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郭沫若与沈钧儒的诗词酬唱

发布时间:2016-07-14 19:55:51
  郭沫若和沈钧儒的最初相识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上海。但他们密切的诗词交往则是在陪都重庆。通过诗词唱和,他们在很多观念上取得共识,为在民主运动中采取一致立场奠定了情感基础。
  
  1941年11月,在周恩来的倡议下,社会各界为郭沫若发起了五十寿辰暨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沈钧儒特意写了一首长诗《奉沫若先生》:
  
  侵晨薄雾笼田野,万山蒙被探头出。
  
  混沌未死犹有眼,睨视人寰意恻恻。
  
  于今蛮触遍世界,芟刈生命等草芥。
  
  窗前读报血染纸,战喊声从耳边起。
  
  地图变色不及涂,盗手之毒史所无。
  
  东方一隅自卫强,文化恢廓民气张。
  
  四亿人民奋抗战,五年支柱万丈光。
  
  安得假我葡萄觞,敬如君言祝新阳。
  
  诗前小序云:“三十年十一月,窗外江山缭绕,读《女神》篇,慨然有作,即奉郭先生二十五年创作纪念。”“蛮触”出自《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郭沫若诗中出现“蛮触”是1916年春所写的《与成仿吾同游栗林园》,该诗最后六句为:“不登泰山高,不知天下小。米太仓中,蛮触争未了。长哨一声遥,狂歌入云杪。”这首诗表达了跟《庄子》同抗战时期郭沫若与沈钧儒的诗词酬唱样的思想,意思是宇宙太大,而个人的生命有限,那些争斗都是无益的,还不如吟啸狂歌、享受生命。但沈钧儒这首诗中却以“蛮触”来比喻法西斯侵略者,而《与成仿吾同游栗林园》也没有被收入《女神》中,因此“蛮触”典故恐怕另有来源。《女神》中有《女神之再生》,共工与颛顼争帝,杀伐声四起,到最后,“雷电愈激愈烈,电火光中照见共工、颛顼及其党徒之尸骸狼藉地上”.“蛮触”也可能指的是这段故事。“安得假我葡萄觞,敬如君言祝新阳”,用的是《女神之再生》的典故,该诗剧中一位女神说:“姊妹们,新造的葡萄酒浆/不能盛在那旧了的皮囊。/为容受你们的新热、新光,/我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沈钧儒这首诗从阴沉的调子入手,写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最后几句着重写“文化恢廓民气张”,转入明朗坚强,对抗战的胜利充满了信心。他虽然也用古典,但关键处却用的是《女神》的今典,这在旧体诗写作上是一种创新。
  
  1942年4月3日,郭沫若的《屈原》在重庆国泰影剧院首场公演。沈钧儒看到4月13日《新华日报》刊出的黄炎培和郭沫若关于《屈原》的诗词唱和后,当天步黄炎培诗韵赋诗两首:
  
  春来何意忽惊秋,负剑长�[誓灭仇。
  
  湘水不流香草绝,遂令终古有薰莸。
  
  雷雨翻空作吼音,楚些原不是悲吟。
  
  只凭一片荃荪意,集结人间亿万心。
  
  “雷雨翻空作吼音”指的是郭沫若在《屈原》中所写的大段人物独白《雷电颂》,当时《雷电颂》在陪都引起了轰动,大街小巷常常有模拟这台词的声音传来。沈钧儒的和诗,一方面说“终古有薰莸”,加入忠奸之辨的唱和主题,另一方面则强调屈原的爱国热忱能够“集结人间亿万心”,表示了对《屈原》这个历史剧的政治功能的高度认可。
  
  郭沫若的《潮汐集》中收录了一首《和沈衡老》的五律:
  
  奇哉营长梦,磊落古人风。
  
  一意通潜识,众心望反攻。
  
  釜�g谁与溉?仇泽我从同。
  
  不听鸡鸣久,雏却满笼。
  
  作者自注说:“衡老梦为营长,以诗见示,踵韵和之。”所署日期为“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如果日期属实,那么这是现存的郭沫若最早和沈钧儒的诗。1978年1月,86岁高龄的郭沫若给沈钧儒《寥寥集》作序,这是他最后一次为别人的书写序。他想起了这首诗,但记不得原诗了,他翻遍《寥寥集》也没有找到。倒是《寥寥集》中有写于1942年5月11日的三首题为《好男》的诗,诗前小序云:“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一日侵晨,梦政府令以一营长职率部出随征关,醒,雨下如倾,蚊咬足背,忽感所居山郊荒远,久不听鸡鸣,因各系以诗。”
  
  好男不怕老,奉命出边城。
  
  好男不怕死,吾戴我头行。
  
  扰扰春夜永,此梦慰生平。
  
  
  长喙入不觉,嗜肤耗血轮。
  
  莫谓一蚊细,痛痒关全身。
  
  
  �E�E动四野,晦明赖以分。
  
  从古此声佳,奈何今不闻。
  
  郭沫若觉得这首诗“确是好诗”,与自己的和诗“诗意大体相符,诗式与年月却判然有异”.他拿不准:“不知是否我所记失实,或原诗有所改定。”这确实是一桩悬案。《潮汐集》为后编,郭沫若有可能是将1942年笔误为1941年,这样的错误在他署写作日期时多次出现过。如果是1942年5月,那就与沈钧儒“梦为营长”这事儿符合。但诗式不合,也并非踵韵,有可能沈钧儒还另有诗歌写这个梦境,这有待新材料发掘。
  
  《好男》中的第一首写梦境,第二首写蚊子。第三首中的“�E�E”是鸡鸣声,用的是《诗经·郑风·风雨》中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典故。这句话在《诗经》中的意思是说,女主人公在风雨鸡鸣的环境中思念心上人,但《毛诗序》的解释是“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徐悲鸿在1937年春天曾画了一幅着名的国画《风雨鸡鸣》,表示对抗日志士的期待。
  
  沈钧儒这首诗的用意正是“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和徐悲鸿是同一气概。《和沈衡老》的首联和颔联是写沈钧儒的梦和他的壮志。“釜谁与溉?仇泽我从同”用的是《诗经》中的典故。《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g。”《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郭沫若通过这两句表达他与沈钧儒是抗日的同志。“雏”来自《庄子·秋水篇》,它是和凤凰一样的祥瑞之鸟。尾联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不常见到那些闻鸡起舞的志士呢,是因为雏被关在笼子里了,这体现出郭沫若对国民党在陪都的高压政策的不满。
  
  1939年6月,沈钧儒同沙千里、王炳南夫妇迁到重庆枣子岚垭83号良庄居住,沈钧儒住二楼西南角,侯外庐将其命名为“与石居”.沈钧儒祖上就爱石藏石,沈钧儒本人也对石头特别喜爱。他的儿子沈叔羊回忆说:“他的书斋里,除了放满书的书架以外,还有几个书架摆的不是书,而是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书桌上和窗台上也都摆着好几块石头。”“当朋友到家里来访问的时候,父亲常常让客人到他书斋里去,赏玩他珍藏的石头。”沈钧儒的“与石居”赢得了于右任、冯玉祥、黄炎培等很多名人的题诗题词。1942年,郭沫若也为此题词:
  
  磐磐大石固可赞,一拳之小亦可观;
  
  与石居者与善游,其性即刚且能柔;
  
  柔能为民役,刚能反寇仇。
  
  先生之风,超绝时空,
  
  何用补之,以召童蒙。
  
  1942年8月7日,郭沫若又为“与石居”填《水龙吟》词,云:沈衡山先生爱石,凡游迹所至,必拾取一二小石归,以为纪念。侯外庐兄榜其斋曰“与石居”.商盘孔鼎无存,禹碑本是升庵造。古香已逸,豪情待冶,将何所好?踏遍天涯,汉关秦月,雪泥鸿爪。有如神志气,长随书剑,时媵以,一拳小。浑似风清月皎,会心时点头微笑。轻灵可转,坚贞难易,良堪拜倒。砭穴支机,补天填海,万般都妙。看泰山成厉,再劳拾取,为翁居料。上阙说,古董要么不存在了,要么是假的,至于随处可见、便于携带搜藏的则是石头。下阙是说,石头的功能很多,可以赏玩,可以治病,可以填海。“砭穴支机”用了两个典故。《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荆楚岁时记》有“此石是天上织女支机石”的句子。而郭沫若看重的,大概还是“坚贞难易,良堪拜倒”.
  
  1942年12月30日,郭沫若在天官府寓所为沈钧儒祝寿,到者满五桌。第三天,也就是1943年元旦,郭沫若与茅盾、老舍、田汉等50位文化界人士联名作贺词《沈衡山先生七十寿辰》:“先生今年七十,精神之坚毅也如石,身体之康健也如石,守道之笃实也如石,爱国之纯挚也如石,受先生之感召者,世之青年,亦皆如先生之如石也。”这篇贺词发表于1月3日的《新华日报》,寿词以“石”贯穿起来,跟沈钧儒的喜好和性格是贴切的。
  
  沈钧儒之子沈叔羊擅长绘画,在抗战时期创作了不少作品。沈钧儒1943年曾为他的《海鸥图》《渝城山景长卷》题诗。这年,郭沫若为沈叔羊的《猪》《石》各题了一首四言长诗。这在郭沫若的诗作中属于体式比较特别的。当年10月,沈叔羊画了沈钧儒所住的良庄,并请郭沫若题诗。郭沫若题了一首七言长诗,后来以《题良庄图》为名收入《潮汐集》:
  
  陪都有屋号良庄,中有一老国之光。
  
  温其如玉貌安祥,年逾七十身康强。
  
  江山四壁伴行藏,守正不阿翰墨香。
  
  有子能画名叔羊,图成系诗何琳琅!
  
  我曾登楼望大荒,江南江北尽青苍。
  
  双江日夜流汤汤,万山环拱居中央。
  
  先生有道齐顾黄,热心救国劳呼倡。
  
  犹欲执殳上战场,梦为营长驱方良,
  
  精诚感人不可当,青年如渴趋壶浆,
  
  一日不见心遑遑。
  
  安得斯人立庙堂,扶持人群懿篚筐!
  
  魑魅逃匿凤皇翔,和风浩浩鼓笙簧。
  
  化将人世作天乡,此时不仅良庄良。
  
  “双江”,指嘉陵江和长江。“顾黄”指顾炎武黄宗羲,“梦为营长”,指的是《好男》一诗所吟咏的梦境,“方良”即魍魉。《诗经·豳风·七月》载:“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懿篚筐”用的就是这个典故,比喻沈钧儒像装载柔弱枝条的篚子,扶持后辈成才。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良庄的地理位置和宜人景色,也赞美了良庄居住者沈钧儒的学问人品,可谓佳作。
  
  郭沫若高度赞美沈钧儒,沈钧儒对郭沫若也十分欣赏。这年,他曾为郭沫若的一张照片题词:“人如其文,文如其人,然而秋,蔼然而春,人钦其表,而吾仰其真。”署名“钧儒”.
  
  1943年12月21日是沈钧儒七十大寿。18日,郭沫若与常任侠去良庄看望他,19日,郭沫若作五律《题沈衡老像》:
  
  圣之任者像,今见沈衡山。
  
  身虽四尺弱,心似九天宽。
  
  俭道兼儒墨,仁风振懦顽。
  
  紫桐诗三复,华发未应斑。
  
  21日,郭沫若到百龄餐厅参加沈钧儒七十寿辰祝贺茶会,他在会上致词说:“不但衡山先生的精神我们要效法,就是他的体格这样健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精神和体格,都不像70岁的老人,可以说只有17岁。不信,请大家翻一翻他所着的《中鱼集》中间,他自己说还要学军事,学驾驶汽车,学外国语,这不是17岁的青年的愿望吗?中国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老,若要把中国弄好,就是要把老气革掉!当今青年,有的还不到17岁,而实际上,他的精神与体力,都已经像70岁年纪那样的衰老,这是最最要不得的。我今天的一个发现即是沈先生的面貌、精神、品格,最像2000年前的伊尹。所以我曾为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同人写了‘今之伊尹’的横额,送给沈先生作为同人的祝词。伊尹圣之任者也,而沈先生亦然,可以当得起这个称谓。另一个发现,就是阿字,这个字的称呼,既可以表示爱、尊崇,也可以表示不喜欢。沈先生为人,有人爱,有人尊敬,也有人不喜欢,所以可以叫做阿衡,而阿衡又是伊尹的名字。最后,我代表文化界同人祝颂当今的伊尹,起码再活30年,为民族,为国家,为抗战,为团结。”这段讲话是对《题沈衡老像》的形象诠释。
  
  1944年11月11日,郭沫若在天官府宴请柳亚子,周恩来和沈钧儒等人都参加了,群贤毕至,尽欢而散。20天后,沈钧儒“乘舆下神仙口,望见南山,忽忆其事,追赋呈沫若、亚子先生”,这首七律咏道:
  
  经年不放酒杯宽,
  
  雾压江城夜正寒。
  
  有客喜从天上至,
  
  感时惊向域中看。
  
  新阳共举葡萄饯,
  
  触角长獬豸冠。
  
  痛饮狂欢俱未足,
  
  河山杂试凭栏。
  
  又过了20多天,郭沫若唱和了一首。诗前有序:“柳亚子先生从桂林来渝,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我寓天官府四号,设席洗尘。席中周恩来同志由延安飞至,赶来参加。衡老作诗以纪其事,因而和之。”诗歌咏道:
  
  顿觉蜗庐海样宽,
  
  松苍柏翠傲冬寒。
  
  诗盟南社珠盘在,
  
  澜挽横流砥柱看。
  
  秉炬人归从北地,
  
  投簪我欲溺儒冠。
  
  光明今夕天官府,
  
  舞罢秧歌醉拍栏。
  
  郭诗中的“诗盟南社”指的是柳亚子,“秉炬人”指的是周恩来,对应的是沈诗中的“有客”.沈诗中的“新阳共举葡萄饯”,活用了三年前他自己的《奉沫若先生》中的“安得假我葡萄觞,敬如君言祝新阳”两句。“触角”应该还是《奉沫若先生》中的“蛮触”;“”,愧也;“獬豸冠”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可能指的是作为律师的沈钧儒自己,意思是沈钧儒自己惭愧对于局势无所贡献,属自谦之语。郭诗对应“触角长獬豸冠”的是“投簪我欲溺儒冠”.“投簪”即投冠,弃官的意思;“溺儒冠”见《汉书·郦食其传》:“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这表示郭沫若不愿意在国民政府做文官。这一唱一和都预言了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和人生走向。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