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与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发布时间:2017-10-11 17:12:51

  广西侗族人口约45.9万,占全国侗族人口的16%,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地,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分散。本文以三江侗族作为研究广西侗族的重点,展开结合微信公众号的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理念研究。
  
  一、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的现状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富有当地民族或地域特色,具有工艺性、礼仪性、实用性和纪念意义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商品被称为旅游工艺品。[1]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构成了旅游六大因素中“购”的主要成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显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消费旅游工艺品的数据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旅游工艺品缺乏特色,形式雷同。作为广西侗族主要聚居地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其旅游工艺品市场又是如何?
  
  (一)民族特色工艺品独具魅力
  
  三江侗族旅游区常见旅游工艺品类型有挂件、侗银、纺织品、摆件等。
  
  1.挂件与侗银。挂件有彩粽吉祥花、风铃等。侗族的彩粽与其他地区的彩粽区别是在彩粽的几个凸出的尖角处点缀了鸡的绒毛,取谐音“吉”,象征吉祥如意。彩粽吉祥花可制作不同大小,小的可挂在身上,大的可用在重要的上梁仪式上。在给鼓楼或风雨桥上大梁时,就有将硕大的彩粽吉祥花高高挂在屋顶大梁中间的习俗,以示吉祥。侗族银饰简称侗银,是以含银量50%左右的一种银金属制成,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侗族妇女在盛大节庆时喜欢佩戴,而且也喜欢给婴孩的罗汉帽上点缀银饰。侗族银匠根据本民族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制作银饰造型,注重细节刻画,推陈出新。如今,侗银不仅有利用景泰蓝工艺与侗银结合的形式,也有镶嵌刺绣的形式。
  
  2.纺织品与摆件。纺织工艺品有织锦、刺绣、棉麻服装、背包等,既有现代机织的也有传统纯手工制作的织锦和刺绣产品,例如纯手工制作的被面、娃仔背带、肚兜、绣片、刺绣服饰等,图案丰富、做工精美,其中有些已经年代久远。摆件类制作材料有竹、木等,例如侗族的典型木构建筑风雨桥和鼓楼微缩模型,造型奇特,结构精密,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但由于体积较大,一般游客不便携带;竹编的茶叶篓、蝈蝈笼、渔篓等造型美观、小巧玲珑,携带方便。
  
  (二)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存在不足
  
  三江侗族的旅游工艺品除了具有原生态特点之外,还存在以下不足:
  
  1. 缺少设计理念和时尚感。目前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在品种、造型、风格上都大同小异,式样陈旧。以着名的程阳景区为例,这里有很多类似全国统一批发的工艺品。即便近年市场上出现的侗族元素的皮包、手袋等,也只是将织锦或刺绣图案简单拼凑,虽有着与侗族文化相似的相貌,却缺少其灵魂。另外,这些产品的设计由于缺少现代时尚感,也难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乏人问津。
  
  2. 市场发展滞后,欠缺品牌意识。三江侗族的旅游工艺品市场发展较为迟缓,并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织锦和刺绣作为当地的民族文化精粹,大部分产品是小型作坊模式产生的,缺乏龙头企业。生产者多为村寨妇女,创作方法、理念相对陈旧,未能满足现代旅游者不同层次的购物需要。同时,由于很多工艺品是纯手工制作,其工艺繁琐、耗时费工,生产效益低。另外,整体来看,三江侗族特色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开发需要加强品牌意识。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织锦、刺绣等,需要专业人士指导,开创成为线上线下均能推广销售的品牌。
  
  二、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的创新方向
  
  (一) 立足侗族文化资源,创新旅游工艺品
  
  三江侗族有着丰富深邃的文化。已经传承上千年的侗族木构建筑工艺,造就了侗族独特的建筑--风雨桥和鼓楼,每一个侗寨都有自己的“桥”和“楼”.那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好、最大的木石结构风雨桥--程阳风雨桥。原生态民间工艺传统形式如织锦、刺绣、银饰、竹编等,精美绝伦、多种多样。“侗族大歌”已有两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是流行在侗族地区的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在2002年被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他如侗族舞蹈、侗戏、百家宴等艺术和风俗,也都是独特的侗族文化资源。
  
  经过调研,笔者认为“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三江旅游可持续化发展”,正是当今三江旅游发展的主导思想。因此,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粹是三江侗族加强旅游工艺品创新思路的重要源泉,是提升三江侗族旅游品牌战略性的优势基础。
  
  (二) 提炼侗族文化元素,融合现代设计理念
  
  旅游工艺品推陈出新,要有现代设计理念的指导,前提是要跟上现代游客审美素质的提高,及其消费理念和习惯。
  
  1.设计理念与消费者审美、需求并进
  
  现代游客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比以前有所提升,审美观也逐步提高。旅游购物过程中,游客更喜欢艺术与实用兼具、民族与现代相融合的产品,即便价位略高,他们也愿意为此买单。
  
  在创新道路上,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要做到形式多样化,品种多元化。强化设计师对侗族文化的深入理解,对文化符号和元素高度提炼,从改良产品造型、优化图形图案、和谐色彩搭配、完善材料应用等方面入手对侗族旅游工艺品进行再设计。例如,纯粹的侗锦用途单一,以往仅作为壁挂、桌布装饰或收藏等。如今出现了侗锦制作的包饰、手机套等。侗锦的织造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织锦、绣花、挑花、贴花。这四种织造工艺或独立或交叉呈现于侗族的服饰艺术中。[2]越是小巧精致、形式多样、能体现侗锦的纺织和刺绣特点、便于携带的物品就越受欢迎,例如配有侗锦点缀的挎包、钱包、手包、衣物、饰品等。除了小巧、便携的工艺品之外,侗锦还可以加入到家居软装中来,变成坐垫、靠枕、抱枕等软装饰品的装饰元素。如果将刺绣与竹编相结合做成扇面、灯饰悬挂于墙上或者作为室内摆件,既具备时代特征又保持浓郁的民族风情,巧妙地与现代家居陈设、办公装饰相结合,能为美化环境增添别样风采。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要贴近生活,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从织锦、刺绣中提炼出来的极具象征性和符号性的图案,加以突破创新并融入当代文化,再结合新材料可以设计成新型的书签、钥匙扣,手机外壳、杯子等。这些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集实用性与纪念性于一体,不仅能丰富旅游工艺品的表现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广西侗族文化的传播渠道。
  
  2.设计内容跟上消费习惯变化
  
  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兴起,也影响着少数民族旅游的发展。智能手机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悄然改变,手机购物已经成为常态。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销售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游客消费习惯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产品既要适合线下销售,也要考虑在线销售和物流运输。旅游消费过程中不免举起手机扫一扫,通过手机付费,或者上网搜索,比价购物。另外,游客在网上搜索的过程中,通过关注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的企业品牌和产品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树立品牌观念,充分运用微信平台
  
  1.树立品牌观念,建立VI系统
  
  在考察过程中,笔者走访了三江侗族的织锦和刺绣工艺大师韦清花及其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建成的“三江侗族织锦刺绣博物馆”,期间还了解到韦师傅创立了“清花绣坊”这一品牌。其主要产品是刺绣与银饰结合的各类侗银首饰,对外有一定的销路,但尚未打开局面。“清花绣坊”品牌形象的体现主要是纸质包装盒上的标志,以楷体风格的“清花绣坊”四个字作为标准字体加上身着侗服的韦清花头像,其余体现品牌形象的只有宣传折页。从专业角度来说,“清花绣坊”的VI系统还不完整,对于该品牌以及关于侗族织锦和刺绣艺术的宣传都是远远不够的。在此,笔者呼吁三江侗族自治县相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增强品牌意识,学习和借鉴好的做法,进一步打造“清花绣坊”这一品牌。
  
  2.取长补短,运用微信平台推广文化
  
  以“唯爱·妈妈制造”盘绣服饰品牌为例,这是一个根植于青海土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绣的品牌。由公益投资方组织盘绣技艺高超的土族阿妈,在着名时装设计师张肇达的指导下完成服饰制作,共同开创民族风服饰品牌,在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均有出售。“唯爱·妈妈制造”盘绣服饰通过电商平台不仅展示了服装款式,更塑造了一个品牌,在推广品牌文化的同时,又对土族盘绣艺术起到良好的宣传。
  
  笔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清花绣坊”能够获得当地政府部门或者服务地方的高校艺术设计志愿者的支持,完善VI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品牌和民族文化,为三江侗族珍贵的技艺产生富有创意的高附加值品牌化产品。
  
  三、融入微信公众号的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一)凸显品牌,传播文化
  
  1.推广企业品牌
  
  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微信,这是一款快速发送文字、照片、视频,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即时通信聊天软件。[3]微信公众号是微信的衍生品,具有媒体的性质。将微信公众号与工艺品开发相结合,应该建立在生产企业或产品品牌的基础上,所申请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可以是该工艺品品牌的宣传,包括品牌文化、不同类型产品的介绍等。除了与品牌和产品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将宣传的范围延伸到三江侗族旅游文化资源,不仅因为侗族文化是开发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基础和源泉,而且因为有了对民族文化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侗族文化,促使其主动购买侗族旅游工艺品。
  
  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明确的用户定位来开通自己的企业微信公众号,可以开通服务号和订阅号两个版本以供不同用户选择,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通过微信的企业认证,增加其公众号的可信度,增加关注人群的信任感,在功能选项里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简短的说明,便于用户更加了解企业及其产品,提升企业及产品的知晓度。
  
  2.传播侗族文化
  
  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企业品牌和产品知名度的同时,也可以传播侗族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侗族文化。例如介绍所生产的特色工艺品其文化根源是什么,展开介绍艺术元素的来源,工艺的流程等。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江,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无声静态的侗族建筑到悦耳养眼的侗族歌舞;大到木构建筑工艺小到刺绣工艺……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可以成为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源泉。据此,企业的微信公众号还可以分门别类介绍三江侗族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多种形式,适时推送
  
  经过用户的认证关注后,工艺品生产企业要让用户得到其想要的服务,需要企业公众号推送消息,符合一般用户的需求。首先,要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从推送消息的内容来看,推送消息的形式要多样化。企业品牌文化以及侗族的多种文化需要优美的文字进行推广,特色旅游工艺品和人文、自然景观需要精美图片甚至视频来展现,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不宜过长,做到“短而精,快而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使用户在闲暇之余经过快速浏览后产生一定的关注和记忆。其次,要把握好推送的时机。有研究证明,在用户上网密集时间段推送消息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4]同时,注重与用户的互动,设置一些互动活动,如采用奖品奖励的方式邀请用户参与,鼓励分享至朋友圈,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与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创造话题推广企业及侗族文化,同时也能增加用户的关注度。
  
  结 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东盟经济,接着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整个广西经济文化大步向前迈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体的发展使得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渐渐掀开了神秘面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了解广西。广西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为依托,探索将侗族文化元素与创意文化产业相融合为切入点,以独特视角和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探寻一条民族性与实用性兼容、与市场接轨的旅游工艺品创新之路,旨在唤醒在大山深处沉睡了千年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将其注入全新的品牌理念和设计理念。三江侗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微信公众号结合的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可以使广西侗族文化得以有效的传承与保护,给该民族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使广西侗族旅游工艺品真正走向时代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谭艺凌.《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研究与实践》湖南大学
  [3] 汪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策略研究,2015
  [4] 朱静,企业微信公众号的VI设计应用[J]视听,2016,1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