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太极拳的三大实义

发布时间:2019-06-24 17:55:13

  摘    要:民国时期,太极拳风行一时,民间出现太极拳热的现象,许多人都对太极拳的命名实义、特性实义、功用实义做了研究和诠释,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太极拳之真实内涵,虽未形成一个完全的统一的定论,但有助于加深我们今天对太极拳的理解。

  关键词:民国; 太极拳; 实义; 阐释;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adowboxing was popular. Many people studied and interpreted its name, characters and function,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unveiled the true connotation. Although all the previous studies haven't come to a complete and unified conclusion, they can still help people nowaday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hadowboxing.

  Keyword:Republic of China; shadowboxing; substantial meaning; interpretation;

  太极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它创设之始,就带有神秘性,在中国的文学、影视等渲染下,更是神乎其神。太极拳历史悠久是公认之事实,然而其真实内涵是什么,则言之者殊。中国古代重文轻武,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和评议甚为稀少,包括太极拳的历代宗师和门人,他们留下的关于太极拳的文字少之又少。于是,太极拳真实的含义特质等便成了一个谜。民国时期,太极拳风行一时,民间出现太极拳热的现象,许多人都对太极拳做了研究和诠释,有类"百家争鸣".太极拳是什么?什么是太极拳?其根本特质是什么?真实功用有哪些?民国人对这些问题纷纷发表了意见。然而这好比佛教说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得其解",又如今人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谁解开了太极拳的真实"三昧",颇难判断。

  中国禅宗论修行人的造诣,有"正法眼藏"和"野狐外道"之别,"正法眼"是谓修行者得到的是正知正见,能成"正果";"野狐外道"谓修行者得到的是邪知邪见,难成"正果".太极拳的"正法眼"是什么?其"三昧"实义究竟为何?我们不妨来看看民国人是怎么说的。以下笔者从太极拳的命名实义、特性实义、功用实义三大方面来加以叙述,以就教于方家。

  1 太极拳的命名实义

  太极拳命名的真实含义古人言之者寡,光就太极拳的来源而言,这都是一笔糊涂账,正如民国人胡朴安所说:"太极拳的源流,究竟如何,创始于何人,虽有零星的记载,终不能予人以真确之相信,关于此点,争议者极多,本文置之不议。至于创始太极拳者,其命名之义如何,亦无书可考。"[1]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之"太极"谓何?太极拳特以"太极"命名,而不以其他称呼名号命名,可见其含义重心落在"太极"二字之上。然而"太极"二字本身就十分玄妙,因此带来了对其命名理解的诸多差异和不同。民国人对此提出了各自看法:

  1930年,姚馥春(1879-1941,着名武术家,为河北形意名家张兆东先生弟子,精绵掌、太极、形意、八卦[2])说:

  国术本无内家外家之分,特后世之治技者,钩心斗角,炫异矜奇,往往欲标榜门户,而内家外家遂不免划若鸿沟,而互相水火焉。相传内家为武当,创自张三丰祖师,外家为少林,创自达摩大师,考达摩卓锡少室,面壁九年,鉴于僧众萎靡,创拳法十八手,其法尚服气,调呼吸,润脏腑,滋百骸,动中求净,与道相合。实亦内家之源也。至其徒觉远上人,扩而充之,至七十二手,然亦不出乎此范围,迨后世治技者日多,遂皆以少林相号召,于是乃有外家之称,若太极发明,因其法纯任自然,如环无端,动作均极圆活,不用力而长内劲,尤深合易经之理,遂有是名。[3]

  他和一般认为的太极属内家,少林为外家之分不同,认为两家皆为内家,这种看法比较鲜明突出,同时他认为太极拳与易经关系非常密切。

  1933年,胡朴安(1878-1947,曾任国民大学、持志大学、上海大学教授,时任"考试院"专门委员[4])说:

  考太极二字,出于周易《系辞》,《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吾人以浅显的语言,解释此四句,两仪四象八卦,皆由太极而生,太极是一切的原动力,两仪四象八卦的动,悉是太极的动,宇宙一太极,人身亦一太极。人身之腹为太极,两腰为两仪,两手两足各有两节为八卦,宇宙之原动力,在于太极,人身之原动力,亦在于太极。所以太极拳之动作,是腰之动作,亦不是腰之动作,是腹之动作。腹为人身中最中处,此处一动,全身无不动矣。他种运动,或为手之运动,或为足之运动,或为身之运动,必合各部分之运动,为全部分之运动。或支配不匀平,或学之不得法,不免有畸形发达之弊,太极拳之运动,不动则已,动则全身皆动;故一动而不全身皆动者,非太极也。腹既为人全身中处,腹部一动,两腰两手两足之动,皆不疾而速,他种运动,或为手之动作,或为足之动作,或为身之动作,在某一部分动作,必须在某部分用剧烈之力,始能达到某一部分运动之目的。太极拳之动作,只在发动之中心一点动作(如腹的动作),不必剧烈之力,全身之动作无有不到;外面极其柔和,内面延绵不断之力,息息增长。故一动作即见剑拔弩张之形者,非太极也。明乎此者,知全身的运动与柔和的运动,皆是自然的趋势。太极拳所以名为太极者,即处处是太极的动作。换言之,即处处是中心的动作也。[1\]25-27

  他对太极拳的解释,紧扣《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句,首先他很富创造性地认为人身之腹为太极,两腰为两仪,两手两足各有两节为八卦,这是人身和太极等的比附;其次,在此基础上,根据宇宙之原动力在于太极的原理,得出人身之原动力,在于腹部,腹动则全身皆动,牵一"极"而动全身,腹部中心论;复次,他认为太极拳之动作,只在腹的动作,具太极之柔和德性,而非剧烈刚强,内外和合,延绵不断,息息增长。他的阐释显得玄秘、复杂,其中很明显的是,把《易经》深奥的义理思维蕴藉于中。

  从胡朴安之论可以知道,太极拳的原理建立在《易经》理念之上,欲解其三昧,非得通《易经》之道不可,离道无拳,道即是拳,拳即是道,道拳不二,以道运拳,以拳体道,其中的确蕴含高深道理,流于玄虚自是难免。

  民国人在玄虚之外,有把其命名含义简化者,他们没有像胡朴安这样把人身与太极八卦相附,而是从打拳的动作本身着眼。1929年,许禹生(1879-1945,精通太极拳、八卦掌,民初在北京建立体育研究社,聘请杨澄甫、吴鉴泉等太极拳名家[5])说:"太极拳之用劲作势,均极自然,且运用圆活,如环无端,着着皆含一圆形,完全合于太极之变化,故名太极拳"[6];1930年,姚馥春说:"若太极发明,因其法纯任自然,如环无端,动作均极圆活,不用力而长内劲,尤深合易经之理,遂有是名"[3\].两者略有区别,但都认为打拳时,每个动作如环无端,皆含着一圆形,故名"太极".1934年张一善(1901-?,曾任山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7])也提出类似的看法,但他不光从形体着眼,还从神入手:

  拳为何以太极名,因为国术前辈而后阐明者太极拳的道理,与全体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如环,不偏不倚,不刚不柔,阴阳有道,动静有法,故叫太极,本其名以定为成宪,义至精法至严也,后来的人,各自为政,事不师古,不流于狂妄,及涉于偏倚,所以练拳能做到不刚不柔至当却好,动静于太极之相吻合,很是件难事,此太极拳所以用太极命名之为高妙也,这便是太极拳之意义。[8]

  他的表述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手足每个动作如环无端,二是动作很讲究,须不偏不倚、不刚不柔、阴阳有道,这里他明显运用了儒家的"中庸"及佛教的"中道"的思维来阐释。他的重点在动作的讲究,不流于狂妄,不涉于偏倚,这是拳之所以为太极拳的标准。因此,偏柔或偏刚都不是太极拳。

  类似的看法还有1936年的张忠玉:"因为它的姿势,它的动作,均做圆圈形的运动,而且手手有阴阳,手手有虚实,全部动作,都连贯到底,绵延不绝,所以叫太极。"[9]他除了把姿势动作和圆圈联系起来,还给动作的内涵赋予太极的阴阳、虚实等含义。

  以上许禹生、姚馥春、张一善、张忠玉的看法,可归为一类,包含两个层面的要点,一是动作为环状圆形,二是动作的内涵蕴含太极的义理特点。后一层和胡朴安的相像,也即说,太极拳的命名三昧须从形神两方面来观照,形符太极之形,神合太极之理。

  以上看法各有千秋,难衷一是。1933年,太极拳名家吴鉴泉(1870-1942,满族,其父全佑从杨露禅、杨班侯学太极拳,其以善柔化着称[10])则提出评鉴:"太极拳的命名,各人的解释不同,有人说是太极拳由修养的方面说,须由动处向静处练,是从阴阳之合而为太极,从技击方面说,其虚实变化,常蕴于内而不形于外,是犹太极之阴未分;又有人说太极拳的各个动作,皆是取法乎圆形,和太极圆的型式相似,所以称为太极。这两种解释都各有相当的理由,尤以后一说的理由更为充足一些,至于太极拳的动作,与少林的刚性完全不同,是以虚静自然为主体,而且以柔弱胜。"[11]

  以上是民国人对太极拳命名实义的阐释,可以看到,他们对太极拳的理解是多样的、多元的,既有类似,又存差别。虽然无统一的定论,但是可以知道,太极拳的命名本身就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解开它须落在习拳者对太极这一门学问的掌握及解悟之上。

  2 太极拳的特性实义

  太极拳是一门"独门秘籍",有它的独特性所在,自古天下拳术数不胜数,何者才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个性或者特性呢?对此,民国人主要有以下看法:

  首先,认为它属于内家拳。

  徐致一说:"拳术派别,大别为二:一曰外家,一曰内家。外家主刚,劲形诸外;内家主柔,劲蕴诸内。内外之分,意即在此。外家盛于少林,内家导于张三丰。"[12]徐氏浙之余姚人,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性喜运动,尤醉心于拳术,初习外家拳,后致力于太极,凡十余年,北京武术名家吴鉴泉先生(杨氏太极拳的后人)之入室弟子[12].邱仰�说:"吾国拳术,向有内外两家之别,外家宗少林,内家宗武当。盖以其练习行功之不同,而为区分也。世言少林创自达摩,武当创自张三丰,三丰之传,以太极拳为高妙,今世尤慕重之。"[13]太极拳是和少林拳相对的,仿佛一阴一阳。把太极拳定为是内家拳,这是民国人很普遍的看法,姑不详举。

  其次,它的特点处处和少林相对,是在和少林的对比下突显的。

  叶香渠(按:叶乃王茂斋弟子,王茂斋吴鉴泉弟子[14])说:"中国武术,冠绝全球,独有千古,师法相承,各尚宗派,其最着名者厥为两大宗派:以少林派,传自后魏达摩祖师,其法以易筋筑内壮,基础五拳,运用外功,专主练气入骨,其深造在化刚为柔;武当传自宋代张三丰祖师,其法以循环无端,立太极浑圆之体,阴阳相生,应太极变化之用,专主敛神入骨,其深造在以柔克刚。"[14]这里说得玄乎而又简约,其重点落在一个"柔"字。

  徐致一也持同样的观点:"凡拳术皆有优点,亦皆有弱点,盖有所专,则必有所偏,其特性固如是也。今之好为轩轾之论者,于其所习之拳术,则推崇之,唯恐不至;反之,则攻击不遗余力。虽有门户之见使然,实皆未明拳术之特性也。太极拳以虚静为主,一切动作,重柔轻刚,喜外壮者,每以为病,顾太极拳,本以修养精神为其无上功效,其施诸技击,亦非以力胜。其与外壮功夫相形见绌处,适足以知其特性之所在,与诸家拳术之各有特性,初无二致。"[15]他同样认为太极拳重柔轻刚,以虚静为主,少林所摒弃的,却是其要发扬的,和少林截然对立,"水火不容".

  二氏所见固然高明,但这是太极拳特色之究竟本义之所在吗?这其中似乎夹杂了一些门户之见。对此,褚民谊则提出了不同看法。

  褚民谊(1884-1946)认为少林是硬功,武当叫软功;少林是外功,动作快、用力、有顿挫、出手走直线,武当派是内功,动作慢而不用力,出手走环形,动作均匀。两派特点是:

  少林派的,虽则起初很用力,动作很快,然而到了成熟之后,也渐渐的由刚至柔;武当派的,虽则起初不用力,动作慢,但是练久了之后,力就渐渐的出来了,性质由柔而刚,能慢亦能快。大凡年轻力壮的人,在那个觉得武当派太柔软,提不起勇敢的精神,所以喜欢少林派,因为少林派的动作敏捷、猛烈,合于壮年的人。所以练少林派的人,都挺胸凸肚,恰恰相反于武当派;而太极拳则含胸拔背,这就是武当派的好处,能使得气沉丹田,而少林派则挺胸凸肚,使气往上升而身浮。[16]

  褚民谊是民国太极拳专家,是当时太极拳界的泰山北斗,虽然他也认同太极拳自有它的特色所在,与少林明显区别,但他并没有用"柔"来把太极拳框死,而是认为太极拳是变化的,只不过是从柔入手,同样,少林拳从刚入柔,亦会变化,这是易经生生变易和太极阴阳变化莫测之理的体现,少林武当之间并非绝不可相通,他没有太多的门户之见,要比叶氏徐氏看得高明、清晰、深刻,更符合太极之理。他的理论批评建立在其毕生的实践经验之上,他自言:"本人对于这两派,都曾问津过,比较起来,认为对于生理卫生方面的研究,确是练太极拳最为适宜,练了之后,气与力同时得到长进……本人练习太极拳,有十几年之久,确实得到它的不少益处。"[16]故其知见来自多年的实修,而其造诣很高,故较有参考价值。

  最后,把太极拳和易理相比附,别具特色。

  孙禄堂(1860-1933,精形意、太极、八卦拳[17])对太极拳的理解极为玄乎,有类道教的修炼。更有趣的是他把人体等和五行八卦一一比附:

  孙禄堂先生所传之太极拳,用周天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作太极拳术,阐明养身之妙,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炼气化神耳。其中,本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奥义,始于一,终于九,九又还于一之数也。一理者,即太极拳术起点腹内中和之气;二气者,身体一动一静之式,两仪是也;三才者,头、手、足,即上、中、下也;四象者,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眄也;五行者,即进、退、顾、眄、定也。六合者,即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精,是内三合也;肩与膀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外三合也。内外如一,是为内合。七星者,头、手、肩、肘、胯、膝、足共七拳,是七星也;八卦者,�、捋、挤、按、采、�、肘、靠即八卦也;九宫者,以八手,加中定,是九宫也。先生以河图洛书为之经,以八卦九宫,为之纬。又以五行为之体,以七星八卦为之用。此拳,共有九十八手。每手则不一一殚述,只将练法,一一述之如左:先直身站立,两足分八字形,成为九十度。按周天、四九、三百六十度,成一圆形,是为无极,由无极半面相左传,成四十五度,以动,即为扭气机,是为太极;太极既动,主要者,不离圆圈,分明虚实阴阳,且虚无含一气,胸中空空洞洞,一无所思,一无所想,由起首,以至还原,意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双臂,双腿,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手足动,则一动、三动,始终一虚一实,头顶、舌顶、垂肩、坠肘、含胸、拔背,身体不得忽高,不得忽低,不可前仆,不可后仰,依此练法,不久即有得气之感觉,再持之以恒,必能得到中和之气矣。[18]

  这里面全是道教易经等术语,有以道教为拳,以义理为拳,以文字为拳的意味,与其说是对太极拳的忠实阐释,不如说是创造。

  另外,还有孙锡坤的说法:"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非展,劲断意不断,其身法,有涵胸,拔背,提顶,吊档,腾挪闪战十法。其手法有歌诀如后:捧棚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尔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丢顶,用掌之法,太极拳中用擎心,贯耳、扑面,托肚诸法,用捶诸法,用顶心,指裆诸法,用手指点者,用锁项,节未,以及两臂上中下诸处,太极拳以虚无为本,以锻炼神气二者为根,以正意作用,调动肢体,而俯仰屈曲,各得其神,使身心相合为一,由开合鼓荡,呼吸进退,以练其气,由劲接触以敏其神,使太极体用兼备,故练太极拳者,非兼练心身气劲身不可也。"[19]他用口诀的形式来阐释,显得晦涩难懂,但从中显示出太极拳之高深玄妙的一些特质。

  此外,还有很多批评,限于篇幅不一一详列。太极拳的特性与柔有很大关系,但并不限于柔,笔者以为褚民谊的看法较为中肯。

  3 太极拳的功用实义

  太极拳的功用实义是什么?其真正的功用是什么?又有哪些?对此,民国人的看法可归纳为三类:一是道;二是身;三是武。

  首先,道的方面。

  民国有的人认为太极拳是入道之基,是为修道服务的,非为其他而设。

  对此,叶香渠说:"两派立法虽各不同,然异曲同工,抉其奥旨,皆为入道初基。若仅以武术目之,诚浅矣。"[14]许禹生云:"至其作用,可以阴阳动静刚柔进退喻之,尤深合易经之理。"[6]14徐致一说:"太极拳偏于修养,而不以锻炼为重,乃其弱点,然其动作,纯任自然。"[12]禅宗有云,行住坐卧,无不是道,太极拳也是如此,它可以用来体道、悟道、证道。可见欲得其术,须先修其心,修炼精神至为重要,非仅是锻炼筋肉。此乃精微异常,非俗人、武夫可得。

  其次,身的方面。

  因于时代环境,民国人对道的层次阐释不多,而对其于身体方面的功用和益处,则大谈特谈,故举数例:

  王新午(1901-1964,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岁从许禹生、吴鉴泉、纪子修先生习太极拳、岳氏八翻手,创山西省国术促进会[20])说:"今人皆以太极拳之运动,柔缓乘便,不背牛理,原意即为健身而练习。"[21]

  汤莘(孙禄堂弟子[22])说:"太极拳为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所创,盖恐修道之士,静坐功深,血脉有凝滞之患,而山行野宿,难免遭受野兽之危害,故法天地自然之理,仿禽兽飞跃之能,参太极阴阳之秘,创立斯举,久练之后,延年益寿。"[22]118

  卢太育说:"姿势柔顺,有治病特效也;能使精神饱满,性情沉毅也;能使性气平和,戒绝浮躁也;时间费用皆极端经济;可以戒除一切不良嗜好,养成俭德也。"[23]

  徐致一说:"关于养生方面。人之身体,以气血流通,呼吸顺利,为最要紧,练拳首在调和血气,舒展筋络。若徒发达肌肉,外观虽美,举动凡觉呆滞。况人体各部之发达,在生理均有一定之程序,剧烈运动,有背生理,流弊兹多。太极拳于行动时,无须用力,一切动作,顺其势之自然,虽不发达肌肉,然能补助人体内部之组织,如筋络可使之舒展,呆滞可使之活动,故无论老弱妇孺,得其术,亦能卫生保身,且一切动作,以缓和为主,行之既久,自能于不知不觉间,养成优美习惯,故最合于体育之原则。"[12\]

  许禹生说:"太极拳术之优点有七:(一)使人之全体内外得平均发育;(二)得精神上之修养;(三)可以增进智慧;(四)可以陶冶性情;(五)长幼练之咸宜;(六)便于教学;(七)适于应用。"[6\]

  综合以上说法,太极拳对身体的益处可谓"尽善尽美",而至于为何,毕子陛(生卒年不详,1928年与凌希陶发起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国术馆,主要教形意拳[24])从科学的角度更是作了深刻的阐释:

  练习太极拳,颇适合于生理上之自然发育,盖吾人血液循环于全身,经过各种组织器官,纳其精华,去其糟粕。由大小便以及毛孔而去,推陈出新,以维持人身之体温,而完成各个细胞,新陈代谢之作用,故使血液色变紫暗。由静脉回至心脏,送入肺微丝管,密布于肺泡,表面与空气透膜交通,起化学作用。血中废料,从肺见气管呼出。同时血液取得空气中之酸素,复变为鲜红。聚由肺脉。注归心脏。再由脉管循环全身,当血液养成之际,肺中发生热力,血传全身,即所谓体温,而在静寂朦胧之时,则心脏之跳动迟缓,因此血液徐缓,呼吸微细,身体觉冷。练习太极拳,能使身体各部得到一种平均伸缩和缓运动,适足以补助呼吸效用,适合生理上之安全与健康上之养成,同时又能使丹田正气,即腹部之肌肉运动,愈形发达,而日臻强壮,此外生理学,又昭示吾人,谓由肌肉张开而成之,胸腹间横膈膜,如筋肉收缩,则下降,筋肉迟缓,则上升,下降时其形平展,于是筋肉舒适,练习太极拳,则可使横膈膜,以时而动,俾心肺德其助益,而练习太极拳者,尤必气沉丹田,即腹部之肌肉,一展一缩,一开一合。以之牵动全身,而又可避去其他剧烈运动,所易发生之弊害。凡此皆太极拳独到之处也,故太极拳之缓和运动,实可使人身微细丝血管,增进其务动之效率,盖人生之血液重量,每人约有十三分之一,譬如人重百三十斤,即有血十斤,其血液流动,随心脏之跳动,一分点遍于全身,回转一次,一星期后,全身血液,即如数更换,如少事运动,或无所运动,则气血运行,势必迟慢。于是百病丛生矣。反之,如能照太极拳之方法,继续为和缓运动,不促不滞,绵绵不断,以助成其去旧生新之良效,则全身之血液,以及各部之组织,如细胞皮肤等,皆能因新陈代谢而日臻康强,即所谓有返老还童之功也。总之,太极拳在生理方面之价值,确有其不可泯灭之处,其被视为却病延年之良方也。盖宜矣。[23]

  民国人甚至说:"其功用未病者,能使永无疾病,已病者虽沉疴宿患,皆能祛除。"[22\]119 对其夸赞之至,有类九转还丹。

  最后,武的方面。

  汤莘认为太极拳创造伊始就是着眼于武的:"北宋时有大技击家张三丰,辽宁人,隐于湖北均州武当山为道士,研究少林技击若干年,得其玄奥,乃尽弃少林之成法,而一以练气为主。一日在深山采药,偶见鹊蛇相斗,心中大悟,于是发明太极拳,纯以练气炼神为主,在技击方面,以防御、智取、巧打、以弱敌强为法则,于是武当派拳术之名反驾凌少林之上。"[22\]117-118 "祖师云游四方,悯文人之懦弱,时受强暴之欺凌,而无抵御之策,遂流传世间,以柔克刚,以弱抵强,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制膀于人。"[22\]119但是和少林相比,少林富于主动攻击性,武当则是以静制动:"练习时不许脱衣赤身,不许咬牙瞪目,不许喝斥怪叫。与人交手,彼不动己不动,彼欲动己先动,所谓不占人先,不落人后是也。"[22\]119

  太极拳能成为武林绝学此非虚谈,据民国人记载,太极拳曾出过武艺高超者,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1799-1872)为天下第一:"当前清季世,河南陈兴霸,传其技于乃祖福奎,其为拳刚柔相济,天下无双,法劲制敌,人莫敢当。尔时清王公多狗马声色之好,广纳江湖异人以自炫,福奎之技冠燕都,从之游者凡八王,故号福奎为八王。"[25]"太极拳创自宋季张三丰,原名绵拳,亦称粘拳,三丰一脉传河北蒋氏,再传河南陈家沟,历十四世,名手辈出。永年杨露禅游陈家沟,受业陈长兴,遂成绝艺,纵横河朔无敌手,世称'杨无敌'"[26].民国人亦载民国有不少的太极拳师武功了得,可见太极拳确是武学中之绝学也。

  但是道、身、武三者谁是真正第一义?民国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但是民国人对身之一义,很多共鸣,而道之一义,则寥寥无闻。可见,太极拳的功用实义包含三个高度:上焉者道,曲高和寡;中焉者武,百年一出;下焉者身,数不胜数。

  4 结语

  以上是民国人对太极拳的"真实义"阐释的三大维度的展示,可以看到,民国人是"百家争鸣",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定论,但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太极拳实义之内涵,有助于加深我们今天对太极拳的理解。最后,笔者想以民国人的"高妙"二句概之:"太极拳,系中国拳术中,最高尚最微妙最精深的一种拳术。"[22\]119"以太极拳为高妙,今世尤慕重之。太极拳者,本太极阴阳动静之理,而为之拳式者也,非用功勤,而通易理者,难臻其妙。"[13\]

  今天,随着文化语境的剧变,人们对太极拳的本义已经越来越远,越来越疏隔,仅把它视为拳脚功夫,徒具形式而失其原神,仅得其粗而遗其精髓。笔者认为要懂太极拳的真实"三昧",这需要有道家、道教等深厚学养,需要习拳者毕生的努力,更需要过人的悟性。
  参考文献
  [1] 胡朴安。太极拳在体育上之价值[J].东方杂志,1933,30(20):25.
  [2] 王德明,张有峰。形意拳启蒙教程五段教学法[M].北京:铁道出版社,2016:299.
  [3] 姚馥春。太极拳之源流[J].上海青年(上海1902),1930,30(42):7.
  [4]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安徽近现代史辞典编委会。安徽近现代史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399.
  [5] 吴兆祥。体育百科大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44.
  [6] 许禹生。太极拳术源流考[J].中央国术旬刊,1929(2):14.
  [7] 刘国铭。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1155.
  [8] 张一善。论太极拳为柔拳之谬[J].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4,1(10):2-3.
  [9] 张忠玉。太极拳[J].前导(广州),1936,7(7):22.
  [10] 本书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473.
  [11] 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吴鉴泉先生小影[J].康健杂志(上海1933),1933,1(3):68.
  [12] 徐致一,黄维庆。太极拳之演讲[J].精武画报,1928(21):3.
  [13] 邱仰�。李氏太极拳谱序[J].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5,1(27):6.
  [14] 叶香渠。太极拳术同门录序[J].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5,1(32):9.
  [15] 徐致一。说太极拳之优点[J].国术统一月刊,1934,1(1):50.
  [16] 褚民谊。太极拳与太极操[J].广播周报,1937(124):9.
  [17] 阎伯群,李瑞林。天津中华武士会健者传[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8:61.
  [18] 刘斌章。太极拳与身体之关系[J].生产,1935,1(6):2.
  [19] 孙锡坤,讲述。金警钟,笔记。太极拳精义[J].国术周刊(天津),1935(4):7.
  [20] 王新午,王伯武。王新午、王伯武医话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
  [21] 王新午。太极拳术体用�论:续[J].体育(北平),1932,1(7):16.
  [22] 汤莘。漫谈太极拳[J].江西驿运,1945,3(25/26):117.
  [23] 卢太育,余兴。说太极拳术[J].邮声,1930,4(8):107.
  [24] 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184.
  [25] 毕子陛。太极拳在生理方面之价值[J].友声(上海1923),1931(2):8-9.
  [26] 刘希哲。修炼身心与故杨少侯先生[J].民鸣月刊,1930,2(5):86.
  [27] 谢啼红。杨氏太极拳及其传人:杨澄甫先生及其高足[J].艺文画报,1948,2(8):2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