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高校“和谐人”是高校教育的目的, 高校培养人才以成人为起点, 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恰当时间给予正确的思想指导,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系统论述了低碳经济视域下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形成的必要性, 并且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低碳经济视域下消费观念的不同形式, 阐述了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低碳经济; 大学生; 消费观念;
一、低碳经济视域下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的提升, 除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与生活方面需求之外, 个性化以及多元化消费需求也比较多。在日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防止大学生出现盲目消费或者是非理性消费的现象, 不单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有促进作用, 同时对于我国低碳经济以及和谐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也有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更多存在非理性以及盲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正确消费观念, 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使其能够将健康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融入到生活与学习当中, 有效避免在错误消费理念下所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除此之外, 对大学生正确消费理念的积极引导, 对于构建校园环境以及和谐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征
(一) 消费感性化。相较于其他群体来说, 大学生本身带有较多的感性因素。由于他们不单单希望商品可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还希望在观赏以及使用商品的过程中, 获得心理的满足感以及精神上的愉悦感。 (二) 消费多元化。大学生群体更加容易接受各种新生事物, 注重追求时髦以及新颖。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 其消费构成当中的穿戴以及饮食等消费比重逐渐降低, 表现出了多元化态势:比如学习、生活、人际、娱乐、运动以及休闲等方面的消费。 (三) 消费超前化。超前消费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 很多大学生已经接受了信用、借贷以及透支等全新的消费模式, 更多的大学生拥有了信用卡, 刷卡消费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现在在大学生中慢慢流行起来的针对大学生的一系列借贷平台, 如果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加以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都将会对个人和家庭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 (四) 消费不平衡性。因为大学生家庭背景以及所处区域不同, 各个行业以及地区发展不够均衡, 造成了家庭收入存在差异性。差异化的家庭结构, 使得大学生消费出现了不平衡。相关资料表明:月消费水平高的那部分群体主要来源于大城市以及省会城市, 其次是那些来自于地级城市的学生, 消费层次最低的大学生群体则主要是农村贫困学生。
三、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一) 存在严重的人情消费。当前, 大学生消费观念缺少有效的确立以及正确引导, 使得其消费观念中存在诸多缺陷以及问题。首先, 从消费观念上, 大学生喜欢用消费维系同学之间以及师生间、朋友间的关系。借助物质消费体现出感情的深厚, 同时也利用消费满足自身对人情的需求。这种错误的观念影响下, 同学之间单纯的友谊会使用金钱以及物质来作为桥梁, 最终导致情感的丧失, 人情也停留于表层, 对于学生树立三观以及其今后的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 人情消费的问题也会从大学生群体当中不断向以后社会环境中蔓延, 导致了传统社会问题被无限的放大, 低碳经济追求下的绿色消费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这不利于我国低碳社会的有序发展。 (二) 时尚消费占比较大。很多学生为了跟随潮流, 追求自我与个性, 用来满足自身虚荣心与自信需求, 耗费大量金钱用来购买时尚物品, 比如手机、衣服与电脑, 追求知名度以及品牌效应, 时尚消费逐渐占据了可支配资金的绝大部分。这对于那些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大学生来说, 不单单会对其产生巨大的生活以及精神压力, 同时也会为家庭带来资金上的压力。消费理念的偏移, 对大学生以后的消费理念与消费习惯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 攀比消费问题突出。大学生因为价值理念还在成型阶段, 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经验欠缺, 消费上的问题以及缺陷也相对较多, 攀比消费则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学生之间都存在消费需求, 消费的时候因为品牌、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性, 就可以彰显出学生的差异性。在大学生不够成熟的理念下, 他们认为这种不同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之分。为了体现出自身的高层次, 很多学生开始进行攀比消费, 除了攀比产品的价格, 还要攀比品牌以及功能, 并将大量的金钱、精力都放在了攀比消费商, 造成了金钱浪费, 同时也使得时间资源持续流失。
四、基于低碳经济视觉下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类型
(一) 新型节约观。新型节约观并非指关注与生活方面, 而是贯穿于生活与生产等领域, 降低生产中对于环境所产生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 有效缓解环境以及资源压力。培养新型的节约观念, 能够让学生更加理性消费, 使得学生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决策更加满足社会公德。只有确立了新型的消费观念, 对个人消费消费行为进行理性安排, 才能够推动学生不断成长, 并且使其能够低碳社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节约、勤俭的示范作用。 (二) 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观是低碳社会、经济的实践要求。当前, 大学生要确立绿色消费的观念, 有绿色消费的习惯与意识, 不购买对环境以及自身产生危害性的商品, 自觉维护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 尽量充分使用物质消费品, 对消费品进行分类处理, 有效降低消费品所产生的损耗, 降低资源的浪费。 (三) 发展消费观。发展消费观作为一种将开发智力作为关键的理念, 需要大学生确定物质消费虽然对人体的生命存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决定人体人格发展以及智力水平的却是精神消费。大学生作为低碳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以及现代化的建设者, 需要将消费的核心放在提升精神素质层面, 提升精神消费所占的比重, 不断提升精神品味。所以, 大学生需要以个人长远发展作为着眼点, 合理化的处理以及安排生活、学习、娱乐以及发展消费的比重。
五、基于低碳经济视觉下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策略
(一) 强化低碳经济教育。作为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储备群体, 大学生的行为以及观念将会直接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低碳经济以及消费理念之间的联系出发, 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消费理念的进程中, 要注重强化对学生低碳经济层面的教育工作。总体来看, 强化低碳教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将课时设置引入教材当中。为了充分发挥低碳经济教育作用, 高校需要引入高质量的经济教材, 将其作为低碳经济教育的关键材料。除此之外, 如果条件允许, 学校还可以邀请各所高校的经济学专家, 构建编制低碳经济教材的小组, 为低碳教育工作涉及教材。在课时安排上, 为了防止课程过于频繁, 造成学生出现逆反的心理, 可以按照每周一节课程的形式, 开展低碳经济教学工作。其次, 设置教学内容。低碳经济教育需要将教材作为重要依据, 引入目前温室效应以及雾霾天气等真实的案例, 加强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关注力度, 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绿色的消费观念, 避免出现不恰当的行为, 为后续可持续低碳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最后, 实践教学。除了一些理论教学内容以外, 高校教师还能够使用实践教学的方法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 产生绿色的消费理念, 并且将其拓展成绿色消费行为。学生亲身感受低碳经济的相关信息, 更加容易深化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了解, 从而使得学生产生绿色的消费观念。 (二) 塑造良好消费风气。良好的消费风气不仅受到学生的消费理念、心理以及行为等内容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校园消费风气的影响。教师消费表现将会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 特别是随着年轻教师比重的增大, 这种影响也更加的显着。所以, 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 结合教师道德建设, 有助于校园文化、学风以及师德建设的协同发展。高校需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 开展大学生消费观念树立的专题讲座, 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 实施低碳生活讨论会以及消费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 使用微博、校刊等大众传播工具, 开展形象而又直观的消费观教育, 从而在校园内部产生良好消费氛围, 有助于大学生消费理念的正确引导。
总结:培养高校“和谐人”是高校教育的目的, 高校培养人才以成人为起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所以对大学生正确消费理念的积极引导, 对于构建校园环境以及和谐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甜甜。上海高校大学生低碳消费观调查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 (7)
[2] 王慧丽。基于强化管理消费能量下的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思路[J].管理观察, 2014 (10)
[3] 解晓燕, 段素革。低碳经济视域下新型消费伦理思考[J].齐鲁学刊, 2013 (5)
[4] 赵燕。消费社会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思考--基于D大学学生使用APP订餐的行为剖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