理组织有更多的了解,并将城乡体育管理组织作为参与体育活动赛事、了解体育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还比较缺乏,甚至不能满足城市体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城乡融合背景下,要想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就必须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培养出足够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才能够为城乡居民体育活动开展给予正确的指导,才能够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育过程中,一方面,给予社会体育指导员合理的薪酬待遇,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持续学习和成长搭建平台,切实发挥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建立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机制,有计划地结合不同地域的体育需求和传统体育特色文化需求,设计差异化的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理论知识。同时要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力度,通过严格的技术考核,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竞争意识,以便其更好地参与城乡地区体育事业。
(二)协调城乡体育资源配置
第一,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统筹城乡体育资源要素配置,加大城乡体育资源配置的监督力度,引导市场规范化运作,实现涉及城乡体育发展技术、信息、资本、土地等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流通。要继续破解二元经济体制,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诸多困境,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
第二,统筹城乡体育发展实际,从实际问题和外部挑战出发进行改进。
高度重视当前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差、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落后的现实情况,敢于破解城乡体育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坚持城乡体育同步发展、同步落实。一方面,要结合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城乡体育资源配置进行合理优化,加快体育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要防止农村公共体育资源浪费,提升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要切实保障市场在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促进体育事业的多样化和有序化发展,为城乡体育融合奠定基础。
(三)构建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起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加大对城乡居民全民健身宣传和引导力度,强化城乡居民体育协同意识,深化政府行政改革,优化政府服务职能,打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系统,并针对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制定详细的规划。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规划是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学者、以及体育产业人才参与到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规划制定之中。要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对城乡体育协同治理进行详细论述,并从城乡体育发展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全民健身战略以及当前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明确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目标、主体、方向和任务,并广泛征求群众对于城乡体育发展的意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协调好城乡体育需求,优化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加大对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规划的落实力度,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对于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过问了解,对于当前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也要纳入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规划之中,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对其进行解决,满足城乡居民对于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需求。
总之,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体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是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现实动因。当前城乡体育融合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具体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现有条件,完善和促进城乡体育资源整合,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体育资源配置的针对性,以专业的体育管理组织协调城乡体育矛盾,以专业的体育人员带动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春,林志刚,陈浩。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4):66-70.
[2] 李艳江,刘次琴。"互联网 "背景下大众体育消费的变化及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8):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