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莲花山; “花儿”; 艺术特征; 传承研究;
“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国内外学者对“花儿”的搜集、调查、整理与研究对后来的“花儿”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论文在现有文献资料分析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从莲花山“花儿”的音乐艺术特征着手进行深入研究, 以期为“花儿”的研究与保护做出贡献。
“花儿”自元代、明朝兴起至今已传唱千年, 在数千年的流行与演变过程中, 其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花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260年。当地把“花儿”叫“唱山”、“唱野花儿”、“唱莲花山”, 把参加花儿会叫“浪山场”.
“中国花儿”种类众多, 莲花山“花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儿”的流行地广博, 由于地域特征各异, 甘肃“花儿”主要分为“洮岷花儿”和“河州花儿”.本文研究的莲花山“花儿”是洮岷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莲花山“花儿”的艺术特征
(一) 调式音阶
莲花山“花儿”大多为五声调式, 其五声调式特征明显。“花儿”多是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的, 因此, 其很大程度上是老百姓张口就来、随性发挥的, 因此, 花儿的唱腔多为即兴行腔, 调式音阶偏音也多为显现。这些即兴行腔过程中出现的调式音阶偏音多处于弱音位上且时值较短, 旋律上往往以“辅助音”和“经过音”来出现。这种调式音阶偏音往往是演唱者依据情感等因素由心而发的, 因此, 这些调式音阶偏音蕴含着浓厚的情感, 增强了花儿的音乐色彩。这种形态特征的调式音阶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商”为主的调式特征。
莲花山“花儿”常常表现出商调式的曲调形态特征, 即借助商调式的下属音“徵”作为基本的支持音, 在此基础之上整体调式结束在商调式上, “商”调式的乐曲在进入结束音时会采用主音重复的形式来达到稳定的终止式。例如《莲花山的背斗匠》采用的就是典型的商调式音阶。
(二) 节拍节奏
由于莲花山花儿行腔灵活自由, 行腔过程中的节拍节奏也较为灵活多变。即演唱者由心而发的情感色彩通过灵活自由的行腔予以表达, 这一过程中, 随着行腔的变化, 节拍节奏也自由变化。
第一, 变化的节拍。在莲花山花儿中, 乐曲多以交替或是多变的节奏特征呈现。在进行花儿演唱的过程中, 演唱者通常对不同的多种节拍进行交替使用;在保持节拍行进速度的基础上做音长的延长, 以体现花儿节拍的长短迂回。莲花山花儿《扎刀令》为例就具有典型的多变节拍的特征, 节拍表现出了鲜明的强弱关系。花儿中的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对“商”音的节拍进行了自由延长, 形成了长短迂回的节拍特点。全曲的节拍特征依据音乐情绪的发展而频频转变。
第二, 多样的节奏。由于花儿的行腔和衬词自由多变, 其节奏也随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节奏形态。具体而言, 莲花山花儿很少运用特殊等分的时值, 它的音符和休止符经常采用的是二等分的时值。此外, 在音符的组合方式上, 莲花山花儿也创新地应用了顺分节奏法、逆分节奏法、切分节奏法和等分节奏法等表现形式, 极大地丰富了节奏特征表现, 使节奏多样。以《花儿与少年》为例, 这部花儿作品的节奏呈现出典型的多样性特征, 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节奏基础, 然后组成创新性的等八分音符、等分十六音符、前八后十六音符等多种多样的节奏形态, 打破了山歌传统刻板、单一的节奏特征, 保证了山歌旋律的流动性和延展性。
(三) 演唱旋律
莲花山花儿的歌唱者主要以汉族为主, 也有当地的藏族和回族, 除了自由演唱外, 最精彩的是对唱, 既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 最主要的演唱形式为三至五人或是七至八人组成花儿班子。花儿班子又叫“唱花班子”, 每一个“唱花班子”由三到五人、七人 (人数不拘) 组成, 演唱人员被称为“唱把式”.莲花山花儿旋律跨度很大, 音调较高, 演唱时男女均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 演唱方式多样, 即可行走中演唱, 也可在站着或坐着演唱。
莲花山花儿一个很大的旋律特点是:曲调基本一致, 比较固定、奔放、悠扬, 外行人听来几乎大同小异, 其旋律依据歌词的变化略有改编, 但是基本的旋律构架没有改变。整个“花儿”演唱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一件伴奏乐器, 历史上也没有关于莲花山“花儿”演唱的伴奏形式上的记载。
三、莲花山“花儿”的传承与变迁
(一) 莲花山“花儿”的传承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花儿”作为传统音乐中的一种, 是西北地区群众用汉语演唱的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其唱词优美内容丰富是西北地区传唱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歌。“花儿”中蕴含着浓厚的西北风情, 有着鲜明的地缘特色, 与该地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莲花山“花儿”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对“花儿”进行研究的, 主要是集中在西北地区的一些高校中的专家、学者, 以及非遗传承人, 由于地缘优势, 他们对“花儿”的熟悉和了解程度高, 能够对“花儿”的保护、开发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另一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 有关“花儿”的学术研讨会召开, 当地政府也愈加重视对本地区“花儿”的宣传, 通过制作有关“花儿”的影像制品、电视宣传片、创办专题网站等多种手段, 加大了对“花儿”的宣传力度, 让更多人了解“花儿”, 让“花儿”得以“绽放”.
在甘肃省康乐县, 每年举办一次的莲花山“花儿会”成了这里老百姓的文化盛会。在“花儿会”上, 当地老百姓你方唱罢, 我方登场, 好不热闹!“花儿会”不仅仅是当地老百姓的文娱活动, 还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的文化资源。通过举办“花儿会”, 特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 “花儿”作为一种文化产业, 也被不断发扬光大。
(二) 莲花山“花儿”的变迁
时代变迁使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所生存的文化空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生产方式的改变, 生活方式的改变, 娱乐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迁移 (外出打工) 这些现象都使传统音乐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迁。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生活方式改变与传统音乐变迁的关系, 指出生活方式改变加速传统音乐变迁的速度和进程。
1. 生活方式反映“花儿”及其变迁
“花儿”是农耕社会的产物, 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偏僻封闭的洮岷河湟地区。在传统社会中, 花儿是人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娱乐方式。这成为生活在洮岷山区、河湟谷地的人们面对艰辛岁月时的苦中作乐, 精神上的宣泄正好补偿了人们在物质上的极度匮乏。然而, 伴随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的观念、生活习俗都随着外界因素尤其是现代传媒等的介入, 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摇曳在山沟、田间的花儿, 在这种巨变中发生着变化。
起初, “花儿”常常响起在田野之间、亦或是特定的民俗时节。而现在随着现代媒介的介入,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花儿”演唱固定的空间和时间, 而且也大大削弱了这项活动的仪式感和限制性。人们原本单调的娱乐方式随着现代媒介的介入而土崩瓦解。大众传媒出现, 改变了“花儿”传播的途径。尽管在小村庄花儿的口头传播仍然存在, 但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正在逐渐被大众传播媒介所替代。
2. 生活方式影响“花儿”及其变迁
如今的花儿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这种花儿会发生变迁的原因很多, 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原本, 一年一度的“花儿会”都是面对面的口耳相传, 受天气、场合、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产生不同的效果。而现代媒介可以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使人们不用亲眼目睹, 亲自参加, 也可以清晰完整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并使得每一次民俗文化活动都得以完整保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产生了地区的文化效应, 使得当地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起了这项活动。最直接的体现, 就是由过去民众自发组织的花儿会, 慢慢转向了政府的操纵。如甘肃省康乐县一年一度的“花儿会”, 原本由群众自发组织, 而现在却成了政府组织的“花儿”歌唱大赛。这种由人际传播转变成组织传播, 再加之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 共同改变了原本的“花儿会”生态 (即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 .原本是面对面的口耳相传, 却在现代传播媒介与官方严密的组织方式的裹挟下, 被淹没在了嘈杂的鼓乐、礼炮声及集市上的叫卖声中, 消失的还有人们的精神与信仰。
3. 生活方式容纳“花儿”及其变迁
如今, 出现了“花儿”茶馆, 即一个以欣赏传统民歌“花儿”, 辅以茶歇的娱乐场所。相较于原本在田间光靠人声的表达方式, 在这里通过舞台、灯光、音箱、话筒、光碟、LED等等现代传媒手段, 进行的“花儿”演唱极具观赏性, 使得“花儿”的呈现更具有表现力。同时, 通过现代传媒所具有的强势宣传功能, 扩大了花儿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在传统社会里, 花儿就是人们生命情感形式的自然流露, 它是人们喜怒哀乐的宣泄和表达, 是人们自娱和娱神的一种形式。而在“花儿”茶馆里, 所有歌手的演唱都是为了满足客人的需要, 他们的演唱已不再是生命情感需要而发成的“心声”, 而是在现代传媒的帮助下, 即通过电子琴伴奏, 扩音器、灯光、音响、LED等手段的联合辅助下, 博得客人的欢心, 赢得利益。
四、结语
“花儿”自元代、明朝兴起至今已传唱千年, 在数千年的流行与演变过程中, 其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莲花山“花儿”作为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依据时代的变迁发生不同变化。本文通过对莲花山“花儿”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文化自觉能力以及更好的理解民间艺术。同时,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项目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其它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狂欢。在莲花山“花儿会”上[J].宁夏画报, 2003, 02.
[2]刘秀梅。优秀“串班长”米兆仁的“花儿”[J].丝绸之路, 2014, 03.
[3]李勤。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05, 05.
[4]张萍。莲花山“花儿”与歌手保护及传承研究[J].新西部, 2011, 18.
[5]陈启新。中国民俗学通论[M].中山大学出版, 1996, 4.
[6]丁作枢。花儿·歌手·会儿会[M].临夏:康乐县文化体育局编印, 2014.
[7]徐正文。你是花儿头一朵[M].临夏:中共康乐县宣传部, 2007.
[8]汪鸿明。“花儿”源流考 (上、下卷) [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011.
[9]魏泉鸣。花儿研究史纲[M].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1, 1.
[10]王耀华, 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2013, 8.
[11]赵宗福。花儿通论[M].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 1.
[12]甘肃民间文化论文集[M].甘肃民间文艺出版社, 1968.
[13]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出版, 200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