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桦甸市水稻立枯病、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4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原因、危害症状以及造成的危害,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区域水稻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水稻;病害;发生;防治;吉林桦甸
桦甸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半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有效积温为2600~2800℃,降雨量达750mm左右,无霜期120~130d,土壤以灰棕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水稻的种植栽培,是吉林省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由于春季寒暖变化大,夏季炎热多雨,水稻易发生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水稻高产、稳产,针对水稻病害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区域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1立枯病
1.1危害症状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主要病害,其可分为生理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在苗期表现打绺青枯,大多发生在三叶期前后,多因管理不当、生理性缺水引起,地下根系的吸水能力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蒸腾作用,成簇发生,干枯死亡[1].真菌性病害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芽腐病在稻苗出土前就发病,芽根变褐、扭曲、腐烂,种子或根上有绒毛状白色、橙色、粉红色或蓝黑色的霉状物。基腐病多发生在立针至二叶期,病苗从心叶开始枯黄,叶鞘有时有褐斑,根系变黄变褐,茎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用手提苗时茎与根易折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黄枯病多发生于三叶期前后,开始发病时,早晨或傍晚成簇的秧苗叶尖无露珠,以后逐渐萎蔫和枯黄,只有心叶卷曲,呈马蹄状不规则成簇发生,逐渐蔓延连接成片。
1.2发生原因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此外,种子消毒不彻底;播种时间过早,播种量过大,覆土过厚;土壤偏碱性;秧苗细弱,抗病力低等因素都可以诱发立枯病。
1.3防治方法
遵循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冶的植保方针。水稻生产的农业防治主要采用3种技术措施。一是合理配制营养土,保持床土pH值在4.5~5.5之间;二是严格控制苗期温度,白天温度为25~28℃,夜间温度为10~15℃;三是适时浇水,看苗补肥,培育壮秧,提高抗病能力[2].水稻生产的化学药剂防治主要采用3种技术措施。一是种子浸种消毒。用25%咪鲜胺10mL兑水稀释成3000~4000倍液,浸30~40kg水稻种子,可防治立枯病和恶苗病的发生;二是出苗至2.5叶。用100g立枯一次净兑水150kg浇100m2苗床防治立枯病;三是2.5叶至移栽。用25g植乐兑水15kg喷施100m2苗床防治立枯病。
2恶苗病
2.1危害症状
主要在发生苗期到抽穗期,秧苗从三叶期开始表现症状,病苗茎叶黄绿细长,可高出正常苗1/3以上,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本田一般以分蘖期开始呈现症状,分蘖极少或不分蘖,稻株特别高,叶色淡黄,节间显着伸长且弯曲,下部节上有倒生须根,多数病株在抽雄前枯死,少数可抽雄,但不能正常结实[3].
2.2发病原因
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低温条件易发病;幼苗弱、插隔夜秧、深插秧发病重;氮肥过多、有机肥未腐熟易发病。
2.3防治方法
水稻生产的农业防治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是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时尽可能避免损根。水稻生产的化学药剂防治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是用25%咪鲜胺10mL兑水稀释成2000~4000倍液浸泡种子30~40kg.
3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火烧瘟、叩头瘟、刻颈瘟等,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稻瘟病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初次侵染来源。稻瘟病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年份可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4].
3.1分类及危害症状
稻瘟病按时期和部位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茎瘟、谷粒瘟。苗瘟的危害症状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叶瘟的危害症状是最初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梭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其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在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节瘟的危害症状是在茎节上产生针头大的褐点,后扩大至全节变黑腐烂,干燥时凹陷,易折断、倒伏。穗颈瘟的危害症状是发生在穗颈上,初呈水渍状,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黑褐色长斑,造成瘪粒或白穗。谷粒瘟的危害症状是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使谷粒变黑[5].
3.2发病原因
春季阴雨天多、日照少,夏季持续高温极易发生稻瘟病;氮肥施用过多、过晚;长期冷水灌溉、深水灌溉或田间水分不均匀;过度密植、孕穗期缺水干旱、抽穗期遇到低温,容易发生稻瘟病[6].
3.3防治方法
稻瘟病以预防为主,气候等条件易引起稻瘟病发生时,要高度重视并及早预防。
水稻生产的农业防治主要选用审定的抗病品种,培育壮秧;将氮、磷、钾肥均衡施用,适量施用硅肥;分蘖末期适时排水晒田;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7].
水稻生产的化学药剂防治主要在整田达到二级或发现叶瘟急性病斑和穗颈瘟时立即防治。一是用40%富士一号乳油1.5kg/hm2兑水500~600kg/hm2叶面喷施;二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1.6kg/hm2兑水500~600kg/hm2叶面喷施;或者用67%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0.9kg/hm2兑水250kg/hm2喷施。
4稻曲病
稻曲病在水稻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发生于穗部危害谷粒,此病造成空瘪率增加,结实率、千粒重与穗粒重下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加工后精米率、米质下降,对人、畜有慢性中毒作用。
4.1危害症状
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膨大后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破裂后散生出墨绿色粉末,有的生出黑色扁平菌核。
4.2发病原因
穗大、籽粒排列紧密品种易发病;幼穗形成至抽穗期间多雨、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日照时数少,或开花期间低温(20℃以下)发病重;氮肥过多、穗肥过多重;连作地块重[8].
4.3防治方法
水稻生产的农业防治主要如下: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春季结合耙地打捞菌核;三是拔除病株深埋;四是重病田块秋翻、深埋菌核;五是对种子进行消毒。水稻生产的化学药剂防治主要如下:稻曲病主要在始穗期至齐穗期发生,在始穗期和齐穗期二次用药防治。出穗前5~7d,用30%DT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0.75kg/hm2兑水300~450kg/hm2喷雾。
5参考文献
[1]曹静明。加强稻瘟病防治确保水稻稳产高产[J].农村天地,1996(8):2.
[2]韩斯平。水稻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52.
[3]张扬城。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50.
[4]熊件妹,王旭明,李海霞。拿敌稳和好力克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最佳施用时间和施用次数探索[J].生物灾害科学,2010,33(3):135-138.
[5]方向前,曹文明,丁绍文,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3(4):40-42.
[6]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7]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8]方向前,付稀厚,刘玉杰,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J].中国种业,2015(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