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缺乏管理标准,传播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武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大障碍.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标准化理论的视角对中国武术标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最初来源于经济领域,后来拓展至文化领域.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事业标准化建设的浪潮,引发了武术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当前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呈现出以官方为代表的竞技武术标准化的快速发展,和以民间武术为代表的传统武术标准化的相对滞后;对当下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而言,依据拳理拳法建立武术技术标准,以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制定武术推广的准入机制;以统一武术拳种名称,建立武术行业标准;以规范武术礼仪,凝练武术文化标准,以此推动中国武术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国武术; 标准化; 路径;
作者简介: 胡成武(1967~),男,武术段位七段,国家一级武术散打裁判.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Abstract:wushu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but the lack of standard management,the status quo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ixed,mixed has become restricting wushu arts to carry out the "going out" strategy.Article in search of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using logical analysis method,from the standardiz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f Wushu standard research,results showed that:standardization originated in the economic field,and later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culture.Afte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sports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tide,ca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the wushu;the Wushu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showing in the official representative of Competitive Wushu standar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and in the folk wushu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standard is lagging behind;for the contemporary Wushu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management boxing boxing establishment of wushu technical standards on the basis of,in a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odel formulated wushu to promote access mechanism;in the name of a unified wushu,the establishment of Wushu industry standards;to regulate the Wushu etiquette,concise Wushu culture standar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wushu.
Keyword:Wushu; Standardization; Route;
标准是"对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某些多次重复的事物给予公认的统一规定,是为了在一定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1]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标准化建设成为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体育作为一项惠及民众、增进大众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标准化是转变我国体育发展方式,实现中国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制度和管理方法".[3]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体育标准化的呼声也愈来愈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环境和空间,标准对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所起的技术支撑作用已经开始显现".[4]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大众身心健康,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武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因为,门派众多、拳种林立的中国武术,本身就存在着技术的多样性,很难达成统一的评价标准.自由发展的中国武术拳种,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境遇.传统的师徒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传播的需要,以及各种武术组织、团体、拳馆等各自为政,传播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给中国武术传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推动武术标准化建设是武术事业发展过程中一道无法绕过的研究课题.对中国武术标准化研究,不仅是中国武术传播的需要,也是中国武术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 中国武术标准化研究的文献回顾
2007年,文化部针对我国文化发展中"标准数量少、水平低、适用性较差、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印发《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的文件,用于"加强与国际有关标准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标准化经验,全面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竞争能力".[5]2009年国家成立了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用于指导中国文化艺术的标准化建设.从以上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发现,标准化建设首先开始于经济领域,而后逐渐延伸至文化艺术领域,反映出文化艺术领域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然而,对文化艺术领域标准化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文化标准数量少、水平低、适用性较差、缺乏统一规划"等日益凸现的现实问题."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文化艺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已经对其进行标准化建设.1956年,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推出的24式太极拳,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57年国家体委"创编了甲、乙组和初级刀、枪、剑、棍等规定套路",[6]大力推动了竞技武术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后来就形成了竞技武术的竞赛制度、管理制度、训练体系、技术体系等标准化发展模式.1989年,散打正式成为竞赛项目.1990年,国家体委制定出版了第一部《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同时,也迎来了竞技武术标准化建设的新篇章.2011年被确定为武术标准化年.至此,拉开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的热潮.尤其是随着中国武术的快速传播和全面普及,标准化建设越来越成为武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对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的研究,孙鸿志,王岗(2011)认为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核心问题是缺失标准化的传播理念;赵岷等人(2013)认为,以西方体育标准评价竞技武术,其不够量化、不够标准仍然是制约竞技武术国际的重要障碍;陈宏在总结武术入奥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在武术自身的标准上,尚缺乏足够的国际吸引力".[7]众多研究成果指出,缺少标准是制约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重要障碍.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认为:"中华武术要真正能够属于世界,就必须走标准化道路".[8]也引发了学者对武术标准化的进一步研究.
郭玉成,康戈武(2009)认为,2009年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武术的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武术段位制和竞技武术方面";[9]王国凡(2009)对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所使用的器械,在形状、质量、纹饰等方面应进一步标准化";[10]李蕾(2012),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进行研究,认为"要引导和规范武术不同拳种之间的竞争,要规范对武术不同拳种的合格评定程序和方法,只有加强武术段位制的标准化管理,才能促进武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康向上发展,才能更好的满足群众对武术的需求,为武术的普及和推广做出更大作用";[11]陈蓓(2011)则对中国武术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形式、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竞技武术标准化是有利的,但对传统武术标准化则可能影响武术文化多样性;赵发田(2011)则研究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存在的问题.认为服装、裁判、经费管理等方便不够标准,影响了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张震宇,郭玉成(2013)则对竞技武术器械标准化进行了研究.以上学者围绕着竞技武术、段位制的标准化建设,对促进武术标准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占据中国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武术标准化建设也迫在眉睫.因此,一些学者针对传统武术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研究.石爱桥,王英�(2014)对武术集体商标、证明商标、驰名商标、特殊标志等4项武术基本商标形式的标准进行了研究;李守培等人(2013)研究传统武术套路标准化,认为传统武术标准化必须满足"该拳种各主要流派套路技术体系的权威古谱和文通武备的权威人士两个条件,以及简洁性、综合性、特色性、美观性和科学性5个特征".[12]从以上成果可以看出,尽管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但当前对竞技武术和段位制标准化研究较多,对传统武术标准化建设的关注度仍然不够.对中国武术技术标准化研究较多,而针对中国武术文化事业标准化建设研究较少,文化产品质量不高、且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中国武术在与域外体育项目的市场争夺中始终处于不利的局面,大大制约了中国武术的普及与发展.因此,如何从国家层面研究中国武术进行标准化建设,正确发展竞技武术、合理引导传统武术,促进中国武术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提升武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是弘扬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内容.
2 标准化建设是中国武术传播的必然选择
关于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在当今社会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国家体育总局和部分高校学者为代表的武术标准化建设坚守者,认为"中华武术要真正能够属于世界,就必须走标准化道路".[13]另一部分是以民间武术传播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推行武术标准化,已造成很多小门派的武功失传",[14]以段位制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标准化势必造成中国武术技术"同质化"现象的出现,不利于中国武术发展.这两种不同的声音造成了以官方为代表的竞技武术标准化的快速发展和以民间武术为代表的传统武术标准化的相对滞后."官方"与"民间"对武术标准化认识的差异,导致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发展的"二律背反"现象,进而也使部分省市武术协会在执行武术标准化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这势必影响着中国武术标准化工作的快速推进,同时也影响着中国武术的发展.因此,统一思想,明确中国武术标准化的重要性,是推行中国武术标准化的首先条件.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有制定标准的权力,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获得巨大的市场,进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今天的中国武术传播而言,其标准化化建设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为,尽管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武术实现真正'走出去'的最大障碍";[15]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缺乏标准、管理松散,已经严重影响着中国武术的国际推广与开展.如技术动作要求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规划等原因,直接影响着太极拳在韩国的推广;[16]"无标准现状已经影响到了武术的学术传播,以在国际上方兴未艾的太极拳研究为例,缺乏"太极拳"标准,使学术研究没有比照,难以重复,真假太极拳难辨".等等一系列问题表明,中国武术在国际推广过程中,缺乏相应标准、不够规范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健康前行中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是国际传播的必然选择.这一点我们必坚持标准化建设路线不动摇.诚然,对中国武术而言,由于流派众多、技术繁杂,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规划所有拳种的发展.再加上很多民间拳种长期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的惯性,很难适应统一标准的发展模式,由此也产生了很大的阻力.但"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理论告诉我们,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中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已经逼迫我们必须进行其标准化建设.
3 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中国武术标准化必须明确技术标准
标准的制定最初发生于经济领域,目的是为了"运用标准化手段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解决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深入改革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标准化也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必须.然而,相对于文化产品而言,标准化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独特性.文化的独特性很难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容易扼杀文化的多样性.如"在工业化生产模式及商业逻辑的支配下,大众媒介生产制作出的媒介文化产品缺乏独创性、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呈现出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或趋同化的特征.今天,媒介新闻文化、娱乐文化、广告文化这三个组成部分均已不同程度地烙上了标准化印记",使文化产生同质化现象.因此,完全以经济领域的标准化思路发展文化的标准化,则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标准化也不能完全模仿经济领域标准化的思路,以技术的标准促进整个武术的标准化建设.诚然,对竞技武术发展而言,技术动作的标准是武术国际化,或是武术入奥的必然选择.而当前中国武术发展中存在的运动技术标准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影响中国武术传播的重要原因.但如果武术的标准化建立在技术动作统一性的基础上,那么只能扼杀了武术技术的多样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最终成为整齐划一的样板武术.因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武术,其技术动作体现出典型的"直觉体悟"的特征."曲而不屈、直而不直","含胸圆背、屈膝松髋"的技术要求,其标准完全从习练个体体验出发,依据不同个体所提出的标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以标准的技术动作要求所有人.因此,对当下中国武术标准化而言,技术标准化不是对武术技术动作的统一或整齐划一.武术技术标准化只能是建立在拳理拳法基础上的标准.也只有符合拳理拳法的标准才能规避武术技术动作的虚假、夸张的内容,才能引导中国武术健康发展.
3.2 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必须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中国武术的行业标准是指由武术管理部门颁发的,适用与武术行业内部并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在当下的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行业标准是影响武术推广的重要因素.尽管以竞技武术和段位制为主的标准化取代了显着成效.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竞技武术标准,对促进竞技武术的国际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段位制推广,在"加强武术运动行业性和规范化管理,促进武术社会化、规范化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促进我国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竞技武术标准化不能代表中国武术行业标准,尤其无法满足传统武术标准的需要."只能是与竞技武术相关的技术体系以及诸如场地、器材、产业开发、管理、服务等与武术相关工作的标准化,对于上述内容实施标准化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对于传统武术或者社会武术的技术体系而言,标准化发展可能会抹杀武术的民族特色,造成真实的武术文化流失".而段位制在推广中也存在诸多弊端,如考评形式不够规范、器械、服装不统一、以及监管无力等问题,也影响了段位制在武术中的地位和形象.尤其是对考试内容的限定,导致一些民间武术拳师无所适从,并产生了抵拒心态.
对中国武术行业标准的建设,采取以竞技武术和段位制为突破口,引领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的思路无可厚非,但竞技武术和段位制并不是中国武术标准化的全部.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亟需建立中国武术的行业标准.如针对当前武术国际推广过程中"管理松散"的问题,武术管理部门应该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制定武术推广的准入机制.这一点跆拳道的推广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针对传播内容"鱼龙混杂"的问题,应该出台拳种的技术要求标准化,即依据拳理、拳法原理基础上的技术要求标准化.针对武术拳种众多、各自为政的现象,应该结束武术传播过程中的名称混乱现象,建立行业规范,统一武术拳种名称,如少林武术、少林拳与少林功夫、太极拳与太极等,使武术传播步入轨道上来.针对武术传播过程中"理念缺失"的问题,应该规范武术传播礼仪,凝练出代表中国武术核心价值的传播理念.武术场地、服装、器械、标识等等问题,也亟需建立行业标准.总之,武术的标准化应该统筹兼顾,基于武术行业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中国武术的行业标准,以此推动中国武术的全面发展.
3.3 中国武术标准化建设必须坚守中国立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奥运会体育项目为参照发展的标准化思路,快速建立了竞技武术的标准化体系,推动了武术的体育化发展".但这种以西方体育文化为标准,"在模仿西方体育文化、依靠奥林匹克运动的同时,不断改变着自身的文化结构",使中国武术产生了异化现象.站在西方体育文化立场上,"衡量中国武术的技术标准,使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和技术体系被贴上了非科学的标签",导致中国武术越来越偏离发展的路线,最终迷失了自我.因此,站在哪个立场上,以谁为准绳制定中国武术的标准化,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武术的标准只能坚守中国立场,彰显中国本土文化特色.这就要求对中国武术技术标准的制定,避免依据西方体育标准的思维,衡量中国武术技术动作.而只能是按照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依据拳理、拳法的要求,对中国武术技术动作进行规范.如太极拳技术动作的标准化,只能依据"立身中正、含胸圆背、虚灵顶劲、松静自然"等要求评定技术动作是否符合标准,而不是依据高、难、美、新的判断动作是否标准.对于中国武术行业标准的制定,要有选择地凸显中国文化立场.如对一些西方体育项目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作为武术产业化发展、武术管理等提供借鉴.但对中国武术传播理念、中国武术礼仪标准化、中国武术服饰、场地等方面的标准化就必须体现中国文化元素,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也只有坚守中国立场的标准化,中国武术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彰显中国形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1.
[3] 苗向军,罗旭.提高中国体育行业标准化意识与水平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3):6.
[4] 刘鹏.在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R].2011.
[5]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的通知,2007-7-13.
[6] 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03.
[7] 陈宏.武术申奥屡败屡战,这次倒在半决赛[N].青年报,2013-06-03(2).
[8] 曹�.中国武术要有大动作[N].中国体育报,2011-4-7(07).
[9] 郭玉成,康戈武.中国武术的"标准化"战略[J].武术科学,2009(12):1.
[10] 王国凡."标准化"视角下的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的几点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35.
[11] 李蕾.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进行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5):96.
[12] 李守培,郭玉成,张勇.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3):65.
[13] 黄文冠.武术"入奥"不利于各门派发展[N].南方都市报,2014-11-16(FB03).
[14] 冉学东,王岗.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J].体育科学,2012.1:71-76.
[15] 赵秋菊,许玲.中国武术研究(2010年·国际传播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85.
[16] 郭玉成.武术标准化研究的概念、方法和体系--基于标准化学科视域的基础理论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