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城传统民族节日的类型
白城,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东部,松嫩平原西部,是汉、蒙、满、朝鲜、回等多民族聚居区。根据民族节日的起源和活动内容,白城民族节日大体分为历法节日、农事节日、集贸节日、社交娱乐节日、宗教祭祀节日等多种类型。白城地区的汉、满、蒙、回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习俗。
汉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添仓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小年等节日。满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包括满族的颁金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节庆和歌舞、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锡伯族的怀庆节等等。满族颁金节,在农历十月十三日,为了纪念满族诞生,在满族命名日自发举行纪念活动。由于地区差异,活动时使用名称相同,称“命名日”、“诞生日”等。朝鲜族节日主有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等。蒙古族节日主要是春节、那达慕大会、祭俄博、十月二十五日灯节等。
“那达慕”蒙古语有游戏或娱乐之意,每年七、八月在牲畜最肥美的季节举行,会上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歌舞比赛等活动。
二、白城市节日民俗的特点
(一)民族性和差异性
由于各民族发展历史、生存环境、生活习惯、信奉教义等不同,因此,节日庆祝内容和形式不同,表现差异性,呈现个性鲜明、民族特色显着等特征。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此春节为例,白城地区的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回族等民族在庆祝春节的时候,表现出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白城地区汉族过春节世代相传,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年三十以前,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子)、春条、挂签、门神、年画等,使门厅焕然一新,显示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氛。春联以迎春、发财致富、喜庆丰收等为基调。如以迎春颂善为内容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以发家求财为内容的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农民在自家粮仓、牲口棚、猪圈贴“六畜兴旺”、“人马平安”、“肥猪满圈”等对联。除夕夜接神祭祖,“接神”指接祖神和接天地诸神和财神等。然后一家老小进屋吃团圆年饺子。正月里民众到各家串亲戚,到街上看扭秧歌、逛庙会等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少数民族过春节形式特色鲜明。满族过春节行大祭。三十晚上,在庭院索罗神杆上锡头中投五谷及猪杂碎以祭祀天神。春节家祭时必须拆除屋内的木隔扇,祭祀在西屋摆设的祖宗牌。也有祭祀北斗等习俗。祭祀过后,晚辈必须向长辈磕头,行辞岁礼,春节间满族要杀神猪,吃白肉血肠。挂旗也是满族流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窗户、门楣上贴挂旗或对联,增加节日气氛。其他春节习俗均与汉族大体相同。
蒙古族的春节称为“白节”,把正月称为“白月”(蒙古语“查干撤剌”),因为蒙古族崇尚白色,把春节称为“白节”。
由于民族融合作用,白城地区蒙古族受汉、满影响,形成有在院中竖灯笼杆、吃饺子等习俗,重视祭祀。吉林前郭、白城一带蒙古族,除夕夜合家欢乐宴饮,以整羊祭祀,向长者献哈达,敬“拜岁酒”。席间劝酒换歌,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接神时向火堆投“土烈食”,保持着祭火古俗。即将酒饭等扔在燃起的火堆中以祭神。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自己的饮食禁忌,不贴对联,不接神,不发纸。其他习俗则多同汉族。
(二)群众性和稳定性
节日习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各民族全民参与的活动,是多年来来逐渐被人们接受、认可,逐渐形成的民俗活动,它凝聚着本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审美观念的民俗活动,因此具有全民性。参与人数多,气氛热闹,场景感人。例如汉族的清明节,所有汉族都要进行扫墓敬祖活动,而藏族过新年之际,所有藏族人都要去朝圣。
节日是由各族民众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无论从节日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可以探寻到历史的足迹。例如吉林省城乡有贴“挂签”的习俗,挂签用各种彩纸剪成,上有图案花纹,图案多为吉祥物,如鱼、鸡等,文字多为祝福庆贺之词,如“吉祥如意”等,如果家中有丧葬之事,则贴蓝对联及蓝挂签。珲春地方满族人家老人故去,则有贴白色挂签者。挂签色彩鲜艳,情绪热烈,可增加节日气氛,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下来。
因此,这种传承性使节日习俗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即便如此,节日习俗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节日民俗也有一定的变异性,伴随着人们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各族间的融合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节日民俗是传统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三)休闲性和娱乐性
是节日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一方面,使民众收获到精神上的轻松愉快;另一方面,由于节日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过春节时,人们都是高高兴兴的走亲访友,随心所欲的放花炮、串亲戚、玩游戏,观看舞龙灯、耍狮子等。节日是民众的一种松弛之道,是人们休养生息、调剂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时节。即使平时再苦再累,节日却是悠闲轻松、舒适惬意的。节日中举行大型的节庆活动,使许多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来,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