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4 13:43:27
   摘要:采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工程所生产的水肥一体化设备, 开展水肥一体化方式对寒地水稻生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本田水稻进行追肥、补水和补充土壤中空气后, 水稻株高增加13cm左右;平方米有效穗数增加13个左右, 穗粒数增加8个左右, 产量每公顷增加190kg左右。
  
   关键词:寒地水稻; 水肥一体化; 产量;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施肥理念,利用管道系统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肥料,按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特点进行养分补充。与传统的施肥技术相比,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方便,肥效快,养分的利用率高,可以避免肥料在土壤中溶解慢、肥效发挥慢的问题,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1 试验设计
  
  供试设备: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工程所水肥一体化设备。
  
  试验材料:品系689(糯米)。
  
  供试地点及土壤条件:试验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南科技园区进行。佳南试验区土壤为黑钙土,耕作层PH6.3,含有机质3.830%、有效氮190.50 mg kg-1、速效磷23.72mg kg-1、速效钾195.71 mg kg-1.
  
  对照设计方案:尿素280kg hm-2 (N, 46.0%) ,施肥比例为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4:3:2:1,在整地时施入基肥,其余尿素分别在水稻4叶期、7叶期、9叶期施入;二胺100 kg hm-2 (含P2O546%, N 18%) ,全部作为基肥施入;氯化钾100 kg hm-2 (含K2O 60%) ,基肥施入40%,穗肥施入余下60%.机械插秧,每穴调整插秧株数4株左右,行穴距30 cm×12 cm,每个小区面积6m×50m,不设重复。除处理区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外,其它田间管理均按常规生产进行。
  
  水肥一体化设计方案: (1) 建立一套滴灌系统,管道间距1m左右。根据田块长度设计管道系统的长度,深度设计为10~15cm; (2)施肥系统。与对照同期、同量施肥,肥料种类为垦研液施壮秧剂;(3)在施肥间隙,每周进行3次补水处理,共3周。补水过程中将空气带入土壤,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
  
  测定项目及方法:定期测定水稻叶龄、株高和分蘖。在收获期,每小区选择3穴有代表性的水稻用于室内考种,测定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测产时在每个小区中部选择有代表性的4行水稻,每行取1m2测定产量,并折算成公顷产量。
  
  2 结果
  
  2.1 水肥一体化对水稻叶龄的影响
  
  从叶龄进程可以看出(图1),处理和对照叶龄进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前期增加较慢,中期增加较快,之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图1 处理与对照水稻叶龄动态比较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水肥一体化措施不会减缓水稻叶龄进程,且进程略快于对照。
  
  2.2 水肥一体化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处理和对照水稻株高都表现为前期(6月25日之前)增加速度较慢,中期(6月25日~7月30日)增加较快,后期(7月30日~收获期)趋于稳定的趋势。与对照比较,7月2日前处理和对照株高基本一致,采用水肥一体化追肥、补水和补气后,处理和对照株高差异逐渐体现出来,表现为7月2日后处理株高明显比对照株高增加迅速。对比收获期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后水稻株高比对照增加10%左右。由此,当水稻开始拔节后,利用水肥一体化方式供应养分总体数量要高于常规生产,在同等施肥数量下,造成这种养分供应量及吸收量上的差异与两者间的肥料利用率有关。水稻拔节与水稻颖花分化同步进行,此时期的养分供应充足对于促进颖花分化有重要作用,但是过高的株高与较多的粒数容易造成倒伏。
  
  图2 处理与对照水稻株高动态比较

  
  2.3 水肥一体化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水稻分蘖都表现为前期增加迅速,后期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水肥一体化方式对水稻分蘖产生了影响,处理后水稻分蘖有增加趋势。7月2日前,处理和对照水稻分蘖进程基本一致,7月2日~7月9日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水稻分蘖较对照增加速度快,且两者间差异一致持续至水稻生育末期。与对照比较,成熟期处理每穴水稻分蘖增加1个左右,增幅达6%左右。
  
  图3 不同处理下的水稻茎蘖动态

  
  2.4 水肥一体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水肥一体化措施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均产生了一定影响。与对照比较,处理水稻每平方米有效穗数增加13个左右,增幅约3%;每穗粒数增加8个左右,增幅约10%;处理后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有降低趋势,但采用水肥一体化措施水稻的最终产量每公顷增加190kg,增幅约2%.
  
  表1 水肥一体化措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 结论
  
  在水稻上应用水肥一体化措施,通过铺设滴灌管道将肥料通过水带入田间,有益于肥料的充分利用,而铺设时将滴灌管尽量铺设在每行水稻的下方,将可以更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制造富含空气的灌溉水,在进行农田灌溉时,空气随水进入土壤,并以微小气泡状态附着于土壤颗粒上,增加了农田土壤中的含氧量,改善了水田中土壤环境,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水稻产量。但基于设备成本较高,管道铺设后不利于翻地等农事操作,只要在小面积上精耕细作中应用,妨碍了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范苗苗, 王康君, 葛立立等。粳稻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 2011, 5:91-96.  
  [2]周江明, 赵琳, 董越勇等。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2:274-281.
  [3]王秋菊。黑龙江地区土壤肥力和积温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2.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