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主要是对风俗习惯、口承文学、传统技艺、生活文化及其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一门专业,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民俗学论文的范文,共同来探讨一下民俗学这个课题。
民俗学论文教授热荐10篇范文之第一篇:民俗学视野下扬州剪纸的艺术特色研究
摘要:剪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剪纸图案绚丽多彩,反映了生活习俗、农耕劳作等,经过时间的积淀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题材,呈现独特的艺术特色。中国唐代社会安定,此时的扬州剪纸就已在民间普及。其从原始形态的孕育阶段发展到繁荣兴盛的时期,展现民间的剪纸事鬼风俗、剪彩胜习俗、人生礼俗。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从民俗学角度可以侧面印证扬州剪纸艺术的源远流长。
关键词:扬州剪纸; 民俗学; 艺术特色;
扬州剪纸是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凭借着细腻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扎根于民间,自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适应着各时期不同的审美要求。它朴素而充满真情,有反映民俗民风、神话传说方面的作品,也有反映市民生活、地方风景等方面的作品,充分展现扬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中国各地民间剪纸大致可分南北两个流派。北方剪纸浑厚、粗犷、天真、朴实;南方剪纸灵巧、柔美、严谨、纤细。扬州剪纸是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之一,扬州是中国剪纸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在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剪纸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节日等民俗活动中。由于纸材易腐的缘故,至今尚无唐代扬州剪纸的实物考证,文章根据国内外文献的记载,探寻扬州剪纸艺术的历史痕迹,从民俗学视角解读扬州剪纸的艺术特色。
一、扬州剪纸的艺术特色
中国各地民间剪纸具有不同艺术风格。以蔚县剪纸为代表的北方剪纸质朴、醇厚;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
1. 题材广泛
扬州剪纸的题材内容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展现扬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景观,朴素而真挚,极具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受中国花鸟画的影响,带有浓郁的文人画气息。扬州自古就有众多文人墨客聚集,明清时期,扬州画坛活跃,文人喜爱创作山水画,乾隆年间扬州画坛形成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扬州剪纸在题材、构图造型等方面与传统绘画日益靠拢,内容多表现山水、花鸟、人物、鱼虫等自然万物,尤以刻画四时花鸟见长,扬州剪纸以画为稿,造型艺术特征表现为绘画性、装饰性、写实性和实用性,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民间艺术多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鸟,扬州剪纸中的动物以小巧可爱的鸟类、虫类、鱼类为主,很少出现凶猛庞大的动物。较受欢迎的鸟有喜鹊、仙鹤等,为人们所喜爱的花有荷花、梅花等。吉祥如意是中国社会典型的精神审美取向。对吉祥的表现,有的取谐音,如两个柿子,喻示"事事如意";有的取寓意,如梅、兰、竹、菊象征高洁;等等(表1)。
2. 造型构图
扬州剪纸艺人在处理形象时抓住物象特征,线条连接自然。扬州剪纸的造型艺术特点表现为绘画性、装饰性、写实性和实用性。许多特点与风格由技法求变产生,各种技法的巧妙运用形成了扬州剪纸独特的风格。扬州剪纸的技法特点突出表现为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而简洁、技法求变求新。有的作品以大块面为主调,有的以刚挺的线条为主调,在主调的变化中求得画面疏密、长短、开合等变化。多用镂空技法,产生千刻不落的结构,如将部分线条剪断便会使剪纸支离破碎。其构图采用以局部见整体的巧妙构思,用二维的表现手法表现三维空间。
扬州剪纸在南方生活环境影响下,更多的是作为精致的民间刺绣纹样底稿流传,其风格趋于精细,常与琴、棋、书、画等文人艺术形式结合。以张永寿作品为代表的扬州剪纸与文人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与乡土风格并行成长的风格样式。扬州剪纸较多地使用造型元素重复组合的手法,利用适度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剪纸图案具有形式美。过去的剪纸花样已然发展为供人欣赏的剪纸工艺品、装饰品,也时常被装裱于画框内作为居家装饰艺术品。
表1
3. 色彩朴素简洁
色彩是客观对象的属性,人的视觉对物体的第一印象是色彩感觉,色彩传达的效果往往超越图形传达。色彩是剪纸艺术的重要表现要素之一。扬州剪纸的色彩分为单色与套色两大类。单色剪纸主要受纸张本身的颜色和工艺师"少即是多"创作理念的影响,色彩纯粹,纹样朴素大方,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清爽、安静的感觉。单色剪纸一般以红、白色为主要装饰色,也有蓝、绿、黑、金等其他颜色的剪纸。红色在中国民间传统观念中被认为具有辟邪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欢快、喜庆的象征性色彩,极具生命力与象征含义。红色在民俗中的运用,在与自然形式结合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内涵。扬州剪纸使用白色源于剪纸曾被作为绣花样,当其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后,也被艺人传承下来。白色具有纯洁、朴素、大方的审美特点,古人认为色彩的本源是无彩,无彩是有彩的极端含蓄。
扬州剪纸还有套色作品,以阳刻为主,多用黑色或金色纸剪刻。先大面积镂空产生主稿,再将主稿扣在所需的各种色纸背面。套色时应以一个色调为主,用色少而精,注意颜色的冷暖、对比和协调关系,使纹样具有层次感、装饰感。
二、扬州剪纸艺术的民俗渊源
扬州剪纸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从东汉造纸术被改良开始,到唐代民间纸人纸马、明清包家灯、清代包钧剪画、刺绣花样,再到当今的艺术型剪纸。扬州剪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它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 剪纸事鬼风俗
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唐代时国力强盛,扬州商品经济日益繁华,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此时的民间艺术相对较为复杂。从唐朝开始,关于扬州剪纸的记录逐渐增多,其用途与当时的民俗有关。
在中国风俗史中,以冥币事鬼习俗起源甚早。冥币最初由价值低廉的陶土仿金属币制成,汉代时形成将纸钱放入棺内随葬送亡的风俗。以纸冥币祭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关于烧纸钱的习俗起源,文献记载一直存疑,目前仍未有定论。唐代有剪纸招魂的习俗,如,杜甫《彭衙行》中就有记载;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诗作中有对纸钱用于祭祀鬼神的描述;由晋至唐,中国民间也有将纸钱用于丧葬的民俗活动。笔者认为,纸钱可以说是剪纸艺术的演变形式之一,纸钱在形式、技法上能够展现剪纸艺术的痕迹。
地方风俗志中关于唐代以前扬州在年节剪纸的习俗记载不多,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记述了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扬州新年烧纸钱的习俗。圆仁于838年随日本遣唐使历经千难万险抵达扬州城,随后在扬州开元寺学习。唐时,扬州是熙攘繁华的大都市,圆仁将其在扬州期间的见闻记录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从中可以窥见当时扬州的风俗习惯。
2. 剪彩胜习俗
彩胜,又名金胜、彩花、华胜、幡胜、人胜,是用玉、丝织品、纸以及金箔剪刻成的花草、燕雀、人物形状的装饰品,人们一般把这种装饰物戴在头上,或贴于屏风、窗户上。唐代剪彩胜习俗盛行,这在隋唐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即事》中都有相关记载。由剪彩至剪纸技艺,扬州是唐代除两京之外最为著名之处。20世纪60年代,吐鲁番阿斯塔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唐代的人胜剪纸。人日为农历正月初七,人日习俗在汉代就有,到两晋南北朝逐渐发展。新疆出土的人胜剪纸手法成熟,可推测剪纸产生的年代可能由该人胜剪纸产生的时间往前推溯数百年。
日本正仓院北仓中,保存了两枚唐时剪箔实物,它们使用金箔与彩绸衬底。剪箔因材质较贵重,一般只有封建贵族使用,剪纸则流传于广大民众之间。此剪箔为日本天平宝字元年(757)献物,傅芸子在《正仓院考古记》中对其花纹、图案、文字、色彩进行了描述。
3. 人生礼俗
民俗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剪纸艺术的兴起与民俗联系紧密。民俗活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婚丧嫁娶、岁令时节等。春节期间需要在门楣上张贴吉祥饰物,镂空的剪纸有方孔钱纹、水波纹等,中间是吉祥图案,下面缀有多样变化的穗。扬州剪纸艺术的民俗内涵主要包括迎祥纳福与繁衍生息。
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吉庆祥瑞的反映,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和生命意识的增强,演化成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人们对多福多寿的渴望。春节期间是扬州剪纸销售的旺季,各种形式的祈福纳祥的剪纸深受人们喜爱。剪纸上有"吉庆有余"等字样,贴在门窗上,为人们喜闻乐见。扬州剪纸艺术通过对吉祥的祈福反映扬州人民对吉祥的向往。
繁衍生息是中国人重要的生命观。远古时代,生命较为脆弱,人类的生殖崇拜贯穿于社会发展。阴阳结合、生生不息的观念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传说麒麟是可以为人们带来子嗣的仁兽,在扬州剪纸艺术中,"麒麟送子"是典型的繁衍题材。扬州剪纸艺术喜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石榴、老鼠等具有生生不息的寓意。
结语
扬州剪纸闻名于世,不仅在于其极具特色的工艺手法和艺术美感,而且在于民俗方面的内涵。多姿多彩的扬州剪纸艺术如实地表达了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极具特色、寓意深远的剪纸纹样展示了人们积极乐观、向善向美的生活态度以及民间审美的独特趣味,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观。扬州剪纸艺术是千百年来艺术创作的精华,它蕴含的民俗民情、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可以为当代设计带来丰富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夏贤。扬州剪纸发展的历史溯源。美术教育研究,2016(14)。
[2]刘静宜。扬州剪纸艺术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王秀。唐代扬州剪纸考略--基于民俗学的角度。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民俗学论文教授热荐10篇范文之第二篇: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的民俗学解析
摘要: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历史悠久,与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价值,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对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苗族民俗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进行整理研究,发现民间捉鱼游戏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内涵与功能价值也在发生改变,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唤起苗族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全民健身; 捉鱼; 民俗学;
在苗族图腾中鱼文化浓厚,苗族姑娘的服饰、背带等,苗族人们的房屋门槛上等都会有着鱼形图腾,它象征苗族人民对吉祥美好的向往,也寄托着镇邪避灾的愿望。捉鱼游戏是贵州苗族的一种民间风俗,在苗族地区传承已有千年,但各地的意义又大不相同。有的地方起源于原始集体渔猎,有的地方起源于孟春男女郊游。文章借助民俗学研究方法,对贵州苗族的民间捉鱼游戏进行分析,对其健身、娱乐等功能进行探讨,以期能给民俗学、民族学、体育学的相关学者对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为苗族民间捉鱼游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的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概况
1.1 起源及分布
贵州苗族捉鱼游戏,有着明显的村寨特点,有着不同的目的。如台江的捉鱼游戏,多存在于姊妹节时,节庆活动内容之一;施秉的捉鱼比赛,则是为了吃卯,祭祀,祈祷有个好收成。各地的捉鱼活动多以节日、节庆、祭祀活动为依托。贵州省的捉鱼游戏以施秉县柳塘镇高塘苗寨的捉鱼游戏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
贵州施秉县柳塘镇高塘苗寨的捉鱼游戏,主要是庆祝传统节日"喽么",即"吃卯节",这是当地苗族人民的盛会,欢度"吃卯节"是他们独特的习俗,这一天会举行上万人的捕鱼游戏,是中国最大的民间捉鱼场景,场面壮观,捉鱼结束会将捉到的鱼和稻田中采到的谷穗一起摆放到桌上用来祭祀,然后将鱼宰杀,配美酒、唱苗歌、跳苗舞,以庆贺和祈祷丰收。据传,高塘苗寨的卯节捉鱼活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目前贵州规模最大的苗族捉鱼活动。
贵州苗族"闹鱼节",盛行于贵州麻江县河坝一带。有400多年的历史,举办时间为农历六月初二至十六,姑娘小伙盛装出行,将从山上割来的"都令",实为一种有毒的草药,放进泥坑,而后大家围着坑舂药,边舂边跳边转圈,药舂好后,主办人将"都令"放进河里,手捧河水连喝三口,然后故做昏昏欲倒状,表示中毒。这时众人欢呼,表示鱼药见效,一切鼠兽病虫害都将被闹死,以后粮食丰收有保障。接下来主办人将准备好的鱼撒进田里,让大家去争抢,抢到就归自己,谁抢的多,谁家福气就越多。
贵州台江姊妹节时,捉鱼游戏是必备节目,台江苗族人民认为鱼产卵较多,代表容易产子,是多产的象征,这也代表着苗族人们繁衍后代的一种诉求。所谓捉鱼活动,更多的是为苗族姑娘小伙创造物色对象的机会。还有贵州毕节,种水稻前的捉鱼游戏,以求风调雨顺;隆里苗族姊妹节水中捉鱼,以求姊妹母女身体康健;榕江开犁节的捉鱼游戏,以求五谷丰登;三都、镇远等地端午节的捉鱼比赛,以求祖宗庇佑。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发现,贵州苗族捉鱼游戏多是起源于生产生活,而分布较为广泛,有苗族的地方,几乎都有,只是目的不同,规则有所区别。且各地的名称也各有区别,如在凯塘叫哈嘎旺奈,各地举行的时间、节日也各不相同。但这项传统的民俗文化,依然以不同形式开展并传承着,不仅是祖辈劳动记忆,也是能带给苗族人们非凡快乐的身体运动。
1.2 规则及方法
贵州苗族人捉鱼使用的工具古朴实用,且做工精细复杂讲究。主要有"篓"和"笼"、"罾"、"笱"等。在什么样的场地选用什么样的工具都有着具体的习惯,这也体现着苗族人民祖先的生活智慧。"篓",苗语称"dieeb"音译为"跌",适用于在田里时间长,背在背上装鱼用;"笼",苗语称为"vux nail"音译为"瓮奈",用来关放活鱼或是捉鱼时装鱼用;"罾",苗语称"zangx",音译为"臧",用于田间捞鱼;"笱",苗语称"guk",音译为"用奈",需要瞄准鱼的逃跑的方向,将鱼罩住,然后再把鱼从笱里抓出来。游戏方法各地相差并不大,就是在活动开始之后,众人拥入鱼塘,借助工具捉鱼,一般是谁捉到谁要,后面则是吃鱼喝酒。
1.3 功能与价值
捉鱼的过程,需要人们奔跑,反应要灵敏,活动有竞争,活动过程中还可以一边抢鱼一边扔泥巴,对一个人体能和耐力以及吃苦耐劳等体育精神都是一个挑战和锻炼,有着明显的强身健体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最初的功能已经随着社会功能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古代苗族人民捉鱼游戏的社会功能更注重择偶、祈福等,而现在更多的是娱乐、健身、促进民众情感交流等。且目前贵州苗族的捉鱼游戏更多与节日、比赛、旅游节目等相关联,捉鱼游戏的形式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的民俗学解析
2.1 民俗文化符号与记忆
民俗文化符号可以为人民对某一具体民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产生特殊的记忆,使这一项民俗活动深藏人民脑海之中。从面目存储形式来看,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活动更多的是触觉民俗符号,民众通过参与捉鱼活动,在脑海里产生对捉鱼活动时身体直接体验的记忆。这种捉鱼活动时的身体愉悦、兴奋、甚至疲劳都将给苗族人们带来最为直接的情感体验,当这种体验与受众的审美文化等需求再度相符的时候,就会引发受众的共鸣,唤起他们心里的文化记忆。比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的捉鱼游戏已经成为旅游项目之一,但是捉鱼活动时的那种快乐、热闹,依然使参与过的苗族人民联想到自己参与时的情感体验。
2.2 民俗文化传承载体
苗族人民有着浓厚的鱼图腾文化,在姑娘的服饰、家中的装饰上都会有鱼形的图腾存在。同时捉鱼游戏承载着苗族人民对风调雨顺、嫁娶生子、姊妹情深、祖宗庇佑等美好情感愿望的诉求。虽然地域不同,举行的时间地点也不尽相同,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十分的相似。捉鱼活动是苗族人民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捉鱼游戏本身是一种自然游戏,也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劳动方式,蕴藏着苗族人民对渔猎生活的历史记忆和情结。
2.3 人民文化自觉的体现
通过笔者的田野调研,同时对不同地域捉鱼游戏的对比发现,苗族人民的捉鱼游戏承载着人民不同的祈福与愿望,与当地的礼俗活动密切相关。如村寨里粮仓下的捉鱼活动,是为了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姊妹节上的捉鱼活动,多是女性参加,可以增进母女姊妹之间的感情;闹鱼节上的捉鱼游戏,是为了祈福等等。如今随着乡村旅游政策的鼓励与开放,这一民俗体育游戏也向游客开放,让游客切身体会苗族人民捉鱼的热闹。但当地人口中所说"不热闹"、"不是那么回事",其实就是他们对自己这一苗族民间民俗文化自觉行为的体现。这种文化自觉行为,是在苗家人生活过程中长期耳濡目染所形成,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了苗族人们思想文化形态之中,不会受到外面经济形态、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民俗学角度来看,捉鱼游戏的记忆已经深入人心,是苗族人民约定俗成的惯性。与苗族人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在历史的文化生活过程中,已为大多数苗族人所接受。无论自己是否会参与到捉鱼活动中去,捉鱼游戏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这就是苗族人民的文化共识与文化自觉,也是捉鱼游戏可以在苗族人民生活中流传上千年的重要原因和内在驱动力。
2.4 民俗活动重要内容
贵州省民间节日众多,参与人群广泛。捉鱼活动一般在田间、乡村内举行,场地方便,又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捉鱼游戏也就成了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如台江捉鱼游戏就在自家的水上粮仓下举行,不仅是热闹非凡,他们还认为这样会保佑新的一年粮食满仓。
3 民俗传承与保护中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3.1 困境
3.1.1 文化缺失
贵州苗族本身是一个无文字记载的民族,捉鱼游戏又是一种民间民俗体育游戏,因此有关此项目的研究和记载非常的少。虽然贵州是百节之地,但是各地的节日庆祝各有特点,以捉鱼游戏为主要节庆内容形式的地方集中在黔东南州等地方。其他地方对这项民俗游戏认知、了解相对较少。多数人们只认知到是捉鱼吃鱼,对其文化内涵、传承的重要性认识较浅。
3.1.2 形式异化
早期的捉鱼,承载着苗族人民的美好愿望,人们的兴趣乐趣都十分高涨。但受城镇化的影响,很多捉鱼活动已不再举行,同时受到乡村振兴政策的鼓励,很多村寨将村落的原始民俗体育活动向旅游项目转化发展,很多地区的捉鱼游戏已演变为展演或是游客参与比赛的形式。原本的文化内涵和意义逐渐消失,它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寓意也渐渐淡化。现代捉鱼新形式对原始民俗习惯也有了很大的冲击,致使这项民俗传统文化走向失真。
3.1.3 条件不足
受城镇化影响,原始村落大幅度的减少,原始的捉鱼场地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捉鱼场地的大量减少导致捉鱼活动难以大规模的举办。外加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村落里的原本可供捉鱼的水田、鱼田缺少管理,捉鱼条件恶化,游戏的开展自然也就难度增加。
3.1.4 动力欠缺
捉鱼游戏是苗族人民原始交流机会,它的祈福、物色对象等社会功能明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主要社会功能及价值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甚至消失。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多的是借助现代化工具,而不是借助这类民俗活动,它也就少了发展的动力。
3.2 对策
3.2.1 加强对民俗捉鱼活动的宣传与研究
由于捉鱼活动只是很多传统节庆里的一个部分内容,有时还不是主要内容,人们对其认识不深,应该加强对其的宣传。同时研究学者就应该关注这一民俗体育活动,对其历史渊源、民俗学研究价值、人类学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全方面的研究。这样才有助于捉鱼活动走进大众视野,走出贵州,走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也丰富其理论研究基础,给予理论支持。
3.2.2 加强苗族人民文化自觉的培养
一项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就是本民族的人祖祖辈辈都知道、都参与、都传承。要想捉鱼游戏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首先就是苗族人民要加强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感染,通过教育、宣传等增加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同时唤醒苗族人民对捉鱼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强烈的自信感。
3.2.3 借助学校、社会、政府,完善传承工作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都需要有社会政府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家大量发展民族传统文化,鼓励民族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校园传承是最大的传承载体,让学生从小就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3.2.4 捉鱼游戏的转型与开发过程中注重真实性的保存
目前民俗体育旅游业渐渐发展起来,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满足游客的情感体验,捉鱼游戏慢慢转型为一种旅游项目。随着这个旅游项目的开发,捉鱼游戏本身的历史涵意日渐消失。在后期的转型与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它真实性的保存,这样才能使这项民俗活动真实的传承下去。
作为一种民间民俗游戏,现已经受到了经济市场的冲击、竞技活动与现代体育的考验,但在苗族地区仍然顽强的生存着。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另一方面,就是他自身良好的适应能力。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好这一苗族独特的民俗体育游戏,传承其民族文化记忆,是学者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戴维红,许红峰。民俗体育研究回眸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8(09):47-50.
[2]王俊奇。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兼论建立民俗体育学科的必要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2):16-20.
[3]陈莉。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定位及其策略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0,31(01):56-59.
[4]宁丽娟。贵州传统乡村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互动发展--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08):193-196.
[5]晁福林。谈先秦时期的"民"与"俗"[J].民俗研究,2002(1):14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