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中情感的融入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10 15:28:19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以情感视角探索武术运动中情感因素,从武术套路感悟创作、组合、形态解析情感产生原因以及武术情感表达的方式,反应情感对武术影响。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情感与武术的关系,加深对武术运动的认识,加强武术套路创作中的情感成分,提升练习者的运动体验和情感体验等。

  关键词:武术; 形体运动; 情感;

  语言文字未被创造之前,人类因词语匮乏而不能表达内心情感,这时用“手舞之,足蹈之”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武术是身体运动艺术的一种形式,因此武术能表现出情感。武术的情感表达不是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情景合一、以情入“道”,在武术运动中体会身心合一的愉快感,习练者将情感注入到武术运动中会产生别样的魅力和特色的生气,这就是“形神合一”。

  1、情感

  情感是客体环境对主体人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内在体验,它的产生伴随着生理上的外在反应,只有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产生一定的联系时,才能使情感得到展现。情感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表征出来,这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的方式。作为独立的社会人,适当地隐藏情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情感平衡机制被打破,而情绪又被理性压制在身体内,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人就会进入亚健康状态,因此适当的情感宣泄是必不可少的。

  肢体是情感表达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身体活动能起到调节体内激素分泌缓解,起到抒发情感的作用。但人有社会属性的原始表达方式,有时打破社会属性对自身也是种伤害。人的情感表达会受到经历、学历、性格、文化等的影响,其中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中华文化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武术以浪漫诗意为灵魂,以身体为载体,思考内心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

  2、武术情感表达产生条件

  情感的表达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表现,即通过自身生理的变化来宣泄出内心的负面情绪,如哭、笑、生气、砸、摔等;第二种则是人为地进行调控,即通过意志理性在不伤害他人和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然后合理表达出来。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倾向于欲望的生理宣泄,后者是经过自身文化涵养熏陶下更高级的情感表达手段,武术情感表达属于第二种方式。

  情感表达方式具体可分为语言、声音的表达形式和身体语言的表达形式,武术是身体语言的一种形式,因此情感也可以通过武术表现出来。武术的本质虽然是技击格斗,但随着武术演变发展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简单的动作组合不再满足于心理需求,而是寻找超越身体的精神愉悦体验,即情感流畅体验。

  随着社会进步,武术逐渐脱离了诞生之初的生存需要,逐步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武术艺术是以武术为载体对人生、世界的思考。武术哲学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契合表现出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有别于西方格斗,更加接近于自然,是有着修身养性功能的一种运动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身心融合,使外在形和内在神进入“空”的状态,达到精神和肉体放松、身心愉悦的状态。在追求美与静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养成了一种诗情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在这种审美的长期熏陶下我们不难发现,武术中的美不只身体形态的美和刀光剑影,还有一种内在情感和哲学思维蕴含其中。

  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对武术的演变起着指导作用。“物感说”是武术哲学思考的方式之一,“物感说”主要思想是:艺术创作源于创作主体的心理波动。在《礼记·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故乐自心生,心�而动,乃生其音,心之动者,感于物也。诗亦然焉。”这里所说的“心”即情感,“物”指审美主体之外并作为对象的客观事物,它既可以是自然物象也可以是社会事情。

  用这种观点来审视武术可以看出,无论是武术套路的创作过程还是演练上都体现出寓情于“武”的情怀,这些“情”不仅包括了自信、果敢、无畏、淡定、坚持等性格表现,还包含了喜、怒、哀、思、恐等情感,亦如王国维所说“喜怒哀乐,亦为人心中之一境界,”武术动作攻防中喜、怒、哀、伤等情感体现,也是区别于其他搏斗类动作的关键所在。

  3、武术情感创构与升华

  武术情感可从动作创编、动作结构、动作形态中表现出来,武术情感表达创作不仅以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等为表象,更是思想、心灵更高层次的超脱。

  3.1、情感是武术动作创作的灵感

  武术因生存需求而产生,在满足生存需要后逐渐超脱现实,然后达到超越本我的需求。如今武术动作在创作过程中已经超越了原始的击技功能,将其进行了艺术升华。

  具体表现在创作者在创作演练过程中借助周围环境变化和对当时“环境”的思、感——即顿悟,通过形体动作把情感具象化产生流畅体验。脱离物我相和的顿悟,动作就失去了“神”,就如王羲之酒醉而成的千古名作《兰亭序》,可当清醒时就写不出这等千古名作一样。顿悟是“触景生情”和自身的文化修养积累融合而成,通过肢体具象呈现。《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述“一片神行之谓景,景不离情,犹情之不离乎理也。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1]。就是这个道理。

  在武术套路的创作中,情随形动是情感参与较高的境界表现。情形相随使整套动作协调富含生气,缺乏“情”的运动只是躯壳活动,当动作中融入情感并与姿态、节奏、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动作就有了“魂”,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神韵”。武术演练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最终达到身心相应的目的。以冲拳为例,愤怒时冲拳与心平气和时冲拳,同样是出拳但力度、爆发性和气势完全不同,同样在不同情感氛围中身法也会受到影响,如喜悦欢快心境身法会灵活多变,愤怒时则显得比较古板生硬。

  3.2、情感是武术动作结构的桥梁

  武术的本质是击技,但套路艺术化是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饰,最终形成艺术表达形式,逐渐淡化了技击功能。武术是运动的艺术,是创作者运用自身文化底蕴把动作有组织、有规律地组合形成的运动方式。武术运动中有着它独特的运动规律,按照不同韵律能够表现出内心情感的不同变化。动作结构韵律通过呼吸、节奏、步伐三个要素表现出来,三要素不同形式组合给人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武术动作中的动静起伏、刚柔相继相互补充,无不突出鲜明的节奏感。

  武术动作的高低起伏、时快时慢表现出了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波动;动作的舒展、灵活表现欢快愉悦的情感体验;起伏、跳跃等动作表现开心或愤怒,急则急应、缓则慢随,两者区别在于表现的力度和灵活性上。动作中动静结合、肢体的舒展开合、身法的灵活多变无不是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之变化。动作的演练应是自我个性的表达,而不应是某种风格的强行融入。

  武术动作演练对节奏和呼吸配合有严格要求,而且在一套动作中会有蓄势之说,前面动作蓄势后面爆发,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欲左先右、欲右先左、逢上必下等等。动作中要求欲发先蓄、先慢后快就是为了积蓄力量然后爆发出来,配合呼吸的缓急能够充分表现内心的激情或愤怒。眼是人体感觉器官之一,通过眼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感世界。眼法的体现不只是把眼睛瞪大,而是要把演练者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眼神表达出来才能传神,如刀法的演练中怒目注视假想敌,通过怒目传达内心的愤怒产生威视,这时再结合呼吸的急促、步伐变换起伏变现出勇猛刚健。

  3.3、武术形态是情感的外显

  情感刺激能够使身体行为发生改变,而行为改变则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2],因此动作演练中不仅要求动作的完整性,还应表达演练者内心的思考、感受等,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动作才具备完整性并附有灵魂。

  武术的美不仅体现在形体之美中,而且通过形体之美表现心神之美。武术种类繁多而且每种动作的变现形式也会有所区别,长拳、太极拳、南拳等拳种各有其特色,长拳灵活潇洒、舒展大方;太极松静平缓、圆活自然;南拳勇猛刚健、灵巧绵密,各种拳种中都对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美有不同的要求,但最终的结果无不是表现“形神结合”,神即指性情。性情是民族的内在气息,它受到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哲学对民族文化起着导向作用,武术家通过自身文化底蕴与自身对形体运动体会,使两者协调从而达到情景合一。受传统哲学影响,中国人对于内在思想的重视远远高于对表象的关注,追求整体圆润的“神”美,正是这种心理促使武术艺术美得以完善[3]。以太极拳为例,神态中刚柔相继、动静相兼、神与形合,“白鹤亮翅”形神相合情展心旷,“玉女穿梭”潇洒自如。

  情感是动作的结果, 动作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武术动作有“十二型”之说,是用自然景物表现武术的动静气势,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这些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武术形体变化中神韵,加上动作组合错落有序更使得情感外向化。

  3.4、武术抒情的暴力消除

  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人先天基因包含着暴力因子,这是在原始社会生存环境中逐渐形成并遗传下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暴力因子的存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可随着时代的进步,暴力因子则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不确定因素,和平稳定的大环境是人心所向。可暴力是社会动荡的因素之一,而如何消除其不定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生存竞争逐渐增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逐渐增大,精神状态高度紧张。这种物质与精神不统一可能会逐步扭曲人的本性,这就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引导内心的阴暗情感。而武术本身具有健身、防身、修心养性的功能,运用肢体动作对人体进行科学引导,对心理有一定的疏导作用,无论是实质化病症还是因情所伤导致机体表现实质性临床症在中医上讲是因为人的精气、血液运行出现了问题,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常练习使练习者进入运动流畅体验暂时忘记情感问题,长期练习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影响人情感变化。

  纵观武术的产生与演变,武术本身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不管是用于军事中的武术还是民间武术,练习的根本是保护国家和自身的安全。从传统套路的动作名称和拳名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先贤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拜,如:象形拳中的猴拳、蛇拳等;形意拳中的十二形拳等等。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这是效仿自然中“上长,下扎根”的原理。

  武术练习初期以肢体动作为主,通过长期的身体练习,练习者对自身身躯达到一定的控制和协调能力。随着对自我身体把控能力增强,对身体所产生的破坏力有了理性上的认知,了解到“力”是双向作用,主动去进攻别人虽然会使得对手受到伤害,但自己也不受到对手的冲击,这时练习者会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武”即止戈为武,习武的最终目的是“和”。随着学习的深入,练习者会感到自身不足而需丰富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武术理论知识扎根于中国古代哲学之中,传统哲学中道德文化会使习练者精神得到升华。练习者逐渐会从身体的感知转移至对内在精神的体验上,这在武学造诣上很高的大家身上能够体现出来,如杨露禅、孙禄堂、李书文、李景林、于承惠等,这些武术家身上有儒学大家的风采。这是因为他们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懂得掌控自己情感表达,而不是追求肉体释放的快感,是一种朴素的精神标准。

  除去身体的表现,武术中无不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武术吸收借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同时形成每个武者所共同向往和遵循的“武德”,使每个武者恪守着内心的安宁、正义。武术击技、训练中要求的章法,既规矩、要求,表面上讲只有动作到位,整体的艺术呈现形式才会美观大方,深层含义则是要求习练者掌握变化均衡,稳重大方是为人之美,在武术练习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奇、巧、怪,会失去稳重之感,剑走偏锋虽会一时的利,但不利于以后发展,这要求做人要刚正。但一味求均衡,虽动作无错但缺乏灵气,整个动作就缺乏美感。正所谓“正局须求奇,奇局终须正,”这样整体效果才显得完美。做人也是如此,不能一味刚猛不知变通,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习练武术之人会比平常之人有“灵气”的原因。

  练习者在习练武术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知了解到肢体运动带来的破坏力,同时经过“武德”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要求,使得练习者学会掌控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3.5、武术艺术化中情感融入

  情感是艺术的具象,艺术是情感的升华。艺术化是人对自然感悟的情感流露,武术自古就有“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的说法,情感是技法、功法超脱的前提。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在满足最基础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后会向更高的层面寻求满足。武术同样如此,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会向着更高的层面转变,武术需求转变也就是人的需求转变,人们想通过武术这种方式达到共同自然的目的,即对“道”的追寻,而对“道”追寻的实质这是武术的情感艺术化。

  在武术的社会化中,逐渐脱离了原始生存较量的低级需要,逐渐向着“道”的方向发展。“道”在《道德经》中把其归分为两种,一种是“天之道”,另一种是“圣人之道”。武术最终目的是“天之道”。“天之道”是人世间所遵循的规律,是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最后归属。

  武术情感艺术化是对“道”的具象化,通过自身对世界、自然、社会的认知然后以身体语言具象。传统套路、竞技套路、功夫舞台剧等等的创作无不是打破了实战的本质,通过艺术的手段把各个动作融合在一起,最后形成鲜明的特色。武术有多种分类的方式,如以地域分类可分为南北派等,由于地域的原因,人们的性情会有所不同,因此所产生的风格也就有所不同,北方人性情豪迈、奔放,因此所形成的拳种大多大开大合、勇猛刚强、发力顺达等特点;南方人细腻灵活所形成的拳种多数灵活飘逸,这与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联。

  武术艺术化是习练者在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的基础上进行心灵的修炼,是武术未来的一个走向。它有别于舞蹈、体育舞蹈,把武术的本质、人类生存斗争史、与天斗与兽斗与人斗的胆识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随着武术艺术化的发展,武术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人演练到双人或多人演练,再到音乐元素的加入给武术演练增加的色彩更加饱满。武术本身就是有声的,如演练时对呼吸的要求,刀剑演练时的唰唰声,棍棒演练时的呼呼声等这些都具有增强效果的功能。音乐是情感引导的辅助器,套路比赛中音乐加入有助于演练者演练时情感体会能更好表现套路内在神韵,表演中音乐是情感的助燃剂,有利于演练者快速进入状态。太极拳中加入古筝的旋律在演练时更能使练习者内心平静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长拳加入激昂的音乐选录则会表现出勇猛刚强、不畏险阻、积极进取的情感。音乐与武术套路的融合彰显武术的意境美、韵之美的同时突出武术的技击美,通过音乐的渲染充分表达武术艺术中的情感内在神韵,

  但是武术的艺术化不能完全脱离击技的本质,练习时应模拟作战时精气神并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凸显击技,否则将会被现代舞蹈、体操同化。套路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体现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它舍弃了血腥暴力的一面,却保留了应战时的精神面貌,以艺术化的形式委婉表现出来,给演练者以无限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4、总结

  人情感变化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人。作为整体的人本身来说客观环境包括心理之外的身体,如人的生理感受,饥渴、疼痛等,都会影响情感变化。二是主体之外的客观社会环境。人不可能独立存在,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社会,这里所说的社会不只是人与自然形成的社会,还有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同样会影响人的情感体验。情感有低、高级之分,基于生理的情感是低级的,高级的情感是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影响,如幸福感、美感、爱等,在主体情感感知中是比较复杂的。不管是内在环境、外在环境还是低、高级情感都需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保证机体平衡处于健康状态。

  21世纪人类已经摆脱了为了生存而去博弈的时代,在和平稳定的当代“武”已回归本源,弱化了生存技击,强化对“道”的追求,这种返璞归真的变化使得武术得到升华。通过长期习练可增强练习者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武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练武术的过程也是心灵升华的过程,在短暂时间里心灵放空,使身、神(心)水乳交融进而身心得到有效放松休息,从而使身心愉悦,起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李金龙, 王刚.情景合一:中国武术的艺术追求[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4) :134-136.
  [2]史泓.舞蹈形体运动的情感动因的分析[J].艺术百家, 2004, (4) :91-97 109.
  [3]张道鑫, 王岗.论中国武术的“意”[J].体育学刊, 2018, 25, (1) :28-33.
  [4]李小进, 赵光圣.论中国武术的体悟认知方式[J].体育文化导刊, 2017, (7) :75-79.
  [5]石华毕.从“暴力消解”的视角看武术套路的理性生存——武术套路的另类解读[J].中国体育科技, 2015, 51, (3) :68-74.
  [6]马文友, 邱丕相.当代武术的艺术化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7, (1) :5-8.
  [7]吴松, 王岗, 张君贤.武术意象: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对中国武术艺术理论的初探[J].体育科学, 2012, 32, (5) :87-91.
  [8]马文友, 邱丕相.武术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4, (3) :226-228.
  [9]孙刚.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9.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