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宗教的发展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5 17:39:59

民族文化论文强烈推荐10篇之第八篇:对日本宗教的发展史研究

  摘要:日本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日本学者石田一良的观点,分为原始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室町时代、战国--江户时代、明治以后,这七个阶段。日本文化的特点依时代不同,而具有巨大差异。在日本民族文化史的发展道路上,宗教从最初开始一直就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日本民族文化史,就必须研究存在于日本的宗教的发展史。就神道、佛教、儒教在日本民族文化史上的位置,做如下研究。

  关键词:日本文化史; 神道; 佛教; 儒教;

  日本是个由大和民族构成的单一民族国家,由于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四面环海,既相比封闭,又和中国、朝鲜一衣带水,因此,其思想文化也表现出本土特点,同时又兼受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一、神道思想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巫术广泛支配了社会生活。关于日本原始时代的巫术,由于没有文献记载,无法知道其具体的内容。关于弥生时代后的巫术,首次有了文献记载,可以了解到一些具体内容。到了弥生时代,出现了作为农耕礼仪的巫术性的宗教,后经过各种变质,一直延续至现代。日本的民族宗教进入中世以后,有了"神道"这个名称,仿佛发展成了与佛教和儒教鼎足而立的思想体系。但是,日本的民族宗教从一开始就没有教义,到了镰仓时代,日本人才开始模仿佛教,出了看似理论的著作,成了"神道",即成了某种"道".神道的成立,标志着日本人的民俗信仰从原始的巫术过渡到了正规的宗教。

  犹如绳纹时代的巫术把日本人与自然联系到一起,弥生时代后的宗教,也就是神道,也成功地把日本人和大自然联系到一起。巫术祈祷现实利益,宗教则祈祷灵魂的救济。神道成立后,日本进入水道农耕社会,为了祈祷五谷丰登,对神的信仰是不可缺少的。日本人信仰的神,既可以是飞鸟走兽,也可是山川草木,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神。因此,日本的神是不同于外国的佛、菩萨、上帝的。神道完全体现了生活中心主义的特征。即使是今天,也不可否认春秋季节的「祭り」源于神道。因此,神道的创立把日本人引领到农耕社会,象征日本国家文明开化的开始。所谓"文化",即"文明开化"之意。可以说,神道的创立使日本人摆脱了野蛮落后的狩猎生活,是日本文化史的开端。但是,神道也给日本人的思想造成过极坏的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把神道确立为国家宗教,废止"神佛习合",把国家神道强加给日本国民。国家神道曾经和军国主义相配合,成为使天皇统治正当化的思想支柱。

  二、佛教思想的影响

  兴起于印度的佛教,超越了印度文化圈,传到中亚,进而进入中国。佛教渐渐被中国人接受,伴随着佛教研究的深入。数百年后,到了隋唐时代,佛教的印度特色在中国明显淡化。例如,菩萨在印度是男性,但在中国却变成女性。这一时期,成立众多佛教宗派,包括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三阶教、密教。中国禅在继承印度佛教的禅定思想的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质的佛教。中国佛教徒的现实主义倾向在禅宗方面达到了极点。人伦之道的根本,在于自然本性的回归。禅宗五祖弘忍曾经为了选拔嗣法弟子,让弟子们作诗。最有名的弟子神秀作诗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针对神秀作诗,一位相对不出众的弟子慧能作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法师认为慧能悟到了禅的精华,于是将法衣授予慧能。之后,慧能创立南禅宗,神秀创立北禅宗。

  众所周知,佛教从中国大陆,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但是,日本人对佛教的理解,与中国不同。佛教从百济传到日本时,日本人普遍把佛教理解为"异国之神".六、七世纪的日本人曾把佛教当作一种巫术来接受,在这点上,与其民族宗教的功能和本质没有不同。例如,日本人祈求疾病痊愈和天灾消失的活动,既能在神社见到,也能在寺院见到。

  说到日本佛教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及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中日两国的佛教交流上,鉴真、最澄、空海等僧侣发挥了巨大影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鉴真、最澄、空海。鉴真14岁时,出家于扬州大云寺,之后成为律宗大师。733年,日本僧侣荣睿和普照参加第十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游学。742年,荣睿和普照到访扬州,恳求鉴真东渡日本,传授戒律。鉴真应邀前往,754年,到达日本。759年,唐昭提寺建成,唐昭提寺成了鉴真和尚最后的归宿。最澄和空海在804年,乘坐第十六次遣唐使团的木船,前往大唐帝国。之后,最澄创立日本天台宗,空海创立日本真言宗。两人都成为日本佛教史上的传奇人物。

  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在公元6世纪。那之后的奈良时代的佛教和国家权力结合,得到发展。但是,在飞鸟时代,作为新传入的文化特征明显。因此,与其说佛教是信仰,不如说佛教是一种先进的学问教育,而且,僧侣还有利用佛教安定国家的使命。在8世纪的奈良时代,地方上建立寺院,目的仍是护国。镰仓时代,开创了所谓镰仓六宗,即净土宗、净土真宗、时宗、临济宗、曹洞宗、日莲宗。

  中日两国的佛教交流,不仅使佛教在日本成为正统的宗教,也给日本带去了建筑、雕刻、汉学、文学、医学等技术。由于留学僧,汉字传入日本,丰富了日本词汇,增强了日本人的语言认知能力。正因如此,日本独自的文化思想有了传播的媒介。

  三、儒教思想的影响

  所谓儒教,即儒学理论的教养。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给周边国家带来巨大影响。伴随着封建秩序的稳固确立和对学问的社会需要的高涨,作为给予封建社会伦理支持的儒学,其有效性开始被注意到。儒家文化中把社会划分为若干阶层,对维护森严的封建统治来说,不可缺少。

  在日本,自古以来,一直是朝廷的公家和僧侣在研究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学问,儒学成为天皇、将军、大名等日本社会上层的教养。但是,儒学渐渐地开始日本化。在日本的近世,设置了被叫作"儒者"的特殊职位,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这与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儒学不同。在别的方面,日本儒学也具有其独特之处。例如,与孔子主张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同,日本武士杀死庶民或者抢夺庶民财产,被认为理所当然。这就是日本的儒学,维护了把杀人和掠夺合法化的社会秩序。

  但是,儒学也对日本人的文化思想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彻底植入日本人心中。上下尊卑的秩序被扩展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地位低的人必须对地位高的人无条件服从。这种等级观念至今仍然左右着日本人的社会活动。例如,在学校、公司等团体中,存在着强烈的前辈后辈的观念。

  四、结语

  本文以日本的神道、佛教、儒教为中心,分析了其在日本民族文化史上的位置,以及其发挥的作用。在日本存在多种宗教形式,这一现象在世界上不足为奇。但是,日本的宗教信徒的总数却超过了日本的总人口数。也就是说,一个日本人也许同时信仰多种宗教。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或许能从各种宗教势力在日本历史上的力量彼此消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找到线索和答案。

  参考文献
  [1] 孙宗明。日本文化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东京:日本岩波书店,1988.
  [3] 末木文美士。日本宗教史[M].东京:日本岩波书店,2006.
  [4]苑崇利。日本文化概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