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诸多性格刚烈、令人震撼的贞妇。这些贞妇形象孕育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 各有特色, 种类丰富, 具有道德、行为及生活上的共同特征。贞妇形象在古代文学女性形象群体中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 该形象的产生与发展和女性个人思想认识、男性认知及社会封建伦理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古代文学; 贞妇形象; 共同特征; 原因;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贞妇形象分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女性形象,如美女、才女、妓女、贤妻、良母、孝妇等,贞妇形象也是其中的一支。这类形象不是单一化、片面化地呈现于作品中,而是具有多重内涵具有典型意义。探其分类,贞妇形象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一)守节不嫁的节妇
《古列女传·译注》(贞顺篇)中译载,梁国寡妇高行自丈夫死后决心守寡不再改嫁,面对梁王的求娶,其言曰:“妾闻妇人之义,一往而不改,以全贞信之节。”关汉卿杂剧作品《窦娥冤》中,窦娥自嫁入蔡婆婆家后操持家务,在张驴儿父子强迫时以命反抗拒绝改嫁。《白玉娘忍苦成夫》所记述的白玉娘自丈夫程万里远去后被卖做他妇,但坚守贞节。总观高行、窦娥、白玉娘三人,她们有的是寡妇,有的是丈夫远去杳无音讯,但三人均体现了古代女子的贞节,表现出“从一而终”的特性。以三人为代表的这类女性形象,即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贞妇形象的第一大类--节妇。
(二)决绝殉葬的贞女
贞妇形象的第一类“节妇”是立足于女子已嫁为他妇但未有夫妻之实,或者是与丈夫已有夫妻之实的寡妇而言,与此对应的是与男方虽有婚约但尚未结合的贞女。《张廷秀逃生救父》中王玉姐本被许配给了张廷秀,但张廷秀遭赵昂夫妇陷害被赶出王家,毫不知情的玉姐以为廷秀已死,在众人沉睡之际自尽以示清白。这类女性在自己的未婚夫离世、重病或远去他乡后不改气节,未婚夫即是夫, 为其守节在她们心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以死守节乃是常态。因此, 我们可将这类女性形象归纳为贞妇群体中的“贞女”.
(三)拒辱致死的烈女烈妇
贞妇形象中的“节妇”与“贞女”重在她们的“贞”与“节”,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第三类贞妇形象,乃是强调女性的刚烈。这类女性面对他人的侮辱以生命作为清白之证,为了气节决绝赴死。她们既有着前两类贞妇身上共存的贞节之气,又有着更为刚烈的决心。朱多福既是一个贞女,也是一个具有典型性意义的烈妇。她在陈多寿决意自尽后,同服砒霜为夫殉葬,其死亡主要是一种殉节而非单纯的殉情。《秋胡戏妻》中的罗梅英发觉调戏自己的男子是丈夫后,倍感屈辱,“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竟投河自尽以示清白。这类女子即是贞妇形象中的第三类--烈女、烈妇。
二、古代文学中贞妇形象的共同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中刻画的诸多贞妇形象,她们的言行举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些共同点传达了特殊时代背景下必然的人物性格。
第一,贞妇形象与中国封建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其个体生命受制于伦理道德。“贞妇不淫乱是古代社会妇女极为重要的道德要求,而不贞节被视为最大的恶德”.罗梅英、王玉姐、白玉娘等人在面临侮辱与男性肉体接触时,第一反应是以死反抗,绝不委身,因为伦理道德提醒着她们,女子守节才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正确做法。
第二,贞妇形象围绕丈夫中心而生活。不同的个人遭遇及时代环境下,她们的生活大多不是为了实现个体价值,也无关个体自由,而是把丈夫当做了自己生命的全部,自己存在的意义取决于丈夫。朱多福尚未嫁给陈多寿时,便发出“生为陈家妇,死为陈家鬼”的贞言。
第三,贞妇群体的言行举止趋于自觉化、自主化。贞妇形象发展至元明清时期,这一趋向已十分明显。“以死守节”成为一种自觉化的行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已经完全内化于贞妇内心。最终呈现在文本中的,即是各类刚烈决绝的“贞节之气”.
由上述分析可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贞妇形象在道德、生活及行为上存在十分明显的相似性。有关学者将其总结为生命的道德化、生活的异己化、行为的自觉性,这三大特征高度概括了贞妇群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类同性。
三、古代文学中贞妇形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究析
(一)主观原因
贞妇是女性群体中的典型一支,其产生与女性自身紧密相关。女性个人自身思想的封闭性与固定性影响了贞妇形象的产生。黎庄夫人以“妇人之道,壹而已矣”为准则;贞姜牢记“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守一节而已”,最终被水冲走;高行“一往而不改”,持刃割鼻;王玉姐誓不偷生改节,悬梁自缢。以今人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这些贞妇形象,我们可看到其思想行为上体现着死守规则不知变通、做无谓牺牲的局限性,“从一而终”像是阻碍她们探寻外部世界的大山,不可逾越。不可否认的是,结合这些贞妇生存的时代背景与舆论环境,其言行是高尚而令人敬佩的,其“贞节之气”让后人赞叹,后人亦能理解贞妇群体以死守节的刚烈行为。但辩证看待,此种刚烈确实体现出她们思想上存在的封闭性与固定性,死守规范对应的是一个较为悲剧的人生。贞妇形象自然而然地随着女子刚烈、决绝、主观化的守节言行产生、发展并日益壮大。
(二)客观原因
女性个体思想的封闭性与固定性是影响贞妇形象产生的主观原因。究其客观原因,源于外界与他人。
第一,男性立场下的男性对女性的贞节认知影响了贞妇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总观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贞妇形象,她们大多出自男性作家的创作。创作者笔下的贞妇形象实质上是他自身的认知体现,寄托了创作者心中应有的女性模样。
第二,社会封建伦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女性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女性个体思想的封闭性与固定性,还是广大社会男性对女性贞节的普遍与主流认知,它们最终都是由社会封建伦理环境孕育的,最终都指向社会封建伦理环境这一大的中心。书云:“忠臣不可事两国,烈女不可更二夫。故一与之醮,终身不移。男可重婚,女无二适,故艰难苦节谓之贞,慷慨捐生谓之烈。”“女子不可事二夫”的伦理纲常是衡量女子贞烈的一大重要标尺。“三从四德”的儒家伦理道德观让贞妇形象的产生发展有了理论依托与舆论环境。贞妇形象是“封建伦理的艺术祭品”,社会规范与社会认可是女性心中的标杆。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中的贞妇形象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既与女性自身的思想言行有关,也与社会中男性眼光和各种伦理环境的禁锢密不可分。结合女性生存环境与舆论环境,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环境与道德规范对于贞妇形象的产生发展占据更大比重,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
四、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中呈现出的一系列“贞节烈妇”形象各有不同,分类细致,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存在着生命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共性,最终归指于社会封建环境这一中心。这类女性形象折射出深层次的社会伦理环境与古代女性生存的真实状态。深入研究贞妇形象,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社会规范有重要作用,是古代文学女性形象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
参考文献
周晓琳1992《中国古代文学的贞妇形象--男性德色二元取向和女性心灵双重悲哀的艺术符号》,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期。
孙理兴2000《中国古代妇女伦理模式述论》, 《道德与文明》第3期。
绿净2014《古列女传译注》, 上海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