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以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导向的一项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基础目标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企业应严格控制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进行动态监控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阐述了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分析了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涵盖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核等一系列活动,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因此,企业集团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一、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明确经营目标
通过对预算实施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市场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并向决策者提供管理需求的相关决策信息,有助企业及时制定或调整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经营目标,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
(二)有利于集团各单位的沟通协调,明确工作目标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所有部门均积极参与管理活动,有利于企业所有员工树立预算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在互助协作中逐步明确工作目标,并且通过强化企绩效考核机制,可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三)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不断解决资金平衡问题的过程,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各种资金划拨、投资、超预算支出、预算外支出等内部管理控制问题,降低预算的随意性,提高企业资金控制活动水平,确保企业集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不断的纠错改进中探索适合企业的发展模式,使企业内控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实现企业集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所属各级单位的工作效绩
全面预算管理为员工的绩效评估提供了标准、工具和指南,可以使企业依据经营管理需要,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开展各项经济活动。通过预算管理的执行与控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成果与业绩,企业通过绩效评估激励员工,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各级单位的工作成果和绩效,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管理目标。
(五)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使管理层清晰辨别各项成本费用,使正常和非正常支出、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得到有效审核控制,缩短审批环节工作时长,使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六)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降低企业管理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集团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公司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和提供合理的保证。同时,企业战略目标的正确指引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更加具有目标性、方向性,能够全面促进全面预算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促进有利于提高企业集团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最高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使公司的战略目标得到全方位的细化、分解,并得到有效实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全面性
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全面预算管理没有深刻的认识,未能站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去思考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观念落后。同时,基层单位或执行人并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造成预算管理各项工作制度缺失,缺乏全面性。
(二)预算编制制度不健全,依据不充分、不合理、不精准
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部门参与度较低,可能导致算编制基础数据不足,预算管理责、权、利不匹配,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市场环境、企业实际等相脱离,预算编制准确率降低。预算细化度不够,预算编制不充分;没有全面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以及市场的需要编制预算,导致预算不合理;部分企业仅在上年数据的基础上,按预计预算总体金额的变化情况进行简单增减,预算编制数据不精准。预算编制的数据与企业的实际运行数据存在较大差距,预算编制与企业实际发展未能发挥协同效应。
(三)预算编制缺乏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方法过于模式化
企业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充分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导。企业未能根据最新的业务要求和市场经济状况调整预算方法,预算编制的方法过于模式化,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需求。
(四)全面预算未与企业战略思想相结合,预算目标不合理
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没有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思考管理对策,没有根据企业现状和市场行情进行多维度的对标分析、测算与调整,全面预算目标逐渐与战略目标相背离。预算目标短浅、单一,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未将企业内部不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无法将资源利用率发挥到最大。
(五)全面预算松弛、相关预算指标有效性差
企业管理者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为了完成预算指标而把预算数据放大,造成预算相对松弛。预算编制缺乏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与分析,预算数据不够客观与合理,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预算指标数据与实际情况对比存在较大偏差,预算指标有效性较差,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考核分析,无法与企业发展相匹配。
(六)强调预算执行业务的特殊性,预算控制力减弱
全面预算执行以业务为中心的观念会削弱预算的控制力,过于强调业务的特殊性容易使既定的预算控制目标失去意义,对全面预算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七)预算管理相应的控制和业绩评价机制不健全
企业集团在开展全面预算的过程中,管控机制相对缺失,经常会出现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的问题,在预算执行环节,财务人员往往没有将企业集团的实际经营状况与预算执行结合,缺乏相应的制度控制,同时,企业集团未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未能全面有效的对公司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法得到更好的发挥,未能发挥业绩评价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企业战略目标核心理念,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
全面预算管理应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全面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应充分结合公司业务管理实际,使预算管理更具合理性。合理确定经营活动需要的资金,进一步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准确性。
企业集团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时,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将企业的长、短期目标与企业战略总体目标紧密联系,使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树立正确、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并保证其合理性与可实现性。
(二)有利于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协同效应,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企业战略目标可以为企业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战略指导方向。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以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并且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相契合,取得协同效应,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共同目标。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企业在加强对预算执行管理的同时,应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完善全面预算的授权审批制度,加强全面预算的内控制度建设,对预算内、超预算、预算外的资金采用不同层级的授权审批流程,确保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企业应构建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组织较强能力的预算管理团队不断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四)升级健全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完善和创新预算控制评价分析
企业集团制定全面预算时,要逐层分解指标,责任落实到部门及各岗位人员,将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与既定目标对比,作为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强化考评的公平、公开、公正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同时,对预算管理各环节工作进行质量评价,以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和创新预算控制评价分析方法,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为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提供保障。
(五)全员参与集团全面预算的管理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应全员参与,所有员工均应树立预算管理理念,建立成本效益意识,参与预算编制与实施,企业应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使命感,使其积极主动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六)扎实推进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及监督
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及监督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当从多维度的管理角度扎实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首先,预算编制,预算编制使用的方法应当与企业当前发展相匹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使用定期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方法,预算编制兼顾刚性与弹性原则,提高预算编制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预算执行,要强化预算管理意识,企业领导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身作则,推进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各部门必须相互配合,且预算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以正确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
最后,预算监督,建立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内部监督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并纠正,避免公司遭受损失,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集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用战略的思维指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且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逐步探索及实施适合企业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完善监督管控流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娄靖涵。A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2] 刘丹。浅谈如何有效加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8(2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