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民间文学,在其保护传承的认识中一直存在着关于保存的本真性与活性之间的争论.且当今的民间文学愈加商业化,社会活动的拓宽使得民间文学赖以生存的传承场域出现了近乎断裂的局面,看似顶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发展的民间文学,在当下生存机制已然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非遗; 民间文学; 现状; 传承与保护;
作者简介: 付佳怡(1996-),女,汉族,四川安岳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王美娅(1997-),女,汉族,四川泸州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 鲁炜中(1977-),男,藏族,浙江绍兴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16BMZ088;
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在此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取得新的文化话语权."截止到2018年4月,国家已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民间文学类项目共有175项,占总数的9.5%."[1]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其中不乏有部分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加入进来的,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问题.
一、"非遗"视域下民间文学多元化发展特征
(一)"口传心授"的交互模式
文字创造之后,大部分劳动者未能获得读书写字的机会,一段时间内,大众的交流、互动、创作和表演主要依靠口头语言."群体中彼此间的知识经验的总结、反思、交流以及传播,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交互模式."[2]在过去封建王朝统治制度的影响下,劳动人民内心情感的宣泄以及观念意见的表达往往没有适当的出口,于是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创作出歌谣、笑话、俗语等口头文学来调侃俗世,评论时政.但这类表达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是流传的时间不长久;二是传播范围受限.
(二)来源于集体的创作成果
与作家文学存在显着差异的集体性特征,是民间文学的根本属性.作家文学是一个人创作出的,而民间文学所呈现的创作源泉则是一群人,一个集体性场合的劳动成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和传播者是同为一体的.一个文本的产生流传是依靠集体的力量,一段原始的歌谣最初可能只有那么两三句话,但在一代一代的传诵中,不同的传播者依据自己的理解不断丰富其内容,构造更为完整的故事情节,久而久之,流传下来的就是一则长篇叙事文.
(三)应时而变的文本信息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受不同价值观念、知识经验的影响,个体在发出文本信息时,作出的选择不同,接收文本信息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民间文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永远想象不到手中的文本到底存在多少种变化."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中讲述的文本会发生变异."[1]讲述人在农忙、祭祀时的文本讲述,也是与其他时间段的讲述存在一些差别的.简言之,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去搜集相关素材,是学者们进行田野调查普遍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二、当下民间文学的生存境遇
(一)生存机制发生转变
1.传承场域由全民参与转变为内部传承.
人是维系民间文学作品生存命脉最为重要的元素,民间文学时刻秉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现实情况却是,在很多传统文化村落,多以老年人为主要常驻人口,青壮年外出务工,少儿群体都走进课堂接收学校系统化、正规化传统教育,故事讲述的既定场域因此发生改变,甚至缺失了."这与传统社会中民间文学全民性质的创作与参与状况形成鲜明对比."[3]
2.传承情境由任性而发转变为摆拍式讲述.
虽然目前民间文学仍以口头传播为主,但受到时间、地点、人际交往以及受众场所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民间文学的传承情境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一些原本任性而发、任情而唱的民间文学讲述变成了应时而述、应景而讲的摆拍式讲述."[3]在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素材采集的过程中,民间文学讲述人或传承人要面对镜头机械地重复着故事的讲述.为了塑造故事的真实性,还会找当地的一些群众来扮演听众,而讲述人则是在这种"被塑造"的环境下进行讲述.
3.传承方式由口头传播转变为多维互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多媒体影音设备,甚至人人拥有的手机,都可以成为民间文学采录的工具,口口相传不再是民间文学仅有的传承方式.作为体验者来说,从口口相传转变为视听多维互动的感知体验,能够有选择地享受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不失为一件好事,但也或多或少扼杀了一部分口述传承的生机与活力.
4.研究范畴由文本分析转变为田野作业.
民间文学从本质上看属于文学一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学创作.如今民间文学的研究重视田野、远离文本,并希望"由田野作业获得人类文化的普遍性知识或特别地区的地方性知识."[4]总体来看,文学研究应该是立足于作品文本进行分析,"田野作业和语境分析,只能是一种服务于民间文学作品的科学记录、合理阐释手段,而不能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本体."[5]
(二)保护机制面临挑战
1.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
必须承认,现阶段各民族民间文学都面临失传的危险.过去羌族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但如今北川6万多羌族人口当中会用羌语进行自由交谈的已不到20人,会唱多声部民歌的就只有3个人了.
2.保护传承目的存在功利性.
"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5]在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一些现象尤为引人注意.如盲目争抢其历史故事溯源地,用商业化手段去打造所谓的名人效应,甚至将GDP的增长与当地的"非遗"项目申报挂钩,并且在记录传承人讲述时,还出现故意杜撰部分传承内容、夸大传承影响等现象,这种局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意在传承文化独特性的设立初衷背道而驰.
3.呈现两极分化保护不均的态势.
在现阶段"非遗"项目申报过程中,项目关注的保护对象呈现两极分化状态,"神话、传说在申报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大,甚至还出现多地互抢发源地、竞争申报权及联合申报的白热化现象."[3]这是由于神话传说中"非物质"抽象形式亟待通过名胜古迹、地方史实等实物形态的"物质"来表现,因此通过这类"非遗"项目在打造区域品牌文化、提升区域名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就显得更为高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在工业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间文学不得不一步步淡出老百姓的生活,仅存活于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和历史记忆当中.
4.静态化、非活态性的保护.
当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大多是静态的、"非活态"性的,大都是将民间文学文本搜集整理、出版成册后储存在图书馆或博物馆内供世人阅览.这虽然是将这些珍贵文本保护起来了,却阻断了其在流传中的应时而变和不断革新,使得部分类型的民间文学只能仅存于民众的记忆中,这种脱离真实讲述场合而进行的非活态传承,对当今民间文学的生存以及持续发展并无多大功效.
三、"非遗"视域下民间文学传承与保护路径研究
(一)强化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
政府应该强化主导地位,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提供帮助,文化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民间文化监督管理部门,为民间文化研究与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即是由相关群体通过集体的努力而不断发展形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因此过短的保护期可能起不到保护的作用,结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的特点来规定其保护期限."[6]这就更需要从顶层设计方面来统筹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以期能够维护创作人或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传承人保护和传承机制的建设
民间文学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口传艺术,是一种"活着且流动的"文化."文化部已公布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77名,仅占总数的3.88%.有31个项目只有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面对传承人匮乏的困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做好传承人保护工作和传承机制的建设.摸清传承人家底,做好"非遗"传承人的摸底登记,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吸纳和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
(三)健全保护传承的"非遗"数字化体系
传统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通过纸质的载体进行保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还可以借助现代影像和数字化手段."截止到2012年,在'中国记忆--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中以数字化方式保存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44万则,谚语36万条,歌谣10万余首."[8]数字化储存具有永久性、海量性、便捷性和快速性等优势,健全保护传承的"非遗"数字化体系,有助于"非遗"项目通过各种新颖的数字化手段被社会各界所认知.
(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在自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网络来进一步扩展其传播范围.想要得到更为有力的传承与保护,需要"采取更加具体、生动、灵活及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线上线下传播相结合,让依赖互联网且乐意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及'非遗'传承人都处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共同致力于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传播与传承保护."[9]
四、结语
民间文学在特定时期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而存在和快速发展."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原生态的民间文学趋于衰落;但新生态民间文学,就因其尖锐有力地针砭时弊而具有强大生命力."[10]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头文化的可贵之处和非物质文化的朴实无华.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民间文学尤其应该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这一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丰富完善,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吕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伯牙子期传说"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8,14-15.
[2]陈映婕.民间文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3]詹娜.非遗语境下的民间文学现状及保护困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7-58.
[4]陈建宪.走向田野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J].民俗研究,2003(4).
[5]马知遥.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J].民俗研究,2010,(4):46.
[6] 彭梵.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着作权保护--以中国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4,10.
[7]李荣启.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艺术百家,2018,(1):218.
[8] 李松.从"十大集成"到国家民间文化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J].中国文化报,2014(3).
[9]华伟.湖北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媒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33.
[10] 刘守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历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