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双语型人才,管理类专业的双语人才尤其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很大的难度,因此目前国内高校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双语人才
一、相关概念
双语教学是根据英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其也可以直接表达为“twolanguages education”.我们将有关双语教学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双语教学是指学校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共同教学授课,狭义的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使用第二外语传授学科知识。
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双语教学实践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英文授课,即采用英文教材,将英语作为教学用语,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一种高级双语教学模式。第二种是中英文混合授课,即采用英文教材,将汉语和英语共同作为教学用语,是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的中等水平双语教学模式。第三种是半英文授课,即虽然也采用英文教材,但教学用语依然是汉语,主要针对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一种低层次双语教学模式。
二、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进行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客观环境与条件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已经明确指出了在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在2005年则再一次强调了这一观点。但现实是,有些高校依然将双语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并没有为此付出相应的人力和财力,这就造成开展大学双语教学的进程是艰辛且缓慢的。双语教学的客观环境既包括开展双语课所需的硬件配套设施,也包括与双语课有关的校园文化建设。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有关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校园文化更是尤为缺乏,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形成双语教学的相关意识,也没有认识到双语教学对提高管理类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性。
(二)管理类专业教师专业素养与外语水平不能兼备
管理类专业的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学习英语,而是用英语来传授和学习管理类专业的知识内涵,其本质与用汉语授课是殊途同归的。但现实是,许多高校对进行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并不重视,管理类专业老师对开展学科双语教学也没有很大的热情,这既造成了高校对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师队伍培训的滞后,也导致了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师资结构的不平衡。大部分管理类专业教师没有到国外学习交流的经验,缺乏良好的语言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不能达到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要求。
(三)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性质和规划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虽然随着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外语能力已经有了显着提升,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依然不能满足其双语课日常听课和课外复习的需要,尤其是管理类专业名词术语繁多,与其他专业相比内容更加枯燥,学生日常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少,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学生参加管理类专业双语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所进行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其课程性质和课程规划并不明确,或者有了明确的课程规划却在实际操作中偏离了原定的教学目标。
(四)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不仅效果差且效率低
目前中国大学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绝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些采取全英文授课的管理类专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单纯的讲解自己已经准备好的内容,结果就是下面的学生听不懂,只有老师在前面“自说自话”;还有部分管理类专业的老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进度,一味地对教学课件和英文教材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导致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老师在领着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反而忽视了管理类专业知识的教授,违背了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初衷。
三、提高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水平的基本途径
(一)加大对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
一是投入更多的财力,加强学校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既要为教师提供演示课件所需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也要为学生提供进行双语学习的配套硬件设施;在提供这些设施的同时也要让教师和学生学会利用这些高科技设备进行双语课的教学和学习。
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展校园管理类专业双语文化建设。利用大学学生会和社团的强大号召力,举办各种与管理类专业相关的双语活动和双语竞赛,在校园里形成浓厚的管理类专业双语学习氛围;并在学校网站建立各种管理类专业的双语教学板块,让这一教学过程运转的更加顺畅。
三是投入更多的物力,引进大量管理类专业的外文书籍。及时更新管理类的专业图书和期刊杂志,为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双语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扩展管理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角,加深其对管理类专业双语学习的深层次理解。
四是投入更多的人力,增加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教师的数量。根据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学生人数合理增加双语教师的数量,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按照各学科的课程要求进行双语教学,教师能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建设高水平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一是加强对管理类专业原有教师的培训,培养其使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对专业原有教师进行专业英语和课堂口语的培训,使其逐渐适应使用英语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结合已有的学科教学经验,开拓专业双语教学的新思路。
二是重视管理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培训,培养专业知识强、英语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利用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鲜知识且英语基础好的特点,加强对其学科教学能力的培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在授课过程中逐渐将英语作为教学用语。
三是各管理类专业的交叉学科可以聘请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或者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海外教师与专业原有师资力量相结合,彼此交换学科教学经验,在提高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同时,快速提升管理类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双语教学水平。
四是增加管理类专业教师的在职进修机会,国外进修和国内进修双管齐下。学校要为管理类专业教师提供定期的在职培训的机会,既要提高用英语学习国外先进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要学会将这种能力结合到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去;管理类专业教师通过培训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也要尽快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重新定位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目标
一是根据管理类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重新定位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性质。集合国内外管理类专业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学者,结合中国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管理类专业自身的专业特质,重新定位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性质和大方向。
二是各高校要确立适合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管理类专业双语专业教学目标。在不偏离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性质的大前提下,各高校要根据当前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状况和学生接受程度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努力提升管理类双语教学的实力,日后不断确立更高层次的专业教学目标。
三是分析管理类专业各学科双语教学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科教学目标。全面衡量管理类专业各学科进行双语教学的优劣,分析各学科双语教学的难易程度,双向考虑授课教师与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学科中有所取舍,制定出受益范围最大的学科双语教学目标。
四是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制定阶段性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学期教学目标。根据每一学期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程度,制定与学生专业水平相符的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阶段性教学目标,在时间上控制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进度,采用最恰当的双语教学节奏提高管理类专业的双语教学水平和双语学习能力。
(四)因地制宜的选择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模式
一是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模式,丰富管理类专业双语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在管理类专业双语课的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为学生演示课件,还可以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播放与课程相关视频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展示管理类专业课程以外的知识,既能增添课程的趣味性,也能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开辟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新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利用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开展线上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资源的共享,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学生提供能随时随地进行双语学习的技术保证。
三是鼓励管理类专业学生形成自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进行管理类专业双语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可以将课程的章节要点及需要完成的作业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完成,或者与其他同学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在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减少管理类双语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是创新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质量评估办法和期末考核方法,合理分配考核过程中考查和考试的比重。取消单一偏重试卷考试的传统考核方法,采用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检验管理类专业学生双语学习的效果,综合评价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黄生太。论双语课的性质[J].湖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9)。
[2]徐凌。“行政管理”双语教学的类型选择与有效建构[J].教育探索,2009(4)。
[3]田志莹,初春虹。对双语课教学改革的总结与反思---以《管理会计(双语)》为例[J].教育学,2015(1)。
[4]郎春雷。专业双语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平衡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