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 分析国外跳远运动员训练理论与方法。结果显示: (1) 注意监控运动员在训练中肌纤维收缩速度, 记录助跑节奏和助跑步幅的变化, 根据数据调整训练计划; (2) 训练方法上采用重复训练法来练习助跑节奏, 运动员既可以提高绝对速度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对助跑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3) 在训练中加大专项力量、肌腱柔韧的练习; (4) 跳远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术风格上各不相同, 应根据不同运动员体质和风格充分发挥个人技术特点, 提高训练效率。
关键词:跳远; 训练理念; 训练手段;
Enlightens of International Long Jump Training Idea to 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theory and method of foreign long jumper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 1) to monitor athletes in training muscle fiber contraction speed, record the changes of rhythm and run-up stride, and adjust the training plan according to the data; ( 2) by using repetitive training methods for rhythm practice, athlet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ir absolute speed, but als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 of rhythm; ( 3) to increase sport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 and tendon flexible practice; ( 4) the long jumpers are different in body fitness and skill styles, So training efficiency should be improved Through the fitness differences and style differences to make them perform better.
Keyword:long jump; training idea; training methods;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留下许多伟大的项目, 跳远就是其中之一, 它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不断发展。跳远在中国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才开始有较好的开展和提高, 但始终与世界顶级水平有一定差距。自21世纪以来, 在众多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多年的努力下, 我国跳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十三五”期间, 跳远作为我国田径项目中的重点之一, 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我国仍然需要加强对跳远项目的研究, 汲取世界先进水平国家训练长处, 创新训练手段和训练理念, 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为我国跳远项目训练更加科学、高效提供借鉴经验。
1、国际跳远训练理念
训练理念的定义为人们在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关于竞技体育本质, 规律, 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看法和根本判断, 具有个体性、客观性、稳定性、全面性的特点。训练理念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总结、激励、指导、创新、代表作用, 因此对训练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整理2005-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 得出目前国际上跳远成绩居于前列的国家是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等, 整理相关国家数据分析世界先进跳远训练理念。
表1显示: (1) 美国强调助跑与起跳这两项技术的有机结合, 指出力量训练必须协同身体协调性的练习, 高柔韧性的肌肉才能在起跳时克服蹬摆产生的大幅度动作, 与蹬摆相互配合; (2) 俄罗斯认为训练重点应放在提高跑动速度和速率上, 同时在训练中设定控制标志, 控制助跑分段距离。在选材上重视绝对速度与爆发力等于遗传高度相关的的指标; (3) 澳大利亚强调助跑起跳上板钱身体质心下降量的增加, 重视垂直加速的距离。将训练重点放在起跳腿的收缩能力与摆动腿的摆动速度上; (4) 塞尔维亚强调助跑阶段倒数第2步的绝对速度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5) 英国强调速度、技术和力量必须协同发展, 着重锻炼专项力量、肌腱柔韧性, 提出需要实时监控运动员的肌纤维收缩速度等数据来调整训练计划。
2、国际跳远训练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国际体坛对跳远的认识逐渐加深, 从注重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到现在注重专项力量、速度力量、专项柔韧、身体素质以及各个阶段技术间的衔接, 视觉控制上的研究也使运动员在训练时更注意空间感的把控, 并在助跑步幅、节奏等多方面的进行综合考虑。我国应该积极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和训练理念, 创新训练方法, 完善训练体系, 促进我国跳远项目竞技水平的新突破。
表2显示: (1) 美国运动员菲利普斯的训练计划中多次强调起跳上板的重要性, 并采取重复训练监控反馈来修正助跑动作。在起跳技术上应合理增大腾起角度, 着重训练平跑速度; (2) 俄罗斯在跳远训练中很重视对助跑节奏的练习和测量, 将运动员的助跑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改进助跑节奏; (3) 澳大利亚认为起跳能力是跳远的关键, 好的起跳有助于能把向前的速度最大效率的转换成向上的速度, 同时提出负重训练应占总训练时间20%-25%; (4) 英国强助跑时调整步幅的能力非常关键。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美国注重专项力量训练来提升助跑水平速度, 在起跳前注重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能力。起跳上板环节中, 要求踏板和起跳动作积极, 起跳过程中起跳腿加速收缩能力, 摆动腿稳定摆动。控制最后2步身体质心的下降幅度以及缩短最后1步步长, 来提升垂直速度的转化能力。在跳远的训练中注重助跑的节奏、速度和最后起跳的衔接。提出专项力量的训练是速度的基础, 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展现出爆发力。
3.1.2俄罗斯在跳远训练中多采用重复训练法来练习助跑节奏, 注重专项力量的训练来增强爆发力和助跑速度, 同时需要柔韧协调的配合控制起跳对肌腱的压力。同时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研究强调动能的转换, 其中水平速度最为重要, 垂直速度次之。需定期测量全程助跑的时间和距离, 测量助跑最后6步的时间和距离, 可以客观评定助跑各段的平均速度, 有助于改进助跑节奏。强调躯干、核心、腿部的一般肌肉力量水平。采用增加负荷的训练方法, 通过不同重量器械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在速度力量训练的同时也注重专项力量的训练, 用专项力量来提升运动员水平速度, 速度是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
3.1.3澳大利亚在训练中着重注意起跳能力的大小, 强调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能力是跳远成绩的关键。注重助跑的节奏和动作的连贯性, 也强调专项力量的训练其重要性仅次于技术训练, 专项素质的训练要和技术细节相辅相成。
3.1.4塞尔维亚控制跳远运动员助跑倒数两步的速度, 以求获得更稳定的起跳上板。专项力量的训练是速度的基础, 强调专项力量的训练。
3.1.5英国通过长期训练让运动员学习助跑步幅的自动调整来应对比赛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训练计划中增加专项力量和肌腱柔韧性练习, 柔韧练习有助于对抗落地时对肌腱的压力, 而起跳速度就需要专项肌肉力量的训练来提升。
3.2建议
3.2.1跳远运动员不仅在身体素质上有一定的差异, 他们所表现出的技术风格也各不相同, 应根据不同运动员体质和风格充分发挥个人技术特点, 提高训练效率。
3.2.2注意监控运动员在训练中肌纤维收缩速度, 记录助跑节奏和助跑步幅的变化并根据此数据调整训练计划。注意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还要注重助跑和后面力量的衔接以及转换, 最后也要注意起跳的速度、起跳的高度和落地时膝盖的角度。
3.2.3在训练中加大专项力量、肌腱柔韧的练习。结合跳远技术动作通过对躯干、核心、腿部力量的训练来增强爆发力和动作速度以及相关部位的柔韧性, 同时也要注意力量、柔韧和速度协调的配合以及控制助跑的节奏。
3.2.4训练方法上多采用重复训练法来练习助跑节奏, 同时稳步提高助跑速率, 加大步长, 运动员既可以提高绝对速度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对助跑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3.2.5专项力量训练和技术掌握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专项力量是技术掌握的重要条件, 当运动员技术层次要进一步提升时就对专项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Tan A, Zumerchik J.Kinematics of the long jump[J].Physics Teacher, 2000, 38 (3) :147-149.
[2]Philip Graham Smith.A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long jump take-off[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5, 23 (9) :891.
[3]Plessa E I.Comparison of the take-off ground reaction force patterns of the pole vault and the long jump.[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Physical Fitness, 2010, 50 (4) :416.
[4]蒋国勤。世界优秀跳远、三级跳远运动员竞技表现稳定性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 (4)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