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穆青笔下的“老坚决”,以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缀网劳蛛”的精神为百姓撑起一方绿荫,这部作品传播了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民族精神。保护环境,已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共同行动。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却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时代在前进,伴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传播范围有了巨大的提升和延展,穆青精神和“老坚决”固沙造林的精神恰可以搭上这趟快车,广泛传播,发扬光大。
【关键词】穆青;“老坚决”;传播;民族精神
穆青(1921-2003年),中国着名新闻记者,杰出的新闻领导者,具有人民情怀和时代担当的新闻大家。在6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他为新闻史留下诸多思想深刻、意义久远的优秀篇章。他以“勿忘人民”的博大情怀成为新闻界学习的楷模。穆青笔下的“老坚决”诠释了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民族精神。时代在前进,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传播范围有了巨大的提升和延展。穆青精神和“老坚决”固沙造林的精神恰可以搭上这趟快车,广泛传播,发扬光大。
一、穆青笔下的“老坚决”是改造环境的楷模
新闻学泰斗甘惜分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1]在穆青的新闻作品中,流传广泛、影响至深的莫过于其典型人物报道。穆青笔下的人物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中国新闻史上的许多不朽名篇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20世纪40年代“工人的旗帜赵占魁”,60年代的“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焦裕禄,70年代“为了完成周总理嘱托的吴吉昌”、“老坚决”潘从正,90年代“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阎建章”等,都是深受人民热爱的学习榜样。这主要是他情系人民,与人民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他在采访这些人物时,越采访越激动,写不出来寝食不安。有些人是在他心里酝酿了很多年才动笔,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写的。人称“老坚决”的潘从正就是其中之一。
潘从正(1902-1989年),是河南宁陵县石桥乡万庄人,全国着名林业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担任万庄乡乡长、石桥公社民政员。他想改变风沙造成的贫困状况,就肩背布袋,怀揣桑剪,在十里八村转着捡拾树种,在自己家的坛坛罐罐中育苗。1953年,他开始带领大家到处捡拾树种,在房前屋后精心培育。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努力,绿化了千亩沙荒。1956年他出席河南省林业劳模大会,受到了表彰。195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秋刮起了“共产风”,他刚培育起的林木被砍光。他不气馁,砍了头茬,又种二茬。接踵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潘从正辞去公职,与妻子搬到了宁陵万碧风口,在一片风沙中办起了大队苗圃。1964年《河南日报》以《“老坚决”》为题,报道了潘从正在自然风沙、社会上的暴风雨打击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在荒漠上栽种防护林的业绩。
1965年的秋天,穆青采访了“老坚决”潘从正,后来因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没有顾上报道。但是,“老坚决”的形象深深刻在穆青的记忆里。1979年,他又一次到宁陵采访潘从正,与陆拂为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记录了豫东宁陵这位植树模范“老坚决”,离开家人到万碧风口植树造林,顽强地与风沙搏斗,与造反派的破坏搏斗,“老坚决”用自己百折不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昔日的风沙盐碱地变成了绿色遍野的新农村;付出心血和汗水,以“缀网劳蛛”的精神为百姓和后人撑起一方绿荫。1989年“老坚决”去世,穆青亲自为这位老朋友撰写了碑文:“长眠在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名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他在世87年,却有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培育苗圃,植树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送命,病了他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万苦栽培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并不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此处原有棵老柿树,年年都挂果,纵是压弯了腰也硬撑着。他常常夸这柿树不偷懒,说人生就是一棵树,也应该多结果。老柿树移栽别处后,他对家人说:’我死了,就埋在这里。‘如今,他的遗愿实现了。经他培育的树苗已经绿满了宁陵大地,四里长的防风林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亩风沙地也已变成良田。他年复一年地把自己的岁月刻进了树木的年轮,用满头的白发换来了大地的锦绣。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他生命常青的丰碑……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更年轻。”潘从正的革命精神、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至宝。
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做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信誉越好,传播效果越佳。二是专业权威性,权威性越高,传播效果越好。“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穆青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杰出的受到人民爱戴的名记者,他写的潘从正植树造林,使2000亩风沙地变成良田,是千真万确的、可以看到的事实。他的报道引起了党和人民的广泛关注,掀起了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热潮。保护环境,现在已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共同行动。
二、民族崛起中的“老坚决”现象
我知道“老坚决”的称谓,最早来自河北作家张庆田1962年写的小说《“老坚决”外传》,当年登载于《河北文学》第7期上。1939年张庆田参加革命工作,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创作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和剧本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脍炙人口。但是,使大家念念不忘的是短篇小说《“老坚决”外传》。“老坚决”叫甄仁,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张庆田60年代初根据他蹲点的河北晋县周家庄公社书记、人送外号“老坚决”的雷金河为原型塑造的。这个远近闻名的“老坚决”,是抗日时的“坚决”,农业合作化时的“坚决”,在反对“大跃进”的浮夸风时也反得“坚决”.1952年张庆田从省委宣传部辞职,赴晋县五区任副区长,到周家庄安家落户,老婆孩子连窝端,一个猛子扎下去8年,写出了名作《“老坚决”外传》《沧石路畔》《平原花朵》等作品。张庆田与雷金河在一起摸爬滚打,见证了雷金河任村支书、初级农业社长到人民公社社长、书记,以及省劳模和全国劳模的过程。所以,作品写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令人难忘。后来,因为张庆田办刊物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又写了“老坚决”,他也成了作家中的“老坚决”.[2]
穆青1940年在晋察冀根据地进行采访报道,张庆田在此工作,我没有考证二人是否熟悉。但是,穆青一直关心他曾战斗过的河北,对《“老坚决”外传》,应该知道。1965年、1979年、1982年、1986年,穆青曾四次到河南宁陵采访与拜访潘从正,写出了《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1978年穆青还写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写的是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文化大革命”受到迫害仍坚持植棉科研的事迹。吴吉昌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倒下去爬起来,以“啥也别想挡住俺”的精神,完成了周总理的嘱托,解决了棉花脱蕾落桃的难题,种出了“多秆两层”新株型棉花。以我所见,吴吉昌是解决棉花脱蕾落桃这个难题的“老坚决”.
穆青说:“以《嘱托》的主人公吴吉昌来说,这个人物给我们提供的思想启示是多方面的。诸如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都要有全心全意的精神,无论进行什么样的科学试验,都要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以’老坚决‘来说,他那种对树苗的热爱,对种树的’入迷劲‘,干什么工作,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好的’坚决劲‘等等。宣传这些思想都能指导工作,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3]穆青提倡埋头苦干的“老坚决”精神。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这使我想起了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两张报纸:《晋察冀日报》和《大公报》。
为坚持敌后抗战根据地的宣传,邓拓带领《晋察冀日报》的同人,“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打着游击办报。全部设备可用八匹骡子拉走,史称“八匹骡子办报”.他们辗转迂回在日寇“扫荡”“合围”难以踏进的荒山野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荒村古庙,在“夹缝”中办报,在“无人区”办报。1941年8月,日寇对晋察冀边区实行“铁壁合围”“梳篦扫荡”,报社的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勇敢、机智的战斗,“七进七出”沟壑纵横仅三户人家的铧子尖,25天出版和发行23期铅印报纸。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汗水、泪水、血水甚至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斗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晋察冀日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办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艰苦卓绝的一张报纸,成为“民族的号筒”,创造了中外新闻史的奇迹。[4]
《大公报》是民营报纸,1902创刊于天津。1936年4月1日《大公报》南下出上海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天津对外交通断绝,《大公报》坚持出版到8月5日停刊;经过紧张筹备9月18日在汉口出版,继天津版编号,为12262号。是年12月14日上海《大公报》发表社评《暂别上海读者》《不投降论》宣布停刊。《暂别上海读者》说:“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昨天敌人的’通知‘使我们决定与上海读者暂时告别。”《不投降论》说:“我们是报人,平生深怀文章报国之志,……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唯有这三个字--不投降。”1938年8月13日,上海抗战一周年纪念日,《大公报》香港版与读者见面。汉口危机,1938年10月17日该报出至12656号,于12月1日在重庆出版,继汉口版编号。日寇疯狂南进,1941年3月15日《大公报》又创刊了桂林版,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人员到桂林,增加了桂林版力量。1941年,重庆《大公报》获得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奖(奖励世界上办得最好的报纸),也是报社同人艰苦卓绝奋斗的结果。[5]《大公报》生生不息,坚持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大公报》与《晋察冀日报》的同人们,是抗战的“老坚决”.回顾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对增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精神,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大有裨益。让我们永记这些为救国图存,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老坚决”们。
三、“老坚决”精神要发扬光大
“老坚决”潘从正、“勿忘人民”的穆青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人。他们优秀的传统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时光的隧道里,如陈年老酒一般醇香,令我们怦然心动,让我们终生铭记。在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程中,他们创造了灿烂历史。他们有睿智的目光、深远的思想、博大精深的智慧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信念,值得我们纪念和传承。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受众对事物的接受就是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信念,再从信念到忠诚。保护环境已是世人的共识,要使其真正内化于人们的点滴生活之中。信念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需要有信念,有信念就有希望。信念是一种灵魂式的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一个合理的社会,会鼓励人们向善,让人们的善心、爱心得到释放、得到鼓励,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并用于指导当前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升华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
目前,微博、微信等新传媒兴起,使新闻生产不再是少数媒体机构中编辑和记者的专利,它已逐渐演化为“多数人向多数人”的传播模式。但是,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其权威性是新媒体无法代替的。
新闻界正在进行“走、转、改”活动,其目的是提高新闻传媒人的素质,增强新闻传播的活力和传播的效果。我们应以穆青为榜样,热爱祖国、勿忘人民,实事求是、深入基层,肩负时代的责任,做人民的好记者!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媒体竞争说到底是传播内容的竞争。优质的新闻作品是对客观世界深入观察的结果。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沉下心、俯下身,与人民群众心气相通、血肉相连,才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报道素材,才能更好地凸显新闻的品格与力量。记者要想在自己的作品中永存,就应以历史学家的目光审视新闻事实,既认识到新闻事实的现实意义,又能预见它在历史上的价值。这样的新闻报道就不是易碎品,而是历史的文献。
参考文献:
[1]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4.
[2]张庆田追思会专辑[EB/OL].2012年8月6日15:17.
[3]张严平.穆青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51.
[4]乔云霞.论晋察冀日报的历史地位[J].新闻与写作,2005(增刊).
[5]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