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新宁地区水神的崇拜与信仰

发布时间:2021-06-01 21:45:05

  摘    要:自古以来,中国形成了以农为本的小农经济,农业的生长和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源,但水患也容易给人们带来灾害,于是,人们塑造了众多水神,赋予他们以神秘力量,从而达到庇佑生产生活的目的。据同治《新宁县志》[1]记载,新宁县(今达州开江)有龙神庙、天后宫、禹王宫、萧公庙等水神庙宇,众多庙宇是民间信仰的外在体现,本文依托该县志,梳理该地域内相关的龙神信仰、天后信仰、大禹信仰、萧公信仰等,旨在说明清代新宁地区丰富的水神崇拜与信仰。

  关键词:水神信仰; 新宁县; 清代;

  一、龙神信仰

  在传统文化中龙被认为是四灵之一,掌管雨水,因此人们很早就把龙当作水神来崇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佛经、道教中关于龙王能"兴云布雨"的说法广为流传,致使人们对龙神的崇拜更为笃信,龙王庙也遍布全国各地,人们对水神的崇拜和祭祀逐渐演变为对龙王的祭祀。《新宁县志》记载该地龙神祠一在治西北黑天池,为乾隆十一年知县捐建:一在东岳庙旁,是嘉庆二十三年募建。

  二、天后信仰

  天后,一般称为"妈祖",起源于宋朝福建沿海一带的民间信仰,可庇佑人们出海平安归来,随着人员的流动,当地民众把本土信仰的乡神带往各地传播发展,远离河海的新宁地区建有天后宫,也是人员流动和移民活动的结果。

  《新宁县志》记载,新宁县的天后宫是知县黄位斗在道光年间所倡建,他是福建连城人,他不仅倡建天后宫而且还多次撰写祭祀天后的祭文,他是当地天后信仰的有力推动者。黄位斗既是福建人,同时也是官方的代表,为天后信仰在新宁县的传播提供了民间和官方的双重支持。

  另据县志记载新宁县的天后宫建有戏台1,由此可见,在天后信仰的祭祀上除了神圣的祭祀天后仪式外,同样也包括世俗的娱乐活动来娱人娱神,既祭祀了神灵也增进了同乡之间的情谊。天后信仰传入四川之后,她的职能也逐渐从掌管河、海、航运的外来神灵逐渐转变为内陆地区保护农业生产、生活的农业神,通过与当地的文化信仰融合,促进了天后信仰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

  三、禹王信仰

  禹王信仰源于人们对大禹的崇拜,大禹治水的神话众人皆知,据传大禹生于川西羌人地区,婚配于长江沿岸的涂山氏女,大禹一生治理过众多的河流,因其治水有功进而成为中华大地的水神,后世对大禹的崇拜中将许多洪水神话的内容不断融入大禹信仰中,使大禹信仰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大禹信仰起于夏,兴与蜀,盛于湖广。

  党一鸣在其《移民文化视野下禹王宫与湖广会馆的传承演变》[2]一文,将禹王宫的类型分为三类:一是在大禹遗迹处建立的纪念性禹王宫;二是具有教化功能的禹王宫;三是由明清时期湖广移民建造的"会馆式"建筑,据《新宁县志》记载的禹王宫是楚籍常德人所建,属于第三类,是明清时期湖广移民建造的"会馆式"建筑,这一类的禹王宫祭祀大禹的功能已经弱化,主要充当会馆的作用,通过祭祀相同的神灵,加强彼此的同乡情谊,维护共同的利益。

  四、水神萧公信仰

  前文中的龙神信仰、天后信仰、禹王信仰在学术界较多学者、专家研究,仅作简单梳理,而关于水神萧公信仰的相关研究较少,接下来将重点论述。

  (一)关于水神萧公的民间传说

  萧公是长江流域江西一带的民间水神,关于水神萧公有诸多传说,向柏松在其《中国水崇拜》[3]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萧公有着浓浓的眉毛、乌黑的头发以及一束长胡子,为人刚正不阿,不苟言笑。在他长大成人后做出的一些事情也常常让人难以理解,有时他和朋友们一起聚会喝酒,当别人正开怀畅饮时,他却在酒桌之上睡着了,朋友们以为他喝醉了也不去理会。过了会儿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对朋友们说刚才江里有一条船翻了,便赶过去救人,并且还成功就下了几个,在一起坐的朋友们听他说完之后都似信非信,但又看萧公一脸认真的样子,就有好事之人跑到江边去一探究竟,果然看到江里有一条船翻了,边上还有几个被营救上来的人在哭诉着。

  这件事发生后萧公的名头也逐渐传播开来,他平时喜欢乐于助人又加上关于他的一些事情较为神秘和灵异,所以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乡邻友人们都喜欢请他到家里去做客,有时候请他的人多了,在时间上彼此冲突,但每次萧公总会在同一时间参加,过后当人们聚到一起谈论请萧公做客的事情,都会感到比较奇怪,为什么萧公可以在同一时间参加不同地方的聚会,难道他可以分身不成?这个传说记录的是萧公生前逐渐显现的不同于常人的一些能力,为他去世之后当地人把他当作神灵来供奉做了铺垫。

  除此之外,在《中国水崇拜》一书还引用清代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中关于萧公去世之后的传说,萧公一生活了八十二岁,最后无疾而终,萧公刚去世的时候,外面行船的人还不清楚萧公去世的事实。有一个船家在外行船途中偶然碰到了萧公,萧公拜托他把一个铁锚带回萧家,萧公说这是之前萧家被大水冲走的铁锚,铁锚非常重但萧公把它拿到船舱时却显得非常轻松,该船户把铁锚送回萧家之后才得知萧公已经死了。

  这一系列关于萧公生前死后的离奇故事,使人们对萧公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把他当作神灵来供奉,以求得船夫们外出行船时平安归来。据说萧家的子孙去世之后,纷纷成为萧公部下的阴官阴兵,专门负责救助在江河翻船落水的船夫们。在江西临江大洋洲(今为新干县大洋洲镇)修建的萧公庙中,还设有其子孙的牌位,一家三代都成了水神,并且被人们供奉在同一庙宇。据说萧公的生辰是农历的四月初一,每到这一天,江西一带民间都会举办祭祀萧公的盛大仪式活动,来祈求萧公的保护和庇佑。

  (二)水神萧公信仰的成型

  萧公信仰作为江西一带重要的水神信仰,先前萧公神指的是萧公祖孙三代(萧伯轩、萧祥叔、萧天任),之后具体指代萧天任,其祖庙在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之大洋洲(今为新干县大洋洲镇)。纵观历史典籍,最早关于萧公从人成神的记载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萧公生前"有声江湖间",死后人们立碑刻传来祭祀他2,除此之外,关于萧公显灵助明太祖作战的传说也记载于《中国水崇拜》一书: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在鄱阳湖作战时,对方的士兵看到天空中有数万士兵现身帮助明太祖作战,他们身穿红色战衣,并有书写"萧公"字样的大旗伫立其中,天兵天将们英勇作战,敌军各个闻风丧胆,四处逃窜,战争胜利后明太祖就敕封萧公为"英佑侯".

  根据史料记载"英佑侯"这一封号是由明成祖加封的萧公(萧天任)3,而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敕封。明永乐年间朝廷官员下西洋时遇到海浪,萧公的神灵显影救助使他们得以脱险,在朝廷官员的奏请之下,明成祖加封萧公为"英佑侯",这是萧公第一次受到官方加封,第二次受到朝廷加封是在景泰四年(1453年),被赐号为"水府灵通广济显应英佑侯"4,此次加封是萧公显灵护送朝廷运粮有功。经过明代朝廷的两次加封,萧公信仰起初由民间百姓的自发行为已经转变为官方国家的正神,自此之后萧公信仰基本成型并逐渐向外扩散。

  萧公原本只是一介平民,起初因为他生前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死后受到乡邻们的供奉、祭祀,后来加上新淦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赣江水道艰险,不利于船只的出海与航行,在这种水域条件,人们在萧公身上赋予了能够保佑船只平安出行的美好寄托,逐渐使萧公初具神力,为成为地方神灵提供条件,最后,随着明代官方对萧公的两次加封,使萧公信仰的范围逐渐扩大,最终从地方的乡土神灵转变为官方的正祀之神,从此萧公信仰的地位达到顶峰。

  (三)水神萧公信仰与开江

  萧公信仰成为国家正祀之神后,其信仰群体和信仰范围逐渐扩大,郭学飞在其《明清时期水神萧公信仰地域研究》[4]一文,对明清时期水神萧公信仰的地域传播进行研究,文中提到明清时期萧公信仰大体形成了六个不同地域的信仰文化圈:一是江西地区;二是四川地区;三是湖南、湖北地区;四是云贵地区;五是淮河以北的河南、山东、直隶地区;六是江淮地区。其中四川地区形成了萧公信仰的另一个信仰中心,此地的萧公信仰除了有庇佑船只的职能外,还兼具祈旱降雨和祛病救灾的功能,这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此文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萧公信仰于明永乐末期便已在四川地区传播,且萧公庙在四川地区的修建时间早,庙宇分布范围广,由此推测萧公生前极有可能在四川地区活动,他通过分析四川各水域地区萧公庙的分布情况得出,萧公庙大多集中在长江主泓流域和岷江流域,在川东嘉陵江区域则较少,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和该流域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长江主泓流域和岷江流域经济较为发达,往来交通频繁,且该地域的水域条件艰难,为水神萧公信仰在此地的传播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萧公也自然成为当地人们祭祀保平安的水神。道光年间《培州志》记载了萧公生前在四川地区救人的事迹故事,将萧公的事迹结合本地的情况加以改编,有利于萧公信仰在四川地区的传播。

  据统计,明清时期全国大约有萧公祠庙254座,其中江西42座,四川47座,达州(绥定府)的4座萧公庙分别在渠县、大竹、宣汉、新宁(开江)四地,各有一座。另据清同治年间的《新宁县志·卷二祠庙志》记载,在城内东门建有萧公庙,为明代知县李刚所建,现在叫作水神庙,由此可见在清同治年间达州的水神萧公信仰已广泛传播,在四地分别建有萧公庙,而开江的萧公庙已改名为水神庙,这说明开江地区的萧公信仰已经与本地的其他水神信仰相融合,不再区分信仰的对象,统一称为水神庙。

  五、总结

  同治年间的《新宁县志》记载新宁县的祠庙众多,本文主要对祭祀水神的龙神庙、天后宫、禹王庙和萧公庙进行梳理,简要呈现新宁县的水神信仰情况。由于龙神庙、天后宫、禹王庙学术界对其研究成果颇丰,文中主要侧重对水神萧公信仰的梳理,通过整理可以发现同治年间新宁地区的水神信仰多样,不同的移民人群都从迁出地带来各自的本土水神信仰文化,在传入新宁地区初时,通过祭祀相同的神灵起到凝聚同乡情谊的作用,随后不断与新宁县本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相融合,使外来的水神职能更既符合当地、适应当地,共同促进新宁地区的水神信仰发展。
  参考文献
  [1] 清·同治《新宁县志》卷二。
  [2] 党一鸣。移民文化视野下禹王宫与湖广会馆的传承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 郭学飞。明清时期水神萧公信仰地域研究[D].暨南大学,201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