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不仅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官,给人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探究媒体艺术如何对城市公共艺术介入与重塑,对于布置城市公共区域,增加城市亮点,增进城市与市民的互动以及城市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媒体艺术;城市;公共艺术;重塑
城市中公共区域空间的布置与设计,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这些符号与元素不仅与城市本身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会时时刻刻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区域与其他区域不同,它对城市中所有的居民都有开放性,其公共艺术的设计对整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影响。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媒体艺术也逐渐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中去[1].城市化需要文化的参与和互动,城市和城市文化形成一种互动的格局,并且通过新媒体艺术进行直观的表现,将城市元素充分地展示出来。媒体艺术充满多样性和互动性,对于艺术的表现最具想象力和创造性。
一、媒体艺术的优势
1.互动性
媒体艺术与公众的互动性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众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硬件支持。艺术作品的材料会更加耐用,造型也能更加独特,并且能够产生可操作性,使市民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公众会主动参与和接受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随着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实施逐渐公开化和透明化,公众参与的模式也会更加成熟。
2.包容性
媒体艺术在萌芽阶段就体现了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比如:通过利用不同类型材料来进行混搭式风格的组合,从而展现出艺术的独特性以及潮流性。此外,除了在艺术领域中所呈现出的作用,媒体艺术还打破了诸多的常规模式。例如,将光学与影像结合,将物理学应用到医学相关领域中等等。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顾名思义,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理解为在城市中的,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的艺术形式。与一般的美术馆、私人画廊不同,这类艺术作品大都设置在广场、道路或者公园等场所[2].其中,“公共”所指的是公众可以主动性地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构建当中,“公开”也象征了城市公共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提及的民主、开放、自由的特点。城市公共艺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来与民众产生互动与交流,在当代艺术下,它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开放精神和主动沟通交流的意愿和态度。
三、媒体艺术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
由上文分析,媒体艺术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结合是时代的趋势,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将媒体艺术运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去,必定能够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
1.媒体艺术能够更好地装扮城市空间
媒体艺术所依赖的灯光效果和多彩画面,能够激发人们的无线联想,给受众带来完全不同的别致感觉。特别是在借助灯光技术忽明忽暗和色彩变化的影响下,城市的景观被完全塑造出另一派景象。由于灯光的使用,城市的画面从静态上升至动态,由二维上升至三维,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表现方式使城市空间的美观得以更好地展示与表现。同时,媒体艺术以城市的公共空间作为艺术的展示空间,在细微处的艺术处理中精益求精,运用各种媒体艺术方法和受众进行沟通与交流,激发了城市居民的美感想象和情感记忆,使人们的城市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媒体艺术增强了城市大众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的美术馆、电影院、网络电视剧直播平台等媒体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大众参与,根据受众的反馈作出各种调整,但从其本质来进行分析,传统艺术依然是以一种单向传递的形成存在。城市空间本身单调、死板,要想提升其公众的参与性,仅仅依靠各种灯光、色彩的元素是不够的,公众必须参与其中。媒体艺术的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和实时交互的传播特征使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成为可能[3].公共艺术家在创作设计时,可以将各种图像和材料进行立体化的结合,使大众受到多感觉多通道而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以主动的参与和体验替代被动的接受。通过媒体艺术,民众能够与艺术创作作品产生良好的互动,甚至能够改变艺术作品的结构、意义以及外观。通过大众的参与和互动,使城市公共艺术转化为大众自身生活文化内容的一部分。
3.媒体艺术能够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在上海世博会开展期间,各个国家都想将本国的优势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进行展示,并且凸显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文化得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交流和展示,使世界人民看到了文化丰富多彩的一面。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特殊的展示体,本身具有维护文化多样化的天然使命,而在未来,城市会向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将媒体艺术与城市文化元素进行结合,有助于营造多种文化竞相发展和相互交融的良好环境,也会呈现出各种艺术形式同步发展的繁荣景象。因此,城市文化的发展必定与媒体艺术牢牢结合在一起。
4.媒体艺术能够实现生活的艺术化
在传统美学的概念中,审美的非功利性使得美学与生活是分离的。然而传媒技术和消费理念的发展,使得艺术已经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有学者提出:“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的审美也产生了变化,随着其发展的不断深化,社会也将成为一件艺术品。”在未来,审美会逐渐从高高的艺术殿堂上走下来,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此时,媒体艺术的发展恰恰为“艺术生活化”奠定了基础,使得艺术不仅在物质层面也在意识形态层面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四、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设计手段
1.数字化技术
信息的最小单位为字节,因此,和我们的生活空间相比较,数字空间有着极强的流动性和可变性。它能够自由组合成各种文字、影像、语音等可被实际感知的信息,并以此重构一个环境,实现模拟现实空间、传达空间信息的目的。
2.多元化空间技术
从字面意思可以了解到,其多元化所代表的是多样性。但对于媒体艺术而言,多元化除了代表着功能性的多样化之外,还代表着其艺术形式功能界定的模糊性。正如前文所说,当今的艺术形式已经不是上流社会的专属品,它已经更多的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不断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艺术形式的发展,民众对于其所具有的艺术功能产生了模糊感。其艺术表现形式甚至在同一个空间中所起到的作用却有差异。
3.虚拟界面技术
所谓虚拟界面技术是通过相应的实体空间,艺术创作者利用虚拟音效以及影像来布置相应的场景。通过不同音乐以及影像的变化,能够让受众感受到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多重效果。应该说,这是艺术创作者将多重影响效果以分层次的技术手段,将艺术创作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展示。这种技术只是在人们的心里塑造出独特的感受,而舞台并不真的存在于实际空间之中。创作人员通常会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对周边的整体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技术可以让一个极为普通的空间瞬间充满较浓烈的艺术气息。受众群体在受到艺术气息的感染后,通过艺术创作人员的技术手段,也让其成为了整个艺术氛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激发其参与整个空间改造的热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能够在一个虚拟又真实的空间中,得到艺术的渲染和启发,很容易就融入进了公共空间的互动当中,是一种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有效方式。
五、结语
新媒体时期,利用各种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也使艺术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新媒体艺术的介入与重塑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转向多元化发展,其互动、包容的特点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效率大大提高。作为受众,不仅接收到大量的视觉刺激,在带来丰富体验的同时对于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所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成为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
城市公共艺术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发展,而且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其艺术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空间形成或者是城市功能的表现,而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空间模式的拓展,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可以说,这是一种城市文化的延伸,同时也体现出了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俊,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98-102.
[2]唐丽,黄文静。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设计研究[J].数码世界,2016(3):121-122.
[3]段然。新媒体视域下公共艺术交互性设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